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只有统治者树立起端正的大道,人民才会走向共同的道路

【原文】老子曰:圣人立教施政,必察其终始,见其造恩,故民知书则德衰,知数而仁衰,知券契而信衰,知机械而实衰。瑟不鸣,而二十五弦各以其声应;轴不运于己,而三十辐个以其力旋。弦有缓急,然后能成曲;车有劳佚,然后能致远。使有声者,乃无声者也;使有转者,乃无转也。上下异道,易治即乱。位高而道大者从,事大而道小者凶。小德害义,小善害道;小辩害治,苛峭伤德。大正不险,故民易导;至治优游,故下不贼;至忠复素,故民无伪匿。

【译文】老子说:圣人设立教化施行政治,必然要明察其终始,见到成就恩惠,所以民众知晓书籍那么规律就会衰微,知晓计算而仁爱就会衰败,知晓契约而信任就会衰弱,知晓机械巧妙而朴实就会衰亡。瑟本身不会鸣响,而是二十五根琴弦各以声音响应;车轴本身不会运转,而是以三十根车辐相互配合才能旋转。琴弦有缓急,然后才能成为曲调;车辆有劳逸,然后才能到达远处。让发出声音的,本身不会发声;让能够转动的,本身不会转动。上下有不同的道路,改变治理就会混乱。对位置高而道路宏大的人就随从,跟随事情大而道路狭小的人就有凶。小的规律会伤害最佳行为方式,小的善行会伤害道路;小的争辩会伤害治理,苛刻严峻就会伤害规律。大道端正就不会有危险,所以民众容易引导;真诚的治理能优游,所以民众不会残暴;真诚的忠心回归于诚心,所以民众没有伪装藏匿。

【说明】西周以后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的混乱不断加剧,人们的思想也趋于混乱,各种言论、书籍出现在世间,而这些言论、书籍并不是宣扬正确的道路和规律,而是宣扬“兼爱”、“非攻”,“为我”、“贵己”和“轻物重生”的主张,力倡“白马非马”之说,等等,所以导致道路和规律的学说逐渐衰微。由于斤斤计较于私有利益,从而导致仁爱逐渐衰败。由于相信契约契据,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逐渐衰弱。由于巧妙机械的使用,从而导致人们朴实的心理逐渐衰亡。由于人们无法树立起自己的信念、观念、思想,由于道路很难把握,甚至无法把握,所以人们越来越不相信道路。由于私有制愈演愈烈,人们就只盯着眼前的私有利益而不肯放手。所以春秋战国时期成为一个极其混乱的时期。所以,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通过与公孙丑的对话,借着管仲、晏子等人的事例,阐明了施行仁政而王天下的王道的优越性及施行仁政的机遇、条件和结果,指出了齐国在当时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施行仁政的可能性。周文王施行仁政百年而没有王天下,并不是仁政不能王天下,而是机遇、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原因,十三年后,武王一举克殷,并不能说武王强过文王,而是武王在文王施行仁政的基础上,才能一举而王天下。当时的齐国,国土资源与人力资源都比小邦周要强得多,而且经过数百年的诸侯混战,天下人民渴望有一能行王道爱民的君主出现,以能一统天下,给人民一个安居乐业的生存环境。所以孟子分析说,此时行仁政,则易如反掌也。若是统治者能痛改前非,行仁政而爱民,老百姓的高兴,就好象被倒吊着的人得到解脱一样。所以效法古人的一半,功效必然会加倍,那么王天下是有可能的。由此而可以看出,孟子的中心思想仍是寻求最佳行为方式而“爱民”,因为只有统治者爱民,人民也才能爱戴统治者。只有统治者树立起端正的大道,人民才会走向共同的道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出自哪里?
孟子
儒家重养老
孟子 简历
孟子(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儒家思想,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和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