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桓公十七年

 

【原文】十七年春,盟于黄1,平2齐、纪,且谋卫故也。

及邾仪父盟于趡3,寻蔑之盟也。

夏,及齐师战于奚,疆事也。于是齐人侵鲁疆,疆吏来告。公曰:“疆场之事,慎守其一,而备其不虞。姑尽所备焉,事至而战。又何谒焉?”

蔡桓侯卒,蔡人召蔡季于陈。秋,蔡季自陈归于蔡,蔡人嘉之也。

伐邾4,宋志也。

冬十月朔6,日有食7之。不书日,官失之也。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以厎8日,礼也。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

初,郑伯将以高渠弥为卿。昭公恶之。固谏,不听。昭公立,惧其杀己也,辛卯,弑9昭公而立公子亹。君子谓“昭公知所恶矣”。公子达曰:“高伯其为戮乎,复恶已甚矣。”

【译文】十七年春,鲁桓公与齐襄公、纪侯在黄国结盟,与齐国、纪国媾和,是因为共同谋划卫国的缘故。

与邾国的邾仪父在趡地结盟,这是寻求在蔑地的结盟。

夏,与齐国军队在奚地作战,这是疆界之事。当时齐国人入侵鲁国疆界,边疆官吏来报告。鲁桓公说:“边疆上的事情,慎守自己的一边,而防备发生意外。姑且尽力防备就是了,事情到来就迎战,又何必谒见请示呢?”

蔡桓侯去世,蔡国人把蔡季从陈国召回。秋,蔡季从陈国回到蔡国,蔡国人都称赞他。

征伐邾国,这是宋国的志向。

十月初一日,发生日蚀。不记载日子,史官漏失。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位以平均每天,这符合社会行为规范。日御不失于每日,以授命百官于朝。

当初,郑伯打算用高渠弥为卿大夫。昭公厌恶他,固执劝谏,但郑庄公不听。昭公立为国君,高渠弥害怕昭公杀自己,辛卯日,便杀昭公而立公子亹为国君。君子认为“昭公知晓他所厌恶的人”。公子达说:“高伯恐怕要被杀戮吧,他报复报得太过分了。”

【说明】本篇所记之事发生在公元前695年,周庄王二年期间。主要记述了四件事,一是鲁桓公与齐襄公、纪侯在黄国结盟。二是鲁桓公与邾仪父在趡地结盟。三是齐国与鲁国的边疆发生冲突,可是鲁桓公不以为然。四是郑昭公即位两年就被大臣高渠弥杀死。

——————————————————

【注释】1.黄:(huáng)古国名。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左传·隐公元年》:“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左传·桓公八年》:“夏,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

2.平:(píng)《诗·邶风·击鼓》:“从孙子仲,平陈与宋。”《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左传·僖公十二年》:“平戎于王。”这里用为媾和、和好之意。

3.趡:(cuǐ漼)中国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和邹城市之间。《左传·桓公十七年》:“及邾仪父盟于趡,寻蔑之盟也。”

4.邾:(zhū朱)古国名。《左传·隐公元年》:“公摄位而欲求好于邾,故为蔑之盟。”《说文》:“邾,周武王时所封曹姓国也。始封之君曰侠,为鲁附庸。从邑,朱声。”在今山东邹县。

6.朔:月朔。农历每月初一。《管子·戒》:“朔月三日,进二子于祖宫。”

7.食:(shí石)通“蚀”。《诗·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食,则维其常。”《管子·四时》:“是故圣王日食则修德,月食则修刑。”《左传·隐公三年经》:“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论语·子张》:“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孟子·公孙丑下》:“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这里用指为日食月食之意。

8.厎:(di)《书·禹贡》:“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书·大诰》:“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左传·桓公十七年》:“日官居卿以厎日,礼也。”《孔子家语·正论解》:“先王制土,藉田以力,而厎其远近。”《玉篇·厂部》:“厎,平也,均也。”这里用为平、均之意。

9.弑:(shi)《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左传·宣公十八年》:“凡自虐其君曰弑,自外曰戕。”《论语·公冶长》:“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论语·先进》:“弑父与君,亦不从也。”《礼记·明堂位》:“君臣未尝相弑也。”《孟子·梁惠王上》:“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古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为“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7、桓公十七年
“人尽可夫”不是你以为的那个意思
“春秋第一影帝”郑厉公:逃亡十七年后成功复国的一代枭雄(上)
《古文观止》清 · 吴楚材、吴调侯选定古文观止卷二 周文???郑子家告赵宣子(文公十七年 《左传》)
春秋时期贵族出奔情况表--齐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