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广:不可能广博地知晓一切事情的问题

第十五卷

慎大览

不广

不可能广博地知晓一切事情的问题

 

【原文】智者之举事必因1时。时不可必不成,其人事则不广,成亦可,不成亦可。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若舟之与车。

北方有兽,名曰蹶,鼠前而兔后,趋2则跲3,走则颠,常为蛩蛩距虚4取甘草以与之。蹶有患害也,蛩蛩距虚必负而走。此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

鲍叔、管仲、召忽三人相善,欲相与定齐国,以公子纠为必立。召忽曰:“吾三人者于齐国也,譬之若鼎之有足,去一焉则不成。且小白则必不立矣,不若三人佐公子纠也。”管仲曰:“不可。夫国人恶公子纠之母,以及公子纠;公子小白无母,而国人怜之。事未可知,不若令一人事公子小白。夫有齐国,必此二公子也。”故令鲍叔傅公子小白,管子、召忽居公子纠所。公子纠外物5则固难必。虽然,管子之虑近之矣。若是而犹不全也,其天邪!人事则尽之矣。

齐攻廪丘。赵使孔青将死士而救之,与齐人战,大败之。齐将死。得车二千,得尸三万,以为二京6。甯越谓孔青曰:“惜矣!不如归尸以内攻之。越闻之,古善战者,莎7随贲8服。却9舍延10尸,车甲尽于战,府库尽于葬,此之谓内攻之。”孔青曰:“敌齐不尸则如何?”甯越曰:“战而不胜,其罪一;与人出而不与人入,其罪二;与之尸而弗取,其罪三。民以此三者怨上,上无以使下,下无以事上,是之谓重攻之。”甯越可谓知用文武矣。用武则以力胜,用文则以德胜。文武尽胜,何敌之不服!

晋文公欲合诸侯。咎犯曰:“不可。天下未知君之义也。”公曰:“何若?”咎犯曰:“天子避叔带之难,出居于郑。君奚不纳之,以定大义,且以树誉。”文公曰:“吾其能乎?”咎犯曰:“事若能成,继文之业,定武之功,辟土安疆,于此乎在矣。事若不成,补周室之阙,勤11天子之难,成教12垂名,于此乎在矣。君其勿疑。”文公听之,遂与草中之戎13、骊14土之翟15,定天子于成周。于是天子赐之南阳之地,遂霸诸侯。举事义且利,以立大功,文公可谓智矣,此咎犯之谋也。出亡十七年,反国四年而霸,其听皆如咎犯者邪!

管子、鲍叔佐齐桓公举事,齐之东鄙人有常致苦者。管子死,竖刀、易牙用,国之人常致不苦,知致苦,卒为齐国良工,泽及子孙。知大礼16,知大礼虽不知国可也。

【译文】智者之做事必然要凭借时势。时势不可以那么必然不能成功,如果人脉不广博,那么成功也可以,不成功也可以。以自己的所能承托自己所不能的,就像船和车辆一样。

北方有一种野兽,名叫蹶,跑在老鼠之前而落在兔子之后,快走就会有窒碍,慢走就会颠跛,经常为蛩蛩和距虚取甘草送给它们。蹶如果遇到祸患或危害,蛩蛩和距虚必然背负着它逃走。这就是以自己所能的承托自己所不能的例子。

鲍叔、管仲、召忽三人很友善,想互相约定安定齐国,他们以为公子纠必然会立为齐国君主。召忽说:“我们三人对于齐国来说,譬如就像鼎有三足,去掉一个就不行。而且小白必然不会被立为齐国君主,不如我们三人共同辅佐公子纠。”管仲说:“不可以。那国人厌恶公子纠的母亲,以及厌恶公子纠;公子小白没有母亲,而国人怜惜他。事情的发展不可知晓,不如让一个人侍奉公子小白。拥有齐国的,必然是这二位公子。”所以让鲍叔担任公子小白的师傅,管仲、召忽居住在公子纠那里。公子纠对于外选择很难坚持。虽然如此,管子的思虑靠近事实。如果思虑仍然不全面,那就是天意了,人事已经尽到了。

齐国攻击廪丘。赵国派孔青率领敢死队去救援,与齐国人战斗,打败齐国人。俘获兵车两千辆,得到士兵尸体三万,堆起两大堆。甯越告诉孔青说:“可惜了,不如归还尸体以攻击他们的内心。我甯越听说,古代善战者,脱落跟随着逃跑产生,退出房舍就会迎来尸体,战车盔甲尽用于战,府库尽用于葬,这就称之为攻心战。”孔青说:“敌国齐人不收尸那么怎么办?”甯越说:“战斗而不能取胜,这是罪过一;与人同出而不能与人回来,这是罪过二;给他们尸体而他们不要,这是罪过三。民众以此三种情形怨恨君上,君上就不能指派下面的人,下面的人都不侍奉君子,这就称之为双重进攻。”甯越可以说是知晓使用文武之法了。用武那么就用力量取胜,用文那么就用规律取胜。文武两方面都能取胜,还有什么敌人不能归服?!

晋文公想要联合诸侯。咎犯说:“不可以。天下人还不知晓君主的最佳行为方式。”晋文公说:“什么样的呢?”咎犯说:“天子躲避叔带之难,跑到郑国居住。君主为何不接纳他们,以定下最大的最佳行为方式,而且可以树立名誉。”晋文公说:“我可以吗?”咎犯说:“事情如果能成功,就能继承文王之业,定武王之功,开辟土地安定疆域,都在这里了。事情如果不能成功,可以弥补周王室的缺憾,帮助周天子的避难,成功效法垂名后世,都在于此举。君主不必疑虑。”晋文公听后,于是与草原上的戎族人、骊山上的翟国人,共同把天子安定在成周。于是天子赏赐他南阳的土地,于是晋文公称霸诸侯。办事情有最佳行为方式那么就有利,可以立下大功,晋文公可以说很有智慧了。他逃出流亡十七年,回国后四年就称霸,就是听从了咎犯的建议。

管子、鲍叔辅佐齐桓公举事,齐国东部边境的人经常有致力于艰苦的人。管子死后,竖刀、易牙得以重用,齐国人经常致力于不艰苦,知晓致力于艰苦,最后成为齐国优良的工匠,恩泽惠及子孙。知晓大的社会行为规范,知晓大的社会行为规范虽然不知晓国家也是可以的。

【说明】本节《不广》,主要探讨的是人不可能广博地知晓一切事情的问题,因此就要用自己所能的以承托自己所不能的。就像自己不能长跑,不能游水,而能驾车驶船一样,就像蹶给蛩蛩和距虚送甘草,而蹶如果遇到祸患或危难,蛩蛩和距虚必然背负着它逃走一样。因此,我们也要知晓自己的所能与所不能,才能以自己的所能承托自己的所不能,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立足。如果我们不知晓自己的所能与所不能,那么我们就会轻易地承诺一些事情,事后就会后悔,就会失败。

——————————————————

【注释】1.因:(yīn)《书·尧典》:“厥民因,鸟兽希革。”《诗·鄘风·载驰》:“谁因谁极。”《诗·大雅·皇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管子·君臣下》:“通者质,宠者从,此数之因也。”《荀子·议兵》:“因其民,袭其处。”《韩非子·扬榷》:“辩惠好生,下因其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这里用为依靠,凭借之意。

2.趋:(qū曲)《书·康王之诰》:“群公既皆听命,相揖,趋出。”《论语·子罕》:“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论语·乡党》:“趋进,翼如也。”《礼记·王藻》:“走而不趋。”《礼记·曲礼》:“帷薄之外不趋。”《说文》:“趋,走也。”这里用为快步急走之意。

3.跲:(jia)《礼记·中庸》“言前定,则不跲。”孔颖达疏:“《字林》云:跲,踬也。踬,谓行倒蹶也。将欲发言能豫前思定,然后出口,则言得流行,不有踬蹶也。”《论衡·物势》:“或诎弱缀跲,蹥蹇不比者为负。”这里用为窒碍之意。

4.蛩蛩距虚:传说中的异兽。蛩蛩与距虚为相类似而形影不离的二兽。

5.物:(wù雾)《周礼·地官·载师》:“以物地事授地职,而待其政令。”《管子·侈靡》:“而复畏强长其虚,而物正以视其中情。”《左传·昭公三十二年》:“物土方,议远迩。”《礼记·中庸》:“诚者,物之终始。”《庄子·在宥》:“夫有土者,有大物也。”《荀子·天论》:“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淮南子·缪称》:“欲知地道物其树,欲知人道物其欲。”这里用为选择之意。

6.京:(jīng)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诗·鄘风·定之方中》:“望楚与堂,景山与京。”《诗·小雅·甫田》:“曾孙之庾,如坻如京。”《诗·大雅·公刘》:“乃觏于京。”《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辨京陵。”《吕氏春秋·禁塞》:“为京邱若山陵。”《淮南子·览冥》:“筑重京。”《说文》:“京,人所为绝京丘也。”这里用为人工筑起的高土堆之意。

7.莎:(suō梭)花叶脱落,凋谢。《吕氏春秋·慎大览·不广》:“越闻之,古善战者,莎随贲服。”陆龟蒙《杞菊赋》:“尔杞未棘,尔菊未莎,其如予何,其如予何。”

8.贲:(bēn)古通“奔”。《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贲然来思。”《荀子·强国》:“下比周贲溃以离上矣。”《汉书·百官公卿表》:“卫士旅贲。”这里用为奔走、逃亡之意。

9.却:(què雀)《楚辞·愍命》:“却骐骥以转运兮。”《庄子·人间世》:“吾行却曲。”《韩非子·初见秦》:“弃甲负弩,战竦而却。”《战国策·秦策》:“怒战栗而却。”《仪礼·既夕礼》:“却下而载之。”《考工记·梓人》:“却行仄行。”《史记·魏公子列传》:“北救赵而却秦。”《说文》:“却,节欲也。”这里用为后退之意。

10.延:(yán)假借为“引”。《书·顾命》:“延入翼室,恤宅宗。”《晏子春秋卷六·内篇杂下》:“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礼记·玉藻》:“摈者,延之日升。”《礼记·曲礼》:“主人延客祭。”《礼记·射义》:“出延射。”这里用为引入、引见、迎接之意。

11.勤:(qín)《书·康诰》:“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今君其不勤民。”《吕氏春秋·不广》:“勤天子之难。”《国语·晋语》:“秦人勤我也。”这里用为帮助之意。

12.教:(jiào)《管子·小问》:“古之王者,其君丰,其臣教。”《文子·上义》:“讯寤于俗,而束于教也。”《广雅·释诂三》:“教,效也。”《广韵·效韵》:“教,法也。”这里用为效法之意。

13.戎:(rong)西北的戎族、戎国。《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诗·大雅·烝民》:“缵戎祖考,王躬是保。”《诗·大雅·韩奕》:“王亲命之,缵戎祖考。”《孟子·滕文公上》:“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韩非子·十过》:“昔者桀为有戎之会而有缗叛之,纣为黎丘之蒐而戎、狄叛之。”

14.骊:(lí梨)山名。骊山。又名蓝田山。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古代骊戎居此,故名骊山。周初骊戎所居,秦置骊邑。北宋时改称临潼。

15.翟:(dí敌)古同“狄”。本义是指中国古代民族名。分赤狄、白狄、长狄,诸部各有支系。因其主要居住在北方,通称为北狄。狄或北狄曾是古代中国中原人对北方各民族的泛称。《晏子春秋卷二·内篇谏下第二》:“维翟人与龙蛇比,今君横木龙蛇,立木鸟兽。”《左传·僖公五年》:“遂出奔翟。”《韩非子·喻老》:“翟人有献丰狐、玄豹之皮于晋文公。”

16.礼:(lǐ李)《书·仲虺之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诗·鄘风·相鼠》:“相鼠有体,人而无礼!”《诗·小雅·十月之交》:“曰予不戕,礼则然矣。”《管子·五辅》:“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易·大壮·象》:“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韩非子·解老》:“礼者,所以情貌也。”这里专指为礼法、礼节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传统习惯、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说管仲是千古一相?
管仲[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吕氏春秋》卷15慎大览6不广诗解1举事因时人事不废
《管子》管仲评说
管子既是法家鼻祖也是儒家先贤
管子·大匡第十八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