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老百姓对统治者的信任问题

【原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1,足兵2,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子贡问关于领导政治的问题。孔子说:“有充足的经济基础,有充足的军事装备,人民信任统治者。”

子贡说:“如果必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经济基础、军事装备和人民信任这三者当中先去除哪一项呢?”孔子说:“去除军事装备。”

子贡说:“如果必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经济基础、人民信任这二者当中先去除哪一项呢?”孔子说:“去除经济基础。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一死,如果人民对统治者失去了信任,那么国家也就立不住了。”

【说明】政治问题和明白事理问题其实是一回事,因为政治实际上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只不过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一个国家的强大,就在于“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三项,经济、社会的安定,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以及国防力量的充足和老百姓的信任。细究所有这些问题,当然也就是老百姓对统治者的信任问题。因为也只有老百姓对统治者有了充分的信任,才有可能建立充足的军事装备,国防力量才能强大。只有老百姓对统治者有了充分的信任,经济建设才能建立起来,人民才能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倘若失去了人民的信任,统治者指挥不动人民,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就是一盘散沙,那也就谈不上什么军事装备和经济基础了。这其中有个问题,是对统治者个人人格的信任呢?还是对国家、政府的信任。当然,对统治者个人人格要有信任,但更为重要的是对法律、规章、制度的信任。这也就是韩非子之所以强调法治的重要原因。统治者、国家、政府制定出法律、规章、制度,面对的是全社会所有的人,而不随意改变这些法律、规章、制度,则是法治的基本原则。孔子所谓的“信”,实际上也包含了这种精神。他对“礼”——社会行为规范的强调,说明“礼”的规章制度的不可变易性。如果“礼”可以随意变动,谁又能真心诚意对待“礼”呢?信任“礼”呢?而这个信任问题也就是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相互亲爱的关系问题,只有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相互亲爱,才能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而互相信任的关系建立起来,才会有力量,生产力也才能得到发展,国家也才能强大。“人类由史前向文明社会的演进,是在适应各自区域地理环境下的全方位的演进。它包括人自身素质的进化、人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演进、人所创造的社会组织及管理机构的演进等等。”(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的研究》)在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国家的形成和人民的关系问题。透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知道,人民的信任对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多么地重要。

——————————————————

【注释】1.食:《书·舜典》:“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周礼·廪人》:“治其粮与其食。”《战国策·西周策》:“籍兵乞食于西周。”《汉书·食货志》:“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这里指粮食等经济基础之意。

2.兵:这里指武器等军事装备。《诗·大雅·抑》:“修尔车马,弓矢戎兵。”《周礼·司兵》:“掌五兵。《管子·权修》:“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国语·越语》:“兵者,凶器也。”《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陈五兵。”《荀子·议兵》:“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说文》:“兵,械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读《论语》之“民无信不立”
颜渊第十二⑦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297:治国最重要的事
谁被奇石收藏了?
《论语》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