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闻人”与“达人”

【原文】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1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2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译文】子张问:“读书人怎样才可以显达呢?”孔子说:“什么?你所说的达是什么意思?”子张回答说:“显达嘛,就是在一个国家名声闻于外,在家族里也是名声在外。”孔子说:“这个叫有名声,不能叫达,这个达呀,是本质正直、公正,而且善于用最佳的行为方式,究察别人的言谈和观看别人的神色,待人谦虚退让,甚至还要顾虑下面的人。在一个国家才能做到理解、明白、通晓事理;在家族里才能做到理解、明白、通晓事理。这个闻名于外,是外表好象很仁慈而行为却是与此相反,以仁人自居而不怀疑。因此,他的名声也会在一个国家里闻于外,他的名声在一个家族里也会闻于外。”

【说明】“君子之德风”,也就是说,领导人的人生规律就象风一样,如果是善的、好的,百姓也就会跟着学习善的、好的。这风,就是名声闻于外。子张也想做这样的人,所以他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他完全理解错了“达”的含义,将闻与达的概念弄混淆了。有名气的人叫做“闻人”,至于这名气是不是好的,是不是仁慈的,是不是善良的,那是另一个问题。而“达人”则是明白事理的人,是本质正直、公正,而且善于用最佳的行事方式,究察别人的言谈和观看别人的神色,待人谦虚退让,甚至还要顾虑下面的人。通俗地说,就是通达事理的人。因此他必然也就是一个能与人相互亲爱的人,是个仁慈的人,是个善良的人。现在的“追星族”所追的只是一些“闻人”,有名声的人,他们蜚声国内外,并不代表他们必然就是明白事理,就是仁慈的人,就是善良的人。

——————————————————

【注释】1.达:《书·皋陶谟》:“达于上下,敬哉有土!”《诗·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老子·十章》:“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论语·雍也》:“赐也达,於从政乎何有?”《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王勃《滕王阁序》:“所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这里用为通晓事理、理解、明白之意。

2.质:《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孟子·万章下》:“庶人不传质为臣,不敢见於诸侯,礼也。”《韩非子·难言》:“殊释文学,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列子》:“太素者,质之始也。”汉司马迁《报任安书》:“若仆大质已亏缺矣。”本义为本质,这里用为内容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典品读】质直而好义
论语注释 闻人与达人
安德义《论语解读·颜渊篇第十二·20》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明心宝鉴
五千年智慧沉淀,二十条人生哲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