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八章 君子最首要的一条就是跟随着别人共同行善

第八章   君子最首要的一条就是跟随着别人共同行善

【原文】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1,则喜。禹2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3人同,舍己从人,乐取於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於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译文】孟子说:“子路这个人,听别人说他有过错,他就很高兴;夏禹听了有益的意见,他就向那人拜谢;大舜则有更大的胸怀,在做善事上与别人相同,能抛弃自己的成见而随从别人的意见,乐意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从他种田、制陶、打鱼一直到他当上君王,没有一个优点不是从别人那里吸取的。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就是跟随着别人共同行善。所以君子最首要的一条就是跟随着别人共同行善。”

【说明】既然人人皆有不忍之心、恻隐之心以及内在的仁爱之心,那么君子、王侯将相就更应该有这些,这便是孟子在本章举例而谈的重点:“与人为善”,就是跟随着别人共同行善。这个道理很简单,人与人相互亲爱,才能形成一个社会;若是人与人相互仇恨,也就没有了人类社会了。什么叫善人?古往今来都没有说清楚,而且,也没有一个是非曲直标准。我拿钱帮助一个人,在我看来是行善,但另外有人就会认为我是在帮凶。所以,善恶是没有标准的,它是根据每个人的思想、观念、立场和人生态度以及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呈不同的意义。那么,到底有没有善恶是非的区别呢?当然有!这就是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每一个社会都有各自约定俗成的以及统治者为治理社会所制定社会行为规范;每一个民族也有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每一个阶层都有各自的社会行为规范;甚至于一个家族、家庭也有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行为规范及道德标准。但各自独特的行为都遵守自己所在的社会、民族、阶层的既定的共同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就是善;而违反、背弃这些便是恶。而这些社会行为规范中,除了法律条文外,有很大一部分是不见诸文字的约定俗成的社会道德概念、观念。所以,如果为着表现自己是善人而刻意地去行善,就是“践迹”,也就是落下痕迹了,要作善人,或行善事,就要不露痕迹地去做,做了就做了,不要刻意地去让别人知道或刻意地让别人不知道,既不扬扬得意,也不因为别人不知道而灰心丧气。既不要求得到回报,更不能怨恨别人不回报。心态平平的,如此而已。而我们现在的人,做了一点善事便到处张扬,生怕别人不知道,总希望别人感恩图报,涌泉相报;张扬过分了,便会使接受善行的人,受到帮助的人心存反感,乃至于怨恨,从而使善行变成了恶行,亦使好事变成了坏事。

——————————————————

【注释】1.过:《诗·召南·江有渚》:“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管子·小称》:“是以我有过为,而民毋过命。”《易·益·象》:“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论语·学而》:“过,则勿惮改。”《孟子·告子下》:“人恒过,然后能改。”《战国策·赵策》:“(赵太后)曰:‘君过矣,不若长安石之甚。’”《荀子·乐论》:“而儒者为之,过也。”《韩非子·十过》:“十过:一曰、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微二人,寡人几过。”这里用为错误之意。

2.禹:传说中国夏代的第一个君主,是远古夏部落领袖。他曾经治过洪水。姒姓,名文命,鲧之子。《论语·宪问》:“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3.与:(yǔ雨)《诗·召南·江有渚》:“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诗·小雅·楚茨》:“我黍与与,我稷翼翼。”《老子·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论语·述而》:“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礼记·中庸》:“夫妇之愚,可以与之焉。”《国语》:“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战国策·魏策》:“与臣而将四矣。”《荀子·强国》:“故凡得胜者,必与人也。”《史记·项羽本纪》:“孰与君少长。”这里用为随从、随着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劝人行善名言警句
这七个人你一辈子都不会遇到在线收听
评选好人
林桂榛|荀子《性恶》定本全文|荀子|林桂榛|性恶
赞美别人,是一种美德
子张是个什么样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