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把阴暗面都揭露出来,对社会发展就有益吗?

2把阴暗面都揭露出来,对社会发展就有益吗?

【原文】或曰:鲁之公室,三世劫于季氏,不亦宜乎?君求善而赏之,求奸而诛之,其得之一也。故以善闻之者,以说善同于上者也;以奸闻之者,以恶奸同于上者也:此宜赏誉之所及也。不以奸闻,是异于上而下比周1于奸者也,此宜毁罚之所及也。今子思不以过闻而穆公贵之,厉伯以奸闻而穆公贱之。人情皆喜贵而恶贱,故季氏之乱成而不上闻,此君之所以劫也。且此亡王之俗,取2、鲁之民所以自美,而穆公独贵之,不亦倒乎?

【译文】有人说:鲁国的政权,三代都被季氏家族所把持,不也是应该的吗?明白的君主寻觅善行而给予奖赏,寻觅奸行而处以惩罚,奖赏与惩罚的效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把好人好事报告给君主的,是因为他喜爱好人好事的心情与君主是同样的;把坏人坏事报告给君主的,是因为他憎恨坏人坏事的心情与君主是同样的;这两种人都是应该奖赏和表扬的。不把坏人坏事报告给君主,是与君主不同心而在下面和坏人紧密勾结的人,这种人应该是谴责和处罚的。如今子思不把庞瞷氏的儿子的错误报告给鲁穆公而鲁穆公却尊重他,厉伯把庞瞷氏的儿子的错误报告给鲁穆公而鲁穆公却鄙视他。人的情形都是喜爱受尊重而厌恶被鄙视,所以季氏犯上作乱的事情已经成功也没有人向上报告,这就是鲁国君主之所以被挟持的原因。况且这种使君主丧失权势的风俗,是陬邑、曲阜一带的人用来自我赞美的东西,而鲁穆公偏偏要尊崇它,不也是是非颠倒了吗?

【说明】韩非认为厉伯把庞瞷氏的儿子的错误报告给鲁穆公而鲁穆公却鄙视他,是不对的,是君主统治的昏庸表现,因此鲁国君主的政权才被季氏家族所把持。因为没有人向统治者汇报下面臣民的奸邪恶行,所以统治者就会不了解下面的情况。然而,读了孔子“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季氏第十六》)。才又恍然大悟,我们一般人,总喜欢在人背后说人坏话,虽然有时候不是恶意的,但总是在批评别人,瞧不起别人。所以要做到“乐道人之善”,总是在背后说人好话,是比较难的。而乐于节制于社会行为规范,乐于多交贤良的朋友,也很难,什么都要守规矩、守秩序,稍微放纵一下就有贤良的朋友来劝阻,多累?!而骄纵放肆、纵情游荡、纵情于花天酒地、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则就很容易了,因为那是很惬意的。殊不知,人的变坏,也就从这个所谓的“惬意”开始,放松了自己,放松了自己道德品质的修养,怎么能不变坏呢?又:“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论语·阳货第十七》)。’”君子耻于说别人的坏话,这不是不敢说,而是不愿意说,某个人做了不好的事情或是错误的事情,当面批评他一下也就是了,何必要背后说人呢?把阴暗面都揭露出来,对社会发展就有益吗?与其揭露阴暗面,还不如象孔子一样,倡导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提倡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再说,倡导、表彰了好人好事,那么也就说明仍有许多人的所作所为不是好人好事,既然不是好人好事,改过也就是了,何必要去宣扬呢?

——————————————————

【注释】1.比周:《荀子·儒效》:“故曰:贵名不可以比周争也,不可以夸诞有也,不可以势重胁也,必将诚此然后就也。”《荀子·臣道》:“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韩非子·有度》:“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这里用为结党营私之意。

2.取:古同“陬”(zōu),古地名。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曲阜东南。《史记》:“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春秋战国鲁元公——姬嘉
鲁元公
好人好事,坏人坏事都是你感召的
【周】鲁国君主世系表
浅谈鲁哀公之后的鲁国历代国君!
《左传》原文及译文 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