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级会计实务记忆要点
初级会计实务记忆要点


一、财产清查
(1)现金溢余,属有关单位或个人的,计入其他应付款;属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营业外收入”。现金短缺计入“管理费用”。
(2)存货清查
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盘盈冲减“管理费用”。盘亏时,理赔记入“其他应收款“,一般经营损失记“管理费用”,非正常损失记“营业外支出“。
(3)固定资产清查
盘盈作为前期差错处理,按重置成本入账,①借:固定资产,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②结转为留存收益时,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盈余公积一法定盈余公积(10%),贷: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盘亏时,①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借: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②批准转销时,借:营业外支出一盘亏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八大减值准备(有备抵科目)
(1)应收款项减值(可转回)
资产负债表日对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有两种方法: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我国只用备抵法。计提时:借:资产减值损失一计提的坏账准备,货:坏账准备。确认时,借:坏账准备,货:应收账款 。
(2)存货减值(可转回)
会计期末,存货价值并不一定按成本记录,而是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计提时(转回分录相反)
借:资产减值损失一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跌价准备
(3)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可转回)
在资产负债表日,账面价值高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将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其差额:借:资产减值损失一计提的持有到期投资准备,货: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以后又得以恢复的,在原已计提金额内予以转回。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可转回)
资产负债表日,确定发生减值的,按减记金额,借:资产减值损失,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贷:其他综合收益,按其差额,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减值准备。
已确认减值损失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诚值损失事项有关的,应在原确认范围内恢复,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减值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资产为股票权益工具投资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减值准备,贷:其他综合收益。
(5)长期股权投资减值(不得转回)
应关注账面价值是否大于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等类似情况,经减值测试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将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一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准备,货: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6)固定资产的减值(不得转回)
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时,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将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融额。借:资产减值损失一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7)无形资产的减值(不得转回)p93
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时,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将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融额。借:资产减值损失一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8)投资性房地产减值(不得转回)p85
用成本模式计量,存在减值迹象的,经减值测试后确定发生减值的,借:资产减值损失,货: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三、一些资产取得时的入帐价值

(1)交易性金融资产
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入账金额。取得时支付价款中包含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不构成其初始入账金额,单独确认为应收相目,借:应收股利(利息)。相关交易费用在发生时作为投资收益,借:“投资收益“。

(2)持有至到期投资
按投资的面值,借:“持有至到期技资一成本“,按取得时支付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借:应收利息,利息不构成其初始入账金额。取得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3)长期股权投资
除合并形成以外,支付现金取得,按实付购买价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与取得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应计入初始投资成本。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打润,不构成投资成本,作为应收相目处理。
①成本法核算:人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
②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相比较:
大于时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一投资成本,贷:银行存款;
小于时差额记入营业外收入,借:长期股权投资一投资成本,贷:银行存款,贷:营业外收入。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取得时按公允价值计量,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初始入账金额。取得时支付价款中包含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不构成其初始入账金额,单独确认为应收相目,借:应收股利(利息)。
①取得股票投资时,按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成本,借:应收股利,货:其他货币资金一存出投资款。
②取得债券投资时,按债券面值,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成本,借:应收利息,货:银行存款,按差额,借或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利息调整。

(5)投资性房地产
按取得时的成本进行计量。分外购、自行建造、内部转换三种情况。
①外购。成本包括买价、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②自行建造。由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土地开发费、建筑成本、安装成本、资本化借款费用、其他费用等。建造过程中发生的非正常性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建造成本。借:投资性房地产,贷:在建工程
③内部转换。
将存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按转换日账面余额或公允价值,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投资性房地产一一成本(公允价值模式),按账面余额,贷:开发产品,按差额,贷:其他综合收益(赚了,贷方差额)或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赔了,供方余额),同时结转存货跌价准备。
将自用的建筑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按转换日原价、累计折旧等分别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等科目。或按转换日公允价值,借:投资性房地产一一成本,按已计提累计折旧,借:累计折旧,按账面余额,贷:固定资产,按差额,贷:其他综合收益(贷方差额)或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余额),同时结转固定资产跌价准备。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为近期出售持有,如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1)取得: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一一成本,借: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借:投资收益,贷:其他货币资金一一存出投资款。
(2)持有:①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利息收入,借: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贷:投资收益。②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差额计入当期损益。高于时,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一一公允价值变动,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小于时相反分录。
(3)出售:按实收金额,借:其他货币资金,按账面余额,贷:交易性金融资产一一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按差额,贷或借:投资收益。同时将原计入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或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或借:投资收益。


五、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认,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在活跃市场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
溢价发行时,通过利息调整减少摊余成本;
折价发行时,通过利息调整增加摊余成本。
(1)取得:按面值,借:持有至到期投资一一成本,借:应收利息,贷:银存,按差额,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一一利息调整。
(2)持有:主要有两方面,资产负债表日,一是确认债券利息收入,二是核算发生的减值损失。
①利息收入。
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资产负债表日按面值和票面利率确定应收未收利息,借:应收利息,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投资收益,按差额,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一一利息调整。
一次还本付息的,资产负债表日按面值和票面利率确定应收未收利息,借:持有至到期投资一一应计利息,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投资收益,按差额,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一一利息调整。
②.减值。
资产负债表日,账面价值高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将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其差额:借:资产减值损失一计提的持有到期投资准备,货: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以后又得以恢复的,在原已计提金额内予以转回。
(3)出售:将取得的价款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损益处理,计提了减值准备同时结转。按实收金额,借:银存,按账面余额,贷:持有至到期投资一一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按差额,贷或借:投资收益,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六、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控制一一子公司、重大影响一一联营企业、共同控制一一合营企业)
(1)成本法核算,实施控制时。
①取得。借:长期股权投资一一XX公司,借:应收股利一一XX公司,贷:其他货币资金一一存出投资款。
②持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泒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③处置。借:银行存款,借: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按账面余额,贷:长期股权投资,按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应收股利,按差额,贷或借:投资收益。
(2)权益法核算,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间接持有不行)
①取得。 初始投资成本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相比较:
大于时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一投资成本,贷:银行存款;
小于时差额记入营业外收入,借:长期股权投资一一投资成本,贷:银行存款,贷:营业外收入。
②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和其他综合收益。按享有份额,借:长期股权投资一一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净亏损作相反分录,但“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还有的损失,“长期应的款”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之外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承担的损失,确认为预计负债。以后实现净利润按相反顺序处理。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泒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按应分得的部分,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一一损益调整。
收到被投资单位发放的股票股利,不进行账务处理,在备查薄登记,除权日注明增加股数,反映股份变化情况。
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其他综合收益的份额,借:长期股权投资一一其他综合收益,贷:其他综合收益。p59
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按享有的份额,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一一其他权益变动,货或借:资本公积一一其他资本公积。
③处置。实际取得的价款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按实收金额,借:银行存款,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按账面余额,贷:长期股权投资,按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应收股利,按差额,贷或借:投资收益。
同时,按投资比例原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借或贷:其他综合收益,贷或借:投资收益。
同时,按投资比例原记入“资本公积一一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借或贷:资本公积一一其他资本公积,贷或借:投资收益。


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取得。按公允价值计量,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初始入账金额。取得时支付价款中包含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不构成其初始入账金额,单独确认为应收相目,借:应收股利(利息)。
①取得股票投资时,按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一成本,借:应收股利,货:其他货币资金一一存出投资款。
②取得债券投资时,按债券面值,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一成本,借:应收利息,货:银行存款,按差额,借或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一利息调整。
(2)持有。会计处理涉及三方面,在资产负债表日,债券利息收入、公允价值变动、减值损失。
①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作投资收益。
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资产负债表日按面值和票面利率确定应收未收利息,借:应收利息,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投资收益,按差额,借或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一利息调整。
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资产负债表日按面值和票面利率确定应收未收利息,借:持有至到期投资一一应计利息,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投资收益,按差额,借或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一利息调整。
②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作为其他综合收益,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当期利润。
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一公允价值变动,贷:其他综合收益。低于时作相反分录。
③减值(可转回)
资产负债表日,确定发生减值的,按减记金额,借:资产减值损失,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贷:其他综合收益,按其差额,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减值准备。
已确认减值损失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诚值损失事项有关的,应在原确认范围内恢复,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减值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资产为股票权益工具投资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减值准备,贷:其他综合收益。
(3)出售。按实收金额,借:其他货币资金,按账面余额,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一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按差额,贷或借:投资收金益。同时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借或货:其他宗合收益,贷或借:投资收益。


八、投资性房地产
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主要形式是出租建筑物、出租土地使用权。包括:
①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计划出租尚未出租的,不属此类,经营租入再转租的不能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②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闲置土地不属此类,也不属投资性房地产。
③已出租的建筑物。(已签租赁协议)
持有以备经营出租的空置建筑物,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出面决议,用于经营出租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的,即使未签租赁协议,也视为投资性房地产。
自用房地产,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其中部分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情形,不同用途部分能单独计量和出售的,应分别确认为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
(1)取得。按取得时的成本进行计量。分三种情况:
①外购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包括买价、相关税费、归属的其他支出。按实际成本,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投资性房地产一一成本(公允价值模式),贷:银行存款等。
②自行建造。成本由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建造过程中发生的非正常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建造成本。按建造成本,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投资性房地产一一成本(公允价值模式),贷:在建工程等。
③内部转换形成。
将存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按转换日账面余额或公允价值,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投资性房地产一一成本(公允价值模式),按账面余额,贷:开发产品,按差额,贷:其他综合收益(赚了,贷方差额)或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赔了,供方余额),同时结转存货跌价准备。
将自用的建筑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按转换日原价、累计折旧等分别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等科目。或按转换日公允价值,借:投资性房地产一一成本,按已计提累计折旧,借:累计折旧,按账面余额,贷:固定资产,按差额,贷:其他综合收益(贷方差额)或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余额),同时结转固定资产跌价准备。
(2)后续计量。通常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满足特定条件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同一企业只能一种模式。成本模式转为公允模式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公允价值模式不得转为成本模式。
①成本模式。按月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借:其他业务成本,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或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取得租金收入,借:银存,贷:其他业务收入。存在减值迹象的,减值测试确定减值的,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已计提减值准备,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②公允价值模式。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不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账面余额。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借:投资性房地产一一公允价值变动,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分录。
(3)处置。
①成本模式。借:银存,贷:其他业务收入,同时,借:其他业务成本,借: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或摊销),贷:投资性房地产,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借: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②公允价值模式。借:银存,贷:其他业务收入,同时,借:其他业务成本,贷:投资性房地产一一成本,按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贷或借:投资性房地产一一公允价值变动,同时按原计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借或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或借:其他业务成本。按转换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领,借:其他综合收益,贷:其他业务成本。


九、四种金融资产
(1)交易性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货币和应收款项


十、记入“其他业务收入”的情形
(1)出租包装物、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
(2)销售原材料
(3)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4)处置投资性房地产


十一、包装物核算
(1)用于产品组成部分,记“生产成本“
(2)随同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记“销售费用“
(3)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记“其他业务成本”
(4)出租记“其他业务成本“,出借记“销售费用“


十二、其他应收款的内容
1.各种赔款、罚款
2.出相包装物租金
3.向职工收取的名种垫付款
4.存出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
5.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会计思维导图---宜下载观看
佟天成老师与您分享:超全的会计思维导图(12张)
注会知识点精华详解(二)无形资产及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最全整理)
会计分录大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