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与恶的距离,只隔一个屏幕

网络暴力,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

想必大家都关注到了最近一些令人难过的新闻,再一次把这个词推进了大众视野。

而,一个看起来荒谬的现实是: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口谴责网络暴力,暴力的形态也同时藏匿其中,甚至借机实现了自我的升级。

比如女明星热依扎要告的那位网友,先是发了数条diss热依扎“借抑郁症博眼球”的微博,辱骂的字眼相当恶劣。

之后,在热依扎挂出她的微博、决定对她进行起诉的时候,她发布了这样一条内容:

用「谴责网络暴力」的方式,进行着「网络暴力」的事实,这个逻辑也是绝了。
 
所以,除了“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之外,想跟大家讨论一下「网络暴力」话题的另一种维度。
 
 
01.暴力的轻视
 
我们应该足够理解,严重的暴力,常常都是悄无声息的。
 
职场关系中的冷暴力、父母对子女的道德暴力,这些人际交往中看似「柔弱」的暴力形态,并不比肢体暴力具备更低的伤害性。
 
网络暴力,更是如此。
 
英剧《黑镜》的第3季第6集《全民公敌》,表面上讲了一个科技人造蜜蜂的故事:
 
网络上疯传一款报复游戏,只要附上目标的姓名和照片,并贴上#去死吧#的标签,通过网友投票得票最高的那一位,就会在每晚五点前遭到人造蜜蜂的袭击,被杀死。
 
而这些目标都是些什么人呢?
 
有发表过一篇仇恨言论的作家,也有在纪念碑前拍摄不雅照片的游客,不论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素人,都无一幸免。
 
只要你被投为#去死吧#标签的第一名,就会真的被“除掉”,这场暴力的狂欢,不会发出一点声响。
 
故事的结尾警察追查到幕后凶手,人造蜜蜂的研发工程师。
 
反转的是,他的真正目的不是那些“被网友讨伐的人”,而是“几十万网友”。
 
他借用警察的查案,修改了程序,让每一个参与到“游戏”中的网民,都成为了人造蜜蜂最后的袭击对象。
 
当我们轻视暴力的时候,暴力也会轻视我们。
 
想想,或许你只是在多数意见中附和了一句“同意”,甚至只是点了一个投票、随手一个赞,但不要轻视,这些“只是”,它们已经足够构成施暴事实的一部分。
 
更不要轻视,因为网络的辐射面积和流动速度,我们射出的每一颗子弹,说到底,都是一颗流弹。
 
 
02.为什么只能「事后谴责」?
 
即使存在这样的轻视,但不可否认,“谴责网络暴力”已经成为大众的共识。
 
只是这种谴责,一般会在什么时候掀起浪潮?
 
对,几乎都在「事后」。
 
2018年10月28日,重庆公交坠江事故,在事故原因还没有查清之前,就有网民“爆料”,是由于一辆小汽车的女司机逆行,才导致了公交车避让坠江。
 
一个热搜,成千上万的网民跟上。
 
微博上铺天盖地,全是对女司机的人身攻击和肆意谩骂,自然而然也上升到了驾驶问题上的“女性歧视”。
 
直到交通部门发布通告,公布真实事发原因,舆论才开始「迅速」反转:“我们欠重庆女司机一个道歉”、“拒绝围攻”等等言论被广泛转发。

 
同样,2019年10月14日,韩国女明星雪莉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事件发生之后,“再无人间水蜜桃”、“当你死了,全世界都爱你”又爆了热搜。
 
转发留言点蜡烛之后呢?网民们的子弹似乎是“迫不及待”地,射向了另一位女明星热依扎,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一幕。
 

为什么?
 
为什么所有的网络暴力事件,最终都只能成为一种事后的警醒,而无法作为一种事前的警惕?
 
当然,一方面,是由网络暴力的性质所决定的。
 
在谴责网络暴力的声浪当中,《乌合之众》这本书已经在网络上被“反复传阅”,网络暴力的社会心理学成因也被“反复转载”:
 
第一,群体是个无名氏,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个体不必承担责任;第二,群体中的每种感情和行为都具备传染性;第三,身处舆论而自然受到舆论的暗示。
 
所有的这些特性,都决定了一件事:
 
当暴力的狂欢开始,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不自知。
 
但另一方面,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姿态是否也过于「旁观」?
 
最近的几次网络暴力事件之后,谴责网络暴力的声音此起彼伏。
 
大概就像上文一样,翻看了几本社会学,在微博里说上几句“正确”的言论,或者在朋友圈表达了一些愤怒的情绪。
 
然后呢?
 
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句话:“每一个投石者,都认为是其他人的石头杀死了受害者。
 
坦然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谴责网络暴力的时候,我们是否都曾无意识地把「自己」排除在了投石者的行列?
 
 
03.群体反思VS个体反思
 
某种意义上来说,身处“暴力狂欢”的我们不自知,而身处“谴责暴力浪潮”中的我们,依然是一种群体行为中的不自知。
 
当然,我并不是说,不应该集体谴责网络暴力。
 
我想说的是,在群体性反思之外,我们是否更需要多一些个体化的反思?
 
最基础的网络言论表达:我能否做到为自己敲下的每个字负责,能否尽量用客观的评述,来替代情绪化的judge?
 
这种对自我表达的审视,同样适用于日常的群体生活:

在其他人表达苦痛的时候,我能否有足够的同理心?在其他人表达观点的时候,我能否有足够的耐心去理解、倾听?
 
那再往深一层,最根本的,即使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能否最大程度地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接受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不同的人,有那么多不同的观念,有那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
 
所有的这些个体化的思考,诉诸于“我”、而非“我们”的思考,在谴责网络暴力这件事情上,可能比朋友圈的一句“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要更有力量。
 
 
网络暴力,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
 
而失去个体反思的群体谴责,可能正在把网络暴力重新变成一个陌生的词。
 
我们都很高兴看到,谴责网络暴力的浪潮越来越猛烈。
 
但希望除此之外,每一个“我”的心中,还能安上一个警钟:
 
网络暴力这艘巨轮的沉没,最终依靠的不是“能覆舟亦能载舟”的浪潮,而是每一个拒绝登船的乘客。


作者:高一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信息图:谁最有可能遭遇网络暴力?
人造节日再现:这种“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没必要喝!
拒绝“按键伤人”,向网络暴力说“不”
大学生对网络语言暴力的认知及态度调查报告
论文:浅析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危机
阳光跟帖,与自己的温和对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