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不“焚书”中国是否还可以统一——青蝉读史

如果不“焚书”中国是否还可以统一?

什么原因导致“焚书”的发生,始皇的残暴因何而起​

“秦始皇是个暴君”这段话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无法抹除。

作为一个奠定中国基本版图,基本制度,能够在13岁幼龄登上大位,22岁刚开始亲历政事,39岁统一七国,还要书同文,车同轨的政治抱负的人,一生都在做着伟大事情的皇帝,怎么会突然跟一群儒生叫起劲来呢?如果不焚书中国是否会彻底无法统一呢?

秦始皇

在这里我做了一些调查,首先在史记中对“焚书”的记载,我们来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

仆射(官职)周青臣:“始皇平定天下,驱逐蛮夷,凡是日月所照耀到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把诸侯国改置为郡县,人人安居乐业,不必再担心战争,功业可以传之万代”。

齐人淳于越:“殷、周统治达一千多年,分封子弟功臣。如今陛下拥有天下,而您的子弟却是平民百姓。”让秦始皇效法商、周实行分封制。

始皇:“那就把你们所议论的问题让群臣去商讨吧”

李斯

丞相李斯:“五帝的制度,夏、商、周的制度不是一代重复一代,一代因袭一代,可是都凭着各自的制度治理好了,并不是他们故意要相反,而是由于时代变了,情况不同了。现在陛下开创了大业,建立起万世不朽之功,这本来就不是愚陋的儒生所能理解的。况且淳于越所说的是夏、商、周三代的事,哪里值得取法呢?从前诸侯并起纷争,才大量招揽游说之士。现在天下平定,法令出自陛下一人,百姓在家就应该致力于农工生产,读书人就应该学习法令刑禁。现在儒生们不学习今天的却要效法古代的,以此来诽谤当世,惑乱民心。”

战国七雄地图

丞相李斯进言:古代天下散乱,没有人能够统一,所以诸侯并起,说话都是引古人为害当今,矫饰虚言挠乱名实,只欣赏自己私下所学的知识,指责朝廷建立的制度。当今皇帝已统一天下,分辨是非黑白,一切决定于皇帝一人。可是私学却一起非议法令,人们一听说有命令下达,就各根据自己所学加以议论,入朝就在心里指责,出朝就去街巷谈议,在君主面前夸耀自己以求取名利,追求奇异说法以抬高自己,在民众当中带头制造谤言。象这样却不禁止,在上面君主威势就会下降,在下面朋党的势力就会形成。臣以为禁止这些是合适的。我请求让史官把不是秦国的典籍全部焚毁。除博士官署所掌管的之外,天下敢有收藏《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的,全都送到地方官那里去一起烧掉。所不取缔的,是医药、占卜、种植之类的书。如果有人想要学习法令,就以官吏为师。”

书简

看到这里是否产生了一种熟悉的感觉呢,没有错,这不就是我们所了解到的历史中大多数儒生所做的事么。

我们再来探讨一下焚书的必要性,我们先要了解一下焚的书都有什么书:1.不是秦国的典籍。2.除博士官署所掌管的之外,天下敢有收藏《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的。

秦风

​​了解过这些以后,我们再来说一说焚书之事,首先不是秦国的典籍,在当时秦国统一六国,实行书同文政策,而其时七国文字各不相同,作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始皇帝清晰地认识到了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如果将来朝堂议事的文武大臣都操着一口各自地域的方言,写着不同文字的文书,国家还怎么管理。即便是现代社会,在一所学校里,所有人都不会说普通话,都各自说着自己的话,这所学校又能开办多久呢?再次我们来聊一聊第二点:在当时的国都咸阳,基本上已经汇聚了七个国家的所有知识,我们现在所了解到许多先秦时期的书籍,在当时的秦国官署中也是基本存在的,仅仅是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就包含了多少知识呢。而焚烧《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等书籍,则是为了不让人们怀念旧的制度,拿旧的制度来讽刺当今,如果我们拿清朝的制度用于当下,分封贝勒……我们的国家又将会乱成什么样子呢?

我们是否还记得那个服章之美为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的中国呢

​我们都知道在一所学校中都又自己统一使用的语言,统一的管理制度,怎么可以用旧有的,放到新的制度里面呢。怎么会把君主制放到我们时下的社会主义制度里呢?违逆了社会的基本秩序的事物,只会限制我们的发展。在我看来尊儒虽然增加了我们对社会,对国家的认同感,但这些确是我们汉民族从尊儒所造成的苦难中磨砺出来的。又有谁规定了,一个尊法的社会里,人们会不孝呢。汉王朝继承了秦的制度得以强大,却让后来的伪儒得以生存,却为中国的封闭埋下了伏笔。

下一期为大家解读坑儒的历史真相,请持续关注!!!

欢迎关注我的大鱼号:青蝉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统一文字到统一思想:秦始皇如何打造帝国统一的精神文化世界
进击秦帝国(二)始皇大管控
说起秦朝文化,不得不提“焚书坑儒”
怪味史记:嬴政说“焚书坑儒的锅我不背”
品通鉴:商鞅在秦国统一度量衡,许多年后,李斯把它发扬光大了!
焚书造成的后果有多严重?探究秦始皇焚书的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