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柏地之战,林彪说“是绝户战,不能打” 毛泽东说“必须打”

1929年,毛泽东、朱德为打破国民党军对井冈山的第三次围剿,带领主力红军突出重围,南下赣南去开辟新的更大的根据地。

红军一出井冈山,国军就从四面八方围追堵截。红军边打边突围,但由于敌强我弱,加上指挥上的失误,导致5战5败,一路被国军刘仕毅旅追着打,局面非常被动。

当红军到达大柏地时已是大年三十除夕。此时大雪纷飞,天气异常寒冷,红军上下是缺衣少粮 又冻又饿,人困马乏。

而此时的敌军由于连战连胜,也是非常骄横,在后面紧追不放,情况一度非常危急。如一旦被敌军追上包围,那红军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恰在此时又传来朱德妻子伍若兰被国军残酷杀害的消息。朱德一听就一头栽倒在雪地里。看到这一幕,红军全军上下都笼罩在一股失败的阴云中。

怎么办?毛泽东和朱德在仔细对敌情、我情、天时、地利进行综合分析后决定在大柏地打一个歼灭仗,彻底消灭来犯之敌。

但没想到在召开营以上干部动员会议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其中以林彪态度最为坚决。说这是一场绝户仗,一旦失败,红军就会全军覆没。他们反对的理由有三:

1、敌军太过强大,有两个团,3000人,且弹药充足,装备精良。而红军此时能参加战斗的人员不到2000人了,且每人平均只有三发子弹,手榴弹也不多了。

2、红军现在是人困马乏,冻饿交加,疲惫到了极点,实际上大部已失去了战斗力。而敌军是物资充足,兵强马壮,战斗力很强。

3、红军刚刚经历了5次失败,军心涣散,士气低迷。而敌军刚好相反,携胜利之余威,士气旺盛。

此时,毛泽东思考了几分钟,然后斩钉截铁地说这一仗必须要打,紧接着说了打的三个理由:

1、骄兵必败。敌军已经5战5胜,此时已经不把红军放在眼里了,骄横的很,行军时既不往前派侦查兵,也不考虑做交叉掩护,队伍直接一字型排开,大摇大摆地开来。敌军这是吃定了我们不敢伏击他们。若此时,我们伏击敌人一定会出其不意,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2、地形有利。大柏地西面的茶子凹是个两山夹一沟的峡谷地形,敌人是进的来出不去。等敌人全部进入峡谷,前面一堵,后面截断敌人退路,再中间一打,敌人必乱,届时,我们红军胜算就大了。

3、打比不打要有利的多。如果不打这一仗,敌人可能很快就会追上包围红军,到时红军只能被动迎敌,情况比现在要危急的多,弄不好就真的要全军覆灭。

听完毛泽东的这一番分析,此时,所有的红军干部心里都明白了只有打才会有出路。于是大家都纷纷同意打这一仗。

统一了全军思想,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红军全军上下都紧急动员起来了,大家都投入到大战前的准备工作中去了。

当天晚上,红军官兵在风雪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第二天早晨刚刚天亮,敌军就出现了,果然是摆开一字长蛇阵大摇大摆地进入了峡谷。

随着几声枪响,战役打响了。红军首先用大石封住了峡谷的垭口,然后同时向正在行军的敌军射击。只见一阵密集的枪声过后,红军就全部从山上冲下来与敌军肉搏。顿时山谷喊杀声震天。

敌军拼死抵抗,不惜一切代价集中力量向垭口突围。红军也拼死阻击。两军血流成河,死伤遍地。仗打得非常惨烈,眼看垭口要守不住时,朱德急了,拿起冲锋枪带领警卫连就去支援垭口。但垭口敌军太多了,眼看又要守不住了。此时毛泽东亲自带领后所以机关后勤人员全部冲上了阵地。

毛泽东左手旗右手枪,边冲边开枪,非常英勇。这是毛泽东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亲自拿起枪冲锋,由此可见大柏地战役确实已经关乎着红军的生死存亡了。胜,红军存;败,红军亡。

最后,幸运之神还是倒向了红军。敌军在大无畏的红军面前彻底崩溃了。红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战后,毛泽东给大柏地之战一个非常高的评价,说大柏地之战是红军建军以来最有荣誉之战。

从此,红军彻底洗刷了失败的阴云,一鼓作气开辟了赣南和闽西两大块根据地。红军的队伍很快就发展到3万人,自此进入全盛时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军战将寻淮洲(中)
冲出井冈山|(二)首战大余,红四军败走南雄
红军生死存亡一战:毛泽东亲自冲杀,朱德抱着机枪猛烈开火
揭秘:朱毛红军是如何从被动挨打转变为敌军从此不敢靠近?
毛泽东第一次见到林彪,看见什么就说:红军将来就由他指挥
林彪一生(12)第四次反“围剿”打了几个好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