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资本论》读书报告

\

《资本论》读书报告

2012-06-23 17:37阅读:2,129

《资本论》读书报告《资本论》在我初中的时候就早有耳闻,而且我一直对此文章饱含崇敬之情。一是在同学之间谈论有关马克思或经济的问题,总会谈到《资本论》这一著作,穆然就会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二是同学们对《资本论》都是报以好评;三是我对经济的喜爱与对马克思思想的赞同。从而使我不自觉地想拜读一下这一惊世之作,可惜的是由于资源的短缺,现如今在大学中才得已领略马克思在经济方面的风采。

《资本论》是马克思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是马克思在经济学方面的一部不朽的杰作,它客观性的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批判,同时又指出资本主义经济所存在的问题。其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到商品的俩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即是物,物的有用性因而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任何物的自然worth[价值]都在于它能满足必要的需要,或者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约翰·洛克《论降低利息的后果》(1691年),载于《约翰·洛克著作集》1777年伦敦版第2卷第28页)在十七世纪,我们还常常看到英国著作家用《worth》表示使用价值,用《value》表示交换价值;这完全符合英语的精神,英语喜欢用日耳曼语源的词表示直接的东西,用罗马语源的词表示被反射的东西。】有用性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因此,商品体本身,就是使用价值,或财物。马克思观察到商品是一种二重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后来表明,劳动就它表现为价值而论,也不再具有它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所具有的那些特征。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马克思批判地证明了的。这一点是马克思在经济的成绩之一。这一点也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只有窃取了自然界的上层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才会象好莱坞大片中的外星生物或智能机器人那样,因为占有了自然力而有这样的要求。

货币是一种单纯符号。然而常被误解:物的货币形式是物本身以外的东西,它只是隐藏在物后面的人的关系的表现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商品都是一个符号,因为它作为价值只是耗费在它上面的人类劳动的物质外壳。当人们把物在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取得的社会性质,或者说,把劳动的社会规定在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基础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上取得的物质性质说成是单纯的符号时,他们就把这些性质说成是人随意思考的产物。(十八世纪流行的启蒙方法)然而,货币其本身是没有价值的,而是被人类特意规定在物品之间的交换的量行的一个比较关系,是人们为进行等价交换的媒介符号,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它打破了交换的时间、空间和个人的限制,使交换得以在最大的程度上进行。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包含着一个直接的矛盾。在各种支付互相抵销时,货币就只是在观念上执行计算货币或价值尺度的职能。而在必须进行实际支付时,货币又不是充当流通手段,不是充当物质变换的仅仅转瞬即逝的媒介形式,而是充当社会劳动的单个化身,充当交换价值的独立存在,充当绝对商品。这种矛盾在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中称为货币危机。”引自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原话,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对资本经济的透彻了解和他尖锐的目光,看到资本流通将会出现的危机。又例如,“中产阶级生产发达的国家把大量集中在银行准备库内的贮藏货币,限制在它执行各种特殊职能所必需的最低限度以内。【一旦加上兑换银行券的基金的职能,这些不同的职能彼此就会发生危险的冲突。】”马克思似乎预测到在不久的将来,资本主义下经济买卖,必将导致经济危机,就是在今天,经济界或说是所有国家都闻之色变的金融风暴(经济危机)。

在现在,不止一次的出现经济危机,而且出现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可以看出,在其经济模式下的经济存在很大的弊端,才导致经济危机的不断出现。在我看来,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自由的经济管理,导致大型的企业公司,在交易中占绝大的优势,从而获得大量的经济利益,因而有更多财物偏向某一人或集体的手中,使资源的占有变得极不平衡,导致购买力的下降,而自私的资本主义经济家,不愿自身财物的奉献,致使了资本流通的堵塞,从而金融风暴席卷而来,造成世界的恐慌。我们可以在每次风暴后看到某某大亨资产缩水多少,其实那点的资产缩水对他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以前餐桌上的菜肴并未少。他们资产缩水的原因,在我看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某些国家的货币自行贬值,来催动自己的经济贸易的正常进行,保证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将经济危机的风险转载其他国家,也就是人们谈论的经济战争的一部分;二是消费者购买力的下降,导致资本流通的堵塞,因为最具有购买力的是中低产分子,或说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而不是那些腰缠万贯的亿万富翁,而这些中低产分子在经济下是很容易受到打击的,在经济危机下,他们是不堪一击的,所以购买力就会下降,资本的流动缓慢或堵塞,使他们从中获益减少。大亨们的经济利益不只是他们手里的现金和“房子底下”的金条,还有他们所在公司自己占有的股份,现在新生起的投资,在这危机下,受到更大的打击,比如,“股神”巴菲特,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资产缩水最严重。

在我看来,价值=时间,这里的时间是一种总括,例如,一架飞机的制造,时间有组装的时间,部件加工的时间等,而部件又有其材料获得的时间,如铁的挖掘、提取、精炼等。时间是价值的体现,只有一个物件被赋予了时间,才变得有价值,才被人们认可。人们也从消耗自己的时间而获得价值的衡量物——货币,从而在交易中拥有交换的媒介,进行交换,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它们只有被应用,或者说是被赋予时间,才会有价值,如果没有被赋予时间,那么这件物品就不存在价值,也可以说是一件废品,从中也可才猜想出物品价位变动的原因所在。只有时间才是价值体现,才是物品的灵魂。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到劳动力的素质。马克思认为一个劳动力拥有娴熟的技术才是一件物品能赚更多的金钱的因素。劳动力在它被使用的专业中,必须具有在该专业占统治地位的平均的熟练程度、技巧和速度。工人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水平,然而国内却不大重视。在经济的发展,企业利润的提高中,效率才是第一要位的,也就是说工人要有娴熟的技巧,加大单位时间内制造产品的数量,从而有更大的收益,也就在企业竞争中有更多,更有力竞争优势。所以说,正确的选择劳动力,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是一个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我们的资本家所关心的是下述两点。第一,他要生产具有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要生产用来出售的物品,商品。第二,他要使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大于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了购买它们,他已在商品市场上预付了真正的货币——的价值总和。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商品,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这就是“看不见的手”背后的看不见的原理。马克思准确的点出了资本家目光聚集处。

每个人每天都会死去24个小时,其在工作状态则会产生价值,但一个人一天不可能产生一个人的价值,因为没有一个人能24个小时不间断地工作,除非都不朽了。但他有可能产生一个人一天所需的价值,甚至多于一天,毕竟一个人不能消耗一天的价值,如果那样的话,地球上的资源早已枯竭,我也就没有时间或不可能在这里写《资本论》的读后感了。劳动力在工作中体现他们的价值,而且产生人们生活的价值,资本得已流通,经济不断发展,从而完成人们自身价值的体现。

资本主义社会体制在现如今,是大多数国家所奉行的主义。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很多的缺点,但大多数的国家仍然在使用,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在我看来,这些国家仍然执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因不只是他们是资本主义形式下的国家体制,应该还有很多的经济因素在其中的缘故。西方被现在的我们誉为“高度文明地区”,在高度文明下,难道他们不懂得如何选择更好的经济体系吗?显然不是这样的。资本主义是在封建体制所暴露出他严重的问题下诞生的,相比之下,是一种制度的文明进步。到了现在,有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应该说是得到了很大的完善,虽说有了共产主义的出现,但据我看来完全实现这一制度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毕竟现在的共产主义国家还在处于向共产主义过度的时期——社会主义。所以,资本主义经济有很大的优势,他是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经济所产生的伟大产物。他的存在是社会公认的,有强大的实践和理论的背景为依靠的,是不容忽视的。在社会主义国家体制下的我们,就是一个“共产主义体制资本主义经济”的国家。正如,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所提到的那样,“用共产主义武装我们的制度,用资本主义发展我们的经济。”当然,这里的资本主义经济不是纯正西方资本主义下的经济体制,而是我国所特有的经济模式,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一种改进型经济。这种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运作的,政府是可以对其进行干预的。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由的,经济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那些资本家的经济运作情况的。然而正是这种自由的经济模式是导致经济危机是重要原因。我国的经济不同于这种自由的经济,我认为这是我国经济受到影响较小的原因之一,然而我国的经济同样受到一定程度的创伤,这是我国经济仍在资本主义性质下进行运作的缘故,他一定程度上存在资本主义性质。他正向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国家体制下一样,是出于向共产主义过度的阶段。等到完全成为共产主义,实现所有物公有制,我想就应该不会存在经济这一问题了。

下面谈一下“资本积累”,在我看来资本积累是体现资本家贪婪嘴脸的最佳写照。资本积累就是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是通过资本的流通或是资本的获得,从而得到更多的经济的利益,这是满足资本家自己的嗜欲的。资本家通过资本的投入从而获得更大价值,进行进一步的资本投资,通过这样的不断循环,得到资本的积累,进行更大的剥削。剩余价值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可变资本,不是像《国富论》把剩余价值都可以转化为可变的资本。资本的积累造成阶级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一方造成生产过剩,另一方则造成生存的压力,马克思说道:“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卑鄙和最疯狂的贪欲的趋势下完成的。”可见他对资本家是深恶痛绝,马克思想通过《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批判,对资本家这种恶毒的行径的披露。然而,在现在,它确实资本经济进行学习的“参考书”,资本主义社会体制下的国家,很注重《资本论》的学习。他们知道资本经济是有剥削性质的,是存在缺陷的,但他们可以通过这种学习使得资本主义经济能继续发展,获得经济的利益。我国的经济体系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不同于当前资本经济体系,但同样应该学习经济,进行自我经济体系的完善。在大学的经济系应该加入《资本论》的学习,不只是这是一部经典的经济著作,同样同学们通过这种学习从而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对于他们对以后的经济这方面的发展有所帮助。

《资本论》中谈到“阶级”这一话题。在马克思看来,单纯劳动力的所有者、资本的所有者和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各自的收入源泉是工资、利润和地租,——也就是说,雇佣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形成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的三大阶级。但形成阶级的原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并没有指出,可惜的是在讲到“阶级”这一问题的时候,马克思的手稿没有再往下进行细致地讲解,没有了后文(也许是手稿的丢失或某些政治因素,在此我们并不清晰)。在我看来,是由于所在社会集团的不同而产生的阶级,可在《资本论》中,这只是乍一看来。所以我有点对这一划分产生了怀疑。对于马克思多讲到的“三大阶级”,是所在经济利益不同而产生,这种经济的获得是通过资本运作而产生。在现如今的阶级关系,并不是马克思所谈到的“阶级”。例如,在中国,农民是一个阶级群体,工人是另一个阶级群体,······但这些阶级并不同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的“三大阶级”。

在当时,资本主义是发达的制度,它的形成不过是百年的历史,当时的国家体制除少数封建社会,其他都是实行发达的资本主义体制。然而,马克思却能看到资本主义下的经济危机,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其目光是多么尖锐,嗅觉是如此的敏感。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的解剖,透彻地看到了资本家的丑陋的嘴脸,是否这正是他坚定进行共产主义的原因?我们对此无所考证,但正是马克思看到资本主义的缺陷或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下的不公平从而进行共产主义的建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克思理论的价值与阶级 / 翻译
剩余价值
资本、世界历史与共产主义的三位一体——《资本论》及其手稿的一个考察
马克思终于有了看错的时候 一部《资本论》,他以为敲响了资本主义的
《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资本论》学习(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