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开《易经》八卦之秘 - 黄懿陆的博客
揭开《易经》八卦之秘    
  发布者:黄懿陆 http://blog.voc.com.cn/blog.php?do=list&uid=3921&type=blog&page=7
  如果你要问世上最早的哲学,最早的数理和符号逻辑,最早指出宇宙人生奥秘的学问是什么?那么,可以肯定地回答你,就是中国的《易经》。据不完全统计,仅现存的1911年以前的《易》类古籍,就有2000多部,而民国以来,专著、论文又年逾一年,难以确数。吕绍纲编《易学大辞典》收入1911年至1991年易学专著140多部,论文1230多篇,至于1991年以后,论著论文的数量又更多了……
  学术界认为,《易经》是我国远古先民的一种科学,一种符号逻辑,代表了数理的,宇宙生命、个人生命的启迪作用,是叙述太阳系统的宇宙中,日、月运行的一个大法则。所以,《易经》居于《诗》、《书》、《礼》、《乐》、《春秋》等群经之首。对中国的哲学、史学、文学、艺术、伦理、宗教以及天文、历史、数学、医学、气功等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享有极高地位。《易经》身为中华文化的最高元典,它的来龙去脉及作者素来成为颇具争议的焦点。古今中外,谈“易”者多如牛毛,很多人都以为《易经》有如天书,很难理解。虽说中国人认识中国的字,去研究中国的学问,看起来是件非常简单的事,但《易经》却让多少学士熬白了头发,然而对其八卦本义却难识其真面目。
  迄今为止,易学界对“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般是以阴阳爻线来理解的。如以“老阴与少阳,少阴与老阳”来组合而成。它们分别与阴爻或阳爻结合之后形成:老阴是地上的阴阳,其“坤”与“艮”均为地上的自然物;少阳是天地阴阳,其“坎”为地上、“巽”自天生的自然物;少阴亦是天地阴阳。“震”为天上阴雷,“离”乃地上阳火;老阳是天地阴阳。即“兑”为地上之阴,“乾”为天上之阳。
  从天地乃是对称的两仪看,属于天地阴阳对称的卦象只有三组:少阳、少阴、老阳。按理而言,“老阴”亦应为一天一地抑或老阳亦应为天上一对阴阳才对。但都不是。如此说来,《易经》八卦肯定在那里出了问题。判断《易经》的阴阳八卦,其依据不能仅仅靠爻线,因为八卦除了阴阳爻线之外,还有卦名代表的象征意义。而《易经》阴阳八卦字的代表意义自古以来就没有组成天地两仪,一直出现着天上三个自然物:乾(天)、震(雷)、巽(风),地上五个自然物:兑(泽)、离(火)、艮(山)、坎(水)、坤(地)的矛盾。所以,历史上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不得不提上《易经》研究的议事日程:《易经》八卦的真正本义到底是什么意思?现已知道的《易经》八卦的象征意义是其真正本义吗?即便是依靠卦画勉强能够分成两仪、四象、八卦,它们是合理的吗?而且,分成它们的象征物,是《易经》八卦的真正含义吗?不管是古代的孔子、邵雍、朱熹,还是现当代的易学家,谁也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
  《易经》基本卦的8个卦名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这8个卦名分别代表不同的意思:“乾”代表天,“兑”代表沼泽,“离”代表火,“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坎”代表水,“艮”代表山,“坤”代表地。由于易学界对《易经》八卦的本义不了解,不清楚,对其本义又可派生出以下象征意义:
  乾为天、为首、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果木,等等(按:乾为阳爻,阳刚十足,怎么“为寒”、“为冰”)。
  坤为地、为母、为斧、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文、为众、为柄、为黑,等等(按:坤为地,怎么又可指代人、物、性情和颜色)。
  震为雷、为龙、为长子、为足、为马鸣、为反生庄稼、为玄黄,等等(按:震为雷,为何又可派生为人了)。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为寡发、为白眼,等等(按:巽为风,怎可又指代万物)。
  坎为水、为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为马脊美、为下首、为薄蹄、为曳、为通、为月、为盗、为木多坚心,等等(按:坎为水,是美好的象征,怎么又可以为盗呢)。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为兵、为人的大腹、为蟹、为鳖、为蚌、为龟、为木的上槁,等等(按:离为火,属于阳气较旺的东西,由于有一阴爻,就可代指水中之物和女性,特别是代表电,古代电即雷,既有代表雷的“震”,为何离还要代表电呢)。
  艮为山、为路径、为小石、为门阙、为果、为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鹿唇、为坚木之节,等等(按:此象征勉强与指代物有关)。
  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妾、为羊、为毁折,等等(按:《易经》本为卜噬之书,都是巫的爻辞,为何兑又“为巫”了呢?其余7个卦名,难道又不与巫有关吗)。
  显而易见,易学界由于对《易经》八卦的本义茫然不知,特别是占卜的巫者占噬得卦,其卦对某一占卜的事物灵验,于是就认为可指代某事物,方才造成了上述的若干矛盾。
  根据《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的原理,《易经》八个卦名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只有天(乾)、雷(震)、风(巽)、地(坤)、泽(兑)、火(离)、水(坎)、艮(山)8种。这就说明,八卦卦名既是上古时代的发音,也是上古时代“乾”为天,“兑”为沼泽,“离”为火,“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坤”为地的意思。从《易卦》“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的定理看,《易经》八卦所代表的自然物属于天上的只有天(乾)、雷(震)、风(巽)三种;而代表地上的自然物却有地(坤)、泽(兑)、火(离)、水(坎)、艮(山)五种,按照“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哲学原理,则天上的自然物是三种,地上的自然物是五种,天地两仪本身就不对称,怎么可以生成两仪,又何以生成四象和八卦呢?
  笔者认为,《易经》八卦的代表字并非汉字汉意。否则,为什么《易经》八卦不直接写“天”等自然界的象征物,而是用“乾”代表天,用“离”代表火,用“兑”代表泽,用“震”代表雷,用“巽”代表风,用“艮”代表山,用“坎”代表水,用“坤”代表地或人,让后人费尽心血去猜去想,去不断地比照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寻找其真正的象征意义。这就说明,《易经》八卦的代表字是一种用汉字记音的少数民族语言。笔者在著作《山海经考古》和《易经原始》时,用上古汉语与壮语语音语义对照的研究方法解读了《易经》八卦,用壮语发音的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易经》八卦,除了“兑”之外,均可一一对应乾(天)、离(火)、震(雷)、巽(风)、坎(水)、艮(山)、坤(地)的象征意义。而且,“兑”在壮语中为“霜雪”的意思,当“霜雪”降临落地,融化后则可变为沼泽。如此,“霜雪”是天上的东西,它与乾(天)、震(雷)、巽(风)并列为天上四物,正好与离(火)、坎(水)、艮(山)、坤(地)的地上四物对称而生成两仪。在《易经》八卦所代表的地理方位中,“兑”在秋位,正是坤卦所说“履霜,坚冰至”的写照。在现实生活中,秋霜降临,冬天也就不远了。由此可见,《易经》八卦的本义与壮语的意思无异,《易经》八卦的代表字为先汉文字记录先越语音的《洛书》。所谓《易经》源于《洛书》而《洛书》今不得见,其实,《洛书》是先汉文字记录先越语音的一种表现形式,研究易学的人天天都可以看到《洛书》,只是不知道其中的奥妙罢了。
  《易经》八卦与先越语言有联系,更是与越人后裔壮族的鸡卜巫术有着源远流长、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史记·封禅书》记载,越人的鸡卜巫术曾于汉武帝时期进入宫廷。而在此之前,先越之民的鸡卜巫术早在夏代之前就很盛行。在《山海经·中山经》中,就有不少中原一带以鸡祭祀的记载,夏商时期的祭祀用鼎叫“鸡彝”或“鸟彝”,青铜鼎上刻有鸡的图案,都可以作为当时使用鸡卜巫术的证明。经与出土文物、汉壮语音语义对照解说和太极图分解……笔者可证“八卦”代表字原本就不是汉语,从而得出汉字记录先越之民语音的结论。崇鸟的先越之民把鸟称之为“洛(骆)”,以类鸟的鸡骨作为占卜的工具,故有《易经》源自《洛书》之说。后人采用以汉字记音的方法,对先越之民的《洛书》进行改造,在鸡卜巫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连山》、《归藏》而后是《易经》。
  当然,《易经》这部“群经之首”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挖掘和探索,但只要我们深入研究,通过《易经》揭示人生的真谛,道出世间的哲理,就能让远古先民在易经的智慧,数千年不变,历久而弥新,使浩瀚宇宙的千变万化尽在当代人的掌握之中……
 
 
 

黄老师,您好,就您文章中有几项不明,还望您能讲解: 一、如您所说,天四卦乾、震、巽、兑,与地四卦坤、艮、离、坎是相对的。 若按我的理解,是否应该是乾坤对,震艮对,巽兑对,离坎对。乾坤是天地,也是父母;震艮是雷山,也是长男和少男;巽兑是风泽,也是长女和少女;离坎是火水,也是中女和中男; 古人曰离火为炎上,本就认为火是从天而降的,离是大明中天之象,是太阳,与巽风,震雷,乾天构成天象。而坎水为沥下,是以水火既济,而火水未济。六十四卦的最后这两个卦象就很能说明水火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卦象。 二、您文章中,“易经》八卦所代表的自然物属于天上的只有天(乾)、雷(震)、风(巽)三种;而代表地上的自然物却有地(坤)、泽(兑)、火(离)、水(坎)、艮(山)五种,” 我这样理解,是否应该把离火算入天象中呢?八卦中阳四卦为乾、震、坎、艮,阴四卦坤、巽、离、兑,也能说明父子母女关系。这也是因为在《说卦传·十》中说明其卦来历,乾天是父,地坤为母。震在初爻时为阳爻,故曰“得男”,所以叫他长男。巽在初爻时是阴爻,故曰“得女”,所以叫她长女。 坎是二爻阳爻,所以就好像家里老二添了男丁,就叫中男。离是二爻阴爻,所以就好似家里又添了了女娃,就叫中女。 艮是三爻阳爻,最后一个男娃出生,当然叫少男。兑的三爻阴爻,最后一个女娃出生,当然叫少女。这样的八卦相对,才是《易经》原本意思,是否我学习有误呢? 您所指其实是易经八卦的“万物类象”,已经用八个卦象将万物分成八类进行归纳总结,在《说卦传》中已经明确指出这八个卦象的具体来历。 三、比如您文中说“(按:巽为风,怎可又指代万物)。”这里并非只是巽指代万物,而是八个卦象都指代万物。《说卦传》中言明: “万物出乎震”卦,万物始生是因为“震”动而来。 “齐乎巽”,万物到巽才是清洁齐整了。 “相见乎离”,万物因离火(太阳)大明中天,有了光明,才“万物皆相见”。 “致役乎坤”,大地容纳万物,万物得以休养,所以“万物皆致养焉”。而“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也都是分别说明万物在兑、乾、坎、艮的四种状态罢了。 四、还有一点,您文中提到“(按:坎为水,是美好的象征,怎么又可以为盗呢)。” 我认为是这样的,坎卦本身代表北方寒冷之地,卑湿之地、沟渎等等,颜色为黑色,这在古人看来是为颠沛流离之所,所以,定然有凶险所在。在六十四卦的《序卦传》里也明确说“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所以,坎卦有凶险之象,在《万物类象》中其所代表人物一类中自然有:中男、江湖之人、舟人、资贼、匪这样的归类也就不足为奇了。 五、至于您文章所提“(按:离为火,属于阳气……特别是代表电,古代电即雷,既有代表雷的“震”,为何离还要代表电呢)。”一说。我倒觉得是,古代并非将雷电合为一谈,在古人眼中,雷与电一个声响,一个耀眼是两种物质,所以,大量文学作品都说明“雷公电母”这些也是古代朴素哲学一种观点吧。易经中以“离”为日,为太阳这样耀眼的物质,来说明分类闪电,也不过是将这一类耀眼的物质归在一起。 六、再有一点,您文章中说“按:《易经》本为卜噬之书,都是巫的爻辞,为何兑又“为巫”了呢?其余7个卦名,难道又不与巫有关吗)。” 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兑卦在《万物类象》中为口舌,为说。而古代只有巫师才是“用嘴说”的人。所以在《序卦传》里言明“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能把事情“说”散了的能人,大概除了巫师跳大神的还能有什么人呢?与“口舌之辩”有关的大概都是与“巫”有关吧。 再有您所说的易经八卦读音是与壮族语音近似或一致,才可以解释为何古人不用天地风雷等直截了当代表八卦。我才疏学浅,不敢否定您的看法,因为我并没有更多了解壮族语言发音特点,不敢妄加评论。但是,也许古人将万物归类,就连“天”与“地”都属于类型,而不属于类别,那只好创造一些类别代词出来,于是,乾坤坎离这样八个专有名词就应运而生了。若单一用“天”或“父”来特指“乾”所代表的一大类别,就有混淆的危险了。 书生才疏学浅,斗胆妄评,诚惶诚恐。万望前辈略指点一二,以拨迷津。 谢谢您。 谨上。

博主回复
你提出的问题按目前易的认同概念是对的,但这些概念是在不知八卦是怎么生出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我不认同"老阳,少阳,少阳,少阴"的观点,因为远古时期的易以数字来表达,而数是没有"老少"阴阳的概念的.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在<中国先越文化研究>和<抚仙湖-人类文明发源地>两本书中都有论述,这些论述都有出土文物为例.其实,<山海经>中的"使四鸟"就是当时的<易经>,只是很多人不理解罢了.(我的两本书都在出版社,一本正在排印,一本正待发稿),谢谢你的关心. 天上四卦,在抚仙湖底下有石刻图案作证,"四象"怎么"生出八卦",有河姆渡出土的文物作证,两地文物时间相距在10000年-7000年之间,在书未正式出版之前,我不便过多解释. 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卦”暗含的三个数字,就是古往今来的宇宙
《易经》的象数到底是什么?我来给你好好解释,你一定要记得珍藏
阴阳和八卦
怎样识别八卦符号的三重性。
风水地理与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洛书
周易入门:重要术语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