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敌进我进!—— 李运昌将军冀东抗战传奇(四)

      血海深仇一报还——1942年复仇战役

      1942年6月15日至7月底,冀东军分区发动了青纱帐战役。由于李运昌司令员在动员报告中用“以打日军为主,为死难烈士、同胞复仇”为动员口号,所以青纱帐战役又称复仇战役。

      提到复仇战役,就不得不提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包森同志、政治部主任刘诚光同志的壮烈牺牲。失去这两位优秀指挥员,是冀东抗战的重大损失。在复仇战役行动前,军区专门召开了追悼包森、刘诚光烈士的复仇动员大会,以激励全军将士同仇敌忾,奋勇杀敌。

     (6月)10日,冀东军分区司令部发布进行复仇战役的作战命令:第12团两个营负责恢复迁滦丰地区,第13团两个营负责恢复丰玉遵地区,两部主力会合后,南下恢复丰玉宁地区;13团另1营在冀东西部地区活动,12团另1营在遵化东北部地区,迁滦丰县基干队的1个大队出击滦河东、另1个大队向北宁路南出击,以策应、配合主力作战;其余各县基干队,分别在各地袭击据点、破交,配合作战。(摘自《冀东革命史》276页)

       复仇战役的核心战斗,是7月18日曾克林指挥第12团进行的甘河槽伏击战,此战不但歼灭日军180余人、伪军200余人,还成功击毙了制造1941年1月25日潘家峪惨案的日军指挥官佐佐木二郎。死难同胞的血海深仇终于得报,真可谓大快人心之战!

      复仇战役的另一个精彩成果,就是诞生了一支传奇部队,冀东第11团。第11团自1942年7月成立后,身经百战,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堪称传奇!它也是唯一一个由李运昌司令员亲自率领,参加了冀东全部三次“恢复基本区战役”的主力团。这份殊荣,无人可及。

       如果说复仇战役的核心之战是甘河槽伏击战,那么它的收官之战就是李运昌司令员率领刚刚成立的第11团完成的石各庄歼灭战。前者大快人心,后者精巧绝杀!

     (7月)31日,李运昌司令员率第11团进驻丰润石各庄。由伪情报员送假情报说区小队在村子里,骗得日伪军纠集老庄子、三女河等据点170余人,于8月3日晨扑向石各庄村。经过激战,全歼日军小队长以下150余人,俘伪军20余人,缴机枪3挺、长短枪38支。(摘自《冀东子弟兵》251、252页)

      送假情报骗日军钻进包围圈,然后被八路军一锅端,这样的情节读来是不是很亲切?在经典的抗战电影里常有类似的桥段。但是在冀东,这却是真刀真枪发生过的战斗。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学者会把发生在8月3日的石各庄歼灭战归入此后的反扫荡作战里去,我觉得并不妥当。因为,此战初始于7月31日第11团进驻石各庄并设套诱敌,仍属于复仇战役期间。随后歼敌于8月3日,从战斗发生的逻辑来看,归入复仇战役是完全合理的。

     (8月)5日,第11团在郭家屯、群仙观伏击丰润沙流河出犯之日伪军800余人,毙俘伪军营长以下100余人,缴枪100余支。(摘自《冀东子弟兵》253页)

      郭家屯之战发生在石各庄歼灭战之后两天,如此频密的战斗,也可以看出李运昌司令率部连续作战、横扫千军的强悍战风。它属不属于复仇战役并不重要,笔者顺带摘抄,就算是供今天的读者凭吊当年冀东八路军的凛凛雄风吧。

       至7月底,复仇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共与日伪军作战50余次,歼灭日伪军1600余人,其中,击毙大佐以下日军官兵428名,伤268名;毙伤“治安军”团长、伪县长、县警备队长以下伪军官兵584名,俘伪军连长以下391名;缴重机枪3挺、轻机枪21挺、掷弹筒9个、长短枪597支及大批其它军用物资,毁汽车27辆……青纱帐复仇战役获得了重大胜利,受到晋察冀军区通报表扬。(摘自《冀东革命史》277页)

       忙里偷闲夺大布——1942年夺布之战

      1942年8月下旬,由冀东军分区指挥第12团夜袭唐山华新纺纱厂,夺取3000匹大布。此战不但在冀东抗战史上独一无二,在全国抗战史上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精彩战斗!

       不过,要说清楚这场战斗的来龙去脉,还必须从它的源头讲起。

      1942年4月1日,日军华北方面军根据其《1942年度肃正作战计划》,对冀东开始进行大扫荡。4月1日至6月10日为“冀东一号一期作战”。18日,日军第27师团长、“北部防区”司令官铃木启久少将,率领日伪军4000余人对鲁家峪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围攻、搜剿,时间长达半个月之久。在此期间,我军分区卫生处、供给处、修械所、炸弹厂、被服厂等全部遭到了严重破坏。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可是军装不行,八路军的军装不能让敌人造呀!

      此次我军后勤被服厂遭到严重破坏,势必影响我军的冬装制作和补给。如果不能按时装备冬装,在北方冬季的严寒气候下,必将导致八路军官兵严重的冻伤,干扰军心士气,直接影响八路军的战斗力。事关重大,必须及时解决。可是怎么办?向根据地的老百姓征集布匹?在日军残酷扫荡后的冀东抗日根据地,老百姓已经被日寇的“三光”政策害得家破人亡,哪里还有余力支援大量布匹呢。看来,要想让战士们过个温暖的冬天,就必须及时另做打算。

      于是,一个特殊的秘密作战计划,开始在李运昌司令员的脑海中渐渐形成。

      (8月)下旬,为打破日伪经济封锁,减轻根据地群众的负担,解决部队冬装用布,冀东军分区司令部令第12团相机派部队袭入唐山华新纺纱厂夺取大布。第12团第2营第5连和迁滦丰县基干队,率民工500人经5小时急行军,午夜偷袭日军控制的唐山市华新纺纱厂。在纱厂工人帮助下,经3小时奋战,夺取大布3000匹,安全运回根据地。(摘自《冀东子弟兵》254页)

       要知道,7月底复仇战役刚刚结束,谁能想到才过一个月,冀东八路军就又来了这么一次令敌人目瞪口呆的午夜奇袭,绝对算得上是“忙里偷闲”夺大布了。说实话,一下子从日军眼皮底下夺走3000匹大布,这是真没把“皇军”放在眼里。估计听到这个消息,铃木启久的鼻子都能给气歪了。冀东八路军的嚣张、霸气,一定会给他留下刻骨铭心的深刻印象。只可惜,一直到日本战败投降,他也不知道这次3000匹大布的丢失,就是他一直苦苦搜寻却始终难觅踪迹的死对头——李运昌一手策划的。

      (李运昌)他是一个比较有才能的指挥官。我到冀东地区时治安不好,就想到出没在各地打游击的小部队和经常研究管辖区一千人活动的大队,都是李运昌指挥的,我没听见过别的指挥官的名字,所以我就把他看成是冀东地区八路军唯一的指挥官。但(1942年)2月讨伐后,再听不到他的名字,这是怎么回事,使我怀疑。(摘自《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铃木启久:我在冀东任职期间的军事行动》,第145页)

       也许李运昌是冀东八路军最高指挥官的集体代号,也许根本就不存在那个神奇的李运昌,那不过是狡猾的八路军设计的一个神话。(摘自《山高水长--李运昌烽火岁月》475页)

       就这样,在我第12团官兵和民工、纱厂工人同心协力的努力下,3000匹大布被成功地运回了根据地,为我军冬装的补给解决了燃眉之急。这场夜袭唐山华新纺纱厂的特殊战斗,也因此名留史册,传为美谈。它充分展现了冀东抗战“军民同心”的鱼水情谊,是当之无愧的冀东抗战史上“最温暖的战斗”!(未完待续)

来源:《黄埔》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冀东抗战的领导者李运昌 (三)
抗战堡垒王厂沟
1942年,河北一孕妇救下八路军300余人,司令为报恩苦寻44年
300多八路军入敌穴引蛇出洞;李运昌设伏马家峪,痛击2200余日军
八路军最惨烈一仗,五万大军仅剩千人,副司令等多名高级将领牺牲
潘家峪惨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