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经智慧:迷茫时莫忘希望将要到来

先迷,后得主(卦二·坤)“迷”指迷茫;“先迷,后得主”是说人往往先苦后甜,因此,迷茫时要看到希望已至。

【案例】据《史记》记载,淮阴人韩信少时家中贫穷,又没有能力去做官做生意,只好东一家西一家地混饭吃,迷茫无所依。一天,有个杀猪匠侮辱他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又经常舞刀弄枪,但不过是个胆小鬼。”又说:“你如果有勇气死,就刺我一剑;没勇气死就从我胯下钻过去。”满街的人都跟着瞎起哄。韩信受此大辱,恨不能一剑刺死杀猪匠,但知道敌不过对方,只好忍气吞声,受此胯下之辱。从那以后,韩信奋发图强,先后投于项羽、刘邦帐下,最终与张良一起辅佐刘邦打下了汉朝江山。

【易理】

(1)任何人都会经历一段漫长的迷茫期。这是人类成长的规律,对此不必自怨自艾。人只有经历迷茫后,才会清醒。

(2)任何人都会受辱于人,能忍辱负重的人日后才会一日千里。

【易理应用】

(1)人如何走出迷茫?只有迷茫到底,才会走出迷茫。韩信在家乡混日子时,毫无出路,乞食于人而不能自立,连“潜龙”都不是,只是条没成形的龙。但当他一混到底,时间自然使他这条龙成形了。只要我们输得起时间,一切自然会有转机。世界上绝对没有永久的迷茫,迷茫期之后必有清醒期。这是人自身的清醒,当然也有赖于外界的催化。《史记》记载了韩信的三次屈辱,这催化了他的三次清醒。屈辱让人清醒,这是个简单的道理,对个人来说如此,对一个家族、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来说,莫不如此。

(2)人如何面对屈辱?人应该直面屈辱。躲避屈辱只会遭受更大的屈辱。韩信三次受辱于乡人,三次他都扛过去了,最终决定离开家乡,去外面的世界打拼。这三次屈辱是:受辱于亭长之妻。长期混饭于朋友家,终于有一天,人家不给饭吃了。受辱于漂母。漂母给韩信管饭几十天,韩信说要报答,谁知漂母大怒,说:“谁要你报答,我是可怜你!”受辱于杀猪匠。张良被黄石公考验三次,得到了兵书;韩信三次被乡人欺辱,得到了深刻的教训:不要老是求人。

求食于人,必有断食之日;嗟来之食,食之不甘,也食之不长。不要空口许诺。别人帮我有时只是可怜我,当我还没有能力回报时千万不可轻言报答,否则会被施舍者耻笑。没有能力就会遭受胯下之辱。从此以后要做强人。韩信的“忍功”之深不亚于周文王、勾践与张良,胯下之辱对一个热血男儿来说是不可忍受的,但韩信忍了,可见其绝非池中物,所以他后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韩信忍得不够长,不能像周文王一样忍到老死,所以后来韩信被杀。这也证明了必须“一忍到底”的“潜龙,勿用”规律确实不容怀疑。“忍功”的背后是“苦功”。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对于韩信这条飞龙来说,所谓的“大人”就是那个让他饱受胯下之辱的杀猪匠。人只有被打才会清醒。

先迷,后得主。——《易经》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俗谚

感谢各位读者的阅读,想了解更多周易问题,可在评论区评论文章。周易预测认证,独昏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事之道
《易经》:吞下人生的屈辱,才能成就不一样的功业
韩信胯下之辱
给韩信带来胯下之辱的年轻人,后来怎么样了?
盛东辉:投资的精进,是蜕变后的重生
当韩信从屠夫的胯下钻过,看到一个影响他一生的东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