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早读丨缺乏4种能力,你将永远在社会底层

加入有书共读计划,一年读完52本书,成为期待的自己

关注

回复【早安】领取你今天的早安日签文 | 泉涌君 · 主播 | 杨枪枪

各位书友,早上好,今日早读我们继续共读《第五项修炼》。根据我们所拆的主题点,建议阅读本书的12-14章,也就是第267-329页。

建设学习型组织从来都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但是作者在一系列的管理实践中提炼出许多经验方法,并且不断尝试通过新的实践建立新的工作环境,来激励创造性的成果。

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战略重点是建立能支撑深层学习的环境,这里介绍几个主要策略。

策略1:学习与工作相结合。

许多组织学习计划开展不下去的根本原因是学习活动过于零碎,组织把学习任务安排成“附加”于工作之外的活动。

企业常常陷入一个误区,将“建设学习型组织”当作新的培训计划,邀请专家给组织成员授课。但是大家的日常工作却往往很少使用这些工具。

另外,不仅是普通员工对这种“飞来”的任务感到无从下手,很多经理人也很少进行反思,更何况深层次地思考问题以及推荐共同愿景的建设。

现实情况就变成CEO开会宣布公司将会倡导建立学习型组织,各部门都拿出了相应的计划,但最终效果却是大相径庭,理论浮在空中难以落地。

问题的关键在于,长久以来,大家都有一种固定认识,即管理指令来自于上层,自己只是被动接受。

破除这种管理难题的方法就是将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起来。

在了解大家的工作实际后,提出实用的学习工具,并将其运用到工作中,而后从工作结果的反馈再进行调整,形成一个正循环。

我们读书时的良好学习过程也应该如此:学习新知识——通过习题实践——发现其中问题进行反思——学习下一部分的知识。

记住,不要脱离实际,将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

策略2:从现有的条件和人力出发。

正如上面分析的一样,很多人的旧思想认为指令来自于高层,如果高层没有驱动,那么自己就不需要变革。

英特尔公司的女高管加洛韦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时说,作为非洲裔美国女性的她,初期认为她根本无法获得组织中的高级职位。

但是有两件事帮助了她,一个是通过对民权和女权运动的研究发现,这些改变社会结构的运动并不是政府发起的,而是草根运动;

另一个是著名出版人约翰逊的一句话“社会有一个紧迫的需求,而追求满足这一需求的卓越行动,将是不可阻挡的。”

后面加洛韦将工作方向变成去解决那些大家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制造问题的观念和意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因此,当团队中的人都相信变革可以从系统中任何地方开始,那么,重大变革的种子就会从现有的条件和人力中发芽。

策略3:学会在组织中双向交流。

实际管理实践中,常常会遇见一种情况:某个部门的领导者非常开明,善于激发团队成员创新,综合能力很强,但是这套制度推广到全公司就会受阻。

作者也提到,他们发现有许多案例,创新出来的管理手段在局部组织非常管用,推广后就会失效。比如打卡制度,对于制造业工厂,是一种常规管理手段。

但是大多数从事创意创新行业的人,常常是围绕一个项目在奔走,上下班时间不固定,打卡制度实行起来矛盾就非常多。

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当某项制度开始推广时,会损害到其他部门的利益,由于存在办公室政治,他们就会抵制这项政策的推行。

结果就是公司内部分成两个世界,一个是自己推动的,创新性学习组织世界;另一个就是传统管理型世界。

如果领导者能够洞悉这种情况的发生,那么他就要具备双向交流的能力,在两个世界中按照其各自特点和规则运行。

正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当然,这个比喻只是为了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策略。

策略4:建立演练场。

说起学习,大多数人脑海中出现的第一印象就是教室,但是教室中的培训往往是被动的,只有听和讲,没有实践的空间。

另外,对于很多人来说,教室的场景会激起他们强烈的情绪变化,他们会渴望躲避“错误”,寻求“标准答案”,这是不利于创新的。

所以,组织创新的基础场所应该是演练场,它可以是空旷的房间,排练厅或者露营基地。

实际上这条管理策略已经被许多公司采纳。

当我们打开招聘网站时,许多公司的职位简介都会说明,公司每年都会组织集体出游和不定期的团队建设或者拓展训练,也就是吃吃喝喝玩玩。

表面上是员工的福利待遇,实际上背后有公司管理的考虑,在这种放松的场景中,员工之间能更加熟悉彼此,尤其是在团队游戏中。

而领导者也可以短暂地融入到团队中,拉近自己与员工的亲近感,增加对公司、对团队的忠诚度。

美国硅谷的IT公司就热衷于组织员工去沙漠中参加有着极致想象力体验的火人节,借此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并且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除了以上四个策略,书中还提到了建设学习社区、加强学习组织的基础建设等等举措。

我们需要再次强调,虽然方法有很多,但是一定要记住,管理活动是要依据组织自身特点进行的,没有万能的灵药,不可迷信所谓的成功学。

这几年,常常会见到所谓传统行业的“互联网+”改造,但是不经过系统思考和深层次考虑的行动,后果就是沦为四不像,哪方面都没能做好。

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要学会因势利导。

有书共读内容升级,新增精华解读版

赶紧听起来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管理箴言:好好修炼、句句经典
成功之源:领导风格与管理策略的完美结合
黄金法则[405]一[100]做你想做的人 一[99]做最好的自己
管理分享:提高员工管理能力,从这三个方向入手
管理学最新知识大全
超级学习力:what、why和how to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