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中山实业第二计划:把嘉兴建为东方大港,能够和上海并驾齐驱

孙中山《实业计划》中的第二部分主要设想的是以东方大港为中心的建设计划。这个计划的内容主要覆盖今天的华东地区。当时的上海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港口,但是孙中山认为上海港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受到了泥沙淤积的影响。

上海位置

为此孙中山的东方大港并未选择建设在上海,而是选择在嘉兴一带的乍浦岬与澉浦岬之间。杭州湾是中国少有的深水港之一,这里目前已经兴起了嘉兴、杭州、宁波—舟山等大港口。为了加强东方大港和上海的联系,孙中山主张从黄浦江修建一条运河到达杭州湾。按照孙中山的设想,东方大港建成之后不久就能够赶上上海的繁华程度。同时,东方大港和上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海是工业中心,东方大港则是运输中心,如东京和横滨的关系。但是孙中山也把上海港作东方大港的备用计划,提出了许多整治措施。

嘉兴港位置

第二个计划在于整治长江的航运。在长江的入海口,孙中山主张将河道收窄,使得水流加快,便于泥沙的冲击,使得航道能够畅通。当时长江有三个入海口,孙中山主张堵塞两个,只留下一个出海口。这样又可以加速泥沙的入海,另外也可以填海为田,得到更多建设用地。长江的其他的计划就主要是疏通长江的航道,变浅水为深水,并且在许多地方修建堤坝,以防止洪水。河道的整理从上海一直到达武汉一带。

第三部分就是在长江流域建设许多大型的内河航运港口,这些港口之间还会修建铁路联系各大城市。孙中山设想在长江中下游修建的港口有镇江和扬州、南京和浦口、芜湖、安庆南北两岸、鄱阳港(九江)、武汉。这些港口都会成为一个省的交通中心,并且成为巨型的商业中心。

第四部分就是修建铁路和运河。孙中山主张疏通的河流有北运河、淮河、江南水路系统,鄱阳湖水路系统、汉水、洞庭湖水运系统和长江上游等。解决淮河的泛滥问题,疏通航运通道。孙中山主张改变淮河的入海口,引导其从高邮湖汇入长江,这样扬州和镇江就成为了重要的水运交通中心。江南水路方面,主张修建大量的运河通往各地。在汉水方面。比较有意思的设想是在襄阳北部修建一座大型的水库,这个设想就是后来的丹江口水库工程。另外主张在沙市开挖一条运河连接汉水和长江。长江上游,疏通河道一支到达成都。

第五部分是在江南地区建设大量的钢铁厂和水泥厂,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计划提供支持。两大产业又会带动城市的兴起。孙中山选择的钢铁厂和水泥厂主要集中在于长江下游沿岸,这里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孙中山该部分的计划也实现了许多。他的东方大港计划虽然原本选择在嘉兴,没有实现。但是他认定的杭州湾的确成为了世界大型港口的集中的地,如宁波—舟山港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港口。他的设想的襄阳上游水库,后来也建设成为了丹江口水库。他设想的导淮入江也实现了。


好书推荐

《建国方略》为孙中山的三大著作之一,主要包括《孙文学说》、《实业计划》和《民权初步》三个部分。这部洋洋十万余言的著作,集中体现了他对中国工农业、交通等实现现代化的宏大设想,第一次把经济建设放到首位,第一次提出对外开放的经济战略思想,无疑是一份全面发展中国经济的宏伟纲领。
实业计划》由六大计划共33个部分组成。在这个庞大的总体构思中,发展交通和通讯是孙中山关注的重点。提出:修建10万英里的铁路,以五大铁路系统把中国的沿海、内陆和边疆连接起来;修建遍布全国的公路网,修建 100万英里的公路;开凿、整修全国的水道和运河,大力发展内河交通和水力、电力事业;在中国北部、中部及南部沿海各修建一个“如纽约港”那样的世界水平的大海港;
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提出修建三峡大坝的理想,“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以逆流而行,而又可资其水力。”这是中国人首次提出三峡水力开发的设想。
关于发展经济和实业的所有制问题,孙中山主张个人经营与国家经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他主张鼓励发展个体经济,并为之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例如要改革税制,统一货币,排除各级官吏的种种压制,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10年前爆发在武昌的这场革命,原来跟长三角有这么多关系?
100年前,孙中山提出惊人的经济建设计划
孙中山与上海|实业计划
孙中山《建国方略》
孙中山的《建国方略》有多强?内有很多大项目,包括建造三峡大坝
孙中山《建国方略》里的超级工程实现了吗?3147字 l 地缘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