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用心理学减少生活中的压力?

谢邀!

很好的问题。压力的来源有好几种,所以这个问题可以再缩小一点,以便针对性的回答。

我在网络上进行搜索与整理如下:

1、有种压力是想出来的

压力是一种恐惧。印度的迪帕克·杜德曼德博士认为“恐惧并不是真实的,恐惧只是我们的想象”,就是说当事情真正发生的那一刻,我们的恐惧会烟消云散,而只是在事情发生之前,我们的想象创造出了那一份恐惧。

每当我们担心会失去什么东西的时候,这意味着这个东西我们并没有真正的失去。比如工作丶钱财丶爱情以及面对死亡等。

减压之道:提醒自己要记得,恐惧并不是真实的,恐惧只是我们的想象。

2、有种压力是要面对不喜欢的事

据美国《大西洋月刊》报道,研究显示,对于那些将会发生的烦心事,如缴税、抗争、盆腔检查等等,人们更倾向于尽快将其解决掉,这是一种好方法。研究证明等待不喜欢的事物会引起身体的不适,对于不喜欢的事,速战速决会更好。

如果你所恐惧的是类似于“看医生”或“付账”这类的事情,最靠谱的做法就是速战速决。Logan Sachon曾提出过一项名为“必做一事”的建议,即鼓励读者每周四都去做一件不想做的事或思考一件不想继续思考的事,如更新自己的简历或开一个储蓄账户等,这项建议就是通过养成习惯和速战速决的方法来对治自己的恐惧。

但是如果你想做的事情是需要好好表现、认真发挥的,如参加SAT考试,那么急于求成可能会导致更坏的结果,即所谓的“欲速则不达”。如足球点球的“高效准备,瞬间发挥”。虽然会面临很大的压力,但点球往往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针对不同的恐惧和挑战,是速战速决还是准备周全再做,这也得取决于事情本身。

减压之道:视情况决定是否速战速决还是准备周全。或者改变想法,把不喜欢变为喜欢上它。

3、有种压力来自超出自身能力

比如必须符合他人的期望、做自己从未做过的事、被安排到对能力要求更高的岗位等。《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一书的作者指出,压力思维模式很强大,是因为它们不仅影响你怎么想,并且影响你怎么行动。视压力为害,它就是需要规避的东西,感受到压力就变成了企图逃避或减压的信号。

减压之道:有适当的压力是有好处的。学习乐于视压力状况为挑战,而不是打垮自己的问题。

4、有种压力是过度自责

内疚和自责的心理可以称之为人类心理防御系统的毒药,这两种心理一旦产生而又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就会逐渐蔓延并摧毁人们的心理防御,非常容易让人们陷入一个无限循环的怪圈里无法挣脱。而导致这两种心理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凡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样的教导本意是好的,如果用得适度肯定是好的,问题是有的人没有把握好程度,让它变成了“事情变成这样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责任,我应该一个人承担”。理解上的变形导致的后果是:过度揽责上身,掉到内疚、自责的坑里爬不出来了。

减压之道:做好责任归因教育。把问题区分为可控和不可控的因素,如能排除多数的不可控因素,可以很大程度减轻內疚感。

5、有种压力来自和人攀比

陈道明说:“大多数人的压力其实来源于比较。比如说,你挣三块钱,我才挣一块;你开着Q7,我才开桑塔纳;你住100平方米,我才住一室半,这么一对比很难没有压力,对,这个压力就来源于欲望。过去为什么人们的这种生活压力感没有这么强烈呢?就是可比性太少或者太小,因为那时候大家各方面的条件都差不多。”

减压之道:降低欲望,活出自己。不妒忌他人,能珍惜自身所拥有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聪明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其他常见的减压之道还有如分散注意力、大笑、逛街、按摩、购物及多亲近自然等等。国外几个相关研究显示,亲近自然确实有助缓解压力、还能有效增加幸福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你为什么会拖延?一句话戳中你内心的痛!
最新社交礼仪:微信别发语音,没事儿别打电话
假期计划要做的事今天还没做,真不是因为你懒
心理学界共同认可的7种情商提高方法!
心理学:高效生活的人都懂得拒绝“情绪传染”,远离这一类人
如果你不愿意做这四件事,说明你骨子里极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