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厚江:课上不好,不管发表了多少文章,不管名气多大,也不是真正的特级教师 中国教研网 教研网官网
   “应该说,自发而自觉的课堂研究是我成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我至今还保留着每学期打磨几节课的习惯。不少课已多次公开展示,获得了不少认可,但我还会再琢磨不同的教法,所以我的许多课都有不同的版本。”有年轻教师把我当作有成就的人,问我如何达到今天的高度。我说:热爱语文吧!这不是套话、大话。因为唯有发自内心地热爱,才能使一个人不离不弃、痴迷执着地去做一件事,才能够做得好并由此感受语文教学带来的无尽快乐。
    1、我心中的特级教师,是教了30年书还喜欢上课的教师
    语文教学很好玩,语文教学值得我们用一生的热情和智慧去热爱它。这是我经常说的话,也是我发自内心的感受。而且,我觉得我们有责任让学生和我们一样觉得语文很好玩,让他们和我一样热爱语文。
    有老师让我题词,我常常写:让学生热爱语文是语文教师最大的责任和幸福。
    1980年师范毕业,我来到一所大队公社中学,我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学生喜欢、领导放心、家长认可的教师。而要实现这个看似朴素而简单的目标并不容易。
    一般说,学生喜欢了,领导就放心,家长就认可。可是怎样让学生喜欢呢?当然要依靠课堂。
    于是,我用心琢磨课堂教学。那时候,没有教研活动,没有教研员,学校里连一本专业的杂志也没有,更没有什么师徒结对、专业培训和名师培养工程。所以,每学期一拿到新教材,我就选几篇课文进行深入研究,琢磨着怎么教学生才会更喜欢这让我渐渐摸到了课堂的门道,学生也越来越喜欢我的课堂。他们的眼神,他们的热情,他们的夸赞,他们优秀的成绩,都成了我最大的快乐。渐渐地,也有同行愿意来听听我的课。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听学生说黄老师的语文课好玩。很多家长也常常当面或者背后夸我,说孩子以前不喜欢语文课,现在喜欢了。和年轻教师们谈专业成长,我常常告诉他们:每学期好好打磨几节课,有时间常常“听听自己的课”,这是非常有效的办法。1988年,江苏省首次举行课堂教学比赛便从语文学科开始,我作为一名乡村教师从学校到公社,再从公社到由几个乡镇组成的片区,又从县到市,都是一等奖第一名,一直冲到省里。
    应该说,自发而自觉的课堂研究是我成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我至今还保留着每学期打磨几节课的习惯。不少课已多次公开展示,获得了不少认可,但我还会再琢磨不同的教法,所以我的许多课都有不同的版本。有人问我什么样的教师才能算真正的特级教师?我说:我心中的特级教师,就是教了30年书还喜欢上课的教师;就是走进课堂就陶醉,自己陶醉学生也陶醉的教师。
    课上不好,不敢上课,不管发表了多少文章,不管名气多大,也不是真正的特级教师。我不知道自己的说法是不是有道理,但我始终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也从中获得了无限的快乐。每当我走进课堂,学生的眼神就给了我最大的幸福;每当走出课堂,学生就成为我的牵挂,让我无法割舍。这几十年中,命运给我了许多次离开课堂的机会,市委的党史办公室想调我过去,一个大型的出版社找过我,市教育局教研室找过我,多所高校找过我,就在最近还有一所很著名的师范大学要调我去。说真的,面对比较轻松的工作,面对大城市的召唤,面对高薪的诱惑,我不是没有动心,但一想到要离开课堂,我都选择了放弃。因为这些工作都无法给我来自课堂的快乐和幸福。
    2、用思想引领课堂,用课堂表达思想
    20多年来,上公开课成了我一个很重要也很平常的任务。在省里获奖之后,当时的县教研员也是我语文教学的启蒙老师丁如愚先生便带着我到各个乡镇去巡回上课,后来还到几个邻近的县去上课。让我开一节课,成为学校每次对外教学研究活动的保留节目。县、市、省要举行语文教师的活动,也常常指定我上公开课。当然,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收获总是丰富的。从中我渐渐感受到语文学科和语文课堂巨大的内在魅力。
    有一段时间,很多人对公开课的利和弊提出不同意见。作为公开课的受益者,我态度鲜明地认为:公开课对于年轻教师的成长,对于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无疑是利大于弊的。至于公开课中出现的一些虚假现象和形式主义的问题,并不能成为否定公开课的理由。
    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之后,由于我是两套初中教材和一套高中教材的主要编写者,在教材使用培训的过程中,我常常要根据教材组的安排和一线老师的需要,用具体的课堂告诉老师们新教材应该怎么使用,新课程的理念应该怎么体现。
    我的讲座和课堂得到了许多老师的欢迎,很多地区进行新教材培训时都向教材组提出,希望我去开课和讲座。
    有时候,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同一个地区同一个地点培训,参加其他版本教材培训的老师还会偷偷跑到我的教室来听课,甚至有其他学科的老师跑来听课。
    有一次省级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了一节作文课,一位历史老师听后不仅和我当面交流,还写了一篇数千字的评述,令我非常感动。在某地讲座结束之后,录像的老师特地跑过来紧紧抓着我的手说:黄老师,你讲得真好!语文老师就应该这样上课。还有一次到一所学校上课后,我因事要提前离开。当我走到学校大门口时,正在执勤的两个保安人员竟走过来对我说:老师,你的课上得真好!
   我是个普通的人,我享受这样的鼓励和肯定。做教师的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各种各样的培训非常之多,上课和讲座的邀请让我应接不暇。我几乎每星期都要上公开课,这么多年来到底上了多少公开课,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了。
    好心的朋友劝我,开开讲座就行了,上课风险太大,万一上砸了,坏了一世英名;爱人担心我太累,劝我少接这样的“活儿”,有时候还告诫我不要贪图那种被簇拥的虚荣。说真的,被人拥着签名拍照的感觉的确也不错,但并不是我在乎的,我真正在乎的是课堂上的那种感觉。能常常在不同地方和不同的同学们上课,感觉真的很好。有时候活动主持人说孩子们能遇到我上课很幸运,而我觉得真正幸运的是我。一名教师还有什么比这更幸运更幸福的呢?
    2012年,全国中语会在苏州中学召开“黄厚江本色语文教学研讨会”。我原准备上六节课,从初一到高三六个年级,上不同文体的阅读和写作六个不同课型。活动组织者都劝我这样太累了,说别人开研讨会常常是其他人上课,其他人讲座,自己能上一节课就不错了,有的一节课也不上。这些情况我不是不知道,但这不是我的风格。我坚持要“用思想引领课堂,用课堂表达思想”。在我看来,不能用课堂表达的教学思想,其价值都值得怀疑。当然更重要的是,我热爱课堂,我要用我的课堂表达对课堂的热爱。后来在爱人和朋友们的坚持之下,我减掉两节上了四节课,开了两个讲座。累是必然的,但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把会场挤得水泄不通,不少老师宁愿席地而坐,上课展台前后的空隙也都挤满了听课的人,我一点也不感到累。
       3、这些都只是皮相,背后是我对语文教学世界的不断发现
   我不仅从自己的课堂中获得幸福,还在和同行同道们磨课研课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就自发地和我的几个同学开展磨课活动。那时候对课堂的理解还是比较肤浅的,更缺少理论的引领,但那种坦诚无碍的交流方式,大家对语文课堂纯净的热爱,至今还让我感动。调进盐城市第一中学和苏州中学之后的集体备课,使我看到了老前辈们的敬业精神和严谨作风,也使我对语文课堂更加敬畏。
    现在,我经常应邀和一些年轻教师磨课,也经常应邀在大型教学活动中评课,研磨课堂已经成为我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大家各抒己见,如切如磋。大家都知道,现在评课的风气并不很好。但不管是小范围的研讨还是大型的活动,我的评课总是秉持坦诚的态度,不虚美,不隐短,既肯定可取之处,也直言不足所在,既指出问题,也说出改进的思路。
    承蒙大家的宽容,至今还没有人对我的评课提出严重批评。而我也在和大家交流的过程中长进,享受着语文带来的快乐。最近几年,我在全国设立了几个工作站。我和各个团队的成员们一起研究语文教学,交流语文教学的体会,突破语文教学的难题。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研究语文课堂。有时候是一两位年轻教师上课,我带着大家一起评点,有时候是我们一起去参加大型的教学活动,听完课坐下来一一讨论分析。有时候是我和他们一起上同一篇课文,进行比较分析;有时候我也会上一节没有进行任何加工甚至是从来没有上过的粗坯课,让他们来打磨。有时候相互启发后再上一节课,再进行研究分析。
    形式多样的研磨课,提高了我们教学的专业素养,也让我们发现了语文课堂更为丰富和更为巨大的魅力。
    有老师问我怎么写出这么多文章和专著?我说:我喜欢啊。在我看来,读一点书,思考一点语文教学的问题,发表一点语文教学的论文,出版一点语文教学的专著,实在是快乐的,实在是幸福的
    迄今为止,我发表了500多篇论文,出版了15本书,获得了省政府教学成果三项特等奖,获得一项国家教学成果奖。而这些都只是皮相,背后而内在的是我对语文教学精彩世界的不断发现。随着我对语文教学研究和探索的不断深入,我提出了一系列教学主张,总结出了自己的教学方法——语文共生教学。而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无法描述和无可比拟的快乐和幸福。
    因为当我们登堂入室,窥见了语文教学的堂奥,我们就能发现语文教学更为迷人的所在。
 
  (来源:教师博阅)
  黄厚江:课堂上要看得见学和教!
  在几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共生教学”是我孜孜以求的教学境界。我提出语文本色教学的主张,主要是针对语文教学被严重扭曲的种种异化现象,而对什么是语文共生教学,我在多篇文章和专著中进行过系统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这里要说的是“共生教学”的一个重要追求:让课堂教学看得见“学”和“教”

  课堂上要看得见学生的“学”
  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早已是一个常识,可人们对此思想的理解仍有许多误区。在我看来,所谓学生主体不只是学生举手多、发言多,更不是学生说的、做的就都正确,而首先是对学生学习权利的尊重。学生主体首先是让学生做自己该做的事。
  课堂教学中没有学生的“学”是很普遍的现象
  一是照本宣科,按部就班;二是以答案为中心,教师提问题学生找答案,教师说答案学生记答案;三是上课就放幻灯片,教师点鼠标,学生看屏幕;四是教师信马由缰,学生信口乱说;五是一问就答,一答就对,一呼百应。不用我细细剖析,大家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课堂中没有学生真正的“学”。
  课堂教学中要看得见学生的“学”,既要看得见学生学了什么,还要看得见学生学的过程和学的结果。语文“课堂二维评价”的简单方法:即先看学生的“学”,再看教师的“教”,最后看两者的关系。看学生的“学”,就是看在这节课中学生做了哪些事,做的是不是该做的事,是不是能做的事,学生是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样,在做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
  要让课堂上看得见学生的“学”,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在很多语文课上,学生学习的时间是不能保证的。什么是好课,第一个指标是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阅读课要保证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写作课要保证学生写作的时间。简单说,阅读课要看到学生的读,写作课要看到学生的写。可是有些教师总是想办法挤压学生的时间,总是要干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
  对语文课而言,看得见学生的“学”,就是要看得见学生听、说、读、写等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语文课要以语言运用为核心,语文课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听,要让学生按照要求说,要让学生有发现地读,要让学生形式多样地写。很显然,盲目的完全接受式的听,不是学的活动;没有要求,有要求不落实,听凭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也不是学的活动;只是为了记住答案和结论的读,不是学的活动;没有具体目的和具体情境的随随便便的写也不是学的活动。语文课上学生有意义的“学”,就是要在课堂上看到学生有意义的听、说、读、写活动。

  课堂上要看得见教师的“教”
  什么是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学生不喜欢的让他喜欢,学生不爱思考的要让他思考,学生不清楚的让他渐渐清楚——肤浅的认识让它渐渐深入,片面的认识让它渐渐全面。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可是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课堂上没有教师的“教”。前面列举的几种没有“学”的课堂其实也都是没有“教”的课堂。不少教师的教学,总是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和什么答案是错的,或者总是重复学生已经知道的,或者让学生展示已经知道的。这样的课堂都是没有“教”的课堂。
  教师的“教”首先要能解决学生的问题。要解决学生的问题,就先要能发现学生的问题。要能够看到学生的答案为什么错,要能够看到错误答案背后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的问题,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阅读教学如果只是做题目讲答案,作文教学如果只是出题目打分数,便是没有“教”的教学。
  教师的“教”更体现在引领学生的学习发现中。教育的本质就是发现,就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发现人生的美好,发现美好才会追求美好。教学的意义也在于发现。所有学科都是如此,语文更是如此。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借助文字发现文本的丰富内涵,发现作者的精神之美和思想之美,发现语言之美和文章之美;作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之美和人性之美,发现自己丰富的感情世界和生活思考,并用语言文字表达这些发现。
  教师的“教”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就是要能把学生带进文本,引领学生在文本中不断有所发现。有些阅读教学,教师自己没有走进文本,学生更没有走进文本;有些阅读教学,教师自己走进了文本,却无法把学生带进文本,学生总是在文本的外面兜来兜去;教师更不能把学生带进文本的深处,在文本中不断有所发现。教师的“教”在写作教学中的体现,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学生的写作体验,引领学生进入写作的情境,并使学生对写作的理解不断深入和全面。
  教师的“教”更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长。既体现在引领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也体现在引领学生语文学习的成长。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的积累,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在写作教学中提升对写作的兴趣,在写作教学中丰富写作的体验,在写作教学中积累写作的经验,在写作教学中感悟写作的规律和方法,写作的能力和习作的质量自然也能得到提高。

  更要看得见“教”和“学”的共生
  一切好课皆共生。什么是“共生”呢?共生的基本特征是“活”,教得活,学得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思维被充分激活,教师也被学生激活,师生互相激活,成就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课堂。在我们的“课堂二维评价”中,最主要的是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否能相互融合。
  有些课堂,看上去也是有“教”有“学”,但“教”和“学”是互相隔离的。教师无法引领学生,学生不能呼应教师。学生的需求教师不能满足,学生的问题教师不能解决,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脱离学生的实际,教师的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需要,学生需要教师教的教师不教,教师教的不是学生需要的。最严重的表现是教师的教不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是为了让学生的“学”服从于教师的“教”。教师的教不仅不能为学生的学服务,还让学生的学“配合”教师的教。学生做的事,学生思考的问题,不是为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而是为了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
  共生教学有很多方式,师生共生是最基本的方式。在师生共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教师和学生一起写作文。不是靠阅读结论的传递,不是靠写作知识的讲解,也不是靠阅读方法或写作技巧的传授,而是教师用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写作体验激活学生的阅读感受和写作体验,用自己的思考激活学生的思考,师生互相激活,互相交流,互相碰撞,互相分享,形成活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在这种活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写作。

  实现了“教”“学”共生的课有这样一些标志
  一是在学的过程中看得见教
  “教”“学”共生的“学”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这个引导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教师总是及时有效地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学生需要时及时给予帮助,在学生迷茫时及时给予引领。就像游泳,学生喝水了,我们总要安慰一番;学生要沉下去了,我们总要托一下;学生要放弃了,我们总要给他信心。必要时,拉着他,托着他一起向前游。在我的课堂上,这样的情景总是时时出现的。学生的作文出问题了怎么办?我和同学们一起想办法。学生一句话只写出一半怎么办?我和同学们一起帮他写完。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课时,让同学们选择诗句描述画面,描述不好的,我带着大家一起描述;没有人描述的诗句,我自己描述,让大家评点,然后再一起描述。而很多课堂,教和学是分得很清的,先教后学,先讲后练,是最常见的模式;现在又有人简单化地提倡所谓“先学后教”。为什么要把教和学分得这么清楚呢?
  二是在教的过程中看得见学
  很多年前,我们就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学生立场。教师的教应该始终立足于学生学的需要。记得钱梦龙先生讲授《死海不死》时,整个一节课就是两个问题。先是和同学们讨论哪些内容不需要教,再讨论哪些内容需要教。两个主问题带动了一节课一篇课文的学习,堪称教和学融合的经典案例。教师的“教”,不是根据备课计划进行宣讲,不是学科知识的介绍,也不是某种学习秘诀的传授,更不是教师自己某方面才艺的展示,而是一种教学“服务”,是完全基于学生学习需要的“服务”。
  文章原载于 | 中国教育报2018年7月4日第11版 版名:课程周刊
 
  本文作者 | 黄厚江(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苏州中学教科室主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三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总结大全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2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生有效阅读的策略研究》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个人成长规划
教研员如何评价一节语文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