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味子——中医识方


  • 【原名】五味子
  • 【别名】北五味;北味;北五味子;辽五味子;菋;荎蕏;玄及;会及;五梅子
  • 【药性】温性
  • 【药味】甘;酸
  • 【归经】归肺,心、肾经。
  • 【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 【主治】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 【用法用量】1.5~6g。
  • 【禁忌】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痧疹初发者忌服。
  • 【现代药理研究】
    1.五味子能延长小鼠睡眠时间,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并有抗惊厥、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
    2.五味子能改善机体对糖的利用,对肝损害有保护作用。
    3.五味子能抑制胃液的分泌量及浓度,促进胆汁分泌,对胃溃疡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4.五味子有强心、降压作用,改善心肌的营养和功能。
    5.五味子对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对气管有松驰作用,有止咳、祛痰作用。
    6.五味子可增强组织对糖的代谢作用及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7.五味子有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
    8.五味子有延缓衰老作用。
    9.五味子有抗应激作用。
    10.五味子对生殖系统有促进其功能的作用。
    11.五味子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还有杀蛔虫作用。
    12.五味子对泌尿系统有一定的作用。
  • 【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名医别录》:无毒。主养五藏,除热,生阴中肌。
    《日华子本草》:明目,暖水藏,治风、下气、消食、霍乱转筋,痃癖,贲豚,冷气,消水肿,反胃,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壮筋骨。
    《药性赋》:味酸,性温,无毒。降也,阴也。其用有四:滋肾经不足之水,收肺气耗散之金,除烦热生津止渴,补虚劳益气强阴。
    《本草纲目》:酸咸入肝而补肾,辛苦入心而补肺,甘入中宫益脾胃。入补药熟用,入嗽药生用。
    《本草蒙筌》:味酸,气温。气轻味厚,降也,阳中微阴。无毒。南北各有所长,藏留切勿相混。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味最妙。恶萎蕤,胜乌头。以苁蓉为使,入肺肾二经。收敛耗散之金,滋助不足之水。生津止渴,益气强阴。驱烦热,补元阳。解酒毒,壮筋骨。霍乱泻痢可止,水肿腹胀能消。冬月咳嗽肺寒,加干姜煎汤治效;夏季神力困乏,同参芪麦柏人参、黄芪、麦门冬、黄柏皮。服良。其热嗽火气盛者,不可骤用寒凉之药,必资此酸味而敛束。然不宜多用,若多用则闭住其邪。恐致虚热以为殃。盖因皮甘、肉酸、核中辛苦,俱兼咸味,故名曰五味子。《本经》只去酸者,本为五行先也。宜预捣碎,则五味具。方后投煎。
    《景岳全书》:皮甘肉酸,性平而敛;核仁味辛苦,性温而暖,俱兼咸味,故名五味。入肺、肾二经。南者治风寒咳嗽,北者疗虚损劳伤。整用者用其酸,生津解渴,止泻除烦。疗耗散之肺金,滋不足之肾水,能收敛虚火,亦解除酒毒。敲碎者用其辛温,补元阳,壮筋骨,助命门,止霍乱。但感寒初嗽当忌,恐其敛束不散。肝旺吞酸当忌,恐其助木伤土。
    《本草备要》:补肺肾,涩精气。性温,五味俱备,皮甘、肉酸,核中苦辛,都有咸味。酸咸为多。故专收敛肺气而滋肾水,气为水母。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好古曰:手太阴血分,足少阴气分。益气生津,肺主气,敛故能益,益气故能生津。夏月宜常服,以泻火而益金。补虚明目,强阴涩精,仲景八味丸,加之补肾,盖内核似肾,象形之义。退热敛汗,止呕住泻,宁嗽定喘,感风寒而喘嗽者当表散,宜羌防苏桔;痰壅气逆而喘嗽者当清降,宜二陈及苏子降气汤;水气逆而喘嗽者,宜小青龙、半夏茯苓汤;气虚病久而喘嗽者,宜人参、五味。除烦渴,消水肿,解酒毒,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嗽初起,脉数有实火者忌用。丹溪曰:五味收肺气,非除热乎?补肾非暖火脏乎?乃火热嗽必用之药。寇氏所谓食之多虚热者,收补之骤也。闵守泉每晨吞北五味三十粒,固精气,益五脏。北产紫黑者良。入滋补药蜜浸蒸,入劳嗽药生用,俱槌碎核。南产色红而枯,若风寒在肺宜南者。苁蓉为使。恶萎蕤。熬膏良。
    《本草崇原》:五味子色味咸五,乃禀五运之精,气味酸温,得东方生长之气,故主益气。肺主呼吸,发原于肾,上下相交,咳逆上气,则肺肾不交。五味子能启肾脏之火精,上交于肺,故治咳逆上气。本于先天之水,化生后天之木,则五脏相生,精气充足,故治劳伤羸瘦,补不足。核形象肾,入口生津,故主强阴。女子不足于血,男子不足于精,故益男子精。
    《神农本草经读》:气温味酸,得东方长生之气而主风,人在风中而不知风,犹鱼在水而不见水,人之鼻息出入,顷刻离风而死,可知人之所以生者风也,风气通于肝,即人生之木气。《庄子》云“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息以相吹也。”息字有二义,一曰生息,一曰休息。五味子温以逐木气之发荣,酸以敛木气之归根,生息休息,皆所以益其生生不穷之气。倘其气不治,咳逆上气者,风木挟火气而乘金。为劳伤,为羸瘦,为阴痿,为精虚者,即《金匮》所谓“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是也。风气通于肝,先圣提出“虚劳”大眼目,惜后人不能申明其义,五味子,益气中大具开合升降之妙,所以概主之也。唐宋以不诸家,有谓其具五味而兼治五脏者;有谓其酸以敛肺,色黑入肾,核似肾而补肾者,想当然之说,究非定论也。然肝治,五脏得其生气而安,为《本经》言外之正旨。仲景佐以干姜,助其温气,俾气血与味相得而益彰,是补天手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味子
五味子的食疗价值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第十六章〓收〓涩〓类五味子(《本经》)
中医药粹取录(十四)五味子
第十二节两肺结核(浸润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