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日|如何读书才能让自己“有洞见”?


读书在很多人心里其实是一种负担,他们并不享受阅读,也并不会为阅读安排时间,但是内心对成长又充满了焦虑,于是只能欺骗自己。

 

读书不是目的

 

有很多人,经常买书,买得家里都放不下了,回头一看绝大部分的书都没有打开过。有的人,刚打开书的塑封就发一组照片到朋友圈,告诉大家自己在进步,顺便也骗骗自己“我是追求上进的”。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在自我安慰,但结果却是更焦虑。

 

为什么会产生读书焦虑症?因为我们没有想清楚,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在我看来,读书除了消遣外,其根本目的是让自己“有洞见”,这种洞见不是指自己知道了些什么(百度比你知道的更多),而在于你面对新情况新事物时是否有独特而准确的判断力和决策力。

 

如果以“增长洞见”为根本目的,那么,读书只是增长洞见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不是唯一。如果你明白环境对人的塑造力,你就应该学“孟母三迁”,靠近那些有洞见的人,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实,很多人更适合通过这种渠道而不是读书。

 

你早该知道的秘密

 

问题来了,假如你性格内向,有社交恐惧症,那么对这些人来讲读书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罗永浩说自己有轻微的社交恐惧症,很多问题是通过读书找到办法的。那么对于读书的人,怎么才能不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洞见的人呢?

 

两度获诺贝尔奖的美国化学家莱纳斯·鲍林说,“如果你想拥有出色的思想,那么你必须拥有很多思想”。这句话可以翻译成以下两层意义,即如果你想拥有出色的思想(洞见):

 

1.你必须先掌握很多概念清晰的知识(不是碎片化的信息)。构建知识,就像盖高楼,房子是由砖头、钢筋筑成的,但你绝不会说一堆随意堆放的砖头钢筋就是一栋高楼。

 

2.在这些知识里构建体系(连接)。如果你建立的知识高楼没有道路连接,那么每个高楼所发挥的作用就是非常有限的,你不可能有卓越的洞见和创意。

 

     简单总结一下,想要有洞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多,另一个就是有体系,有连接。那么,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五步快速读完一本书

 

在这个没有多少时间读书的时代,怎么才能更快的读完一本书,读更多的书呢?美国畅销书作家彼得·布雷格给推荐的办法,可能对你非常管用。

 

1. 从作者入手。这是谁写的书?读书之前,不妨浏览一下作者的个人简介。要是你能在网上找到关于这位作者的采访或文章,那就更好了,一定要迅速看完。这将帮助你对作者的立场、观点有更深入的了解。

 

2. 阅读书名、副标题、内容提要和目录。这本书的总体观点是什么?又是如何一步步展开论述的?经历这个过程,也许你就可以向别人介绍这本书了。

 

3. 阅读导读和总结部分。通常情况下,作者都会在书的开篇和结尾着重论述自己的观点,清晰表明看法。因此,在阅读这两个部分的时,要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但是速度要快,别拖泥带水。

 

通过第2步,你已经对作者的总体观点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导读会告诉你在这本书中作者将如何一步步论述自己的观点,而书末的总结部分则会说明希望你能从中收获什么。

 

4. 阅读或者略读每个章节。看看每个章节的标题,然后阅读每章开头的几个段落或者只是开头几页,弄清这一章要阐述的内容、表明的观点。重要的是,想一想这一章是如何与全书内容相衔接的。

 

接着,浏览这一章中的标题和副标题,感受作者的行文脉络和论述框架。另外,还要读一读每一段落的首句和末尾句。如果你懂作者在说什么,可以直接跳到下一段,但如果不懂,就要把整个段落都读一下。在这个过程中,一旦觉得自己理解了这个章节,剩下的内容就可以省略不读了。因为你已经清楚了作者的观点,而观点论述的过程中是存在重复的。

 

5. 最后再读读目录。一旦你读完了全书,一定要返回来看看目录,同时在脑子里对全书的内容进行盘点总结。花点时间梳理一下整本书的脉络——那些引发你思考的观点,你依然记得的故事,你与作者一同走过的心灵。

 

三招让你有洞见

   

     再来说说第二个问题。著名的李叫兽在《为什么你看了很多书,却依然没有洞见》一文中说,如果你想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办法。

 

     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看到知识后问自己:还有什么现象可以被这个知识解释?还有呢?还有呢……

 

     构思知识的多种用法——问自己:这个知识可以用于做哪些事?还有呢?还有呢……因为很多人并不缺乏知识,而是到时候想不起来应该用什么,所以在平常就应该多问问自己。

 

     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遇到反常或者有趣的事情,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理论或者知识可以解释?有哪些相似的事件?

   

读书的人多了,真正有洞见的人却很少。也有很多人,读了很多书,最后也只是一个书呆子,像孔乙己一样又有什么意义呢?


上篇文章:别再争“我对你错or你对我错”,没半毛钱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简单三步,教你读透一本书
研究生学术自我提升指南之二:读书,咋读书?
都知道要看书,问题是该怎么看
如何阅读一本书
疫情防控下的读书时光:4个步骤,1个小时,高效读完一本书
《康奈尔笔记法》:不是不会阅读,而是不会做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