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在碎片化阅读吗?大脑中毒了你都不知道吧!

你平时的所见所闻,很可能是一文不值。

尤其是在这个讲究信息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你真的就以为获得信息越多,你就见多识广吗?

未必。

很可能这些碎片化的垃圾信息没有让你变得聪明,相反,却牵着你的注意力亦步亦趋,让你的思维变得更加浅薄。

你肯定有过这样的感受:拿起一本书来刚想看几页,就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开始游移不定。一会儿拿起手机刷一阵微博,一会儿打开微信看一下朋友圈,很难再把天马行空的思绪拉回到还没看几页的书中。

这就是中了互联网的毒,你开始变得越来越缺乏耐心,越来越难以保持持久的注意力。

要知道,在工业革命时期,人类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从碎片化、经验化的思维转向整体性、理性化的思维开始的。

比如,以地图的方式理解空间,以钟表的形式理解时间,这都是把碎片化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条理和分工,以此通过表面现象洞悉隐藏在物质世界背后的抽象本质。

可如今呢?恰恰相反,过去的思维方式正在被逆转,是从深刻转向浅薄。

在人类刚开始出现的相当长的一段历史里,文字的发明只不过占据了其中很短的时间,而印刷术的出现就更晚了。但是,文字的出现却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大脑的思维习惯,这种改变是超乎人的想象的。

在过去,捧着一本书读上一天的功夫,这并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因为人类早已习惯了安静、独处的思考氛围。

但如今互联网却不允许如此慢节奏、冗长、深刻的阅读习惯,它需要的是快捷、碎片、简短,能够一次又一次地俘获观者的注意力,用“浅阅读”代替“深阅读”。

所谓的“浅阅读”即时下流行的碎片化阅读,即利用一切零碎的时间,进行快速迭代阅读,不求甚解。

看起来挺吸引人,因为人人都忙,时间成本高,但又有学习的欲望,不用花很多时间就可以保持阅读的习惯,这自然就很受欢迎。

类似的说法还有多任务并行,一心多用,总之就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零碎时间,做尽可能多的事情。

这都是一厢情愿的自欺罢了。

因为人的大脑根本就无法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人只能一次做一件事。

多任务处理的概念来自电脑,其实电脑也并不是同时运行多任务,而是一次只能处理一个任务,但它的切换速度够快,看起来好像是能多任务处理罢了。

电脑在处理任务之间的切换时,会将一些信息放入临时缓存,释放空间。等切换到另一个任务时,可以无缝衔接到临时缓存,就像在网上看电影,缓冲好了可以接着看。

但大脑不行啊,比如你看一本书,突然微信响了,打开微信回复信息,回过神来接着看,却发现不知刚才读到哪了。

道理很简单啊,因为你的大脑根本来不及缓存,随便什么因素的打扰,都会让你顾此失彼,等回过神来已经浪费了不少时间。

如果你平时注意仔细观察,你可以发现,事实上,我们平日里把原本需要记忆的资源整体打包给了互联网。

我们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信息检索,以至于如今很多高校里的毕业论文答辩,离了互联网,能不能毕业就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过去讲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却是书到用时方恨多,信息过载没有让我们想象的那样更加博=学多才,适应了碎片化信息的大脑更像是一个无底漏斗,除了麻木不仁,什么都剩不下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脑碎片化:这些习惯让你越来越无法集中注意力!
互联网真会让人变得浅薄?
互联网正在影响人们的深度思考能力
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主宰者?| 《浅薄》
新书抢先读:互联网毁了我们的大脑?
如何保养好大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