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可能误解了的“蒙特梭利”教育:真正有远见的教养是这样的



学院君说:我们曾分享一篇爆文《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成几何级增长?》(点此阅读),该文谈到,幸福的家庭有一点是一样的——家里没有一个人是控制欲很强的——这与下文台湾妈妈在美国蒙特梭利家教课上学到的智慧,不谋而合。这位妈妈还补充强调了让孩子主动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理念先进,方法具体,值得借鉴。


老友们都知道,当初把两个儿子送进美国南加州一所国际蒙特梭利协会(AMI)认证的蒙特梭利学校时,我费了不少劲。

 

这所学校提供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在我看来,简直就是美国高等教育的缩小版——孩子们都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选择自己热爱的科目做专题研究,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批判性思考和决策的能力。而且,学校注重教育家长——这不,我前阵子就参加了学校家长教养课堂,为期六周,一周一次,学习与孩子沟通互动的技巧,练习什么是真正的尊重孩子。


什么才是真正有远见的教养


这个特别的家长训练营,第一节课就让大家说出家里常见的教养难题。无需迟疑,答案如洪水般涌来——孩子爱唱反调、说谎、跟手足闹矛盾、做事拖拉……一大张海报很快就被写满了。


 

接着,老师让大家说出自己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体贴、快乐、有同理心、负责、独立、自信、善良、坚强、健康、有干劲、有韧性、有热情、诚实、值得信赖……又一张大字报被写满了。


 

真正有远见的教养,是在处理第一张大海报上的问题的同时,让孩子离第二张海报的人格更进一步。


日常生活中,爸妈爱用的吼叫或惩罚等方法,也许看起来可以即时灭火,但通常会让状况越来越糟,而且离第二张海报的目标越来越远。只有在教养的过程中,表现对孩子的尊重(不打罚),并且坚持让孩子对我们、对环境的规则尊重(不宠溺),才能确保我们离第二张海报的目标越来越近。


蒙特梭利的家教课,就是教家长兼顾两头的方法。我总结了两大绝招——“脑力激荡求解”和“每周家庭会议”!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脑力激荡求解

用问句代替感叹句

 

不管是三岁还是十三岁还是三十岁,只要遇到命令与要求就会自然产生反抗心态。因为命令的本质就是一个不尊重人的做法,当你对孩子发号施令,其实就忽视了他的感受。

 

然而,父母每天都会遇到必须给予小孩指示的杂事,小孩每天都会遇到很多被下命令的状况:做作业、洗衣服、收拾房间……听起来就让人不耐烦,孩子自然不想去做,但不顺从又会让爸妈生气,爸妈又更凶地发号施令,这种独裁式的家教,只会导致恶性循环,让家庭关系进一步恶化。 

 

因此,老师在课上教我们:能问的,就别要求,随时随地维持着人与人间基本的尊重,是让小孩配合的最佳办法。

 

就像我跟家里两个儿子的约定,傍晚回家后,还有一大堆紧凑的行程,不妨把要求包装成问题:“有个问题需要大家想想解决方法。我们九点要上床睡觉,可是现在已经六点了,还有吃饭、刷牙、念书等等事情还没做。该怎么办呢?

 

爸妈们若是能敞开心胸,把问题丢出来让孩子们“脑力激荡”出结论,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然后以一个民主团体的状态认真讨论,就算最后的决定是爸妈的idea,全面参与讨论的孩子都会愿意执行。

 

要注意的是,问句并不是在命令后面加“好不好、可不可以”,如果要丢问题,就要能诚心接受孩子的答案。因为这个问句,是把本来要解决的眼前问题,丢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一个简单的包装,让孩子们有参与感与被尊重感,不仅感受会舒服一点,效果也会好很多。



 

每周开一次家庭会议

让所有冲突有一个冷静期

 

家长课上,连续好几周,老师都再三强调的另一个做法是每周开一次家庭会议,越早开始越好。如果孩子能从小养成和全家定期商讨问题的习惯,等孩子长大后进入青春期、叛逆期,也不会拒绝和家人沟通。


家庭会议有很多强大的功能,能让孩子们学到:倾听的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尊重彼此、如何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如何为错误负责、对家庭的重视等。总结来说,是对大人控制欲的控制,也是对孩子表达欲的鼓励。



而家庭会议的议程有着一定的顺序,以下图片是课本上的较详细的议程。

 

我家的议程比较简单,只有其中四项:

 

(1) 全家轮流对所有成员表达赞美(compliments)

 

以赞美开始的好处是,能直接铺出正面温馨的气氛。孩子们藉此学习如何看到人的优点、如何挑对不挑错、如何把对家人感恩的心情用言语表达出来。

 

如果家里没有培养这个“抓对不抓错”的习惯,刚开始大家都会有点别扭。但只要多加练习,两三天之后就会变成好习惯。这种训练,对父母来说也极有益处。如果爸妈无法大方表达对彼此的感谢,也不用奢求孩子们会自动发展出这种语言了。

 

我们家至今也才开了几次家庭会议,两个儿子已经越来越会表达感恩之情,不需要我和丈夫的引导,哥哥就主动跟弟弟一起玩,并且总是跟着弟弟的游戏规则,弟弟也会当面感激说:“哥哥真是个好哥哥。”然后两人一起收拾玩具。

 

老师建议,为了让孩子学会倾听,可以设一个“说话权”的代表物,手上拿着代表物的成员有发表的权利,其他人有倾听的义务。于是,我家就生出一只相当受宠的“Talking Tiger”,在轮流赞美的时候,只有手上拿着Talking Tiger的人可以发言,其他人就要尊重并听话。


(只有拿着Talking Tiger的人才能发言)

 

(2)讨论上周解决方案的执行成果,全家脑力激荡出本周问题的解决方案。


家庭会议中最大的重点,是联合全家力量一起解决问题。


家里的墙上应该要贴出一张“家庭会议议程”,一周以内,家中成员有任何疑难杂症,都可以写到议程上,等待商讨。如此,就可以有效建立出“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气氛,会专注在头脑风暴、想出解决方法上,而不是彼此责难、批评、怪罪。




这张议程表真的很好用,每次小孩间发生什么纠缠不清的纷争,我们也可以叫他们写在表格上——大家也知道,孩子经常有自找麻烦的小问题,但通常在开会前,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就算没忘记,这也是个超好用的灭火器!把问题写在议程上,实际上就得到了一段“冷静期”,让各种冲突的热度降低一些。


靠这个方法,孩子改掉了不少坏习惯。举个例子,孩子餐桌礼仪不太好,我们两个大人就和孩子共同制定了一个“把所有餐桌规矩列出來”的解決方法,一起想出一条条的餐桌规矩,把它们全数写下來,贴在餐桌旁边的墙上。


 

执行至今将近一星期,两个儿子的餐桌规矩确实好了很多! 就算不小心犯规,我只要指着墙上的规矩表,请他们念一下,他们就会自动改正。

 

(3) 简单预告下周行程


讨论完问题之后,我会快速浏览预告下周行程,像哪天要带便当、哪天傍晚学校有活动、哪天要上钢琴课、哪天爸妈要出门约会,提供孩子们最需要的稳定性与可预期感,让他们对未来一周感到较高的控制感。


(4)以家庭小游戏作为结束。

 

结尾玩的小游戏,不需要太复杂费时,有时间的话来个家庭桌游当然好,只是我家通常都没时间。我们有一盒两少爷超爱的餐桌法宝“Dinner Games”,里面有五十张在餐桌上可以玩的小游戏或是有趣的小讨论,每一张都很简单却也颇有趣的,会议的结尾,我们一人抽一张游戏卡玩一下,两少爷总能被搞得很欢乐的。


(餐桌游戏卡)


以上的议程只有四步,这是我们家的做法。如果是中小学生,父母可以加入更多项目,比如:下周餐点计划、家事分工、学校功课和项目、娱乐活动时间讨论等。


(中小学生可添加的议程)


尊重大于一切

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

 

总结来说,家庭会议真的是一回生二回熟,咬牙做下去就对了。时间一定下来,就要把它视为全家月历上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不管风吹雨打都一定要去执行,这样孩子们才会尊重家庭会议。就像上周末,我跟丈夫单独跑出去玩,周日下午回家后也立即补开家庭会议。


而且,注意流程完整之余,也要控制时间。孩子越小的话,家庭会议是越短越好。有一次,我们问题太多,讨论时间拖太长,到中间孩子们就走神了,如果爸妈要一直把孩子叫唤回来,整个开会的正面气氛就跑掉了,这时只能马上用游戏卡救回来。

 

所以课本上也说了,家庭会议时间限制在十五分钟内,没讨论到的问题可以延期到下次再说。


最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提供一个安全、无责难的环境,让大家都敢于把问题讲出来,“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让大家都专注在头脑激荡上,而不是彼此责难。孩子没有蠢问题,只有好问题,头脑激荡出的也会是好方法。


讨论问题的时候,要把每个人提供的idea都诚恳地写下来,最后再讨论哪一个解决方法最适用、最尊重人。大家都同意之后,把商讨出的解决方法拿来试用一周,下次家庭会议时可以再讨论成果看看需不需要修改。

 

家庭会议的最大价值,是给孩子们长远的驾驭人生的技巧,不要短视、近利,只看到眼前要解决的问题,也千万不要把家庭会议当成操纵控制孩子、训话责难的工具。

 

这种仪式,正是训练我们维持和孩子之间的尊重和信任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塑造幸福家庭的重要的能力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2分钟的家庭纪律解决方案
校友聚餐后的感慨:一个家庭最高级的炫富,是车房所不能及的
体现在一个小孩子身上的教养,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反光镜。
家庭教养:着急的家长、被控制的孩子
什么是教养,值得收藏#家庭#生活 #孩子
家庭和谐幸福的润滑剂--家庭会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