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承百年的民俗饮食~详解花腰傣族的牛肉汤锅

暑假期间,学生邀请我到她家里做客。学生是云南省新平县地地道道的花腰傣,她家里开了一家专门经营新平牛肉汤锅的饭店。借此机会,我来到了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漠沙镇,深入了解傣族的一个支系——花腰傣的饮食习惯。

傣族是一个跨地区的民族,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比较复杂。除了民族饮食习惯外,“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理环境也造就了傣族饮食的多样性。但无论在何地,傣族饮食的共性有几点:嗜酸好辣,重用天然植物香料,野生蔬菜种类多,肉食以牛肉、淡水鱼等为主,兼食猪肉、鸡肉等。

牛肉汤锅

牛肉汤锅单从字面上去理解,显得极为朴实, 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似乎就是简单的煮牛肉。可对于花腰傣而言,牛肉汤锅既赋予了他们丰富的物质生活,也是对祖宗、对神灵、对千百年来传统的承载和记忆。

傣族是稻作民族。世居于红河谷的花腰傣与水相伴,低热河谷独特的自然气候使得这里的稻子一年两熟,丰富的自然资源滋养了民族的根基和血脉,也使得花腰傣的整个饮食文化浸润在浓浓的稻花香里。在稻田里劳作,牛作为助力的大型牲畜,既减轻了劳动负担,也为牛肉汤锅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花腰傣每年都要进行祭祀活动,他们把这样的活动称为“祭竜(long二声) ”。祭祀活动时,向天地神灵祖宗献祭的“牺牲”中,最隆重的依然是秉承千百年的传统,以牛为牲。祭祀活动完成后, 把剩下的牛肉一锅煮,让参加祭祀的人一起大快朵颐,仿佛吃了这样的牛肉,就可以得到天地神灵和祖宗的赐福,保佑来年兴旺平安。

每逢红白喜事,只要能力所及,主人家都要宰杀一头黄牛,煮上汤锅待客,以显主人家对客人的尊重。在花腰傣的重要节日“赶花街”,吃不上秧萝饭的人,往往会吃上一点牛肉汤锅,表示对节日的纪念。

△调制牛肉汤锅蘸水原料之一香椿叶

“要想汤锅味道好,哀牢山的黄牛少不了。”制作牛肉汤锅,选哀牢山上吃百草、饮山泉水、散养三年的牛最好,其肉质紧实细嫩,极富嚼劲。水用自来水可不行,必须是哀牢山上清甜甘冽的山泉水,这样煮出来的汤才会带有淡淡的甜味。煮制的炊具最好选用大铁锅或陶土瓦罐,将不同部位的牛肉一起下锅煮,混合汤的味道才好。煮肉时,牛肉须冷水下锅,大火烧开后,小火慢煮4个小时以上,直至软硬适中,才能尽显“火候足时它自美”的要义。风味最为独特的莫过于蘸水了,用现舂的柴火煳辣椒面,配上炒香的白芝麻、新鲜的鱼蓼、薄荷、大芫荽、小米椒、芹菜、香椿叶、花椒面等调制而成,鲜辣可口。

牛肉牛杂一锅煮,融合成一种独特的味道。汤锅端上桌时,鼻子里闻到的都是货真价实的牛肉味,吃在嘴里却没有一点膻味。牛肉和牛杂的口感软硬适中、肥而不腻,能够让人享受到大块吃肉的快感。即便是汤锅的温度下降,汤色也会呈淡淡的琥珀色,绝对不会在汤面形成白花花的油壳。

△刺包菜

汤锅讲究的是“鲜”,当天的牛肉当天煮,煮好的汤也不过夜,否则鲜味和香味尽失。汤锅的蘸水大为讲究。柴火炒制的煳辣椒,辣椒中夹杂着柴火的烟熏香味,增添了一丝木头的气息。煳辣椒虽香,可辣味的厚重和后味却是靠新鲜的小米椒去体现。本来香椿过了春天后叶片舒展,变得老韧不堪食用,可花腰傣的百姓们却独爱其香,采摘下最嫩的枝头,去秆留叶,用来调制蘸水,异香扑鼻。

再加上鱼蓼、薄荷、大芫荽、芹菜这些植物的芳香,构成了汤锅蘸水层次丰富的滋味,咸鲜麻辣香诸味兼具。制作蘸水时,除了煳辣椒外,香椿叶、小米椒、鱼蓼、大芫荽都需要用石杵臼舂细,这样才能避免香料沾染铁刀的金属气而败味,也能使香味更好地释放出来。

汤锅虽然有“锅”字,但从来不用锅来盛装,都是把煮好的牛肉牛杂装在大碗里成半汤半菜,配着蘸水一起上桌。

△煮制牛肉汤的炊具——陶土瓦罐

一种美食的形成,需要时间的沉淀。花腰傣汤锅的传说溯源于那缥缈的远古时代,一次滔天洪水,摧毁了整个村寨,族人葬身水底,只有拉岩和拉月兄妹二人被猛虎所救,并长大成人,后来在江畔繁衍生息,这就是花腰傣的祖先。从那时起,子孙后代视老虎为村寨的勐神,每年九月都要举行祭祀活动,以牛作为祭品进献给祖宗和保护神。祭祀结束,主持祭祀的长者或巫师会将牛肉煮熟,分给众乡亲食用。由此形成了吃汤锅的习俗。

精彩直播回看

● 4种口味爆款碳烤烤鱼
► 点击回看

新一代万能红油及菜例

► 点击回看
● 酸辣粉+钟水饺+多款面条组合
► 点击回看
● 成都冷锅串串实操
► 点击回看

牛肉汤锅

原料:带皮黄牛肉1000克、牛毛肚500克、牛千层肚500克、牛蹄750克、牛腿骨500克、牛尾500克、牛肠500克、八角10克、草果5克、香叶3克、干红辣椒、熟白芝麻、新鲜红小米椒、芹菜、薄荷、大芫荽、香椿叶、鱼蓼、盐、味精、花椒面各适量

制法:

1.把陶土瓦罐置于火上,掺入适量的山泉水烧开,先下入敲断的牛腿骨、牛蹄、牛尾及八角、草果、香叶,等到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约2小时,再下入牛肉、牛肠、牛毛肚和牛千层肚,用小火再煮约2小时,待用(见图1、图2)。

2.调制蘸水:把干红辣椒放柴火的灰烬里烤脆至熟,取出来与熟白芝麻一起用杵臼舂碎;小米椒、鱼蓼、香椿叶也用杵臼舂成泥,即得香辣糊;芹菜切成花、大芫荽和薄荷切碎。然后把香辣糊放入碗底,调入盐、味精和花椒面,撒上煳辣椒面、芹菜花、大芫荽碎和薄荷碎即可(见图3、图4)。

3.食用时,先把牛蹄斩成小块,牛尾和牛肠斩成6厘米长的节,牛毛肚和牛肉切成大片,再把牛骨和牛蹄放大碗里垫底,并摆放牛肉、牛肠、牛肚和牛尾,然后掺牛肉汤,随蘸水上桌即成。

特点:汤清味厚、牛肉软糯、蘸水异香。

慢炖腌牛骨

原料:腌牛骨600克、刺包菜300克、大青椒25克、大红椒25克、芹菜10克、大芫荽10克、子姜10克、味精、胡椒粉各适量

制法:

1.把刺包菜切成约12厘米长的节,青椒和红椒分别切成菱形片,芹菜切成花,大芫荽切成4 厘米长的节,子姜切成大片(见图1)。

2.净锅注入山泉水烧开,下入腌牛骨和子姜片,用小火慢炖约1 小时后,捞出牛骨,往原汤里放入刺包菜、青椒块和红椒块,调入味精和胡椒粉煮至断生,出锅捞入大碗中垫底,摆放上牛骨,掺入原汤,撒些大芫荽节和芹菜花,即成(见图2~4)。

特点:酸辣醇厚、色泽红亮、适宜解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谁说傣族只有泼水节,古滇“遗贵”花腰傣才是世间无二
舌尖上的傣族:黄牛肉汤锅!几十种食材在大缸里煮只为一道菜!
重口味挑战!这道美食你敢吃吗?
傣族
傣旺火烧干巴--舌尖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最“傣毒”的黑暗料理,吃得汪涵五官暴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