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传相应部---第22经 犍度篇.蕴相应(113-133)

       本公众号提供南传上座部属佛教的巴利三藏---律藏、经藏(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论藏的翻译解释,供师兄们精进修学佛陀正法。


第二 说法品

[一一三] 第一 无明(比丘) 
一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二 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之处……乃至……
三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无明。说无明者,以何为无明,如何为无明人耶?’
四 ‘比丘!此处有无闻之凡夫,不知色,不知色集,不知色灭,不知顺色灭道。
五~八 不知受……想……行……乃至……顺识灭道。
九 比丘!此名为无明,如是为无明人。’

------------------------------------

翻译


汉译经文12.说法者品 

相应部22相应113经/无明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那时,某位比丘去见世尊。……(中略)在一旁坐好后,那位比丘对世尊这么说: 

  「大德!被称为『无明、无明』,大德!什么是无明?而什么情形是已进入了无明?」 

  「比丘!这里,未受教导的一般人不了知色,不了知色集,不了知色灭,不了知导向色灭之道迹。不了知受,……(中略)想……不了知行……(中略)不了知导向识灭之道迹,比丘!这被称为无明,而这个情形是已进入了无明。」 

------------------------------------


[一一四] 第二 明(比丘)
一~三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
※四 ‘大德!明。说明者,大德!以何为明?如何为明人?’
※四 ‘比丘!于此处有有闻之圣弟子,知色,色集……色灭……顺色灭道。
五~八 受……想……行……乃至……知顺识灭道。
九 比丘!此名为明,如是为明人。’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22相应114经/明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在一旁坐好后,那位比丘对世尊这么说: 

  「大德!被称为『明、明』,大德!什么是明?而什么情形是已进入了明?」 

  「比丘!这里,已受教导的一般人了知色,了知色集,了知色灭,了知导向色灭之道迹。受……想……了知行……(中略)了知导向识灭之道迹,比丘!这被称为明,而这个情形是已进入了明。」


------------------------------------


[一一五] 第三 说法者(一) 
一~二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三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说法者,名说法者。大德!如何为说法者耶?’
四 ‘若比丘为色之厌患、离欲、灭尽而说法者,应名为说法比丘。若对向于色之厌
患、离欲、灭尽者,应名为对向于法随法之比丘。若比丘以厌患于色、离欲、灭尽,
不取执而解脱者,应名为得达现法涅盘之比丘。
五~七 若比丘、于受……想……行……
八 若比丘!为识之厌患、离欲、灭尽而说法者,应名为说法比丘。若比丘,对向
识之厌患、离欲、灭尽者,应名为对向法随法之比丘。若比丘,以厌患于识、离欲、
灭尽、不取执而解脱者,应名为得达现法涅盘之比丘。’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22相应115经/说法者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在一旁坐好后,那位比丘对世尊这么说: 

  「大德!被称为『说法者,说法者』,大德!什么情形是说法者呢?」 

  「比丘!如果对色是为了厌、离贪、灭而教导法,『说法比丘』是适当的言说。 

  比丘!如果对色是为了厌、离贪、灭的行者,『法、随法行比丘』是适当的言说。 

  比丘!如果对色从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当生得涅槃比丘』是适当的言说。 

  比丘!如果对受……(中略)比丘!如果对想……比丘!如果对行……比丘!如果对识是为了厌、离贪、灭而教导法,『说法比丘』是适当的言说。比丘!如果对识是为了厌、离贪、灭的行者,『法、随法行比丘』是适当的言说。比丘!如果对识从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当生得涅槃比丘』是适当的言说。」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褪去」(virāga),另一个意思是「离贪」,因为rāga有两个意思,一是「贪」,即「贪瞋痴」的「贪」,另一个意思是「色彩」,而vi的接头词是「离;别;异;反」的意思,所以可以解读为「色彩的褪去」,也可以解读为「离贪」,菩提比丘长老均将之英译为「褪去」(fading away)。

  「法师(SA.26)」,南传作「说法者」(dhammakathik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一位法的讲述者」(a speaker on the Dhamma)。 

  「当生得涅槃」(diṭṭhadhammanibbānappatta,另译为「现法涅槃;见法涅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就在这一生到达涅槃」(attained Nibbāna in this very life)。

------------------------------------


[一一六] 第四 说法者(二) 
一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二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说法者,名为说法者,大德!如何为说法者耶?如何为对向于法随法者
耶?如何为达得现法涅盘耶?’
三 ‘若比丘!为色之厌患、离欲、灭尽而说法者,应名为说法比丘。若比丘对向色
之厌患、离欲、灭尽者,应名为对向法随法之比丘。若比丘,以厌患于色、离欲、
灭尽,不执取而解脱者,应名为得达现法涅盘之比丘。
四~六 若比丘,于受……想……行……
七 若比丘,为识之厌患、离欲、灭尽而说法者,名为说法比丘。若比丘对向识之
厌患、离欲、灭尽者,应名为对向法随法之比丘。若比丘以厌患于识、离欲、灭尽,
不执取而解脱者,应名为得达现法涅盘之比丘。’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22相应116经/说法者经第二(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在一旁坐好后,那位比丘对世尊这么说: 

  「大德!被称为『说法者,说法者』,大德!什么情形是说法者呢?大德!什么情形是法、随法行呢?大德!什么情形是当生得涅槃呢?」 

  「比丘!如果对色是为了厌、离贪、灭而教导法,『说法比丘』是适当的言说。 

  比丘!如果对色是为了厌、离贪、灭的行者,『法、随法行比丘』是适当的言说。 

  比丘!如果对色从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当生得涅槃比丘』是适当的言说。 

  比丘!如果对受……(中略)比丘!如果对想……比丘!如果对行……比丘!如果对识是为了厌、离贪、灭而教导法,『说法比丘』是适当的言说。比丘!如果对识是为了厌、离贪、灭的行者,『法、随法行比丘』是适当的言说。比丘!如果是对识从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当生得涅槃比丘』是适当的言说。」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法师(SA.26)」,南传作「说法者」(dhammakathik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一位法的讲述者」(a speaker on the Dhamma)。 

  「当生得涅槃」(diṭṭhadhammanibbānappatta,另译为「现法涅槃;见法涅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就在这一生到达涅槃」(attained Nibbāna in this very life)。 

------------------------------------


[一一七] 第五 缚 
一~二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三 ‘诸比丘!于此有无闻凡夫。不见圣人……乃至……不顺善知识之法。以见色是
我,我乃色有,于我中有色,色中有我。诸比丘!此名为无闻凡夫,被色缚所缚,
被缚于内外之缚。不见岸,不见彼岸,被缚而生,被缚而死,被缚而从此世趣于后
世。
四 见受是我……乃至……受中有我。诸比丘!此名为无闻凡夫,被受缚所缚,被
缚于内外之缚。不见岸,不见彼岸。被缚而生,被缚而死,被缚而从此世趣于后世。
五~六 想……行……
七 见识是我……乃至……。诸比丘!此名为无闻凡夫,被缚于识缚,被缚于内外
之缚。不见岸,不见彼岸。被缚而生,被缚而死,被缚从此世而趣向后世。
八 诸比丘!有闻之圣弟子。见圣人……乃至……顺善知识之法,不见色是我,我
乃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诸比丘!此名为有闻之圣子,不被色缚所缚,不被
内外之缚所缚,为见岸,见彼岸。此为由苦偏解脱。
九 受……
一〇 想……
一一 行……
一二 不见识是我……乃至……诸比丘!此名为有闻之圣弟子,不被识缚所缚,不
被内外之缚所缚。为见岸,见彼岸。此为由苦偏解脱。’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22相应117经/捕缚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比丘们!这未受教导的一般人是不曾见过圣者的,……(中略)未受善人法训练的,认为色是我,或我拥有色,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比丘们!这被称为被色系缚所束缚、被内部与外部系缚所束缚、不见此岸、不见彼岸、被老所束缚、被死所束缚、被从此世到他世所束缚的未受教导的一般人。 

  认为受是我,……(中略)或我在受中,比丘们!这被称为被受系缚所束缚、被内部与外部系缚所束缚、不见此岸、不见彼岸、被老所束缚、被死所束缚、被从此世到他世所束缚的未受教导的一般人。想……行……认为识是我,……(中略)或我在识中,比丘们!这被称为被识系缚所束缚、被内部与外部系缚所束缚、不见此岸、不见彼岸、被老所束缚、被死所束缚、被从此世到他世所束缚的未受教导的一般人。 

  而,比丘们!已受教导的圣弟子是见过圣者的,……(中略)善受善人法训练的,不认为色是我,或我拥有色,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比丘们!这被称为不被色系缚所束缚、不被内部与外部系缚所束缚、见此岸、见彼岸的已受教导的圣弟子,我说:『他已从苦解脱。』 

  不认为受是我……(中略)不认为想是我……(中略)不认为行是我……(中略)不认为识是我……(中略)比丘们!这被称为不被识系缚所束缚、不被内部与外部系缚所束缚、见此岸、见彼岸的已受教导的圣弟子,我说:『他已从苦解脱。』」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内缚所缚(SA.74)」,南传作「被内部与外部系缚所束缚」(santarabāhirabandhanabaddh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被内部与外部束缚所束缚」(who is bound by inner and outer bondage)。 

  「以缚生(SA.74)」,南传作「被老所束缚」(baddho jīyati),锡兰本与罗马拼音版本作「被生所束缚」(baddho jāya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在束缚中变老」(who grows old in bondage)。 

  「以缚死(SA.74)」,南传作「被死所束缚」(baddho mīya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在束缚中死去」(who dies in bondage)。 

------------------------------------


[一一八] 第六 解脱(一) 
一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二 ‘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见此色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体耶?’
‘大德!不也。’
‘善哉,诸比丘!诸比丘!此色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体,如是应以正慧如实
观。
三~五 受……想……行……
六 见此识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体耶?’
‘大德!不也。’
‘善哉,诸比丘!诸比丘!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体,如是应以正慧实观。
七 如是观……乃至,知……不更受后有。’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22相应118经/遍问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比丘们!你们怎么想:你们认为色:『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真我。』吗?」 

  「不,大德!」 

  「比丘们!好!比丘们!色应该以正确之慧被这样如实看作:『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真我。』 

  你们认为受……想……行……识:『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真我。』吗?」 

  「不,大德!」 

  「比丘们!好!比丘们!识应该以正确之慧被这样如实看作:『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真我。』 

  ……(中略)当这么看时……他了知:『……应该作的已作,不再有这样[轮回]的状态了。』」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我非彼有」(MA.162),南传作「我不是这个」(nesohamasm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我不是这个」(this I am not ),并解说「我是这个」(esohamasmi)是「慢」之执(mānagāha, the grip of conceit, SN.12.61 note 155)。 


------------------------------------


[一一九] 第七 解脱(二) 
一 [尔时,世尊一在舍卫城……乃至……
二 ‘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见此色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体耶?’
‘大德!如是。’
‘善哉,诸比丘!诸比丘!此色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体,如是应以正慧如实
观。
三~五 受……想……行……
六 见此识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体耶?’
‘大德!如是。’
‘善哉,诸比丘!诸比丘!此识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体,如是应以正慧如实
观。
七 如是……乃至,知……不更受后有。’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22相应119经/遍问经第二(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比丘们!你们怎么想:你们认为色:『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真我。』吗?」 

  「是的,大德!」 

  「比丘们!好!比丘们!色应该以正确之慧被这样如实看作:『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真我。』 

  你们认为受……想……行……识:『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真我。』吗?」 

  「是的,大德!」 

  「比丘们!好!比丘们!识应该以正确之慧被这样如实看作:『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真我。』 

  ……(中略)当这么看时……他了知:『……不再有这样[轮回]的状态了。』」

------------------------------------


[一二〇] 第八 结 
一~二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结与结法,谛听。
三 诸比丘!以何为结法?以何为结耶?
四 诸比丘!色是结法。于此欲、贪,于此即是结。
五~七 受……想……行……
八 识是结法。于此欲、贪,于此即是结。
九 诸比丘!此名为结是结法。’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22相应120经/会被结缚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比丘们!我将教导会被结缚的法与结缚,你们要听! 

     而,比丘们!哪些是会被结缚的法,哪个是结缚呢?比丘们!色是会被结缚的法,凡在那里有欲、贪者,在那里则有结缚;受……(中略)想……行……识是会被结缚的法,凡在那里有欲、贪者,在那里则有结缚,比丘们!这些被称为会被结缚的法,这个是结缚。」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结所系法(SA.239)」,南传作「会被结缚的法」(saṃyojaniyo dhamm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拘束之事」(a thing that fetters)。按:这里的「法」(dhamma),不是指「正法」,而是指「事情;东西」。 


------------------------------------


[一二一] 第九 取 
一~二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诸比丘!我说取法及取,谛听。
※四 诸比丘!何为取法?何为取耶?
五 诸比丘!色是取法。于此欲、贪,于此即是取。
六~八 受……想……行……
九 识是取法。于此欲、贪,于此即是取。
一〇 诸比丘!此名为取法,为取。’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22相应121经/会被执取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比丘们!我将教导会被执取的法与执取,你们要听! 

     而,比丘们!哪些是会被执取的法,哪个是执取呢?比丘们!色是会被执取的法,凡在那里有欲、贪者,在那里则有执取;受……(中略)想……行……识是会被执取的法,凡在那里有欲、贪者,在那里则有执取,比丘们!这些被称为会被执取的法,这个是执取。」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所取法(SA.240)」,南传作「会被执取的法」(upādāniyo dhamm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能被执着之事」(the things that can be cling to)。按:这里的「法」(dhamma),不是指「正法」,而是指「事情;东西」。 

------------------------------------


[一二二] 第十 戒 
一 尔时,具寿舍利弗及具寿摩诃拘絺罗,住波罗捺国仙人堕处鹿野苑。
二~三 时,具寿摩诃拘絺罗,于暮时从静座起,即往具寿舍利弗之处……乃至……
言:
‘友舍利弗!戒具足之比丘,应以何法如理作意耶?’
四 友拘絺罗!戒具足之比丘,应如理作意:五取蕴是无常、苦、病、痈、剌、痛、
病、他、坏、空,无我。
五 以何为五耶?谓:色取蕴……乃至……识取蕴是。友拘絺罗!戒具足之比丘,
应如理作意:此五取蕴是无常、苦……乃至……无我。
六 ‘友!于此戒具足之比丘,若如理作意:此五取蕴是无常、是苦……乃至……无
我,则有当现证预流果。’
七 ‘友舍利弗!预流之比丘!应以何法如理作意耶?’
八 ‘友拘絺罗!预流之比丘!应如理作意:此五取蕴是无常……乃至……无我。
九 友!又于此,预流之比丘!若如理作意:此五取蕴是无常……乃至……无我,
则有当现证一来果。’
一〇 ‘友舍利弗!一来之比丘,应以何法如理作意耶?’
一一 ‘友拘絺罗!一来之比丘,当如理作意:此五取蕴是无常……乃至……无我。
一二 友!又于此,一来之比丘,若如理作意:此五取蕴是无常……乃至……无我,
则有当现证不还果。’
一三 ‘友舍利弗!不还之比丘,应以何法如理作意耶?’
一四 ‘友拘絺罗!不还之比丘,应如理作意:此五取蕴是无常……乃至……无我。
一五 友!于此不还之比丘,若如理作意:此五取蕴是无常……乃至……无我,则
有当现证阿罗汉果。’
一六 ‘友舍利弗!阿罗汉应以何法如理作意即?’
一七 ‘友拘絺罗!阿罗汉应如理作意:此五取蕴是无常、苦、病、痈、剌、痛、病、
他、坏、空、无我。
一八 友!阿罗汉更无所作,无已办之增益。然而修习此诸法,多修习者,则资于
现法乐住、正念正知。’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22相应122经/持戒者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与尊者摩诃拘絺罗住在波罗奈鹿野苑的仙人坠落处。 

  那时,尊者摩诃拘絺罗在傍晚时,从静坐禅修中起来,去见尊者舍利弗。……(中略)这么说: 

  「舍利弗学友!持戒的比丘应该如理作意什么法?」 

  「拘絺罗学友!持戒的比丘应该如理作意五取蕴为无常的、苦的、病的、肿瘤的、箭的、祸的、疾病的、另一边的、败坏的、空的、非我的,哪五个呢?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 

  拘絺罗学友!持戒的比丘应该如理作意这些五取蕴为无常的、苦的、病的、肿瘤的、箭的、祸的、疾病的、另一边的、败坏的、空的、非我的。 

  又,学友!这是可能的:持戒的比丘如理作意这些五取蕴为无常的、……(中略)非我的,则可能证入流果。」 

  「而,舍利弗学友!入流者比丘应该如理作意什么法?」 

  「拘絺罗学友!入流者比丘也应该如理作意这些五取蕴为无常的、……(中略)非我的。 

  又,学友!这是可能的:入流者比丘如理作意这些五取蕴为无常的、……(中略)非我的,则可能证一来果。」 

  「而,舍利弗学友!一来者比丘应该如理作意什么法?」 

  「拘絺罗学友!一来者比丘也应该如理作意这些五取蕴为无常的、……(中略)非我的。 

  又,学友!这是可能的:一来者比丘如理作意这些五取蕴为无常的、……(中略)非我的,则可能证不还果。」 

  「而,舍利弗学友!不还者比丘应该如理作意什么法?」 

  「拘絺罗学友!不还者比丘也应该如理作意这些五取蕴为无常的、……(中略)非我的。 

  又,学友!这是可能的:不还者比丘如理作意这些五取蕴为无常的、……(中略)非我的,则可能证阿罗汉果。」 

  「而,舍利弗学友!阿罗汉比丘应该如理作意什么法?」 

  「拘絺罗学友!阿罗汉比丘也应该如理作意这些五取蕴为无常的、苦的、病的、肿瘤的、箭的、祸的、疾病的、另一边的、败坏的、空的、非我的。 

  学友!阿罗汉不再有更进一步应作的,或对已作的增加[什么],但当这些法已修习、已多修习时,当生导向乐的住处,以及正念与正知。」 

------------------------------------


[一二三] 第十一 有闻 
一 波罗捺国因缘。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22相应123经/多闻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与尊者摩诃拘絺罗住在波罗奈鹿野苑的仙人坠落处。 

  那时,尊者摩诃拘絺罗在傍晚时,从静坐禅修中起来,去见尊者舍利弗。……(中略)这么说: 

  「舍利弗学友!多闻的比丘应该如理作意什么法?」 

  「拘絺罗学友!多闻的比丘应该如理作意五取蕴为无常的、……(中略)非我的,哪五个呢?即:色取蕴、……(中略)识取蕴。 

  拘絺罗学友!多闻的比丘应该如理作意这些五取蕴为无常的、……(中略)非我的。 

  又,学友!这是可能的:多闻的比丘如理作意这些五取蕴为无常的、……(中略)非我的,则可能证入流果。」 

  「而,舍利弗学友!入流者比丘应该如理作意什么法?」 

  「拘絺罗学友!入流者比丘也应该如理作意这些五取蕴为无常的、……(中略)非我的。 

  又,学友!这是可能的:入流者比丘如理作意这些五取蕴为无常的、……(中略)非我的,则可能证一来果。……(中略)不还果。……(中略)则可能证阿罗汉果。」 

  「而,舍利弗学友!阿罗汉比丘应该如理作意什么法?」 

  「拘絺罗学友!阿罗汉比丘也应该如理作意这些五取蕴为无常的、苦的、病的、肿瘤的、箭的、祸的、疾病的、另一边的、败坏的、空的、非我的。 

  学友!阿罗汉不再有更进一步应作的,或对已作的增加[什么],但当这些法已修习、已多修习时,当生导向乐的住处,以及正念与正知。」 

------------------------------------


[一二四] 第十二 劫波(一) 
一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二 时,具寿劫波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具寿劫波,白世尊言:
‘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于此有识之身及外之一切相,得除我慢、我所慢、
慢随眠耶?’
四 ‘劫波!如是以正慧观:所有色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
远、近,此一切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此非我体。
五~七 所有受……想……行……
八 如是以正慧观:识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
此一切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体。
九 劫波!如是知、如是见者,于此有识之身及外之一切诸相,得除我慢、我所慢、
慢随眠。’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22相应124经/葛波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那时,尊者葛波去见世尊……(中略)在一旁坐好后,尊者葛波对世尊这么说: 

  「大德!关于这有识之身与一切身外诸相,怎样知、怎样见而没有我作、我所作、慢烦恼潜在趋势?」 

  「葛波!凡任何色,不论过去、未来、现在,或内、或外,或粗、或细,或下劣、或胜妙,或远、或近,所有色以正确之慧这样如实见:『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真我。』 

  凡任何受……(中略)凡任何想……凡任何行……凡任何识,不论过去、未来、现在,或内、或外,或粗、或细,或下劣、或胜妙,或远、或近,所有色以正确之慧这样如实见:『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真我。』 

  葛波!当这么知、这么见时,关于这有识之身与一切身外诸相,没有我作、我所作、慢烦恼潜在趋势。」 


------------------------------------


[一二五] 第十三 劫波(二) 
一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二 坐于一面之具寿劫波,白世尊言:
‘大德!如何知、如何见者,于此有识之身及外之一切诸相,得离我慢、我所慢
之慢,心越种种相、寂静、解脱耶?’
三 ‘劫波!如是以正慧观:所有色之过去、未来、现在……此一切非我所、此非我、
此非我体,无取而解脱。
四~六 所有受……想……行……
七 如是以正慧观:识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
此一切,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体,无取而解脱。
八 劫波!如是知、如是见者,于此有识之身及外之一切诸相,得离我慢、我所慢
之慢,心越种种相、寂静、善解脱。’
说法品(终)
[此品之摄颂曰:]
无明乃至明
二之说法者
缚与二解脱
结取戒有闻
及二之劫波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22相应125经/葛波经第二(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在一旁坐好后,尊者葛波对世尊这么说: 

  「大德!关于这有识之身与一切身外诸相,怎样知、怎样见而心超越我作、我所作、慢烦恼潜在趋势之慢类而成为寂静者、善解脱者呢?」 

  「葛波!凡任何色,不论过去、未来、现在,……(中略)或远、或近,所有色以正确之慧这样如实见:『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真我。』后,以不执取而成为解脱者。 

  凡任何受……(中略)凡任何想……凡任何行……凡任何识,不论过去、未来、现在,或内、或外,或粗、或细,或下劣、或胜妙,或远、或近,所有色以正确之慧这样如实见:『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真我。』后,以不执取而成为解脱者。 

  葛波!当这么知、这么见时,关于这有识之身与一切身外诸相,心超越我作、我所作、慢烦恼潜在趋势之慢类而成为寂静者、善解脱者。」 

  说法者品第十二,其摄颂: 

  「无明、明、二则说法者,捕缚、遍问二则, 

   结缚、执取、戒,多闻、二则葛波。」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SA),南传作「关于这有识之身与一切身外诸相」(imasmiñca saviññāṇake kāye bahiddhā ca sabbanimittesu),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关于具有识的身体与所有外部的征候」(in regard to this body with consciousness and in regard to all external signs),并引注释书说,后者指其他人的有识之身以及无知觉的对象(insentient objects),或者只是指他人。


------------------------------------


第三 无明品

[一二六] 第一 集法(一) 
一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乃至……
二 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诣而……乃至……
三 坐于一面而彼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无明,说无明者。大德!何为无明?如何为无明人耶?’
四 ‘比丘!此处有无闻之凡夫,于色有集法,不如实知 色乃有集法。于色有灭法,
不如实知色乃有灭法。于色有集灭法,不如实知色乃有集灭法。
五 于受有集法,不如实知受乃有集法。于受有灭法,不如实知受乃有灭法。于受
有集灭法,不如实知受乃有集灭法。
六 想有集法……乃至……
七 于行有集法,不如实知行乃有集法。于行有灭法,不如实知行乃有灭法。于行
有集灭法,不如实知行乃有集灭法。
八 于识有集法,不如实知识乃有集法。于识有灭法,不如实知识乃有灭法。于识
有集灭法,不如实知识乃有集灭法。
九 比丘!说此为无明,如是为无明人。’
一〇 如是说已,彼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明,说明者。大德!何者为明?何者为明人耶?’
一一 ‘比丘!于此处有有闻之圣弟子。有色集法者,如实知有色集法。有色灭法
者,如实知有色灭法。有色集灭法者,如实知有色集灭法。
一二 有受集法者……乃至……
一三 有想集法者……乃至……
一四 有行集法者……乃至……
一五 有识集法者,如实知有识集法。有识灭法者,如实知有识灭法。有识集灭法
者,如实知有识集灭法。
一六 比丘!说此为明,如是为明人。’

------------------------------------

翻译


汉译经文13.无明品 

相应部22相应126经/无明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那时,某位比丘去见世尊。……(中略)在一旁坐好后,那位比丘对世尊这么说: 

  「大德!被称为『无明、无明』,大德!什么是无明?而什么情形是已进入了无明?」 

  「比丘!这里,未受教导的一般人不如实了知集法之色为『集法之色』;不如实了知消散法之色为『消散法之色』;不如实了知集与消散法之色为『集与消散法之色』。不如实了知集法之受为『集法之受』;不如实了知消散法之受为『消散法之受』;不如实了知集与消散法之受为『集与消散法之受』。集法之想……(中略)不如实了知集法之行为『集法之行』;不如实了知消散法之行为『消散法之行』;不如实了知集与消散法之行为『集与消散法之行』。不如实了知集法之识为『集法之识』;不如实了知消散法之识为『消散法之识』;不如实了知集与消散法之识为『集与消散法之识』,比丘!这被称为无明,而这个情形是已进入了无明。」 

  当这么说时,那位比丘对世尊这么说: 

  「大德!被称为『明、明』,大德!什么是明?而什么情形是已进入了明?」 

  「比丘!这里,已受教导的圣弟子如实了知集法之色为『集法之色』;如实了知消散法之色为『消散法之色』;如实了知集与消散法之色为『集与消散法之色』。如实了知集法之受为『集法之受』;如实了知消散法之受为『消散法之受』;如实了知集与消散法之受为『集与消散法之受』。集法之想……(中略)如实了知集法之行为『集法之行』;如实了知消散法之行为『消散法之行』;如实了知集与消散法之行为『集与消散法之行』。如实了知集法之识为『集法之识』;如实了知消散法之识为『消散法之识』;如实了知集与消散法之识为『集与消散法之识』,比丘!这被称为明,而这个情形是已进入了明。」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磨灭法」,南传作「消散法」(vayadhamm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属于消散者」(subject to vanishing),或「消散性质」(the nature of vanishing, SN.47.40)。这里的「法」不是指「正法」。

------------------------------------


[一二七] 第二 集法(二)
一 尔时,具寿舍利弗与具寿拘絺罗,住 波罗捺国仙人堕处鹿园。
二 时,具寿摩拘絺罗,于暮时纵静坐起……乃至……
三 坐于一面之具寿摩诃拘絺罗,言具寿舍利弗曰:
‘友舍利弗!无明,说无明者。友!何为无明,何为无明人耶?’
四 ‘友!于此处有无闻之凡夫,于色有集法,不如实知色乃有集法,于色有灭法
乃至……不如实知色乃有集灭法。
五 于受有集法……乃至……
六 于想有集法……乃至……
七 于行有集法……乃至……
八 于识有集法……乃至……于识有灭法……乃至……不如实知于识有集灭法。
九 友!说此为无明 ,如此为无明人。’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22相应127经/集法经第二(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与尊者摩诃拘絺罗住在波罗奈鹿野苑的仙人坠落处。 

  那时,尊者摩诃拘絺罗在傍晚时,从静坐禅修中起来,……(中略)。在一旁坐好后,尊者摩诃拘絺罗对尊者舍利弗这么说: 

  「舍利弗学友!被称为『无明、无明』,学友!什么是无明?而什么情形是已进入了无明?」 

  「学友!这里,未受教导的一般人不如实了知集法之色为『集法之色』;消散法之色,……(中略)不如实了知集与消散法之色为『集与消散法之色』。集法之受,……(中略)消散法之受,……(中略)不如实了知集与消散法之受为『集与消散法之受』;集法之想……(中略)集法之行,……(中略)消散法之行,……(中略)不如实了知集与消散法之行为『集与消散法之行』;集法之识,……(中略)不如实了知集与消散法之识为『集与消散法之识』,学友!这被称为无明,而这个情形是已进入了无明。」

------------------------------------


[一二八] 第三 集法(三)
一~二 波罗捺国因缘。
三 坐于一面之具寿摩诃拘絺罗,言于具寿舍利弗曰:
‘友舍利弗!明,说明者。友!何者为明?如何为明人耶?’
四 ‘友!于此处有有闻之圣弟子,于色有集法者,如实知色有集法。于色有灭法者
……乃至……于色有集灭法者,如实知色有集灭法。
五 受有集法者……乃至……
六 想有集法者……乃至……
七 行有集法者……乃至……
八 识有集法者……乃至……如实知识有集灭法。
九 友!说此为明,如此为明人。’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22相应128经/集法经第三(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与尊者摩诃拘絺罗住在波罗奈鹿野苑的仙人坠落处。 

  ……(中略)在一旁坐好后,尊者摩诃拘絺罗对尊者舍利弗这么说: 

  「舍利弗学友!被称为『明、明』,学友!什么是明?而什么情形是已进入了明?」 

  「学友!这里,已受教导的圣弟子如实了知集法之色为『集法之色』;消散法之色,……(中略)如实了知集与消散法之色为『集与消散法之色』;集法之受,……(中略)集与消散法之受,[……(中略)]集法之想,……(中略)集法之行,……消散法之行,……如实了知集与消散法之行为『集与消散法之行』;集法之识,……消散法之识,……如实了知集与消散法之识为『集与消散法之识』,学友!这被称为明,而这个情形是已进入了明。」 

------------------------------------


[一二九] 第四 味(一)
一~二 住波罗捺国仙人堕处鹿园……乃至……
三 坐于一面之具寿摩诃拘絺罗,言于具寿舍利弗曰:
‘友舍利弗,无明,说无明者。友!何者为无明?如何为无明人耶?’
四 ‘友!于此处有无闻之凡夫,不如实知色之味、过患、出离。
五~七 受……想……行……
八 不如实知色之味、过患、出离。
九 友!说此为无明,如此为无明人。’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22相应129经/乐味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住在波罗奈鹿野苑的仙人坠落处。……(中略) 

  在一旁坐好后,对尊者舍利弗这么说: 

  「舍利弗学友!被称为『无明、无明』,学友!什么是无明?而什么情形是已进入了无明?」 

  「学友!这里,未受教导的一般人不如实了知色的乐味、过患、出离;受的……(中略)想的……行的……不如实了知识的乐味、过患、出离,学友!这被称为无明,而这个情形是已进入了无明。」 


------------------------------------


[一三〇] 第五 味(二)
一~二 波罗捺国仙人堕处鹿园……
三 ‘友舍利弗!明,说明者。友!何者为明,如何为明人耶?’
四 ‘友!于此处有有闻之圣弟子,如实知色之味、过患、出离。
五~七 受……想……行……
八 如实知识之味、过患、出离。
九 友!说此为明,如此为明人。’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22相应130经/乐味经第二(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住在波罗奈鹿野苑的仙人坠落处。……(中略) 

  在一旁坐好后,对尊者舍利弗这么说: 

  「舍利弗学友!被称为『明、明』,学友!什么是明?而什么情形是已进入了明?」 

  「学友!这里,已受教导的一般人如实了知色的乐味、过患、出离;受的……(中略)想的……行的……如实了知识的乐味、过患、出离,学友!这被称为明,而这个情形是已进入了明。」 


------------------------------------


[一三一] 第六 集(一)
一~二 住波罗捺国仙人堕处鹿园……
三 ‘友舍利弗,无明,说无明者。友!何者为无明,如何为无明人耶?’
四 ‘友!此处有无闻之凡夫,不知色之集、灭、味、过患、出离。
五~八 不如实知受……想……行……识之集、灭、味、过患、出离。
九 友!说此为无明,如此为无明人。’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22相应131经/集起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住在波罗奈鹿野苑的仙人坠落处。……(中略) 

  「舍利弗学友!被称为『无明、无明』,学友!什么是无明?而什么情形是已进入了无明?」 

  「学友!这里,未受教导的一般人不如实了知色的集起、灭没、乐味、过患、出离;受的……(中略)想的……行的……不如实了知识的集起、灭没乐味、过患、出离,学友!这被称为无明,而这个情形是已进入了无明。」 

------------------------------------


[一三二] 第七 筑(二)
一~二 住波罗捺国仙人堕处鹿园……
三 坐于一面之具寿摩诃拘絺罗言具寿舍利弗曰:
‘友舍利弗!明,说明者。友!何者为明?如何为明人耶?’
四 ‘友!此处有有闻之圣弟子,如实知色之集、灭、味 、过患、出离。
五~八 如实知受……想……行……识之集、灭、味、过患、出离。
九 ‘友!说此为明,如此为明人。’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22相应132经/集起经第二(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住在波罗奈鹿野苑的仙人坠落处。……(中略) 

  「舍利弗学友!被称为『明、明』,学友!什么是无明?而什么情形是已进入了明?」 

  「学友!这里,已受教导的一般人如实了知色的集起、灭没、乐味、过患、出离;受的……(中略)想的……行的……如实了知识的集起、灭没乐味、过患、出离,学友!这被称为明,而这个情形是已进入了明。」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多闻圣弟子」,南传作「已受教导的圣弟子」(sutavā ariyasāvak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已受教导之高洁的弟子」(the instructed noble disciple)。其中之「多闻」不只是「多听」而已,应该含有受教导而实践的意义,所以译为「已受教导」。而「圣」(ariya,梵语ārya),与「雅利安人」(梵语aryans)之「雅利安」显然同字,「雅利安人」为印欧族白种人,迁居入印度后,以高贵人种自居,也许是这个字的来源。在佛教中,「圣弟子」多指证入初果以上的圣者,但有时也泛指一般佛陀弟子。

------------------------------------


[一三三] 第八 拘絺罗(一)
一 住波罗捺国仙人堕处鹿园……
二 时,具寿 舍利弗,于暮时……乃至……
三 坐于一面之舍利弗,言具寿摩诃拘絺罗曰:
‘友拘絺罗!无明,说无明者。友 !何者为无明,如何为无明人耶?’
四 ‘友!此处有无闻之凡夫,不如实知色之味、过患、出离。
五~八 不如实知受……想……行……识之味、过患、出离。
九 友!说此为无明,如此为无明人。’
一〇 如是言已,具寿舍利弗,言于具寿摩诃拘絺罗曰:
‘友拘絺罗!明,说明者。友!何者为明?如何为明人耶?’
一一 ‘友!此处有有闻之圣弟子,如实知色之味、过患、出离。
一二~一四 受……想……行……
一五 如实知识之味、过患、出离。
一六 友!说此为明,如此为明人。’

------------------------------------

翻译



汉译经文相应部22相应133经/拘絺罗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住在波罗奈鹿野苑的仙人坠落处。那时,尊者舍利弗在傍晚时,从静坐禅修中起来,……(中略)在一旁坐好后,尊者摩诃拘絺罗对尊者舍利弗这么说: 

  「拘絺罗学友!被称为『无明、无明』,学友!什么是无明?而什么情形是已进入了无明?」 

  「学友!这里,未受教导的一般人不如实了知色的乐味、过患、出离。受的……(中略)想的……行的……不如实了知识的乐味、过患、出离,学友!这被称为无明,而这个情形是已进入了无明。」 

  当这么说时,尊者舍利弗对尊者摩诃拘絺罗这么说: 

  「拘絺罗学友!被称为『明、明』,学友!什么是明?而什么情形是已进入了明?」 

  「学友!这里,已受教导的圣弟子如实了知色的乐味、过患、出离。受的……(中略)想的……行的……如实了知识的乐味、过患、出离,学友!这被称为明,而这个情形是已进入了明。」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愚痴无闻凡夫;愚夫;凡夫愚人」,南传作「未受教导的一般人」(assutavā puthujjano,直译为「无闻凡夫」),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未受教导的俗人」(the uninstructed worldling)。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机经常推送消息通知,每天响个不停,如何彻底关闭
异性相处,女人不抗拒你这“四个动作”,就是喜欢上你了
陪我度过18个春秋的“宝马”
图文:治冠心病之特效方“欣心汤”
舒筋活血止痛药液.pdf
电脑C盘最恶心的文件夹,一定要清理否则越用越卡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