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野之中腾“巨龙”——迁安市绿道建设纪实
http://www.huanbohainews.com.cn 2012-11-23 8:03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总投资23.8亿红星美凯龙家居博览中心落户迁安   12-11-22
迁安扣庄学校获“全国阳光体育运动”优秀案例   12-11-21
中国物流实验基地落户迁安   12-11-20
山野之中腾“巨龙”
——迁安市绿道建设纪实
全长23公里的迁安市西部绿道目前已开通,它犹如一条长长的巨龙逶迤群山之间,把挂云山、塔寺峪、龙霞生态观光园、成山等景区连成一片。记者董钧摄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齐福臣 李瑛 申小静)
用“人在路上走,宛若画中游”来形容在迁安长城山野绿道上的感觉最为恰当:放眼望去,漫山遍野,满目苍翠;盘山路上开车忽左忽右,恍若在绿海中航行;蜿蜒雄伟的长城不时映入眼帘,蔚为壮观;十几处农业观光园、采摘园点缀在绿道边;停车驻足,沿线多处旅游景点让你流连忘返,一处处农家乐让你尽享农家美味……
围绕绿色增长、转型发展,本着“农业建点、旅游串线、绿道为藤、景区为瓜、顺藤结瓜”思路,迁安规划建设了“一横三纵”4条138公里的绿道,以沿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核心吸引力,以景区景点和农业园区为有力支撑,以休闲观光旅游带动现代农业发展,迁安正努力把绿道打造成休闲旅游经济之道、市民休闲健身之道、游客观光消费之道、农民增收致富之道。
调整结构转型发展科学规划
一提起迁安,人们自然就会想到“铁迁安”和钢铁产业。而事实上,迁安也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有耳熟能详的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夷齐让国、老马识途等历史典故;有蜿蜒44.9公里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有号称我国北方最大的天然溶洞群——黄金溶洞;有着号称“天然氧吧”的国家地质公园山叶口旅游区,此外还有挂云山、塔寺峪等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20余处。
然而,与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钢铁产业相比,迁安旅游业却一直尴尬地躲在角落里,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给迁安上了生动一课。“不转则亡、慢转则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迫在眉睫。“依靠钢铁资源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我们必须结合迁安自身优势,深入实施‘四五’转型攻坚计划,培育以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的新兴战略产业带!”迁安市委书记胡国辉的话成为迁安全市上下的共识。
理念决定方向、思路决定出路。为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转型发展,迁安市结合区域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在去年编制了《绿道建设规划》,决定在迁安建设“一横三纵”4条绿道,用4条绿道将西部工业区、中部生活服务区、东部和北部农业生态区三大功能区连接起来,用城乡一体化的理念来打造“魅力钢城、绿色迁安”。
“一横三纵”4条绿道不仅仅是把三大功能区连接起来,也将使迁安实现城乡一体化同步发展。一横:以新三抚路为主线,建设依托长城资源包括森林、温泉、溶洞等景点的一条长49公里,山野特色明显的长城山野绿道;西纵:以万太路为主线,依托森林及地质景观形成一条长26公里,综合原生森林、地质景观、宗教文化的森林生态绿道;中纵:以迁安境内滦河为主线,城市与山水完美结合的长35.8公里山水融城绿道;东纵:以建彭路为主线,依托沿途各镇乡高效农业园区,形成一条长20公里,绿道连园区、园区跨绿道的龙河田园绿道。
“将所有的旅游资源和现代农业园区作为一个个珍珠,用绿道把它们穿起来,通过绿道建设,实现特色景区、景点和农业生态园、采摘园的有机串联,以绿道为藤、景区为瓜,顺藤结瓜,营造发展大环境,促进迁安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的大发展。”迁安市市长李忠这样解释绿道建设。
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生态和谐
在已经通车的西部森林生态绿道大五里乡贯头山村路段,有一颗百年梨树依然伫立在绿道中央,路在这里一分为二绕树而过。要是不改变绿道的宽度和路径,施工过程中就必须把树砍掉。为了保护原有生态,保护这棵百年梨树,设计施工单位把路加宽了3米,也因此留下了这绕树而过、道让树的一个奇特景观。
这只是迁安绿道建设过程中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一个缩影。
在绿道建设中,迁安从上到下都牢固树立了“绿色迁安、生态迁安”的理念。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因地制宜是所有设计、建设单位必须遵守的原则。根据现状地形因形就势,利用原有村道、堤围、田埂和果园小路进行建设的路段在绿道上随处可见,绿道沿山边、水边、村边、园边、林边穿行,遇树让树,遇水搭桥,尽最大努力保护原生态,不破坏地形地貌,严格保护水体、山体和村庄,基本不占用耕地,不扩大土方挖填面积,不大拆大建,使绿道与周边的自然景观相和谐,因而给游客留下了绿道傍山过,水在路边流,人在路上走,宛若画中游的美好印象。
绿道为藤顺藤结瓜 造福百姓
迁安西部景色秀丽,原始自然植被茂密。但长期以来,丰富的旅游资源却不为人知,长期闲置,沿线群众出行也不便。今年9月8日,总投资1.2亿元的西部森林生态绿道建成通车。这条绿道,途经4个乡镇8个村,依托森林及地址景观,连接了把成山、山叶口、塔寺峪、挂云山、灵山等景点,形成了集原始次生林、地址景观、宗教文化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假日休闲型绿道,有效整合了旅游资源和农业观光园、采摘园等休闲农业资源,游客驱车行驶在绿道上,可将沿线秀丽的风光一览无余,同时还可享受采摘、吃农家饭等田园生活。
道路通了,游客来了,农民乐了。绿道不仅是市民幸福之道,游客快乐之道,更是农民致富之道。
金秋时节,白羊峪古长城对面的果园里挤满了游客,果农刘春来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我们起早摸黑出去卖苹果有时还卖不了。现在,变成了客人自己上门来采摘有时还摘不到!这几天我这园子每天都能收入2000元左右。”
山还是那座山,果子还是那些果子,缘何一下子从“滞销品”变成了“紧俏货”?果农们说得好:“靠长城发展旅游,绿道通到长城脚下,旅游火了,农家饭也火了,果子也火了,我们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了!”
迁安用绿道串起沿线景区景点和村庄,整合农村果园、山塘、林木、村道等资源,沿线村民发展农家乐、农家旅馆等旅游配套服务,既拉动了休闲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带动了农民就业和创业,又促进了农产品流通升值。
“不仅是旅游火了,农产品好卖了,连我们这里的山地都增值了。”木厂口镇榆山村村主任沈增强告诉记者,绿道通了之后,原来不值钱的荒山地也成了抢手货,前几天有两个老板来村分别承包了1000多亩和700多亩荒山搞开发。
迁安市旅游局负责人介绍说,在绿道旁边,目前已有23个农业观光园、采摘园在建设,瑞阳等一批现代农业园已经建成迎客。
据了解,到2015年,迁安将围绕这138公里的绿色廊道,建成16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建成物华京东水果采摘带、诗意滦河湿地景观带、神韵迁安地质文化带、锦绣田园高效农业带4条景观带,直接从业农民达5万人,各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年接待能力超过150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收入10亿元以上。目前,迁安已涌现了55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收入达到5.1亿元,年接待游客102万人次,从业人员达到3.6万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惠及迁安15个镇乡25.1万人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农民受益面达到40%以上。
稿源: 唐山劳动日报编辑: 刘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迁安“四好农村路”———进得来 出得去 走得畅
新理念带来乡村新面貌
迁安农民增收“走绿道” 致富“种金瓜”
迁安市:把握转型发展主线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中国中小城市网)
迁安三里河生态廊道(土人作品)
“空心村”的重生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