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拆屋效应” —— 阳光心态 灿烂人生

鲁迅先生曾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到:“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当时鲁迅先生所要表达的是某种社会政治的讽刺。不过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然后落实一个较小的要求,心理学称为“拆屋效应”还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某些城市提出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人们不能一下子接受,分号每周限行一天,就很容易被人们接受;比如一个人工作不尽心尽力,同事常督促他多干些,后来他有重大失误,导致部门所有人遭受损失。大家不再督促,心想只要不惹祸就行了。惹祸相当于“拆屋”,懒散相当于“开天窗”,这就是拆屋效应。环境和条件不允许的时候,看似消极一些避重就轻,也可以达到相对满意的合理结果。做人们的工作,给予较大的压力,退一步求满意的目标,都是可以借鉴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拆屋效应
为什么我们更喜欢“折中”?
《周易与效应》(29)拆屋效应
助你改变生活中的3大心理学“套路”,原来还可以这样!
拆屋效应是什么?拆屋效应的启示:如何才能不被拒绝
男生用好这五个“心理学效应”,分分钟让女生来追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