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脾的作用
(三)脾的作用

1、脾主运化
  对于脾主运化的概念,应该很多人都应该比较熟悉,所谓运化,就是指将吃到肚子里的食物转化为人体有用和无用的物质。有用的物质被人体吸收,转化为人体的营气与卫气,无用的物质主要通过大小便排出体外。所谓营气是指人体血脉中的气,包括血脉中的血液与血液周围的气。所谓卫气是指人体血脉外面的气。营气有营养人体的功能,卫气有保卫人体免受外界六淫伤害的功能。所谓六淫是指自然界中的“风,热,暑,湿,燥,寒”,中医认为,人体的致病因素无外乎外因、内因和不内不外因三种。所谓外因指的就是自然界中的六淫。内因指的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七情,即惊,怒,喜,思,悲,忧,恐。而不内不外因指的是除内因外因外其他致病因素,譬如饮食不洁,房事过度,跌打损伤,兽虫叮咬等。卫气的作用就是为了抵挡外界的六淫的致病因素,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那么脾是怎样运化我们吃到肚子里的食物的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有别于西医的消化系统理论。笔者认为,我们将食物吃到嘴里后,食物进入胃中,在胃阳的作用下食物开始腐熟,在胃阴的作用下食物开始软化,之后,食物在脾阳的作用下,开始气化成无形的水谷精微之气,水谷精微之气中的阳气通过三焦上升到心,然后在心阴的作用下,聚化成有形的血液。血液在心阳的作用下,开始往在血脉中往上升,在心阴的作用下,开始在血脉中往下降,如此就形成了血液的上下流动。部分心血在心阳的作用下部分通过三焦上升到肺,然后在肺阳的作用下,生化成无形的气,这种无形的人体之气在肺阳的作用下再往上升,在肺阴的作用下往下降,如此就形成了气的上下运动。理解了气血的生成过程就很容易理解中医讲的“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的道理。食物通过脾胃的气化后,生成无形的水谷精微之气,水谷精微之气中的阳气通过心与肺化生成人体所需要的营气(血液)与卫气(肺阳所化生之气)。

  那么水谷精微之气中的阴气到哪里去了呢?这股阴气又有什么作用呢?笔者认为,水谷精微之气中的阴气通过三焦下降到肝,然后在肝阴的作用下,化生为有形的血液。笔者将心阴所生的血液叫做心血,将肝阴所生的血液叫做肝血,心血为偏阳之血,肝血为偏阴之血。肝血在肝阳的作用下开始在在血脉中往上升,在肝阴的作用下开始在血脉中往下降,如此与心血的升降在人体中形成血液的循环运动。部分肝血在肝阴的作用下通过三焦下降到处在人体最下面的肾,这部分肝血在肾阴的作用下化生为肾精(包括男子的精液与女子的卵子)。肾精在肾阳的作用下排出体外,人就有了泄精与排卵的生理过程。当然,水谷精微之气中的有些部分对于人体无用或难以化生为有用的气,所以通过或汗液或呼吸或眼泪或大小便排出体外,具体表现为上升到心的水谷精微之气中无用部分通过汗液排出体外,所以说“汗为心之液”。上升到肺的水谷精微之气中的无用部分通过呼吸呼出体外。下降到肝的水谷精微之气中的无用部分通过眼泪排出体外,下降到肾的水谷精微之气中无用部分通过大小便排出体外。而所有排出体外的无用之气都是通过对应脏腑中的阳气的作用得以实现的。因为我们知道只有阳气才有“出”的运动趋势。

  讲到这里,笔者基本上把“脾主运化”的功能与具体实现过程讲完了。读者朋友读完“脾主运化”的过程分析后,是否对中医所讲的“脾胃为后天之本”理解更深了呢?笔者极力主张在治疗任何疾病疾病的同时注意脾胃的调理,脾胃阴阳正常了,就能通过饮食化生出人体有用的气。而人体中气血充足无疑对于健康的恢复有百利。

  在这里笔者试图运用气一元论的理论解释一下脾胃运化失常的两个常见疾病:腹泻与便秘。在讲这两个常见疾病之前,笔者先说说人体大小便的形成过程。上面说了食物通过在脾胃的运化作用下,化生成水谷精微之气,水谷精微之气中的阴气在通过三焦下降到肝与肾。这股阴气中的无用部分通过三焦下降到大肠与膀胱。然后在大肠中阴气得作用下聚化成有形的粪便,在膀胱中阴气得作用下聚化成有形的尿液。粪便在大肠中阳气的作用下排出体外,尿液在膀胱中阳气的作用下排出体外。这就是大小便形成与排泄的机理。讲明白了大小便形成与排泄的机理后,再解释腹泻与便秘的原因就简单得多了。先说说腹泻,腹泻的原因有多种。笔者试图归类如下:

  第一种是由于脾的阳气不足,难以将吃到肚子里的食物化生成水谷精微之气而直接下降到大肠,在大肠中阳气的作用下排出体外,这种腹泻会看到大便中有食物的原形,通俗地讲这种腹泻叫作“整吃整拉”,是脾阳不足的表现。

  第二种是由于大肠中的阳气不足,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大肠中的阴气必然太过,太过的阴气聚化成有形的水液,大便中的水份过多,大便与水液下降到肛门形成水泻。由于大肠中的阳气不足,通过肛门冲出体外的阳气不足,所以这种原因导致腹泻的患者,常常没有屁。常常听到大肠中有鸣响声,鸣响声是由于大肠中阳气不足,阴气太过,过多的阴气聚化成有形的水液流动的声响。

  第三种是由于肾阳不足引起的,中医讲肾开窍于二阴(这个命题,在讲肾的时候会详细分析),肛门为后阴,由于肾的阳气不足,导致肛门中的阳气不足而阴气太过,又由于肛门是大肠的末端部分,当人体睡觉时,由于人体是平躺的,肛门与大肠处在一个水平面上,肛门中的阴气会传导到大肠中,使得大肠中的阴气偏多,过多的阴气聚化成有形的水液,使得大便中的水液偏多而腹泻。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早上五六点钟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会发生肠鸣,起床腹泻后,肠鸣即止的原因。中医将这种腹泻称为“五更泻”,即五更的时候发生腹泻,主要原因是肾阳不足。以上为笔者对于腹泻原因的一些思考,当然很多人之所以腹泻不单单是由于上述原因中的一种,很可能是上述原因的综合,所以在临床上需整体把握,综合诊断治疗。笔者所说的腹泻与便秘指的是慢性腹泻与便秘,对于由于或受寒或受热或饮食不卫生或饮食生冷油腻太过导致的急性腹泻不在讨论范围内。笔者认为,慢性腹泻或便秘大多是由于或阳不足或阴不足导致的,是虚症。而急性腹泻或便秘大多是由于是由于或阳太过或阴太过导致的,是实证。

  说完了腹泻再讲讲便秘,便秘的原因也很多,笔者试图归纳如下:

  第一种是由于脾阴不足,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脾阳必然太过,太过的脾阳将我们吃到肚子里的食物,气化成水谷精微之气。由于脾阳太过,这股水谷精微之气中的阳气偏多而阴气过少,如此下降到肝肾的水谷精微之气多少,导致肝血偏少,肾精不足。同样下降到膀胱与大肠中的水谷精微之气也偏少,导致膀胱中的尿液偏少,大肠中的粪便偏少。最终导致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大便一次。

  第二种是由于大肠中的阴气不足,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大肠中的阳气必然太过,大肠中的阴气不足,水谷精微之气聚化成有形的粪便量比较小,又由于大肠中的阳气太过,导致粪便中的水液很少而干结,所以拉出来的大便干燥而小,一粒粒如羊的大便。

  第三种是由于大肠中的阳气极不足,根据阴阳互根原理,此时大肠中的阴气必然也不足,大肠中的阳气极不足为主证,阴气不足为次证。由于大肠中阴气不足,水谷精微之气聚化成有形的粪便量偏少而且粪便中的水液也偏少,又由于大肠中的阳气极不足,粪便难以排出体外而导致便秘。

  第四种是由于肾阴不足,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肾阳必然太过,肾开窍于后阴(肛门),导致肛门中的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人体直立时,肛门处在大肠的下末端,肛门中太过的阳气往上升到大肠,导致大肠中的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阳气太过为主证,阴气不足为次证。由于此时大肠中阴气不足,使得大肠中的水谷精微之气难以完全聚化成有形的粪便,又由于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粪便中的水液偏少,粪便干燥。最终导致粪便量少而干燥。以上为笔者对便秘原因的简单归纳,当然很多时候,便秘的原因不单单是上述四种原因中的一种,很可能是上述原因中多个综合的结果。所以在治疗便秘的时候,中医讲究整体辨证,综合调理,只有这样才能标本兼治。在笔者看来,腹泻与便秘都是很严重的不良症状。为什么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讨论一种人人都畏惧的疾病——癌症。

  当今社会,癌症肆虐,人人谈癌色变。那么人体为什么会生癌呢?笔者试图用气一元论的哲学解释癌症。癌症有可以称为肿瘤,是生长在体内的一种有形物质。笔者认为癌症是由于体内阴阳长期不平衡的最终结果,具体是由于长期阳不足的结果。根据阴阳消长原理,阳气不足,阴气必然太过,太过的阴气有“聚”的运动趋势,阴气聚在一起,久而久之就生成所谓的肿瘤,当然,像结石一类的物质也是由于阴气太过而聚合而成的。譬如,如果肝上的阳气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肝上的阴气必然太过,过多的阴气聚合在一起,久而久之就生成了肿瘤,人就得了所谓的肝癌。如果肾或胆上的阳气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肾或胆上的阴气必然太过,过多的阴气聚合在一起,久而久之就生成了结石,即所谓的肾结石或胆结石。前不久出现的奶粉事件,说婴儿吃了某种奶粉后,导致肾结石。笔者认为,该种奶粉中一定含有入肾经,性寒凉的物质,婴儿长期服用这种物质后,导致肾上的阴气太过,久而久之过多的阴气聚合成所谓的肾结石。

  说到这里,笔者想谈谈人体内另外一种不良的物质:息肉。笔者认为,息肉不同于肿瘤,肿瘤是人体内阴气太过所产生的物质。而息肉是由于人体内阳气太过所产生的物质。具体表现为如果人体某个脏腑阴气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该脏腑中的阳气必然太过,太过的阳气有“出”的运动趋势,阳气欲出而不得出,久而久之这个脏腑上就出现肉泡,即所谓的息肉。譬如胆中的阳气长期太过,就可能出现胆息肉,此时胆所分泌的胆汁中的阳气必然太过,胆汁上升到口中,人就觉得口中发苦。又譬如大肠壁上的阳气长期太过,就可能出现大肠息肉,此时大肠上血液中的阳气必然太过,血液冲破大肠,人就会大便出血。说完了癌症、结石与息肉等人体不良物质后,我们再回到前面笔者提出的问题上——为什么长期腹泻与便秘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呢?我想读者朋友通过上面我们对癌症、结石及息肉的分析后,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已经知道为什么呢?笔者在这里重复一下答案:如果长期腹泻,大多是由于体内阳气不足,阴气太过造成的,长此以往,量变引起质变,人体内过多的阴气有可能聚合成结石或肿瘤。如果长期便秘,大多是由于人体内阴气不足,阳气太过造成的,长此以往,量变引起质变,人体内过多的阳气有可能导致息肉。笔者之所以提出这样严肃的结论,并非是危言耸听,不过是希望我们大家对于像腹泻或便秘这样的慢性病重视起来,尽早的讲这些慢性病治好,不可拖延而悔恨终生。肿瘤不是一天就能生出来得,在肿瘤形成之前,人体相应的脏腑必然早就阴阳不平衡了,而肿瘤患者在那时就应该感觉到相应脏腑阴阳失衡后所导致的人体不适。只是自己不重视,给出的理由是工作学习太忙,没时间重视,或者刚开始的时候重视,这种阴阳失衡后所引起的亚健康状态有时候确实很难受,那就赶快到医院检查一下,上了医院后,通过各种仪器检查,没有查出任何问题呀,心就开始松懈起来,认为这种小毛小病没什么大不了的,忍一忍就过去了,还是赶快去上班,赶快去学习充电,多挣点票子吧,有了票子还怕生病吗?现在的医学这么发达,即使生场大病大不了花钱找个好医院名专家治呗,总能治好的。对不起,这天底下还真有有钱也治不好的病,譬如癌症。如果癌症患者在当初脏腑刚开始阴阳失衡,人体感到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什么病的时候,就找个老中医下定决心好好调理一下,使相应脏腑阴阳重新平衡,就不会出现若干年后的今天到医院检查,终于查处毛病了却又治不好的尴尬境地。中国古代养生家认为“喜精养神,常服良药,可得长生”。这里的“常服良药”是指在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就分析出自己哪个脏腑阴阳失衡了,然后服用相应的中药,使阴阳重归平衡,不舒服的感觉就消失了,这样就保证人的一生中很少出现阴阳失衡的时候,如果能做到这样,人怎么会生大病而英年早逝呢?如果能做到这样,能活一百岁以上的愿望怎么能说是一种奢望呢?如果能做到这样,一生无病,无疾而终,是不是活得更轻松一些呢?愿我们大家一起感悟中医养生理念,实践中医养生理念,做自己的老中医。

2、脾主思
  中医讲,脾主思,也就是说,任何与思考有关的情志或神志活动都与脾有关。笔者在前面多次提到气不仅是化生万物的基本物质,也是产生所有情志与神志活动的基本物质。换句话说,任何情志或神志活动是气化的产物,是以消耗人体中的气为代价的。如果一个人脾气充足且脾上阴阳之气平衡,那么这个人的思考能力一定很强,表现为可以持久地思考问题而不感到疲劳精力不集中。而如果一个人的脾气不充足或脾上的阴阳之气不平衡,那么这个人的思考能力必然偏弱。表现为集中精力思考问题不持久,没思考问题多久就开始精力不集中无法继续思考下去。中医又讲,多思伤脾。这很容易理解,多思必然需要消耗脾上的气(包括阴气与阳气),导致脾胃虚弱。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生活常识,当我们在集中精力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譬如写作写得兴头上的时候,往往会不觉得肚子饿,到吃饭的时间不思饮食。笔者在写《人人都是老中医》的过程中就常常发生这种事。那是因为,由于长时间集中精力思考,消耗了脾与胃上过多的气,导致脾胃虚弱而不思饮食。大家应该比较熟悉这样一首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当我们过度地思虑某件事情或某个人的时候,必定会消耗脾胃上气,使得脾胃不断萎缩,导致脾胃虚弱,无法运化足够的人体所需之气。但人体还是需要气来活动的,这种活动包括体力活动、脑力活动和情志神志活动,既然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不足以维持这些活动,那么靠什么气来维持呢?我们会想到人体本身,包括形体与脏腑。由于形体与脏腑也是由气而生。如果水谷精微之气不足以维持生命活动的话,人体会动用形体(包括皮肤、血液、肌肉、筋骨和骨髓)与脏腑本身之气来维持生命活动。长期下来,必然导致形体与脏腑的萎缩。人开始变得形体消瘦,内脏功能失常,容颜憔悴。所以笔者建议在做事情的时候,千万别钻牛角尖,千万别思虑过多,万事想开些,否则等待我们的是一身的疾病。林妹妹由于长期思虑过度,多愁善感再加上对贾宝玉的思念而体弱多病,红颜薄命就是一个例证。在这里,笔者再讲讲一个千古永恒不灭的话题——爱情。笔者在20几岁的时候对爱情极为渴望,对于自己的女朋友更是牵肠挂肚,患得患失,一旦哪天与女朋友发生不开心的事情,总是万分担心,担心她会不会和我分手,担心她是否已移情别恋,担心她是不是真的爱我等等。每天反反复复思虑这些事情,搞得茶不思,饭不香的。感觉谈恋爱好累啊。现在我已和当初的女朋友结婚生子了,回想起当初对爱情的思虑过度,真觉得不应该。现在我和我爱人都拥有自己的空间,我爱人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也想她,但决不会过度思念。所以笔者感到笔者的婚姻生活比较轻松。笔者之所以提出没必要对所爱之人过分思虑的想法,不是劝读者朋友不珍惜爱情,而是想说爱情是顺其自然的事,如果性格合得来,自然会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果性格合不来,即使结了婚还会离。何必在谈恋爱的时候思虑过多,伤了身体又伤心。何不轻轻松松谈恋爱,心情愉悦又不伤身。

3、脾主肉
  我们现实生活中常看到有些人要么肥胖要么消瘦,肥胖的人想减肥,尤其是很多女性朋友,有了这个需求,市场上就有了琳琅满目的减肥产品,或者干脆去整容医院去做抽脂手术。消瘦的人想长胖,尤其是很多男性朋友,但市场上增肥产品却不多。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女性朋友生来就爱美,而当今社会崇尚以瘦为美的,身材肥胖是在有损美丽的形象。女孩子那怕脸蛋再清秀漂亮,如果身材肥胖,恐怕也不会有人称赞她美丽的。而男人则不以为然,瘦点就瘦点吧,只要事业有成,害怕找不到女朋友。所以才导致市场上的减肥产品很多而增肥产品却很少。那么到底是人体内部哪里出了问题才使得人的形体过于肥胖或消瘦的呢?中医认为,脾主肉。意思是说身上肉的多少,主要是脾所决定的。如果脾上的阴阳之气平衡,人应该是胖瘦适中,肌肉结实有力的。当脾上的阴阳失衡后,人的体形或肥胖或消瘦,人也开始感觉到不适而进入所谓的亚健康状态。

  具体表现为:

  1、如果脾上阳气不足,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脾上的阴气必然太过,阳气不足为主证,阴气太过为次证。由于脾阳不足,难以将吃到肚子里的食物运化成水谷精微之气,水谷精微之气不足以维持生命活动,人体开始动用形体及脏腑自身的气维持生命活动。最终导致形体与脏腑的萎缩,形体一旦开始萎缩,人就开始消瘦了。所以形体消瘦的人,体内必然是气不足,脏腑功能必然是弱化的。

  2、如果脾上的阴气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脾上的阳气必然太过,阴气不足为主证,阳气太过为次证。由于脾阳太过,过多的阳气上升到胃,使得胃阳太过而胃阴不足,过多的阳气进一步上升到口腔(脾胃开窍于口,后面会说到这个概念),导致口腔中的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阴气不足难以聚化成有形的津液,出现口渴,口干的现象。又由于脾阳太过,吃到肚子里的食物很容易化生成水谷精微之气,但由于脾阳太过,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中的阳气偏多,阴气过少,导致下降到肝肾的水谷精微之气过少,难以化生出足够的肝血和肾精。如此很可能导致不孕不育,月经量少等生殖系统疾病。与此相反,上升到心肺的水谷精微之气过多,所化生的心血过多,导致血管中的血液浓度过高,而心血是通过心阴化生的,过多的水谷精微之气需要心阴来化生成血液,消耗了过多的心阴,最终导致心阴不足而心阳太过。我们在前面讨论心的时候,说过如果心阳太过,很可能会导致失眠,多梦,高血压,血管硬化,脑出血等疾病。另外,由于上升到心的水谷精微之气太多,刚开始的时候,心阴所生化的心血过多而导致血管中血液浓度偏高,但久而久之,由于生化心血伤耗了过多的心阴从而导致心阴不足而心阳太过,心阴不足后,即使上升到心的水谷精微之气再多,也无法化生足够的心血,导致血液浓度由偏高转为偏少。水谷精微之气无法在心阴的作用下化生成心血,进一步上升到肺,在肺阳的作用下转化成卫气,卫气在肺阳的作用下,往上冲到鼻孔,所以鼻子喘粗气。在肺阴的作用下往下降,行走于全身的体表,所以这种阴阳失衡的人,全身体表热烘烘而不容易受风寒感冒,容易长肌肉而健壮。

  3、如果脾阳极过,则根据阴阳转化原理,此时脾阴必然也太过,脾阳极过引起的生理反映同上面第二种情况的分析,脾阴太过,那么过多阴气通过经络传导到肉中聚合成为脂肪,导致肥胖。笔者认为肌肉与脂肪都是由气化生而来,只是肌肉中的阳气偏多而脂肪中的阴气偏多,阳气有“散”的气化趋势,所以肌肉容易消失,阴气有“聚”的气化趋势,所以脂肪不容易消失。

  4、如果脾阴极过,则根据阴阳转化原理,此时脾阳必然也太过,脾阳太过引起的生理反映同上面第二种情况的分析,脾阴极过,那么极过的阴气通过经络传导到肉中聚合成为脂肪,导致肥胖。所以笔者认为形体肥胖的人,一定是脾的阴阳同时太过之人。中医将阴阳同时太过证称为“湿热证”,湿为阴,热为阳,湿热者,阴阳两过也。笔者将“湿热证”称为“阴阳两过证”或“阴阳两实证”,实者,太过也;虚者,不足也。在笔者看来,中医的概念只有三个字:“气”,“阴”,“阳”。气分阴阳,阴阳合于气。所以笔者不愿意引入太多的中医概念,譬如“湿热”,“痰饮”,“胃火”等所有中医概念、术语都可以用“气阴阳”来概括:“湿热”为“阴阳两过”,“痰饮”为“肺阴太过”,“胃火”为“胃阳太过”等。当然在具体治疗肥胖证的时候,还要根据四诊合参,诊断出到底时因为阳极过引起的还是阴极过引起的。如果是阳极过引起的,需要用性寒或凉,入脾经的中药调理,而如果是阴极过引起的,需要用性热或温,入脾经的中药调理。由此可见,中医对于同一种病,根据病证的不同,可以使用药性完全相反的中药,此为“同病异治”。当然,中医也有“异病同治”,即不同的病,可以用相同的中药治疗。原因是因为虽然患者得的病不同,但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诊断出来的病证确实一样的。所谓病证,就是指哪一脏腑出现了哪种阴阳失衡。譬如“肾阳不足”,“胃阳太过”,“肝阴不足”等都是具体的病证。对于“异病同治”的问题,我们会在后面内容中继续讨论。所以在笔者眼中不存在病的概念,只有阴阳平衡与否的概念。所谓病就是阴阳不平衡所导致的不适反映。中医不论病,中药不对病,中医中药调平衡,失衡杂病丛生,平衡百病自愈。

4、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意思是脾通过口于外界联系,脾的华彩在嘴唇上。那么脾为什么能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呢?脾开窍于口是由于口腔通过食道与胃相连,而胃与脾相表里,脾中的阳气可以上升到胃,然后继续沿着食道向上升到达口腔。另外,还由于足太阴脾经连接舌根,散布舌下,所以脾开窍于口。那么其华在唇怎么解释呢?这个可以用经络来解释,由于足阳明胃经经过嘴唇,并环绕嘴唇,所以胃上气血可以通过足阳明胃经传导到嘴唇,而足太阴脾经的分支连通脾与胃,脾胃相表里,所以脾上的气血可以通过胃,沿着足阳明胃经上升到嘴唇。所以说脾华在唇。如同“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一样,“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的理论对于中医“司外揣内”的辩证诊断很有帮助。通过望口与望唇的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的望诊可以判断脾胃的阴阳状况。我们先说说望口,望口主要是望口腔中舌体表面的舌苔与津液。如果脾胃的阴阳平衡,则舌苔薄白,舌体上津液的量适中。但如果脾或胃的阴阳失衡,则会出现异样舌苔,舌体上的津液的量会异常。具体表现为:

  1、如果脾胃上的阳气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脾胃上的阴气必然太过,阳气不足为主证,阴气太过为次证。由于阳气不足,上升到口腔中的阳气不足,导致口腔部位的阴阳平衡被打破,口腔部位的阳气开始不足而阴气太过,过多的阴气聚合成舌苔和津液,此时舌苔必定正常的薄白状态,而是偏厚白腻。总结一下:如果脾胃上的阳气不足,则舌苔偏厚白腻,舌体上津液较多。

  2、如果脾胃上的阳气极不足,则根据阴阳互根原理,此时脾胃上的阴气必然也不足,阳气极不足为主证,阴气不足为次证,由于上升到口腔中的阳气极不足,口腔部位的阳气极不足而阴气也不足。由于阳气极不足是由长期阳气不足导致的。上面已经分析过,如果脾胃的阳气不足,则舌苔应该是偏厚白腻的。随着阳气的进一步不足,阳气开始进入极不足状态,此时阴气由原来的太过突然转变为不足,口腔中的阴气不足,难以聚生成新的舌苔和津液,而原有的舌苔由于阳气极不足而无法气散,依附在舌体表面,刮之即去,中医将这种舌苔称作无根苔。总结一下:如果脾胃上的阳气极不足,则出现刮之即去颜色白腻的无根苔,舌体上少津。

  3、如果脾胃上的阴气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脾胃上的阳气必然太过,阴气不足为主证,阳气太过为次证。由于脾胃上的阳气太过,过多的阳气上升到口腔中,导致口腔部位的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阴气不足难以聚化成舌苔和津液,导致少苔少津。又由于口腔部位的阳气太过,阳气使得舌苔变黄,这个很容易理解,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如果我们用火去烧一张白纸,白纸还没有变灰烬之前应该是焦黄的。阳气将本来白色的舌苔“烤”黄也是同样的道理。总结一下:如果脾胃上的阴气不足,那么舌苔应该是少而黄的,舌体上应该是少津液的。

  4、如果脾胃上的阴气极不足,则根据阴阳互根原理,此时脾胃上的阳气必然也不足。阴气极不足为主证,阳气不足为次证。由于阳气不足,那么上升到口腔中的阳气必然不足,导致口腔部位的阳气不足而阴气太过,过多的阴气聚化成舌苔和津液,导致舌苔偏白腻,津液较多。总结一下:如果脾胃上的阴气极不足,那么舌苔反而偏白腻,舌体津液较多。

  说完了上面四种脾胃所表现出来的虚证,再说说下面四种实证:

  1、如果脾胃上的阳气太过,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脾胃上的阴气必然不足。阳气太过为主证,阴气不足为次证。脾胃上太过的阳气,上升到口腔,使得口腔部位的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不足的阴气难以聚化成津液和舌苔,导致舌体上津液稀少,舌苔或少,或无。总结一下:如果脾胃上的阳气太过,那么舌苔少或无,舌体上津液稀少。

  2、如果脾胃上的阳气极过,则根据阴阳转化原理,此时脾胃上的阴气必然太过。极过的阳气上升到口腔中,使得口腔部位的阳气极过而阴气太过,过多的阴气聚生成有形的津液和舌苔,但由于此时口腔中的阳气极过,舌苔的颜色呈黄色甚至黑色。这个也很容易理解,还是举火烧纸的例子,如果用火来烤一张白纸,在白纸还没有成灰烬前,白纸开始逐渐被火烧得焦黄,如果烧白纸的火慢慢增加,那么白纸就很容易从焦黄色变成焦黑色,成了灰烬。口腔中的阳气极过,舌苔成黄色或黑色的道理也在此。总结一下:如果脾胃上的阳气极过,那么舌苔厚腻呈焦黄或焦黑色,舌体上津液偏多。

  3、如果脾胃上的阴气太过,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脾胃上的阳气必然不足,阴气太过为主证,阳气不足为次证。由于脾胃上的阳气不足,上升到口腔中的阳气必然不足,导致口腔部位的阳气不足而阴气太过,太过的阴气聚化成有形的津液和舌苔,导致舌苔白厚腻,舌体上津液偏多。总结一下:如果脾胃上的阴气太过,那么舌苔白厚腻,舌体上津液偏多。

  4、如果脾胃上的阴气极过,根据阴阳转化原理,脾胃上的阳气必然太过。阴气极过为主证,阳气太过为次证。脾胃上太过的阳气上升到口腔,使得口腔部位的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由于此时口腔中的阴气不足,难以聚生成有形的津液与舌苔。由于阴气极过的状态是从阴气太过的状态逐渐转变过来的。上面已经分析了阴气太过时舌苔白厚腻,所以当阴气发展到太过的状态时,舌体上不再聚生成新的舌苔与津液,原来的白厚腻舌苔就成了依附在舌体上的“无根苔”,又由于此时口腔中的阳气太过,过多的阳气将这些无根苔“烤”成焦黄色。总结一下:如果脾胃上的阴气极过,那么舌体上出现一层刮之即去颜色焦黄的无根苔,舌体表面不在聚化出新的舌苔,并且舌体上津液较少。

  写到这里,笔者已经将“脾开窍于口”的理论全部分析了。读者朋友可以根据上述的理论分析经常观察一下自己的舌苔,从而获悉自己的脾胃阴阳状态。如果一旦通过观察诊断出脾胃已经开始阴阳失衡了,就得想法开始调理脾胃的阴阳了。只有这样才能将脾胃上的疾病扼杀在摇篮中,真正做到“治未病”的养生要求,无疾而终。至于诊断出脾胃哪种阴阳不平衡后,该如何调理,通过什么方法调理,笔者会在第四章《神奇的中药世界》、第五章《神秘的人体经络》和第六章《人人都是老中医》中详细介绍。当然望舌苔与津液不能单独进行,必须结合前面在讲“心开窍于舌”中提到的望舌质同时进行。才能比较准确地诊断出脾胃与心的阴阳状况。说完了“脾开窍于口”,我们再讲讲“脾,其华在唇”的理论。

  “脾,其华在唇”的理论在中医望诊中也经常用到。通过对嘴唇的观察,可以获悉脾胃上的阴阳状态。如果脾胃上的阴阳平衡,那么嘴唇一定是明亮而红润的。如果脾胃上阴阳失衡,那么嘴唇的色泽会出现异常。具体分析如下:1、如果脾胃上的阳气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脾胃上的阴气必然太过,阳气不足为主证,阴气太过为次证。由于脾胃上的阳气不足,则通过足太阴脾经上升到嘴唇的阳气不足,导致嘴唇部位的阳气不足而阴气太过,所以嘴唇色泽晦暗而润。又由于脾胃上的阳气不足,导致脾胃上的血液中阳气不足,血液难以上升到嘴唇,导致嘴唇发白无血红色。综合起来,如果脾胃上的阳气不足,那么嘴唇必然润而不红,色泽暗淡偏白。2、如果脾胃上的阳气极不足,则根据阴阳互根原理,此时脾胃上的阴气也不足,阳气极不足为主证,阴气不足为次证。阳气极不足导致通过胃经上升到嘴唇的阳气极不足,导致嘴唇部位的阳气极不足而阴气也不足,所以嘴唇色泽晦暗不润。又由于脾胃上的阳气极不足,则脾胃上的血液中的阳气也极不足,血液难以通过胃经上升到嘴唇,导致嘴唇发白无任何血色。综合起来,如果脾胃上的阳气极不足,那么嘴唇色泽晦暗苍白,唇体不润而干。3、如果脾胃上的阴气不足,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脾胃上的阳气必然太过,阴气不足为主证,阳气太过为次证。太过的阳气通过胃经上升到嘴唇,使得嘴唇部位的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嘴唇明亮但不润。又由于脾胃上的阳气太过,脾胃上血液中的阳气必然也太过,血液通过胃经上升到嘴唇,使得嘴唇鲜红。综合起来,如果脾胃上的阴气不足,那么嘴唇色泽明亮鲜红,不润而干。4、如果脾胃上的阴气极不足,则根据阴阳互根原理,脾胃上的阳气必然不足。阴气极不足为主证,阳气不足为次证。阳气不足导致通过胃经上升到嘴唇的阳气不足,最终导致嘴唇部位的阳气不足而阴气太过,所以嘴唇色泽晦暗而润。又由于脾胃上的阳气不足,则脾胃上血液中的阳气必然也不足,通过胃经上升到嘴唇的血液不多,导致嘴唇偏淡不红。又由于嘴唇部位的阴气太过,过多的阴气可能使嘴唇部位的本来就不足的血液聚合凝固起来而使得嘴唇呈淡青紫色。综合起来,如果脾胃上的阴气极不足,那么嘴唇暗淡,润而不红或呈淡青紫色。说完了上面的四种虚证,再说说下面的四种实证:

  1、如果脾胃上的阳气太过,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脾胃上的阴气必然不足。阳气太过为主证,阴气不足为次证。阳气太过使得通过胃经上升到嘴唇的阳气太过,导致嘴唇部位的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嘴唇明亮而干燥。又由于脾胃上的阳气太过,脾胃上血液中的阳气必然也太过,血液通过通过胃经上升到嘴唇,使得嘴唇呈鲜红甚至绛红色。综合起来,如果脾胃上的阳气太过,那么嘴唇或亮红,或明亮绛红,唇体干燥,甚至干裂出血。

  2、如果脾胃上的阳气极过,则根据阴阳转化原理,此时脾胃上的阴气太过。阳气极过为主证,阴气太过为次证。由于脾胃上的阳气极过,极过的阳气通过胃经上升到嘴唇,使得嘴唇部位的阳气极过而阴气太过,所以嘴唇色泽明亮而润。又由于脾胃上的阳气极过,则脾胃上血液中的阳气必然也极过,血液通过胃经上冲到嘴唇,使得嘴唇呈深红色。综合起来,如果脾胃上的阳气极过,那么嘴唇明亮深红,润而不干但有血泡,破而出脓血。

  3、如果脾胃上的阴气太过,则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脾胃上的阳气必然不足。阴气太过为主证,阳气不足为次证。由于阳气不足,则通过胃经上升到嘴唇的阳气必然不足,嘴唇部位的阳气不足而阴气太过,所以嘴唇晦暗而润。又由于脾胃上的阳气不足,则脾胃上血液中的阳气必然不足,通过胃经上升到嘴唇的血液必然也不足,所以嘴唇偏淡。又由于嘴唇部位的阳气不足而阴气太过,嘴唇部位不足的血液可能聚合凝固起来,导致嘴唇呈青紫色。综合起来,如果脾胃上的阴气太过,那么嘴唇或暗淡偏白,或晦暗青紫,唇体润而不干。

  4、如果脾胃上的阴气极过,则根据阴阳转化原理,此时脾胃上的阳气必然太过。阴气极过为主证,阳气太过为次证。太过的阳气经过胃经上升到嘴唇,则嘴唇部位的阳气太过而阴气不足,所以嘴唇明亮而干。又由于脾胃上的阳气太过,则脾胃上血液中的阳气太过,血液通过胃经上升到嘴唇,使得嘴唇鲜红。综合起来,如果脾胃上的阴气极过,那么嘴唇明亮鲜红,唇体干燥,甚至出血。

  写了这么多,笔者已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的概念讲完。读者朋友可以试着经常观察自己与家人的舌苔与嘴唇,看看自己与家人的脾胃是否阴阳平衡。如果自己诊断出脾胃阴阳失衡,可以针对具体哪种阴阳失衡而作相应地经络调理或中药调理。当然,读者朋友读到这里还只能停留在有点会诊断的水平而还没有达到会对症下药的水平。相信读者朋友在“悟”的前提下读完后面的内容后一定会懂得如何对症下药,通过或经络调理或中药调理,调理五脏的阴阳,使五脏的阴阳保持在平衡状态,这样的话,我们就会进入身轻如燕的健康状态,让亚健康不再出现,使疾病终生不来找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人都是老中医》系列28
《人人都是老中医》
武当道医学:天人合一道解足三里穴第二十二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法
小柴胡汤
你肯定没学过:时辰辨证疾病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