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个好用的补阴方剂

导读

每次说起补阴,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六味地黄丸!相信很多人对六味地黄丸都不陌生,甚至是不少人的至爱,个中原因嘛,自是不必言明。其实,除了六味地黄丸,还有不少方药也有很好的补阴作用,具体还有哪些呢?不妨让我先给您介绍几个补阴小帮手吧!


补阴剂

适应证:阴精不足证。

主症:形体消瘦,头晕耳鸣,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常用药:熟地黄、麦冬、沙参、阿胶、龟甲等。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一贯煎、百合固金汤等。


六味地黄丸(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六味地黄山山,茯苓泽泻牡丹,

填精滋阴补肾,还能惠及脾肝。

【方剂组成】熟地黄24克,山茱萸12克,山药24克,茯苓9克,泽泻9克,牡丹皮9克。

【功能主治】填精益髓,滋阴补肾。用于肾阴精不足之腰膝酸软,头眩目晕,视物昏花,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引饮,骨蒸潮热,五心烦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作痛,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者。

【简便方歌】地八山山四,茯苓泽泻丹皮三。

【方义陈述】本方中,熟地黄为君药,填髓益肾,滋补阴精;山茱萸、山药为臣药,三阴并补,固肾涩精;泽泻、茯苓、牡丹皮为佐药,健脾渗湿,清泻相火。六药合用,浊去清存,不燥不腻,补泻兼施。清代医家费伯雄赞之曰:“此方非但治肾精不足,实三阴并治之剂。有熟地黄之腻补肾水,即有泽泻之宣泄肾浊以济之;有萸肉之温涩肝经,即有牡丹皮之清泻肝火以佐之;有山药之收摄脾经,即有茯苓之淡渗脾湿以和之。药止六味,而大开大合,三阴并治,洵补方之正鹄也。”(《医方论》)

本方是填精益髓、滋阴补肾的基础方,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后世医家并以此为基础,演变出许多类似方,以适应相关疾病的治疗,应用时应仔细辨析,不可滥用。

简便方歌中“八、四、三”是药物的用量,按照旧制,都是以“钱”为单位的,1钱约等于现在的3克。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神经衰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视网膜及眼底疾病和小儿营养不良或发育迟缓等的治疗。

【临案心语】当今,六味地黄丸的名声之大,当是在中成药中居第一位的。许多人把它视为养生、长寿的“万全之剂”,动辄用之。真的不知道应该对这种现象为中医药的普及而产生的效应兴奋还是担忧,或二者兼有之。六味地黄丸,的确是久经考验的滋阴良药,凡中医没有不用此药的,这是无可置否的事实。但其应用范围是有明确针对性的——滋补肾精,这也是无可置否的事实。中医最重阴阳立论,辨证用药,如用滋阴之药去壮阳,岂不南辕北辙?用有限之矢去射日,岂不白折弓弩?该方在历史的传播过程中曾经派生出一系列方子,以应对不同的疾病,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它的局限性。方是好的,会用才是真正的好方。对中医药物、处方的宣传,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


大补阴丸(大补丸)(《丹溪心法》)

丹溪大补阴丸,知柏熟地龟甲,

猪髓蜂蜜赋形,滋阴降火除烦。

【方剂组成】熟地黄18克,龟甲18克,黄柏12克,知母12克,猪骨髓、蜂蜜适量。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之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痛热或萎软,舌红少苔,尺脉细数有力者。

【简便方歌】大补阴,龟地柏母。

【方义陈述】本方熟地黄、龟甲同为君药,一补真阴而益精髓,二潜元阳且壮筋骨。知母、黄柏共为臣药,一降肺胃肾经之火,滋养三经之阴;二泻肾与膀胱之火,还有坚阴之用。再用猪脊髓、蜂蜜赋形为丸,补髓生精,养阴润燥,实生辅佐之效。因本方立意为滋阴培本,故名“大补阴丸”。

本方滋阴、降火并用,治标治本兼顾,但主次分明,滋养为主,清降为辅,成为后世治疗阴虚火旺之证的常用方。

简便方歌中的“龟地柏母”,可理解为“跪地拜母”。

本方现代常用对肺结核、肾结核、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附睾炎、睾丸炎等的治疗。

【临案心语】阴虚宜补,这是普通的道理;阴虚难补,这是常见的困惑。因为阴虚易生热,阴虚不受补,面对这对矛盾,不少医生都经历过揪心的考量。大补阴丸,在补阴的同时有清降虚火之设,治病求本,扬长避短,实乃补阴药中设计相对完备的楷模。临证实践表明,本方有水涨船高之功:滋阴效果虽慢而稳妥,日积月累能见长效;用药后旧火渐去,新火少生,时限虽长却也少有外生枝节之事。笔者喜用此方化裁治疗部分慢性阴虚性疾患(如结核性疾病)和用于虚人(如生理机能渐减的老人)的养生,取效之中一般还少有补中生火之虑。


一贯煎(《续名医类案》)

一贯沙参生地,麦归川楝枸杞,

滋阴而补肝肾,疏达以解肝郁。

【方剂组成】北沙参9克,麦冬9克,当归9克,生地黄18克,枸杞子9克,川楝子6克。

【功能主治】滋阴疏肝。用于肝肾阴虚,肝气郁滞之胸脘胁痛,吞酸吐苦,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以及疝气瘕聚者。

【方义陈述】本方中,重用生地黄,滋养肝阴,涵养肝木,为君药;枸杞子滋肝肾,当归补阴血,沙参、麦冬养肺胃之阴,为臣药;川楝子,疏肝理气,泄热止痛,为佐药。诸药从肝立论,滋阴药物为主,疏肝药物为佐,使全方滋而不腻滞,疏而不伤阴,被誉为“涵养肝阴第一良药”(张山雷《中风斠诠》)。

本方为治疗阴虚气滞证的常用方,补疏同行,在养肝之体的同时体现出利肝之用的妙处。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痉挛、慢性肝炎、神经症、胸膜炎、肋间神经痛、月经不调等的治疗。

【临案心语】本方有滋阴涵木之治,为肝家常用之方。临床所见,肝强多伤及于胃,以脾胃有症状者为多见。肝为将军之官,易怒、易动,易犯及周围,伤害对象首选的就是胃家。本方明眼看来是养肝之治,其实在很大成分上包含养胃之治,创制者“防患于未然”的苦心跃然纸上。创制者魏之琇,是清代名医,他编纂的《续名医类案》,是对清初以前历代名医临证验案的辑录,也是对此前江瓘《名医类案》的补充。另有记录他本人行医生涯的经验集《柳州医话》等,也颇具特色,均流行于世。从柳氏所收医案和其本人医案中不难发现,其中所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验案中,许多都反映出他治肝与养胃同行的思想,只有认真研究,方可得到其中之奥妙处。


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

百合固金归冬,贝母玄草芍梗,

二地滋润肺肾,化痰止咳为宗。

【方剂组成】熟地黄9克,生地黄9克,当归9克,白芍3克,甘草3克,桔梗3克,玄参3克,贝母6克,麦冬6克,百合6克。

【功能主治】滋润肺肾,止咳化痰。用于肺肾阴亏,虚火上炎之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头晕目眩,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方义陈述】本方中,生、熟二地为君,滋肾阴,养肺阴,补血中兼有凉血之用;臣以百合、麦冬、玄参,润肺止咳,滋肾降火;佐以贝母、桔梗、当归、芍药,清肺化痰,利咽散结,敛肺止咳;使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和合,使阴得以补,血得以凉,火得以降,痰得以消,咳得以止,滋润肺肾之功成矣。

本方为肺肾同治之方,重在补肾,次在养肺,有金水相生之寓、收降火祛痰之妙,为历代滋补肺肾、止咳化痰之常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对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咽喉炎等的治疗。

【临案心语】固金之法,重在固本。本方立足于补肾养肺,为后世临床学家所器重。30多年前,余在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现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研修中西医结合学科期间,曽遇多例慢性肺系患者,其中有亲友圈内人或由他们介绍前来就诊者,明知病情棘手,亦无法推脱。遂在诸方研究中选定从此方入手,加减治之,大都有满意收获。从此偏爱于此方,且屡用屡效,更对其疗效坚信不疑。金水相生,肺肾相关,肺系疾患,病久必伤及于肾,仅从肺论治往往效果不彰,必走肺肾同治之道方可从源头上强化效果。笔者医案中,有大量的以本方加用蛤蚧、肉苁蓉、核桃仁之属治疗肺结核恢复期和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成功案例,一般都有药到病减之捷,病除者也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仙药之一地黄
六味地黄丸基本信息 4个中药方剂及6味中药材
中药地黄的功效及常见方剂
拓睿教育|| 方剂强化要点——气血双补剂、补阴剂
方剂歌诀详解——​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