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岁时乐事 | 霜降,霜染疏林秋意浓

倚槛穷双目,

疏林出远村。

秋深山有骨,

霜降水无痕。

天地供吟思,

烟霞入醉魂。

回头云破处,

新月报黄昏。

宋·江定斋《列岫亭》

当中原地区层林尽染草木黄落之时,就进入秋令尾声了。今日霜降,壬寅季秋戌月中气,也是秋令六气的最后一气。十五天后,就将迎来立冬节气。

通常霜降节气一过,就会有一场寒流来清肃秋叶美景,所以,在七十二候的物象里,霜降二候就是“草木黄落”。这一候则对应了易经十二辟卦的“剥”卦之象,就是说,在霜降之后,阴阳二气中的最后一丝阳气被阴气剥尽。这表现在自然物候上,就是草木枝叶皆枯黄而凋落。黄为五行土之色,万物皆生于土,而反于土,对应一年阴阳二气消长规律的十二辟卦在剥卦后即是“坤”卦,坤为土,大地草木将反归于黄土,霜降二候的草木黄落凋零之象即为迎来冬令六气的过渡之象。

《易经·系辞》言:“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文中的“岁”现在解释即是“年”,所谓岁岁年年好像指的是同一段时间,其实,还是有差别的。《尚书·尧典》记曰:“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说文·步部》释:“岁,木星也。越历二十八宿,宣遍阴阳,十二月一次。”这一个“岁”字,其涵义涉及了星相历法与阴阳寒暑,与通俗而言的“年”还是有差别的。

在暮秋寒露霜降节气之间,走进大自然中,观察山林秋色变化,体会寒暑相推自然迁变,是学习传统节气历法的好时机。

染千秋色不同,纵然娇艳也成空。凭风分付东流去,耐等寒枝春不穷。”本期题图选用的是宋代画家萧照所绘《秋山红树图》。这是一幅团扇画,画风出自李唐一派,虽为小画,却层次丰富意境深远。画中前景两艇轻舟缘溪而行,映衬出画面主体三株霜染叶红秋意浓郁的古树之姿。远景为两重纵深的幽静秋山,画左峭壁危滩江水潺潺,画右曲径通幽似有人家。画中树石运笔及远山渲染虽似草草而写实,却如摄魂般营造出深秋时节水寒风冷霜染疏林的景象。

如果说萧照的这幅小品《秋山红树图》画出了霜降时节的山水意象,那宋代诗人江定斋诗《列岫亭》则更具象的描绘出霜降物候与人文意象:“倚槛穷双目,疏林出远村。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天地供吟思,烟霞入醉魂。回头云破处,新月报黄昏。”中华传统诗书画皆是在基于群经之首的《易经》思想启发下,生发自传统人文经典修养之中的精神境界写照。

对于山水画来说,其根本在于要得山水之清气。得山水之清气,则需画者做到“澄怀味像”才行。唐代文人王维在其《山水诀》中道:“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对照当下的山水画作,可能形还在,但魂似乎少了点。这一点,需要回归到传统人文经典中去寻找、去滋养。

南宋诗人仇远有一首《树叶》诗写得好:“不知何树叶,红润极鲜明。一片风吹落,几番霜染成。止啼诚诳语,题字亦闲情。把玩真堪惜,携归予绣枰。”趁着寒流未至,不妨走进秋林中,寻找一片令自己感怀倾心的树叶吧。

文末跟读者们分享一个消息:我在新闻晨报连载九年的物候日志专栏将陆续结集出版,其中,《岁时香事》作为“文化传家系列丛书”之一已于今日由文汇出版社出版发行,有兴趣购买的读者可留言与我联系,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霜降:为什么古人喜欢在这一天结婚?
今日霜降:秋意暮,新冬至矣
夜读丨霜降: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二十四节气】寒露:天高昼暖夜来凉,草木萧疏梧落黄——寒露已至!潇潇秋意,暖暖添衣!
杪秋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秋将尽,草木未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