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梁诗正

梁诗正  

所属类别 :
其他人物相关

梁诗正(1697-1763)清朝大臣。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探花,官至东阁大学士,卒谥文庄。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文徵明,晚师颜真卿、李邕。 著有《矢音集》。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梁诗正

  • 出生地

    钱塘

  • 养仲

  • 职    位

    清朝大臣

  • 作    品

    《矢音集》

  • 芗林、文濂子

目录
1生平简介
2人物轶事
3个人成就
4清史文载

折叠 编辑本段 生平简介

梁诗正,幼有异禀,五岁始能言,授以四五言诗,略上口,即能诵。长擅文学,偕同杭世骏、陈兆等六人结"月课诗社",有《质韦集》行世。二十七岁,从院长万经读书敷文书院。雍正八年(1730)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两年后梁诗正出任山东乡试主考官。雍正十一年,任会试同考官。第二年充上书房师傅,教授皇子,尚书房行走,日讲起居注官。不久任侍读。雍正十三年,梁诗正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年底,丁母忧。?

乾隆元年(1736),乾隆帝让梁诗正在京修书,南书房行走。乾隆三年(1738)任侍读学士,乾隆帝赐梁诗正在京宅邸。任顺天武举乡试正考官,又任内阁学士、经筵讲官。乾隆四年(1639)梁诗正历任刑部、户部右侍郎。次年,升为左侍郎。

梁诗正

乾隆六年(1741),梁诗正升任《皇清文颖》馆副总裁,户部侍郎。梁诗正上奏:"皇上虽然尽力为旗人生计着想,然而仍然免不了旗人穷困贫乏。原因是旗人增添人丁,与日俱增,而如果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想常靠官养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屯田耕种是不行了。一方面,将闲散人等妥善安置在周边,使他们获得能自养的谋生之业,如:近京五百里地面及各省驻防地。另一方面,内陆已无闲田,原来就有在黑龙江宁古塔等地,分驻旗人用来耕种的成议,只是未曾施行。而今尚可维持,若不早日施实,若干年后,户口达十倍,想凭有数的钱粮,是不够不断增长的粮饷需要的。想靠增加老百姓赋税,而国家也有财务需要,无多余钱财养这么多吃白食的闲人。京师无空余地。看来,只有将户口散列边屯,可享耕牧的便利。另外,绿营兵丁也可适当停止招募、减少冗员。现在各营、镇已数千、百名而不仅人多,而且多用名额每年持续不下,数十百万银两,大多充作兵饷。在雍正元年曾彻底清除这种弊病,近年来,份份增设,有虚有实,差别很大。现在应当酌定数量、去除空缺、停止募补。"

乾隆帝十分赞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乾隆九年,梁诗正以侍郎,应赋御制诗。乾隆十年,梁诗正升为户部尚书。他奏陈:每年天下租赋只余二百余万两,应当节俭。慎勿兴土木之功、黩武之师,以维持盈余,保障国泰民安。乾隆十二年,梁诗正任《续文献通考》总裁。翌年,任兵部尚书。乾隆十四年,梁诗正晋升太子少师兼刑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协办大学士。乾隆十五年,充任吏部尚书、教习庶吉士。御史欧堪善上奏,弹劾梁诗正徇私包庇,说他徇师生情份,又说他包庇同乡,经查此二项,均无徇私实迹。还涉及他为两名京察人员引荐不当。乾隆帝认为这种小小徇情,非独梁诗正,举朝大臣恐怕也未尽绝。梁诗正被参劾,已经引为警惕,就可以了。同年,乾隆帝讯问四川学政朱荃情况,因为梁诗正答复为不清楚,而受累革职留任。乾隆十七年,因为父亲年迈,梁诗正乞归杭州,奉养老父,留在老父身边侍候。他返乡期间,潜心治学。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南巡,梁诗正迎接圣驾,恩准他在家食俸禄。次年,他的父亲去世,丁忧在籍。不久,他先后代理工部、兵部尚书。乾隆二十四年,梁诗正充任顺天乡试正考官。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二十八年,为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太子太傅,一时朝廷巨篇,都出自他的手笔,他总裁《国史》、《文颖》、《续文献通考》各馆,相关文章体例大多由他确定。乾隆皇帝再一次在皇宫附近,赐他寓所。年底,梁诗正去世,年67岁。乾隆帝亲谕皇子祭奠,并赏银千两。赠太保,入贤良祠。赐祭葬,谥号文庄。乾隆二十九年,梁诗正灵柩归里。乾隆帝下谕旨,令沿途文武官弁在二十里内的亲赴治奠,并派人护送,直到平安抵达江南,以此表示优恤。乾隆三十二年,葬于浙江象山。

乾隆四十五年,梁诗正去世多年之后,皇帝还念念不忘梁诗正,御制诗怀旧时,将梁诗正作为五词臣之首。后来,梁诗正的儿子梁敦书,官至兵部右侍郎。

折叠 编辑本段 人物轶事

据说,有梁诗正慧眼识侯嘉翻之事。侯嘉翻,台州(今浙江临海县)人,有才学,五十岁时,才拔贡,任县丞。一次,押解军饷到户部,管库的人有意勒索,不马上给他回执。侯嘉翻一时不知怎么办,正巧户部侍郎梁诗正见到了他的名字,说:"夷门也。"梁诗正的意思是说,侯嘉翻才如虢国时魏国的大梁夷门监侯嬴。说完,看看其他官员,又说:"尚书的祭文,诸君谦让不写,何不让侯嘉翻试试?"侯嘉翻到户部后堂拿起笔,铺好纸,不一会儿,写了一篇庄重美丽的骈体祭文。这时又有人让他再为诸司曹写一篇。侯嘉翻也不推辞,磨墨沾笔,又写了一篇四言韵文。堂上堂下的人啧啧称赞。那个管库的人见到此情况,已袖带回执,在门外等候侯嘉翻,准备把批文交给他。第二天,侯嘉翻便启程而归。清人戴璐记述此事时说:"今之解饷受累者多矣,有夷门之才则可以解饷,然赖文庄(梁诗正谥号)素知其人耳。"

折叠 编辑本段 个人成就

梁诗正的文章近南丰,诗骨苍秀。他也擅长书法。清人吴修在《昭代尺牍小传》称"诗正工书

梁诗正书法。"清人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书中说到梁诗正的书法:"公书初学柳成宫(柳公权),继参文(征明)、赵(孟頫),晚师颜(真卿)、李(北海)。"清人王昶在《春融堂集》中评梁诗正书法:"公常言,往在上书房为高宗作擘窠大字,适宪皇驾至,诸臣鹄立以俟,宪皇命作书,墨渍於袖,又命高宗拽之。"另据传,梁诗正与张照曾共同为乾隆帝联句《澄海楼联句》。《诗话》称赞梁诗正的应制诗"庄雅雍容,自然合节,情文相生之妙。专家苦吟不过如是。""公(梁诗正)则以稳惬胜。枚速马工,各擅能事。"

梁诗正长期修撰官书。乾隆十五年主修《钦定叶韵汇辑》十卷。乾隆十六年,主修《西清古鉴》四十卷,附《钱录》十六卷。后续《西清续鉴》二编,各二十卷。乾隆十七年,奉命修《西湖志纂》十五卷,还曾参与编撰《石渠宝籍》、《秘殿珠林》。此外,梁诗正将与乾隆帝奉和的诗作集,《恭和御制太液冰嬉元韵》。

折叠 编辑本段 清史文载

梁诗正,字养仲,浙江钱塘人。雍正八年进士及第,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十三年,以母忧归。高宗即位,召南书房行走。乾隆三年,补侍读学士。累迁户部侍郎。诗正疏言:"八旗除各省驻防与近京五百里俱听屯种,馀并随旗驻京。皇上为旗人资生计者,委曲备至,而旗人仍不免穷乏。盖生齿日繁,若不使自为养,而常欲官养之,势有不能。臣谓非屯田不可。今内陆无闲田,兴、盛二京膏腴未尽辟。世宗时,欲令黑龙江、宁

梁诗正著《三希堂法帖》古塔等处分驻旗人耕种,已有成议,未及举行。今不早为之所,数百年后,旗户十倍於今。以有数之钱粮,赡无穷之生齿,使取给於额饷之内,则兵弁之关支,不足供闲散之坐食;使取给於额饷之外,则民赋不能加,国用不能缺。户口日繁,待食者众,无馀财给之,京师亦无馀地处之。惟有酌派户口,散列边屯,使世享耕牧之利,以时讲武,亦以实边。诸行省绿营马步兵饷,较康熙年间渐增至五六百万。在各标营、镇协每处浮数十百名,不觉其多;在朝廷合计兵饷,则冗额岁不下数十百万。各省钱粮,大半留充兵饷,其不敷者,邻省协拨,而解部之项日少。向来各营多空粮,自雍正元年清查,此弊尽除。是近年兵额但依旧制,已比前有虚实之别。况直省要害之地,多满洲驻防,与各标营、镇协声势联络,其增设兵额可以裁汰者,宜令酌定数目,遇开除空缺,即停止募补。庶将来营制渐有节省,而现在兵丁无苦裁汰。"

十年,擢户部尚书,诗正疏言:"每岁天下租赋,以供官兵俸饷各项经费,惟馀二百馀万,实不足备水旱兵戈之用。今虽府库充盈,皇上宜以节俭为要,勿兴土木之工、黩武之师,庶以持盈保泰。"十三年,调兵部尚书。十四年,加太子少师,兼刑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协办大学士

十五年,调吏部尚书。御史欧堪善疏劾诗正徇庇行私,上召诸大臣及堪善廷诘。所劾皆无据,惟翰林院轮班引见,偶有越次。上谕曰:"梁诗正职在内廷,不过文学供奉,朕何如主,而谓诸臣能恣行其胸臆乎?至小小瞻徇私情,则不独诗正,诸大臣恐俱未能尽绝。如张廷玉掌院三十年,引见越次,不知凡几,何以未闻论劾?诗正有此一二可议,即被论劾,得以知所儆省,未始非福。堪善之言,当以为感,不当以为怨也。"会御史储麟趾劾四川学政朱荃匿丧,上询诗正,诗正对失指,下吏议,当夺职,命留任。

十六年,从上南巡,诗正父文濂年八十,予封典。十七年,疏乞终养。二十三年,丁父忧,召署工部尚书。二十四年,调署兵部尚书。二十五年,服阕,真除,仍命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二十八年,授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傅。寻卒,谥文庄。

子同书,举人,赐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敦书,官至兵部右侍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乾隆赞赏并采纳他的意见——北京西城杨梅竹斜街手机速写下
此人是乾隆皇帝贴身秘书,行书惊艳清朝,冠绝书法史200多年
清朝状元书法大观!【典藏精品】
曹雪芹有可能是梁清宽吗?
文言百练:司空图
清状元 梁国治《评书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