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竟然這樣“玩”石頭,佩服!









中国自古有玩石的传统,

一片顽石,成为几案上的清供;

抚摩一块块石头,

如同抚摩一个千古的故事。

古代米芾爱石更是出了名的。

宋徽宗《祥龙石图》局部


众所周知,

米芾还是我国赏石理论的奠基人。

米芾的赏石理论,

概括为“瘦、皱、”四字。

也应用于至今赏石观念中。


“瘦”




祥云(灵璧石 清 翟大坤爱遗石)

      赏石界有句口头禅:“宁玩圆蛋蛋,不要薄片片。”有人就奇怪了,瘦不就是很薄的意思吗?不是说“瘦”好吗?事实上,“瘦”是指观赏石体态纤瘦,形状怪异;石体挺拔,线条清晰。但瘦中见奇,奇现筋骨,骨有坚贞,坚贞出神,神中凝气。这种石头虽然清瘦嶙峋,却铁骨铮铮。或骨气凛然;这样的石头特征体现着“气”。

“皱”




秀峰(崂山绿石 清 刘墉爱遗石)


      “皱”是指观赏石体态起伏,时隐时现;石体凹凸,线条若明若暗。但皱中见变,变中有态,态现神秘。这种石头虽然形态怪异,却怪中有格,异中见韵。或起伏不平中有节奏;或若明若暗中有旋律;或在无形之中见有形;或在神秘之中见敦厚。总体上给人以变中见异、藏龙卧虎的感觉。这样的石头特征体现着“变”。

“透”




撷翠(灵璧石 清 顾沄爱遗石)


      “透”是指观赏石石体玲珑剔透,表里如一;体态纹理纵横;石质细腻洁净;石色斑斓,光泽夺目。这种石头虽然玲珑剔透,却透中见深,透中见光,给人以洁净淡雅、怡然天趣的感觉。色彩斑斓之中见绚丽,光泽夺目之中见淳朴,石质细腻之中见刚毅,纹理纵横之中有古奥,表里洁净之中见单纯。总之,它给人以光明磊落、堂堂正正、表里如一、一览无余的效果。这样的石头特征体现着“神”。


透洞分布的石体方位也有要求。如果一块奇石仅有一个孔洞,偏于边角,不能称为“透”。作为景观石,最好洞在中上方,或通体遍布,而山形石,最好洞在下方。


“漏”




紫岫洞天(纹石 清 翁同龢爱遗石)


      “漏”是指观赏石体态玲珑,溶洞贯通;石体嶙峋,连环透空。但漏中见灵,灵现隽智,智有乖巧。这种石头虽然玲珑透空,却变化多势,灵气十足。或有灵气游动之魂;或有瞬息多变之感;或有奔跑飞腾之势;或有旋律节奏之韵。但总体给人以谦和乖巧的感觉。正向著名藏石家沈均儒先生所说的那样:“石不能言最可人。”这样的石头特征体现着“灵”。



涌云峰(纹石 清 吴大澄爱遗石)


“瘦、皱、透、漏”特色各异,相映成辉。一块奇石“瘦皱”常兼有,具备“皱”的要素,自然也符合“瘦”的标准。而“透漏”应相连,有了透洞,自然也就是“漏”的一种,洞少可漏月,洞多能锁云。


古人玩石,

还极其在乎意境上的契合之度。

除了山形石外,

多是抽象的意境石,

除了意境之外,

其名字也多用

“云、峰、翠、秀”等字。


横云(太湖石 吴昌硕爱遗石)



翠峰(太湖石 清 陆恢爱遗石)



擎翠(崂山绿石 清 高凤翰爱遗石)



秀骨(太湖石 汪士慎爱遗石)



幽兰(灵璧石 张大千爱遗石)



钟乳石山子(张大千爱遗石)



锁云(灵璧石 明 米万钟爱遗石)



层云(青州石 清 冯桂芬爱遗石)



涌云(太湖石 徐渭仁爱遗石)



云岫(英石 清 高凤翰爱遗石)


石扉洞天(灵璧石 清 张熊爱遗石)



静谷(灵璧石 清 张熊爱遗石)



探云(灵璧石 清 阮元爱遗石)



苍瑛(太湖石 清 顾麟士爱遗石)



断崖残雪(灵璧石 清 顾文彬爱遗石)



洞天(太湖石 清 周峻爱遗石)



禅境(太湖石 清 李嘉福爱遗石)



皓月(灵璧石 清 吴湖帆爱遗石)



英石摆件(清)


剑阁(青州石 清 钱松爱遗石)



袅云(英石 清 吴征爱遗石)



独洞(灵璧石 清 虚谷爱遗石)



溪山烟雨(纹石 清 周莲爱遗石)


看了这些古石,

虽无具象的一目了然,

却有浓浓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

叹自然之造化,

发思古之幽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各种云各种峰,古人玩的石头怎么什么都不像?
【疯狂的石头】你见过但是叫不出名字的石头:庭院的四种常用景观置石
古人都玩什么石头?来看看他们的爱遗石
文人爱雅石
中国古典“赏石记”
上海博物馆新展聚焦传统赏石及文人心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