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财报攀升的背后 阿里云六大变化值得铭记



文/在前线 老凉

 

云计算市场,逆水行舟,唯有奋进。

 

2月1日晚间,阿里巴巴对外发布了其2018财年第三季度(2017年10月至12月底)财报显示,其云计算业务阿里云连续第11个季度保持规模翻番,该季度内同比增长104%达到35.99亿元。

 

财报还显示,2017年阿里云累计收入约112亿元,这是国内首次出现百亿规模的云计算服务商,并在亚洲市场上保持领先优势。

 


在前线认为,财报亮眼的背后,更应该记住的是阿里云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六大变化,这些变化涉及:市场地位、用户黏度、国际布局、技术突破、家国情怀、人才战略,从这些变化中,我们能够看到作为中国第一大公有云厂商,阿里云的坚韧、艰辛、成长与收获,而这六大变化也是推动阿里云业绩攀上的重要原因。

 

市场地位:国内国际全上台阶

 

进入2018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开始进入纵深领域的竞争,规模效应对于一个品牌而言,变得至关重要,在中国和全球市场都拥有核心市场地位的阿里云,在纵深之战中,表现得异常积极。

 

在过去一年中,阿里云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都上了新台阶。


在中国公有云市场上,阿里云是绝对的领导者。IDC数据显示,阿里云目前在中国公共云市场占有率为47.6%,为市场追随者的总和,也是市场第二位的五倍。

 


此外,在PaaS领域,阿里云也处于中国市场第一的领先位置,也是市场TOP5里唯一的中国企业。

 

而在全球公有云市场上,阿里云是让对手生畏的竞争者。

 

IDC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全球公共云计算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名为:亚马逊、微软、阿里云,这三家名字都以字母A开头(AWS、AliCloud、Azure)的云计算公司已经组成全球公共云市场的第一阵营。

 

自此之后,3A成了一种云计算市场上最亮眼和最激进的符号,而在3A格局中,阿里云不断提升自己,在中国和全球市场上,全面成长。

 

用户黏度:超大客户是试金石

 

去年11月份,在前线记者在旧金山机场登机口看到过“FASTER. HIGHER. STRONGER. NOW SMARTER.”的广告牌,上面印着阿里云和奥运五环的Logo。

 

当然,我也曾经在纽约的时代广场,看到不少中国品牌的大幅广告,在异乡看到这些,很为中国品牌感到骄傲。

 

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全球知名的国际品牌,并不容易,这需要很多方面的实力,以及比其他同行更多的努力,更需要得到全球用户的认可。

 

截至目前,阿里云服务了三分之一中国500强企业和全球超过100万云计算付费用户,这是了不起的成绩,备受众多用户的青睐,是阿里云取得市场地位和良好业绩的基础。

 

然而,在2017年,阿里云的用户群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超大客户把自己的核心系统放在阿里云上。

 

当然,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云计算走向成熟,超大客户开始真正上云,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阿里云在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完全可以他们的需求。

 

2017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超大企业客户群进一步扩大,其中包括奥组委、茅台、亚洲航空、飞利浦、恒逸、中国华能等。

 

云计算进入第十个年头,这已经是一个“传统行业”了,但是多年以来,云计算的用户多为中小企业用户,大型用户敬而远之。

 

阿里云超大企业客户提供了多种选择,不但有公有云,更有专有云,不管是计算还是网络以及安全性都为企业级用户提供了更多更强的选择。

 

受到越来越多超大客户的认可,是阿里云更大的荣耀,远比市场地位、优秀业绩更加重要,超大客户的青睐,意味着云计算、阿里云真正进入到了企业级圈。

 

家国情怀:科技扮演更重要角色

 

阿里云与奥运,阿里云与城市交通,阿里云与基因测序,阿里云与天文探索……在过去两年中,我们看到阿里云在全球机场、重要地标都在刷屏,这些文案和广告的背后却是科技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感动。

 

用马云的话说,这是阿里巴巴的家国情怀。马云的这个花名以及阿里巴巴每一个人的花名,都投射出这家公司弥漫的“侠之大者,家国情怀”。

 

阿里巴巴的这种氛围,展现在阿里云身上就是借助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去帮助产业、行业、全球、全人类,甚至更广阔的范畴,实现全新的转变,科技扮演新角色,而人类蜕变新未来。

 

如今,阿里巴巴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巨头,它借助科技赋能各行各业,奥运因为阿里巴巴、阿里云而成为智慧的奥运,还有更多的行业、产业因为科技、云计算实现新生,而普罗万众的未来也因此更加美好,这些听起来有些虚,但这就是未来。

 

国际布局:中国云世界云

 

中国云,世界云;世界云,中国云。

 

云计算没有国界,阿里云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的内涵,当然了,国际布局是云计算厂商做大做强的基础。

 

在全球范围内,阿里云已经在17个地域开放了34个可用区。而阿里云的人工智能技术——ET大脑,此前,ET城市大脑被科技部列为新一代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在杭州、雄安、苏州、衢州、重庆、西安、澳门,城市大脑已经启动建设。其中,在杭州,城市大脑为应用区域提高15%道路通行时间,让120救护车抵达现场的时间缩短一半。

 

近日进入东南亚,构建马来西亚城市大脑,进一步完善全球布局。

 

提供“日不落服务”是每一个云计算公司的梦想,阿里云一直在积极布局全球市场,力争为更多的跨国公司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它也同时为众多中国公司提供桥梁,助力这些兄弟企业扬帆出海。

 

1843年创立至今已经175岁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可谓是全球最老牌、最高端的财经媒体之一,这个老字号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当下依然有140万份的全球发行量,可见它的生命力之强。

 

今年初,《经济学人》特意为阿里云点赞。在一篇名为《中国科技公司计划偷走美国云计算公司的风头》的文章中,《经济学人》将中国的云计算称之为Great Cloud of China(伟大的中国云),暗示云计算,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长城(Great Wall of China,英文直译为伟大的中国墙)。

 

技术突破:人工智能破壁商业领域

 

在技术方面积极需求突破,更是阿里云成长快速的根本原因和不二法门。

 

9年前,阿里巴巴在国内率先开始对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投入研发资源。有报告显示,阿里巴巴是技术研发投入最高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持续的投入,造就了阿里的核心技术能力,使它蜕变成为一家技术公司。

 

需要指出的,在过去两年中,人工智能无疑是最大的热点。一时间,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在推人工智能战略并发布相关产品。


相比之下,阿里云的ET大脑有很大不同,它旨在帮助帮助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脱胎换骨实现新生,而有些公司则只是单纯的炒概念、蹭热点。

 

在去年12月份的云栖大会·北京峰会上,阿里云把人工智能与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在城市、工业、零售、金融、汽车、等多个场景中推出ET大脑“产业AI”方案。产业AI,可以说是ET大脑在产业中的全新生长。

 

首都机场借助阿里云的“ET航空大脑”,可以在50秒内刷新机场1700架次航班的停机位安排,廊桥停机位利用率提高10%,相当于每天有20,000名旅客不用再乘坐摆渡车。

 

在技术和产品方面持续推陈出新,是阿里云的习惯。单单在第三财季,阿里云共发布396款新产品和功能。

 

与此同时,在斯坦福大学发起的一项机器阅读理解领域顶级赛事中,阿里巴巴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开发的一个深度学习模型,得到了比人类更高的分数,该赛事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具权威的机器阅读理解比赛之一。这也是机器首次战胜人类。


人才战略:2030年的思与行

 

企业家都希望自己的企业基业长青,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一直以来,马云都认为阿里巴巴能够活102岁。在去年的云栖大会上,马云宣布阿里巴巴成立“达摩院”,并称未来3年将投入1000亿人民币启动资金。

 

达摩院,这个名字很另类,其实相当于阿里巴巴研究院、创新中心,但是马云说,这些名字都太普通,达摩院既是苦心僧修行的地方,也是阿里巴巴乃至未来中国的创新基地。

 

马云希望,达摩院为全球20亿的消费者解决1亿的就业机会,创造1000万的盈利企业空间。

 

而就在大会期间,一张集聚了众多业界大咖的合影刷爆朋友圈,这张照片共有14人,除了马云之外,其余13位都是全球知名的学术、技术大咖,他们是达摩院学术咨询委员会成员。

 

其中,包括:美国三院院士、人工智能世界级泰斗Michael I. Jordan;美国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分布式计算思想提出者李凯;人类基因组计划领军人物、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George M. Church等等,个个如雷贯耳。

 

除此之外,去年 9 月,密西根大学终身教授、世界顶级量子科学家施尧耘入职阿里巴巴,担任阿里云首席量子技术科学家、阿里云量子实验室主任。

 

而今年1月的消息称,两次理论计算机最高奖哥德尔奖(Gödel Prize)得主、匈牙利裔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马里奥·塞格德(Mario Szegedy)入职阿里巴巴达摩院,进驻位于西雅图的阿里云量子实验室(AQL)。

 

阿里深知,未来之战,是技术,更是人才。

 

在前线观察:要全面评价阿里云

 

不管是评价一个人,还是评价一个企业,都要看全面,评价阿里云不能只看业绩。

 

诚然,阿里巴巴现在是全球的互联网巨头,而阿里云更是快速崛起的云计算新贵,业绩一天比一天好,而在前线总结的六大亮点,是阿里云崛起公开的秘密。

 


辞旧迎新,2018年的云计算更让人期待,但竞争也更加激烈。对于阿里云而言,拥有了PaaS市场的话语权,正积极向更深层的领域进发,相比之下,拥有了先发优势,这也让它有精力和资本去做更多的事。

 

比如如何全面激活达摩院的火力,ET大脑如何向更多行业渗透,等等,都是阿里云的课题,当然也会是它前进道路上的助燃剂。

 

阿里云,中国云,世界云,加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里云栖大会:科技界的“奥斯卡” 市场的风向标 2017-10-11 10:14:30
马云:千亿投资成立达摩院,未来要比阿里巴巴活的时间长
阿里云大事记
云计算长卷:一文盘点2017年阿里云的12个关键词
从人工智能的落地,看阿里云如何助力NASA计划
阿里云付费用户破100万 预计年度收入破100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