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武术筋骨力训练方法揭密——典传筋骨开发

传统武术筋骨力训练的奥秘一直被少数人当作“传家宝”,不肯公开示人,筋骨的训练在传统武术练习过程中为何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呢?典传筋骨开发为大家揭密其中的缘由。

在古代中国如果说一个人身体好一定说:这个人筋骨好。还有宁练筋长一寸,不练肉厚三分的说法。由此可见,筋骨训练对于传统武术和身体健康都很重要。练武就是要练筋骨。这是中国传统武术千年不变的。如果你所学的门派是中国传统武术却不练筋骨的话,只能说你所学的不是真正的正统的中国传统武术。现在流行练习太极拳。很大部分练太极拳的人是按照动作的外形去做,光停留在动作的外形,而不注重筋骨力的训练,那就和广播操没什么区别了,只是用肌内来挥挥手踢踢腿而已。

只有能够做到筋骨练习的才是真正的传统武术拳法训练!

传统武术类拳谱有云“三回九转是一式”,可在现实的武林当中,比招多,比套路多,比打的漂亮已经变成了一种时尚。从推广的角度来讲,无可厚非,但从个人的修为来讲,则不利于传统武术的发展,会导致“武”与“舞”混为一谈,失去传统武术的本质!

在实际的练习过程当中,如果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功夫,则要狠抓基本功,“速度与劲力”永远是决定功夫高低的基本因素,抛开功力不谈,“四两拨千斤”也只能是神话。没有速度做媒介,跟实战都扯不上边。自古至今练习传统武术,先练好筋骨,打扎实基础,然后再练招,才可以更务实。

传统武术筋骨力训练核心方法揭密,第一步要练习什么?

拳与拳之间,招与招之间,无非就是形体表现的差异,人体的根本不会变,也不存在差异。而人体开发的指导则是动物的本能,所以传统拳多为象形拳。与其去参悟深奥无比的武学大论,不如去看动物世界,您所要的,它们身上全有。人体的直立是高级的象征,但从身体功能来讲,则是退化。

由于地球的引力,人体脊柱呈“s”形弯曲,失去了以身弓带动肢体的最科学的发力模式,变成了分散的肢节力。我们练传统内家拳,就是要重新整合人体,使人体的潜能得到重现。

所以说,练拳从整合筋骨开始,练拳的第一步也从来就是“撑筋拔骨”!

传统武术筋骨力训练方法揭密, 训练的核心要领是什么?

传统武术筋骨力训练的核心要领用一句话概括,即:紧中紧,崩断弦

在“大筋”的盘练中,有部分朋友不得要领,找不到“大筋”的存在,甚至不知道“大筋”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知道它的特性跟“皮筋”是一样的,得在拉紧的状态下,皮筋才会产生弹力,所以我们有必要先要撑开关节,而这种关节的撑开需要借助外在的阻力,但仅有第一步的拉紧还不够,需要在撑关节的基础上,通过紧发条的方式,使本已拉紧的大筋再紧一下,这时候才能够具备崩弹的状态。

有朋友练习的时候猛扯开关节,那样是起不要“撑筋拔骨”的作用的,我们需要慢慢拉紧,再紧一下,然后崩弹。

这样的感觉需要慢慢去体会。开始练习的时候,我们可能感觉不到大筋的存在,那是因为关节没有开发过,关节撑不开,大筋粗而紧,这时候,我们需要通过“由量变到质变”,慢慢加大练习的力度,数量先上去,一段时间以后,我们自然能够感觉到关节的撑拔,大筋的拉开。

在此基础上,随着数量累积上来,“大筋”开始出现反弹劲力,这时候,人体的运动开始变得灵活有弹性,进入到另外一个层次。

典传筋骨体系通过对大筋的专项系统训练,让筋骨从根本上得以改变:

开胯,开肩,开肋,脊柱,内脏等的撑筋拔骨的练习,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筋骨的生理构造,一方面打开骨缝,另一方面增强大筋的强度和韧性,从而使大筋具备更胜以往的弹性,能更好的产生动力和传导劲力,并且不会因为长时间的不练习而改变,可以说是从根上改变了人体结构。

传统武术筋骨力训练方法的精髓不在于套路,而在于单式,每一个单式又是若干个关节的组合,我们在练习时,细心体会,当每一个细节都是为发这把劲服务时,这个单式也就过关了!传统武术在运用方面,更注重细节的打法,以强打弱,所以对人体的薄弱部位要有一定的了解。一个简单的提手和落手,随便走出的一步,都可能成为您的杀伤性武器,这样的传统武术,就比较还原拳的本色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筋紧肉松——说说松与紧
末代剑圣拳术拳理深层解读
大道至简,万法归一 | 打破传统陈规,捅破内家拳这一层“窗户纸”
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流派中的内功
撑筋拔骨 呼吸入门 ——浅谈浑元形意太极门筋骨与呼吸
内家拳开肩的训练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