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 林鸿宣:“茅草屋走出的院士”

昨日,小新已经为大家

介绍了丁颖、陈焕镛、赵善欢

蒲蛰龙、卢永根、黄耀祥

这所农业大学培养出12位院士

(点击以上文字查看昨日推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今天,我们继续聆听

华农院士故事

感受院士风采

  庞雄飞:

昆虫科学泰斗


庞雄飞(1930-2004),广东佛山人,昆虫学家。1953年毕业于华南农学院,1959年获莫斯科农学院副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省科协副主席、中国昆虫学会理事等职。

1930年8月,庞雄飞出生在广东省佛山市一个清贫的教育世家。1949年他考入中山大学农学院蚕桑系(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转入华南农学院),后转到病虫害系学习,师从赵善欢、蒲蛰龙等我国第一代昆虫学名家。

1953年毕业,他留在华南农学院任教,同时在职攻读研究生。1955年奉派到苏联留学,在苏联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读昆虫学研究生,1959年获得苏联副博士学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短暂工作一段时间后,他被组织安排回到华南农学院任教,1961年晋升为讲师,并于1977年被破格由讲师晋升为教授,1983年始任华南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回到华南农学院后,庞雄飞雄心勃勃地倾其所学,报效祖国:一方面从事昆虫学的教学工作,一方面开始系统研究害虫防治中的生态学和天敌昆虫的分类与利用问题。他废寝忘食地奋斗在教育科研第一线,积极投身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条件,不问昼夜、不分寒暑地开展天敌昆虫、尤其是瓢虫科昆虫的分类研究工作。改革开放后,他以高级访问的学者身份于1982年赴美,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1984年经农业部批准建立了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1989年组织建立了农业部昆虫生态毒理重点开放实验室,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庞雄飞(右)与卢永根合影

庞雄飞深知人才对国家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性,领悟到在世界范围内人才竞争必将是国力竞争的焦点。他与其他教授一道抓住了学科队伍建设这个关键环节,加强年轻师资的培养,使昆虫学科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发展。同时,他们根据国际科学发展动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定了学科稳定而先进的研究方向。经过十年的努力,华农的昆虫学科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4年3月25日,庞雄飞病逝于广州,长眠于四季飘香的银河公墓桂花园。每年清明节,华农昆虫学专业的老师、研究生及已在广东省内外工作的学生们都齐聚老师墓前,共同缅怀恩师,重温昔日的教导,沐浴榜样的光辉。庞雄飞先生的精神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昆虫学家奋发向上,再续辉煌。

更多庞雄飞故事,请点击:华农这位院士终生与昆虫打交道,一家三口都是昆虫学家!

  郑儒永:

真菌研究女院士


郑儒永(1931—),原籍广东潮阳人,真菌学家。1952年转入华南农学院植保系;1953年在中国科学院真菌植病研究室担任研究实习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郑儒永长期致力于真菌分类的合理化与完善,主要研究小煤炱菌目、白粉菌目、毛霉目等目真菌的系统分类学。

郑儒永是我国著名的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她还是华南农业大学校友,是华农培养的十二位院士中的唯一一位女院士。

1949年,郑儒永考入岭南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庭园布置专业学习,随后又转入植物病理系(后在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转入华南农学院)。1953年从华南农学院植保系毕业后,她放弃了出国的机会,选择服从分配。有人说她这样的做法很傻,但是郑儒永院士说:“总觉得在刚刚解放、国家最需要建设人才的时候出国,像个逃兵跑掉一样。”

郑儒永与老伴合影

不愿意做“逃兵”的郑儒永被分配至刚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真菌植病研究室,致力于真菌分类系统的合理化与完善。在漫长的科研生涯中,她硕果累累。她曾在国际上首次发现高等植物中的内生毛霉,首次报道了我国特有的人体病原毛霉新种和新变种。时至今日,她的关于白粉菌科的属级分类系统,仍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郑儒永把自己的人生都献给了科研事业,哪怕骨质疏松和腰椎半滑脱症都不能阻止她在显微镜前忘我地工作。脊柱上的2根钢柱,9颗钢钉见证了她的科研生涯。郑儒永院士和黄河研究员没有子女,他们二老一起走过的人生岁月,几乎全部都献给了科研工作。

2019年4月2日,郑儒永与老伴黄河研究员,携手走进中国科学院,一起将毕生的积蓄150万元捐献给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郑儒永黄河奖学金”。她说,要为国家再做一点贡献。

更多郑儒永故事,请点击:又一院士捐资150万设立奖学金!他们,都来自华农53届!

  罗锡文:

铁牛下地,专家种田



罗锡文(1945—),湖南株洲人,农业机械化工程专家。1969年,获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学士学位。1982年,获华南农学院硕士学位。1987年至1989年,赴美进修。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水稻生产机械化和农业机械与装备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2020年在广州建设成功首个水稻无人农场。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

2021年11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名单公布,以华南农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罗锡文为第一完成人的 “基于北斗的农业机械自动导航作业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专家评价认为,项目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水田自动导航作业和主从导航作业居国际领先水平。(成果介绍请见《华农喜获2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荣誉的背后,是罗锡文对农机事业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热爱。
1945年,罗锡文出生于湖南株洲的农村中。从小,罗锡文就跟着大人一起下田干活,拔秧、车水、割禾、打禾……所有的农活罗锡文都干过。尤其是“双抢”(注:指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时,他总是天未亮便起床下地拔秧,天亮了回家吃过早饭又下田插秧。仔细看罗锡文的左手无名指,会发现它比正常的手指要短一些,那是他小时候和姐姐比赛割水稻,被镰刀割掉了2毫米。正是童年经历,让他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感受和依恋特别深,“总想着怎么把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
“研究农机,就是要为农民实实在在做点事情。”进入华农之后,罗锡文开始深耕农机领域。有一年,邵耀坚教授收到一篇要评审的硕士学位论文,里面的内容引发了罗锡文对水稻直播技术的思考,“能不能找到一种方式,既能实现有序种植,又能减少工序?”
为此,他提出了水稻精量直播的思路,用了十多年的时间研发成功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为了推广技术、了解需求,他经常到全国各地进行推广示范和技术调研。每到一个地方进行水稻直播推广试验,罗锡文都要卷起裤脚、脱下鞋袜,赤脚走进泥泞的田里。他常说:“什么是脚踏实地?就是要两只脚踩在泥土里去感受农机具作业的状况。”
在这个过程中,罗锡文的目光顺着水稻精量直播,看到了更深远的未来——智慧农业。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作为智能农机装备的核心技术,农业机械自动导航作业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为了打破这一局面,2003年,罗锡文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基于卫星定位的农业机械自动导航作业技术的研究。
通过十多年的努力,罗锡文带领团队突破了导航定位、路径跟踪等十大关键技术,取得了三大创新成果。目前,基于该技术发明的农机自动导航作业线控装置和农机北斗自动导航产品已投入应用,在新疆等十省区累计推广农机自动导航作业产品2679套。仅2017年至2019年累计应用面积就达871.5万亩,节本增收10.79亿元,经济效益显著。
罗锡文说,未来农业是“铁牛下地,专家种田”,未来农民一定是高素质复合型的科技人才。因此,人才培养一直是他非常重视的事情。自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以来,罗锡文始终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对待课堂和学生。教学过程中,他特别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思考,因为“只有在创新思维的驱动下,才能设计出先进的农业机械,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的问题”。罗锡文的教学效果评分一直都是90分以上,学生们都说,“在罗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是主人。”
生动的课堂背后,是罗锡文数十年如一日的精心备课。如为研究生开设的《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已经上了十几年,他仍会为每节课重新备课。有时,课本里仅一节的内容在备课本上竟写了近十页,字迹工整清晰,授课的进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等一应俱全。一位研究生在课间时偶然看到了罗锡文的讲稿,不禁肃然起敬:“小小的一本备课本,其教育意义已胜过千言万语。罗老师那种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心中。”


2020年春耕时节,罗锡文院士(中)在田头吃盒饭


2020年3月,一张“院士吃盒饭”的照片在网上引起热议。在那个特殊的春耕季节,为打赢“抗疫情、促生产、保供应”攻坚战,罗锡文带队驱车几百公里,到广东廉江指导水稻精量穴直播工作。照片上,罗锡文正坐在田头上吃盒饭。照片外,在他面前的广阔田地里,水稻直播机正在忙着播种,一阵新翻的泥土清香飘荡。
 
尽管取得如此成就,罗锡文的微信昵称还是“开直播机的老头”。他说:“我在农村长大,我知道农民的辛苦和艰难。我们研究农机,就一定要为农民、为农业实实在在做点事。有人问我选择农机事业后不后悔,我说我永不后悔。如果有下辈子,我还会选择农机。”

更多罗锡文故事,请点击:那个“开直播机的老头”又火了!他说,下辈子还干农机!——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

  林鸿宣:

“茅草屋走出的院士”



林鸿宣(1960—),海南文昌人,作物遗传学家。1983年获华南农学院学士学位,1986年和1994年分别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和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水稻重要复杂性状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

1960年11月,林鸿宣出生于海南东昌农场,他的父母在农场里种橡胶谋生。物资匮乏时期,学校基本停课,林鸿宣白天劳动,晚上在煤油灯下看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这样的求学经历,锻炼了他独立、能吃苦的能力。

农场出生的林鸿宣,与农业有着难解难分的缘分:从农场小学、农场初中、农场高中,再到后来的农业大学。有人说,林鸿宣是“从海南茅草屋走出的院士”。1979年,他考入华南农学院,终于有机会去揭开遗传学的神秘面纱。林鸿宣的想法朴素而真挚:“要珍惜时间,更加刻苦学习。”

在本科就读期间,他找到了“水稻”这一科研生涯中的终身伴侣。为了学到更多的水稻遗传育种学知识,林鸿宣决心继续深造,四年不懈的努力让他一举考入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进入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深造。1994年7月,林鸿宣获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本硕博三个时期的毕业论文,林鸿宣都以水稻为研究对象,而且集中在作物遗传育种方向上。

林鸿宣(左二)在实验室

在林鸿宣看来,研究水稻一定得下田和水稻亲密接触,观察它们的生长性状。每年夏天最热的时候,上海农场的农田里就会出现林鸿宣等人忙碌的身影。冬天便是去他的家乡海南岛下田,因为海南冬天气候好,水稻可以多种一季,可以加快实验速度。“成千上万株水稻,我们要一株一株地做标记。从定位基因到解析出它的功能,中间要花费六七年时间。”就这样,他带领研究组不断地下田、种材料,观察性状、采样,回到实验室后再不断地做实验。如此往复,年复一年。他和团队一直坚信,只要打好科研基础,踏踏实实做一定会出成果。

每当谈到国内的水稻研究时,他总是会露出欣慰的笑容。“整个国家都很重视水稻领域的研究,发展比较快。在这个领域,我国是可以拿到国际上比一比的。”这个“比一比”,道出了中国水稻研究在国际上的先进水平,也道出了林院士的自信,“被评为院士是新的起点,应该比以前做的更好,要为中国在国际水稻研究界树立更高的地位”。

林鸿宣对家乡海南怀有深厚的感情。虽然他研究的是基础科学,无法为海南直接做点什么事情,但是他依然表示,自己要努力为国家做好水稻基础研究,将来在惠及全国的同时惠及海南。他对青少年给予殷殷寄语:“有知识最重要,读书是很好的努力方向。多掌握,多积累,既可以改变人生,也可以为国家做贡献。”

更多林鸿宣故事,请点击:林鸿宣:钟情水稻研究的中科院院士

      吴清平:    

不忘初心,心清意平


吴清平(1962—),广东梅州人,食品安全科学技术专家。1984年、1987年分获华南农业大学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获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主要从事生物安全监测与控制、食用菌产业化关键技术以及微生物发酵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吴清平1962年出生于梅州。他的父亲在黄坑卫生站当医生,是远近有名的“知识分子”。虽然家里辛苦,但吴清平从小就十分勤奋好学,立志要考上重点大学。

在吴清平的刻苦努力下,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1980年,吴清平考上华南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获得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后一直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工作,成为我国知名食品微生物专家。

微生物的研究需要经常做大量、反复的培养皿实验,在项目攻坚阶段吴清平经常不分假日、不分昼夜地工作。针对中国食品行业出现严重的微生物安全风险,他从基础研究着手,发明先进的共性监控技术并建立起相关理论体系,研制出重点产业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和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标准,解决了食品安全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显著推动中国食品安全科学理论不断提升和产业健康发展。

吴清平指导科技人员做实验

2004年,吴清平获第七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2007年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面对荣耀加身,他却正如其名一般“心清意平”。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接受《梅州日报》采访时,吴清平说:“希望认真做好我们的科研,我们还是沿着我们走过的路,研究食用菌食品安全,包括微生物工程。”他表示会继续潜心于微生物工程的钻研,为我国食品安全和食用菌生产科研作出更大贡献。

更多吴清平故事,请点击:院士摇篮丨吴清平校友当选2015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耀光:     

  归国游子,光耀稻穗  

刘耀光(1954—),广东韶关人,植物遗传学家。1981年,获华南农学院学士学位。1988年,获日本香川大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是华南农业大学作物学一级带头人。主要从事植物育性发育的分子遗传和基因工程等方面研究。

1955年被誉为“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之父”的丁颖被选聘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丁颖的学生兼助手卢永根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他保存了华南地区最大的野生水稻基因库。2017年,卢永根的学生刘耀光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他发出了杂交水稻育性发育分子基础研究的“中国声音”。丁颖、卢永根、刘耀光,共同书写了华农“一门三院士”的佳话。
“老华农人”刘耀光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1978年入读华南农学院农学系,1984年考入卢永根研究团队,后被选派为海外留学研究生。1984年至1996年赴日本攻读学位,参与研究。身在异乡,刘耀光渴望回国开展研究,他常说要“做自己国家的事业”。期间,刘耀光一直与卢永根保持书信来往,卢永根一直在书信中向他介绍中国的科研现状,常常鼓励他回国。
 “华农是我的母校,导师也在华农,回国回华农对于我而言就是最好的选择。”1996年6月,刚一回国,刘耀光还没有顾得上安顿好家人,就来到华农报到,全身心投入研究工作。尽管当时的条件刻苦,但为了做科研,卢永根带领学生们建立了一个遗传工程研究室。“虽然条件不如国外的,但有基本的研究条件和经费支持,那时候梅曼彤教授是实验室的主任,给了我很多帮助。”刘耀光回忆道。
在刘耀光看来,“一门三院士”不仅意味着研究内容、材料的传承,更意味着丁颖精神的传承:“正如卢老师经常教导我们的,丁颖精神强调对待科学的严谨坚持,不能摆花架子,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开展科学研究。”卢永根院士在科研作风上的严谨、在生活作风上的简朴与捐赠毕生积蓄的事迹深深地影响和激励了刘耀光,“卢老师的奉献精神、回报社会的精神对我激励非常大。卢老师不仅是我学业上的导师,更是我生活和学风方面的楷模。”

刘耀光(左三)与卢永根(左四)在田间实验

卢永根生前曾这样评价刘耀光:“刘耀光是一个追求科学、淡泊名利的人。在这样一个浮躁不安的世界里,刘耀光沉得住气,不骄不躁,他发表的文章,篇篇是精品。”
2013年,刘耀光公布,他带领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定位提取到了三系杂交水稻中被广泛应用的一个雄性不育基因,并阐明了它的作用机理。在这之后,刘耀光和团队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导致水稻不育的基因密码,让广大水稻育种学家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称手的实践工具。2019年,刘耀光主持完成的“杂交稻育性控制的分子遗传基础”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师徒几代人对水稻的探索在刘耀光这里又一次实现新的突破。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刘耀光认为,国家粮食安全要以粮食自给自足为根基,水稻是南方第一大作物,如何保障粮食生产,遗传改良永远是牵引力。“如今我国的水稻产能虽然很高了,但随着耕地逐渐减少,只有进一步促进水稻高产和稳产,才能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刘耀光说,分子育种就像百米赛跑,能够短时间内通过遗传育种快速培育更多新品种,对水稻和其它作物研究起助推作用。
从丁颖院士到卢永根院士再到刘耀光院士,一株稻穗,花开百年。如今,这株稻穗上的后辈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索。近年来,新一代生物技术即“基因编辑”技术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依靠基因编辑技术,人类能够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刘耀光团队在作物遗传学、植物代谢基因工程和基因编辑等领域佳绩频传;团队凝聚了一大批立志从事农业科学基础研究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珠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乐天就是从团队的博士生开始逐渐成长起来的杰出代表。丁颖精神,薪火相传。硕果累累,代代相继,不曾停息。

更多刘耀光故事,请点击:归国游子,光耀稻穗——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


丁颖、陈焕镛、赵善欢
蒲蛰龙、卢永根、黄耀祥
庞雄飞、郑儒永、罗锡文
林鸿宣、吴清平、刘耀光
十二位院士的高尚品格
始终感召着一代又一代华农人

哪位院士的故事让你印象深刻?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7岁院士,800多万捐款,卢永根倾其一生为华农
每日一星|作物遗传学专家 卢永根
中国科学院讣告,布衣院士因病去世,生前拒绝坐专车却裸捐880万
勤俭一辈子 他捐出毕生积蓄
华农上演“铁牛下田” 袁隆平参会受学子追捧
这位“开直播机的老头”,“闯”出无人农场丨院士 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