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轴线设计的基点

据媒体报道,万宁桥周边整治工作即将启动,并计划今年完工。万宁桥位于古积水潭与元通惠河的交界点,是元大都起源的重要标志,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万宁桥俗称后门桥,因位于地安门(亦称后门)外而有此称。它南北向跨越通惠河(今玉河),是北京中轴线和大运河文化带两大文化轴线交汇的节点,是古都北京极为珍贵和重要的历史文化地标。

中轴线设计的基点

北京中轴线的源起是元大都中轴线。元大都的设计者刘秉忠依据《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传统都城规划理念,结合蒙古族逐水而居的游牧习俗,围绕当时什刹海附近(时称积水潭或海子)的大片水域来布局,将水面向东突出的最边缘点——也就是万宁桥所在的位置作为城市中轴线的基点,紧挨着“海子”东岸向南北延伸画出一条中轴线。

北端顶点钟鼓楼,是全城报时的机关,也是全城建筑的制高点,体现着应天顺时、生息有序的秩序感和崇高性。向南,则贯穿皇城、宫城,一组组宏伟的宫殿、坛庙左右对称排列开来,坊里街巷横平竖直棋盘式地分布四周。这条中轴线北起钟鼓楼南至丽正门,为后来的明清两朝所继承,支撑起北京城独有的壮美秩序,构成北京古都风貌的“脊梁”,万宁桥所在的位置正是北京中轴线设计的基点。

京杭大运河上第一桥

元大都作为全国统一王朝的首都,物资需求庞大,粮赋供给几乎全部仰仗江南,漕运成为重中之重。在隋唐南北大运河的基础上,元朝对大运河进一步裁弯取直,先后开凿了济州河、会通河,使大运河从通州直通江南。元朝杰出的水利专家郭守敬,通过对北京地区水资源及地形的详细勘查,成功地解决了从通州到大都城这一段的运输难题。

他设计导引昌平白浮泉水西行,从上游绕过沙河、清河谷地,循西山麓转而东南,沿着平缓的坡降,汇集沿途泉流,聚入瓮山泊(今昆明湖);再从瓮山泊扩浚长河、高梁河至和义门(今西直门)水关入大都城,汇入积水潭;又从万宁桥下沿皇城东墙外南下出丽正门东水关,向东南流至文明门(今崇文门以北)外,与金代的闸河故道相接,下至通州高丽庄入今北运河。这项水利工程为大都城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水源,使城内的积水潭成为大运河的终点码头,标志着京杭大运河的全面通航。

通漕之日,元世祖忽必烈站在万宁桥上,向东看,首尾相连的漕船迤迤驶来;向西看,积水潭里桅杆林立、舳舻蔽水,于是兴奋地将该河命名为“通惠河”。

万宁桥属于闸桥,桥下的澄清上闸(又名海子闸)是漕船进入大运河终点的最后一道闸门,闸上的木板桥(明代以后改为石桥)也是漕船离开积水潭码头必经的第一座桥梁。桥梁连接的大道不仅是元大都的中轴线,也是南北交通要道。漕运物资汇集于海子沿岸,经此流向城里城外,其周边形成了元大都“面朝后市”中的市场格局,商业十分繁华。元史记载,当时的海子东岸,万宁桥至钟鼓楼一带,米市、面市、绸缎市、珠宝市、鹅鸭市、果子市……各种店铺鳞次栉比;茶楼酒肆、商铺作坊旗幌如林,南北大贾、西域客商充斥其间,车水马龙。从至元三十年(1293年)该河通航至元末约50年间,浩浩荡荡的船队曾络绎不绝地穿行大都城内,经万宁桥下进入积水潭码头。可以说,这一时期的积水潭(什刹海)沿岸,呈现出一幅元代的《清明上河图》。而这一商脉至今绵延不息。

万宁桥东西两侧的石泊岸上有6尊栩栩如生的镇水神兽,它们和石桥、河道、泊岸、闸基等共同构成了自元、明以来保存相对完好的大运河文化遗存,2014年6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市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大运河遗迹一共有5处,其中河道3段,包括西城区通惠河北京旧城段——什刹海、东城区通惠河北京旧城段——玉河故道、通州区通惠河通州段;遗产点2个,包括西城区澄清上闸(即万宁桥)、东城区澄清中闸(东不压桥)。除了通州通惠河段河道外,余下皆分布在万宁桥附近。

打造古老而全新的文化地标

万宁桥作为北京中轴线和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节点、枢纽,是古都北京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地标,更是难得的从元代延续至今的文物古迹,其历史文化价值不言而喻。早在上世纪90年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就曾向市委市政府提出过万宁桥的重要地位和保护建议,在他的建议下,万宁桥地上部分得到了必要而恰当的保护。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当初有限的保护已不能适应新时代首都文化发展的需求,不足以体现该遗产点在中轴线项目申遗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的重要性和价值感。

古都风貌保护的宗旨是让城市保护和更新有机衔接,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2000年,万宁桥下整理出通惠河旧河道及相关遗迹,展现出万宁桥与东西两侧文化景观的内在联系,构成了大运河文化带一处完整的遗产点,从而大大提升了其景观价值和文化意义。由此开辟出来的玉河遗址公园,不仅明显改善了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而且成为市民游览、休憩的热门景点。这为该地区古迹保护和城市更新发展有机结合提供了基础和先例。

然而,其所在的地安门外大街到钟鼓楼之间不足1公里的路段,依旧承担着城市主干道的功能,人车川流不息。周边机构、商铺、民居密集,加上什刹海地区和南锣鼓巷的旅游人口,该区域的拥堵指数一直居高不下。尽管万宁桥的栏板、望柱等已得到相应保护,但石拱桥主体仍在承受着人流车流的碾轧。

据报道,万宁桥今年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以“对称协调、慢行亲水、减法为主、最小改动”为原则进行方案设计,通过对桥体紧邻四角雁翅、滨水岸线、景观绿化、街道家具等进行适当调整,强化中轴线在万宁桥节点的空间统领作用。建议在不影响日常交通的前提下,消失的地安门可以在夜间通过现代光电技术和三维投影等在原地做出城门标识,与钟鼓楼交相辉映;通过展露万宁桥的石拱桥原貌,提升此段中轴线景观的原生性。同时,结合相邻的玉河遗址、什刹海和南锣鼓巷这些业已形成的旅游热点,打造一个北中轴线文化广场。

为实现这一设想,需要市里统筹协调市规划、交通、城建等相关部门力量,深入调研如何通过疏解功能、合理布局,打通周边道路微循环等方式,在此集中展现老字号、老建筑、老街巷、老民居、老玩意儿等,将真正属于古都文化、京味儿文化的东西吸引过来。把丰富的历史景观融入百姓生活,为老城北部增添一处独具特色的文化休闲场所。

果能如此,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将以古老而全新的文化地标形象点亮中轴线北段,凸显古都风貌和古都韵味。如果说天安门广场和前门大街的改造具有现代、开放的意味,那么,与之遥相呼应的地安门-万宁桥-钟鼓楼文化广场,将构成更具传统文化底蕴和古都文脉气韵的历史文化地标。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科院历史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宁桥 北京城中轴线上第一桥
万宁桥所处位置就是什刹海近入玉河口处,是元代大运河漕运的始点
读书229——《桥塔》之北京古桥(5)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泽润京城繁华灵动的人文气韵
业务进展|我院组织开展2023年度万宁桥“体检”工作
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二十七处河道(一)通惠河北京旧城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