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麦灌浆期产量形成综合研判与预测分析

江苏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 科普创新服务 专栏 

33  江苏小麦灌浆期产量形成综合研判
与预测分析
当前,我省小麦已完成籽粒形成期,进入籽粒灌浆期,淮南麦区到成熟收获期还有15~25天,淮北麦区还有25~35天,是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灌浆期高产小麦长势



一、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产量形势的预测分析研判



近期,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各市、县(区)对本年度小麦产量形势进行了调查研判和分析预测,汇总结果表明:今年我省夏熟小麦生产形势较好,目前预测全省小麦面积、单产和总产为“三增”趋势,单产和总产有望再创历史新高。按产量结构汇总分析,预计本年度全省小麦理论亩产增9.6公斤,增产幅度为2.09%,若以上年度省统计公报亩产(379.5公斤)为基础,预测本年度全省小麦平均亩产为387.4公斤,亩增7.9公斤。按全省小麦总面积3558.9万亩(厅农情调度数据)计算,预计全省小麦总产为1378.7万吨(275.7亿斤),比上年度增36.5万吨(7.3亿斤)。

2022年全省小麦产量技术分析预测情况汇总表
(数据来源于全省13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技术分析,与农业行政和统计数据有差别,仅供参考)

(一)全省小麦单产预测

预测汇总结果,全省小麦亩产构成“三要素”(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均表现为持平略增的趋势。13个市均为增产趋势。其中,苏北五市表现为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持平略增、千粒重持平略减;苏中三市表现为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三增”;苏南五市表现为每亩穗数持平略减、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略增。
1、每亩穗数持平略增。预计本年度全省小麦平均每亩穗数37.70万,比历史最高的上年增0.07万穗,增0.18%。其中,苏北5市平均每亩穗数为40.46万穗,比上年增0.04万穗,增0.11%;苏中3市平均每亩穗数为32.90万穗,比上年增0.70万穗,增2.18%;苏南5市平均每亩穗数为29.35万穗,比上年减0.11万穗,减0.38%。
 2、每穗粒数持平略增。预计本年度全省小麦平均每穗粒数31.14粒(此前2015年为历史最高,30.90粒),比上年增0.35粒,增1.14%。其中,苏北5市平均每穗粒数为29.60粒,比上年增0.37粒,增1.28%;苏中3市平均每穗粒数为34.81粒,比上年增0.11粒,增0.30%;苏南5市平均每穗粒数为36.57粒,比上年增0.19粒,增0.53%。
3、千粒重持平略增。预计本年度全省小麦平均千粒重40.00克,比上年增0.29克,增0.73%。其中,苏北5市平均千粒重为39.88克,与上年的39.89克持平略减;苏中3市平均千粒重为40.24克,比上年增0.84克,增2.14%;苏南5市平均千粒重为40.36克,比上年增1.45克,增3.72%。
4、预测理论单产增。预计本年度全省小麦理论亩产469.62公斤,比上年增9.62公斤,增2.09%。其中,苏北5市平均为477.68公斤,比上年增6.3公斤,增1.34%;苏中3市平均为460.86公斤,比上年增19.06公斤,增4.31%;苏南5市平均为433.15公斤,比上年增16.19公斤,增3.88%。

(二)全省小麦总产分析

1、面积因素分析。据省农业农村厅农情调度,今年我省夏粮播种面积3695万亩,较上年增3万亩,其中小麦3558.9万亩、较上年增22.1万亩。据本次产量预测各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上报数,全省夏粮3765.7万亩,其中小麦3626.44万亩、较上年实收增90多万亩。据江苏省气象局生态气象与卫星遥感中心监测评估小麦种植面积为3573.80万亩。综合来看今年夏粮及小麦面积是增加的趋势。

 2、单产因素分析。从产量结构“三因素”看,目前每亩穗数已经定型;每穗粒数也基本确定,病虫害发生较轻,天气趋势良好,预计变化幅度不大。最不确定的因素是千粒重,苏南麦区至成熟收获期还有15~20天,苏中麦区还有20~25天,淮北麦区还有25~35天,此阶段天气条件对粒重、品质以及收获工作产生较大影响。据天气趋势预报,5月中旬全省阴雨天气偏多,但雨量不大,5月下旬气温偏高,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高温逼熟现象,总体来说未来近20天气候条件对淮南地区小麦灌浆较为有利,对淮北土壤墒情不足的部分小麦稍有不利。收获阶段气候条件还存在一定程度不确定性,只要不出现明显的连阴雨灾害性天气,做到在“梅雨”到来之前完成抢收,今年夏粮丰产丰收就能最终确定。

 3、总产估算分析。依据上述面积、单产因素分析,如在小麦收获前不发生明显的灾害性天气,则今年全省小麦总产有望再创新高。以本年度全省小麦预测亩产387.4公斤、小麦总面积3558.9万亩(按照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情调度数据)计算,预计全省小麦总产为1378.7万吨(275.7亿斤),比上年度增36.5万吨(7.3亿斤)。

(三)全省小麦产量预测的主要依据

有利因素分析

1、去年秋播质量相对较好。虽然受秋季阶段性降雨影响,全省小麦播种期有所推迟,但小麦播种高峰期间天气晴好,有利于秋播机械作业,提高播种质量。全省小麦烂耕烂种面积仅120多万亩,是烂耕烂种面积比较少的年份。前茬秸秆全量还田占比约为八成。由于播后墒情适宜,基本实现一播全苗,基本苗足,为保证每亩穗数奠定了基础。

2、新品种、新技术普及率较高。全省小麦主体品种较为突出,种植面积在4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17个,合计面积约占60%,中强筋小麦品种面积进一步扩大。小麦机械播种面积3100万亩,合计达到85.4%,比上年增加8个百分点,为近10多年来最高。小麦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面积达1594万亩,比上年增加185万亩。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为小麦增产奠定了较好基础。

3、气候条件较为有利。小麦苗期及越冬期间积温高,光照足,大部分地区降水及土壤墒情较为适宜,弥补了由于播期偏晚带来的不利影响,利于弱苗转壮,确保了茎蘖数。返青拔节阶段温光水配合较好,没有出现明显的“倒春寒”,拔节肥施用面积和效果较好,利于增粒增重。孕穗至扬花阶段以晴好天气为主,大部分地区雨水充足、土壤墒情适宜,利于病虫害防治。

4、促弱转壮效果明显。由于播种期相对偏晚,苗期(11月/20日)苗情并不理想,一二类苗合计占比仅61.22%,较上年低6.82个百分点,是近几年来较差的年份。针对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各地及时加强播后冬前田管、冬季防冻保苗和春季促弱控旺转壮措施指导和落实,因苗追施返青接力肥,适时清沟理墒,重施拔节肥孕穗肥,有效促进了苗情转化升级,人努力,天帮忙,苗情越来越好,拔节孕穗期(3月20日)达86.7%,已经略好于历史同期最好的去年(85.27%)。

5、病虫害防控效果较好。由于提前准备动员、组织精准测报、推广高效药剂、提高统防统治,加之气候条件相对有利,今年我省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等病害防控效果好,病害为明显轻发生年份,利于保粒数、增粒重、提品质。

2021-2022年度江苏省小麦生产苗情汇总表↓

不利因素分析

1、适期播种比例偏低。受秋季阶段性降雨影响,全省小麦播种期整体上比上年推迟7天左右,全省适期播种比例仅为47.6%,比上年减少8.8个百分点,是近10年来较差的年份(仅高于2016年39.1%,与2015年47.3%相当);略迟播(迟于适期10天以内)的面积约占31.4%,比上年增加2.3个百分点;迟于适期10天以上的面积约占19.8%,比上年增7.7个百分点;迟于适期20天以上的极晚播面积约占3.3%。此外,全省还有烂耕烂种面积约占3.4%。晚播小麦和烂耕烂种播种质量差的田块,成为了拖后腿田。

2、轻微冻害。越冬前后低温寒潮天气,以及4月初春季低温霜冻天气,造成局部小麦产生一定程度冻害,特别是对极晚播弱苗影响相对较大,整体上看冻害面积小、冻害程度低,没有明显的“倒春寒”严重冻害发生,是冻害较轻的年份。

3、局部干旱。春季淮北北部地区一度偏旱面积占40%,3月中旬及时有效降雨缓解了旱情。但3月底以来,淮北地区持续无有效降雨,局部高亢地区底墒不足、又无灌溉条件,土壤墒情严重不足,导致生长量不足、茎蘖数偏少、穗型偏小,对产量有较大影响。如果淮北地区在小麦灌浆阶段持续无有效降雨,则不利于提高千粒重。这也是淮北地区预测千粒重持平略减的主要原因。



二、江苏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对产量形势的预测分析研判



为及时了解和掌握我省在田小麦生产和长势情况,江苏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要求34个示范展示基地,统一于11月10日/25日、12月15日/25日、1月20日、2月10日/20日、3月10日/20日、4月10日、5月10日,定时定点[确定5种类型田块:①适期早播(比适期略早),②适期播种,③适期略迟(比适期迟10天以内),④迟播(比比适期迟10~20天),⑤过迟播(比适期迟20天以上)]查报《示范展示基地苗情调查表》。

江苏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基地分布图

(一)不同播期小麦生育情况

从全省各基地不同播期小麦苗情及预估产量来看,到5月10日,适期早播的小麦平均主茎总叶龄达到12.04叶,亩总茎蘖数43.78万,已进入花后24.73天,预计亩成穗数36.45万,预计每穗粒数36.84粒,预估千粒重41.92克,预估亩产462.0公斤;适期播种达11.81叶,亩总茎蘖数44.32万,已进入花后21.81天,预计亩成穗数37.02万,预计每穗粒数37.91粒,预估千粒重41.91克,预估亩产491.01公斤;适期略迟达11.43叶,亩总茎蘖数42.21万,已进入花后19.25天,预计亩成穗数36.14万,预计每穗粒数37.15粒,预估千粒重41.58克,预估亩产465.01公斤;迟播达10.90叶,亩总茎蘖数42.20万,已进入花后17.04天,预计亩成穗数36.13万,预计每穗粒数35.14粒,预估千粒重40.92克,预估亩产433.85公斤;过迟播仅10.46叶,亩总茎蘖数42.20万,已进入花后15.57天,预计亩成穗数35.84万,预计每穗粒数32.72粒,预估千粒重40.46克,预估亩产398.43公斤。从五个播期看来,适播期产量预估最高,适期早播和适期略迟其次,迟播较少,过迟播最少,主要体现在亩穗数和穗粒数的差异。从地域上看,从淮北到苏南,同一播期下,淮北地区预估产量高于苏中高于苏南,主要体现在亩成穗数的差异。

不同播期小麦生育指标及预测产量情况表

推测全省数据来看,主茎总叶龄为 11.47叶,亩总茎蘖数为42.35万,花后天数为20.40天,预计成穗粒数37.27万,预计每穗粒数35.49粒,预估常年千粒重41.72克,预估亩产465.02公斤。对比2021年,预计亩成穗数增加0.24万,增加了0.66%,预计穗粒数增加0.47粒,增加了1.35%,预估常年千粒重增加1.02克,增加了2.52%,预估亩产量增加13.02公斤,增加了2.88%,全省整体产量构成要素及亩产要优于2021年,且预估常年千粒重和亩产从淮北至苏南均呈增加趋势。

推测全省小麦生育指标及产量预估表

(二)小麦生长与气象分析

据5月10日我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42个示范基地最新苗情资料汇总分析,全省小麦平均主茎总叶龄为11.5叶,亩总茎蘖数为42.4万,预计亩成穗数37.3万,与上年同期相比,总叶龄少0.1叶,亩总茎蘖数少1.1万,预计亩成穗数则多0.3万。从区域看,苏北、苏中、苏南主茎叶龄分别为12.2叶、10.8叶、10.7叶,与上年相比分别大0.1叶、小0.5叶、小0.2叶;亩总茎蘖数分别为50.5万、35.0万、33.2万,与上年相比,苏北少2.8万,苏中多0.5万,苏南少1.2万;预计亩成穗数分别为41.1万、34.3万、30.5万,与上年相比,苏北少0.3万,苏中多0.8万,苏南少0.9万。自12月21日至5月10日的141天里,全省平均积温1321.8℃,比异常暖冬温高的上年同期少63.7℃,全省平均降雨量256.9毫米,比上年同期多69.2毫米,光照时数781.8小时,比上年同期多11.7小时。灌浆期以来,淮北地区温高少雨,近一个月累计降雨量仅7.4毫米,部分地区小麦出现了旱情,需灌水抗旱,防早衰。

全省小麦关键时期苗情及阶段气象数据表

(三)目前苗情分类与定位

根据各基地的汇总推测,全省小麦易发生倒伏田块占0.30%,高产田块占52.73%,常规田块占41.85%,脱力早衰田块仅占5.12%,与去年同期相比,易倒伏少0.77%,高产田块多4.06%,常规田块少6.60%,脱力早衰田块多3.30%。全省总体小麦长势继续趋好,高产田块大概率出现在淮北或苏中地区适期播种田块。

推测全省小麦苗情素质分类表(占比,%)



三、基于遥感技术的小麦长势与产量监测预测



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以5月2日所获取的江苏省国产高分辨率卫星GF-1/WFV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基于NDVI植被指数解析小麦灌浆期的生长信息。全省小麦苗情遥感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2022年5月2日江苏省小麦长势监测图

2022年5月2日江苏省小麦产量预测图


分析结果表明:到5月2日,全省长势旺盛占12.26%;较好占32.2%;一般占52.74%;较差占2.8%,即至目前全省小麦长势以较好和一般为主,占小麦总面积的84.94%;苏南、苏中、苏北地区整体长势较为均匀,长势旺盛和较好占主体40%以上。预计全省小麦平均产量436公斤/亩,各地区小麦产量主要集中在300-450公斤/亩,占40%左右。苏南、苏中、苏北整体产量水平均匀,产量高于300公斤/亩的地区占80%以上,其中苏北地区高产比例较高,产量水平高于600公斤/亩的地区占15%以上。今年小麦整体长势较好,小麦后期的产量形成和收获主要取决于天气条件,所以进入灌浆期后,要及时关注热干风、梅雨等对小麦收成的影响,并要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控预报,以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基于遥感技术的江苏省小麦长势监测面积占比


扬州大学以MODIS为卫星遥感数据源,将全省麦区分成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区域,分析了5月上旬江苏省小麦卫星遥感图像数据并提取了图像光谱特征,开展了江苏省小麦长势监测与产量预测。具体监测结果如下:

根据5月3日遥感监测结果显示,江苏全省小麦长势总体正常,其中长势好的有990万亩、正常的有1336万亩、差的有974万亩。其中长势正常等级占比为40.48%,长势好的占比为30.00%,但较差级别的小麦也有29.53%的占比,可能原因是这些地区小麦播种偏迟以及光照和气温不适宜,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苏中、苏北地区的小麦长势总体要好于苏南区域,苏中地区小麦长势好的占比为30.55%,苏北为31.20%,高于苏南(23.52%)。就长势差的面积占比来看,苏中占比28.52%,苏北占比28.52%,明显低于苏南(35.85%)。

2022年江苏省小麦灌浆期长势遥感监测

根据5月8日遥感预测结果显示,江苏全省小麦单产范围主要在410~460kg/亩之间,产量<430kg/亩这一等级的有1490万亩,430~450kg/亩的有972万亩,>450kg/亩的有837万亩,占比分别为45.17%、29.46%、25.37%。苏北与苏中地区的小麦产量要显著高于苏南地区;苏北与苏中地区小麦产量>450kg/亩的占比分别为26.6%、25.02%,显著高于苏南地区(20.39%)。

2022年江苏省小麦产量遥感预测



四、后期丰产丰收变数及有限的措施



小麦的最终产量仍有一些不确定性,即:目前病虫较轻,但仍有扩展加重的风险;如遇风雨,倒伏也会影响产量和收获损失率;等等。根据当前小麦生产实际及天气预报,分析今年小麦最终产量的变数,首先来自于淮北东北部和西北部的后期干旱的程度和科学抗旱成效;其次是灌浆后期是否遇到明显的干热风或高温逼熟天气而导致灌浆终止、粒重下降;第三是成熟收获期间是否会遇到连续降雨(或梅雨提前)而导致穗上发芽、烂麦场。

2022年3月27日-4月29日江苏累计降水量(左图,单位:毫米)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右图,单位:%)

2022年1月11日-4月29日江苏累计雨日(单位:天)


2022年4月21日、28日江苏10cm深度的土壤相对湿度(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生成,单位:%)

▲连云港4月下旬就反映:自3月25日至今整整一个月无雨天且晴加高温,是小麦拔节至抽穗期从来没有遇到过的, 小麦旱情严重,尤其是西部岗岭地麦株低矮,土壤干裂,叶片卷缩。(王兵 供图)

▲淮北局部旱情严重田块(大多在山区或岗岭地)导致小麦植株矮小甚至出现枯萎

▲因期盼已久的“喜雨”未如愿下达,连云港基地积极组织抗旱(王兵 供图)

▲连云港4月25日晚灌水抗旱显成效,5月1日可见新根,还长高了近10 厘米(王兵  供图)

小麦后期的产量形成和夏粮收成主要依赖于天气条件,能够逆转的田管措施较为有限,但有效的提醒和组织工作仍十分重要。各地应及时加强病虫监测预报,必要时组织发动补治,力保来之不易的防治成效;同时组织实施以根外喷肥为核心的“一喷三防”,以起到一定的防倒伏、防早衰、防干热风和高温逼熟的效果;第三,掌握在蜡熟末期适时组织抢收和干燥,尽量避开连阴雨,防止穗发芽和“烂麦场”现象,赶在“梅雨”来临之前收获归仓,以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 END ——————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技术统计与分析,与行政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有差异,不具备法定效力,仅供趋势分析参考!请勿引用!若转载引用产生不良后果,责任由引用者自负!) 


[ 本文撰稿:江苏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集成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感谢郭文善、姜东、朱新开、杨荣明、谭昌伟、曹强、张佩等专家以及江苏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各基地的大力支持!  ]


[排版编辑:黄梅  丁锦峰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网易博客欢迎您
选择小麦品种,记住这个绝招!5年前审定的品种最可靠!什么原因?
2018年的小麦有可能减产吗?引起减产的因素有哪些?
2017年新研发成功的高产小麦品种,产量最低1300斤,最高1800斤
小麦播种,到底每亩该播多少斤?别再争论了,看答案吧!
小麦要想高产,抽穗后喷好云雅收,亩产可达1500斤以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