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绿肥科普|典型野豌豆属绿肥作物性状、起源与利用
光叶苕子、毛叶苕子、蓝花苕子?
箭筈豌豆、山野豌豆?
大巢菜、小巢菜?
还有,
救荒野豌豆、广布野豌豆、长柔毛野豌豆?
是不是有点头疼!
看完本文,想必便会豁然开朗啦!
一、豆科野豌豆属简介
我国常用绿肥中的箭筈豌豆、毛叶苕子、光叶苕子、蓝花苕子、山野豌豆等,均属于野豌豆属。豆科野豌豆属(Vicia Linn.)植物,为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细长、具棱、但不呈翅状,多分枝,攀援、蔓生或匍匐,少数直立。全属有200多种,以地中海地域为中心,产于北半球温带至南美洲温带和东非;我国有43种、5变种,广布于全国各省区,以西北、华北、西南较多。野豌豆属有不少种类作为绿肥、牧草、早春蜜源植物或水土保持植物,在世界各国栽培,有些种类嫩时可食。
二、野豌豆属绿肥的常用名与学名
表1. 六种野豌豆属绿肥的名称区别
常用名称
中文学名①
拉丁文学名①
下属组①
英文名④
其他名称②
箭筈豌豆
救荒野豌豆
Vicia sativa L.
野豌豆组
Common vetch,
Fodder vetch
大巢菜、春巢菜、普通巢菜、野豌豆
毛叶苕子
长柔毛野豌豆
Vicia villosa Roth
细叶野豌豆组
Winter vetch,
Hairy vetch,
Villose vetch
毛叶紫花苕子、茸毛苕子、毛巢菜、假扁豆
光叶苕子③
长柔毛野豌豆
Vicia villosa Roth var. glabrescens Koch
细叶野豌豆组
smooth vetch
光叶紫花苕子、稀毛苕子、野豌豆、肥田草
蓝花苕子
广布野豌豆
Vicia cracca L.
细叶野豌豆组
Bird vetch,
Cow vetch,
Bule vetch
蓝花草(湖南),草藤(湖北),肥田草(广西),苕子、大苕(四川)、苕豆(江西)
山野豌豆
山野豌豆
Vicia amoena Fisch. ex DC.
大叶野豌豆组
Broadleaf vetch
宿根巢菜、野豌豆、芦豆苗、涝豆秧
小巢菜③
小巢菜
Vicia hirsuta (L.) S. F. Gray
硬毛果野豌豆组
雀野豆、翘摇、野蚕豆
备注:光叶苕子的学名、小巢菜的别名,来自参考文献③。
三、主要植物学性状差异
箭筈豌豆、小巢菜与其他种的区别
箭筈豌豆也称为大巢菜,因此与小巢菜容易混淆,《本草纲目》上收录有大巢菜和小巢菜。筈(kuò)字,意为箭尾,箭筈豌豆的小叶“先端圆或平截有凹、具短尖头”,极像箭的尾部,可能因此得名,这也是箭筈豌豆与其他绿肥的典型区别(图1)。另外, 箭筈豌豆花不是总状花序,这是区别于毛叶苕子、光叶苕子、蓝花苕子的主要特征。小巢菜形态上与箭筈豌豆类似,但茎细、叶小、花小、荚小、种子小。再者,箭筈豌豆的花为紫红色,小巢菜的花为白色(图1-4)。
表2. 箭筈豌豆和小巢菜的主要形态差异
箭筈豌豆(大巢菜)
小巢菜
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或近心形,先端圆或平截有凹,具短尖头,两面被贴伏黄柔毛。
偶数羽状复叶; 小叶长椭圆形或近心形,先端平截,具短尖头,基部渐狭,无毛。
花萼钟形,花冠紫红色或红色。
总状花序,花萼钟形, 花冠白色、淡蓝青色或紫白色。
荚果线长圆形,种子4-8粒。
荚果长圆菱形,种子1-2粒
毛叶苕子、光叶苕子、蓝花苕子之间的区别
《中国植物志》只收录了毛叶苕子(长柔毛野豌豆)和蓝花苕子(广布野豌豆),未收录光叶苕子,这三种植物都归入细叶野豌豆组,因此在形态上差异较小(图1)。《中国绿肥》一书,对这三种绿肥的形态作了详细的比较,主要特征区别如下表。
表3. 毛叶苕子、光叶苕子、蓝花苕子的主要形态差异
毛叶苕子
光叶苕子
蓝花苕子
根很发达,主根粗壮入土深,侧根、支根较多;根部多姜状、扇状根瘤。
根很发达,主根粗壮入土深,侧根、支根较多;根部多姜状、椭圆状根瘤。
根不很发达,主根细入土不深,侧根、支根较少;根部多圆形、椭圆状根瘤。
茎上茸毛明显,生长点茸毛密集呈灰白色;茎方形中空,粗。
茎上稀疏短茸毛;茎方形中空,粗。
茎上有很稀疏短茸毛;茎方形中空,较细。
小叶长圆形、披针形至线形,上有茸毛、背面多于正面,叶色深绿,托叶戟形卷须5枚。
小叶长圆形、披针形至线形,上有稀疏茸毛,叶色深绿,托叶戟形卷须4-5枚。
小叶长圆形、披针形至线形,叶背面有短茸毛,叶色绿略淡,托叶戟形卷须3枚。
总状花序与叶轴近等长或略长, 10-40小花密集着生于总花序轴上部; 花萼斜钟形、有茸毛, 花萼和旗瓣红紫色、翼瓣淡蓝色。
总状花序与叶轴近等长或略长, 10-40小花密集着生于总花序轴上部; 花萼斜钟形、有茸毛, 花萼和旗瓣红紫色、翼瓣淡蓝色。
总状花序与叶轴近等长或略长, 10-40小花密集着生于总花序轴上部;花萼斜钟形、有稀短茸毛, 花萼和旗瓣紫蓝色、翼瓣蓝白色。
荚果长圆状菱形,横断面扁圆。
荚果长圆状菱形,横断面扁圆。
荚果长圆形或长圆菱形,横断面较圆。
种子
粒大,每荚2-5粒,千粒重25-30g,最高达40g。
粒大,每荚2-8粒,一般为2-4粒,千粒重20-25g,最高达35g。
粒小,每荚3-8粒,千粒重15-20g。
分枝
分枝力强,地表10cm左右的一次分枝15-25个,二次分枝10余个至100余个。
分枝力强,地表10cm左右的一次分枝20-30个,二次分枝10余个至100余个。
分枝力不强,基部一次分枝1-10个,二次分枝较少。
山野豌豆与其他种的区别
山野豌豆归入山野豌豆属大叶野豌豆组,与其他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叶、花和荚果(图1-3)。山野豌豆的小叶椭圆形至卵披针形,先端圆、微凹,基部近圆形; 总状花序通常长于叶;荚果长圆形,两端渐尖,无毛。
野豌豆属与山黧豆属的主要区别
野豌豆属与山黧豆属之间比较难区别,但大部分山黧豆属的种以其茎有翅、小叶具平行脉(类似于竹叶的叶脉)及花柱先端具刷毛等特征,与野豌豆属区分。
图1 豆科绿肥的形态比较(叶)
图2 豆科绿肥的形态比较(花)
图3 豆科绿肥的形态比较(荚)
图4 豆科绿肥的形态比较(种子)
[注:以上小图种标记有“◎”的照片,来源于《中国植物志》网站)]
四、栽培起源与主要利用
箭筈豌豆
箭筈豌豆原产欧洲南部和亚洲西部,在南北纬30~40o之间分布较多,由于广泛引种,目前世界各地普遍种植。我国20世纪40年代从原苏联、罗马尼亚等国家引进10多个箭筈豌豆品种, 先后在江苏、甘肃、青海等地试种,表现适应性强、生长良好、产量高;后又陆续从澳大利亚等国引进了其他品种。目前已有100多个箭筈豌豆品种,可作绿肥、牧草,种子还可作粮食;按其种皮颜色可分为11个类型,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因各地自然条件而异。
箭筈豌豆耐瘠薄, 适宜土壤pH值为5.0~6.8之间,但在强酸性土壤和盐渍土上生长不良。箭筈豌豆为春性发育类型的豆科植物,种子在2~3℃时开始发芽,但以26~28℃时发芽最快。在适宜的条件下,播种后7天左右即可出苗。箭筈豌豆苗期生长缓慢,孕蕾开始即迅速生长。
【有学者认为,明代朱橚编写的《救荒本草》上记载的“野豌豆”就是“箭筈豌豆”,这也可能是其中文学名“救荒野豌豆”的来历,但也有学者认为《救荒本草》附图中“野豌豆”的叶形与“救荒野豌豆”有差别,故不能肯定。】
图5 重庆潼南柠檬果园套种箭筈豌豆(国家绿肥产业体系果园及林下栽培岗位石孝均教授供图)
图6 湖北恩施烟田冬闲复种箭筈豌豆(国家绿肥产业体系水田土壤及养分管理岗位耿明建教授供图)
图7 福建武夷山茶园套种箭筈豌豆(国家绿肥产业体系水田绿肥种质资源整理评价岗位张辉供图)
毛叶苕子
毛叶苕子原产欧洲北部,俄罗斯、德国、匈牙利等国栽培较多,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在温带国家栽培最广的绿肥及饲用作物。我国20世纪40年代从美国引进,60年代又引种苏联、罗马尼亚、土库曼等毛叶苕子,并相继选育了一批新品种和品系。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及西北均有栽培。
毛叶苕子适宜于冷凉气候,抗寒、抗旱能力强,但不耐酷热。喜沙质或黏质的土壤,不宜潮湿或低洼湿地;适宜土壤pH5.0~8.5,在红壤及含盐量0.25%的轻盐化土壤也可正常生长。毛苕子硬实率达10%~30%,一年以上的陈种子,发芽率反而提高。毛苕子为虫媒花,养蜂传粉,可增加种子产量。
图8 内蒙古武川毛叶苕子(蒙苕1号)翻压还田(国家绿肥产业体系武川综合试验站赵沛义研究员供图)
图9 重庆忠县柑桔(沃柑)园套种毛叶苕子(国家绿肥产业体系果园及林下栽培岗位石孝均教授供图)
光叶苕子
光叶苕子是美国俄勒岗州立试验站从毛叶苕子中选出的,1946年引入我国后主要在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云南等省区种植。
光叶苕子的抗寒、抗旱性不及毛叶苕子,但现蕾期之前比较耐湿,故在江淮地区的产量往往超过毛叶苕子,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各省区。由于引种年久,产生了一些以地方命名的农家种,如浙江省东阳苕子,广西的南宁苕子,河南省泌阳苕子等。另外,在江苏、广西及云南等地选育出生产性能良好的早熟品种,是目前主要的栽培品种。
光叶苕子也是蜜质良好的蜜源植物,花期长达1个多月。
图10 湖北恩施烟田冬闲轮作光叶苕子以改良土壤(国家绿肥产业体系水田土壤及养分管理岗位耿明建教授供图)
图11 云南昭通李园套种光叶紫花苕(国家绿肥产业体系昆明综合试验站付利波研究员供图)
图12 云南东川冬闲田种植光叶苕子(国家绿肥产业体系昆明综合试验站付利波研究员供图)
图13 重庆忠县柑桔(沃柑)套种光叶苕子(国家绿肥产业体系果园及林下栽培岗位石孝均教授供图)
图14 福建武夷山茶园套种光叶苕子(国家绿肥产业体系水田绿肥种质资源整理评价岗位张辉供图)
蓝花苕子
自然分布于欧洲、亚洲及北美洲的温带、亚热带地区,在亚洲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蒙古、中国、朝鲜和日本,中国几乎各省(区)都有分布。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蓝花苕子最早的国家,在北宋时期已有栽培,曾称为元修菜。以后在长江流域长期栽培和选育,成为一年生或越年生的栽培种,可用作绿肥和饲草,其嫩芽称巢芽,也可作蔬菜食用。现在,在长江中、上游及以南的冬季温暖湿润地区种植。在长期栽培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地方品种,如湖北的嘉鱼苕子、荆州苕子,湖南的东安苕子、邵东苕子,贵州的兴义苕子,四川的花苕和油苕等。同时,广西等地也选育出了藤湖苕、桂早苕等品种。
蓝花苕子耐湿性强,生育期短,一般在我国雨量充沛的西南、华南一带种植时产草量较高,但不耐淹水,当土壤持水量达到80%~90%时,会导致根系发黑而植株枯萎。耐寒性较弱,在气温出现-3℃即发生冻害,可忍受的最低气温为-8℃。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在pH5.0~8.5的黏土、壤土和砂壤土都可生长。
图15 广西河池稻后种植蓝花苕子(藤湖苕)(国家绿肥产业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何铁光研究员供图)
山野豌豆
自然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蒙古、中国、朝鲜和日本。20世纪50年代,首先在东北栽培成功,以后在内蒙古、山西等地也引种栽培。目前,在我国东北、华北、陕西、宁夏、甘肃、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均有分布。抗寒性强, 在东北、内蒙古因寒冷不能种植苜蓿的地方, 山野豌豆能安全越冬,耐旱、耐盐碱,再生性强,一般每年可刈割2次。
小巢菜
在我国西北、西南、华中、华东、华南等省均有分布,并广泛分布于欧、亚、非、北美等地区。小巢菜目前尚属野生分布,甚少人工栽培,其生育期比目前推广的同属绿肥早20~30天, 用作差异化栽培种具有良好前景。
山黧豆
山黧豆原产北半球温带地区,亚洲为其起源中心,自然分布于亚洲、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种植历史悠久,是亚洲、非洲及南欧农业区的重要绿肥和饲料作物。在我国,山黧豆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尤其是甘肃中部、陕西北部干旱地区分布最多。吉林延边地区也有较多野生分布。
山黧豆野生种在我国分布较广,有草原山黧豆(L. pratense L.)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等地,高海拔地区也能生长,适应性强;茫茫山薰豆(L. davidii Hance)是高大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东北、华北地区及陕西等省;沼生山黧豆(L. palustris L.)为多年生匍匐性植物,分枝多。其主要变种细叶沼生山黧豆(L.palustris L. var. linearitolius Ser.)多分布在我国东北的沼泽草原和碱土草原上。海滨山黧豆(L. martimus (L.) Bigel.)多年生草本,海滨沙地生长较多,在东北、华北地区及江、浙等地也有分布。
我国现有的山黧豆裁培种,大都是解放后从国外引进的,目前栽培较多的有栽培山黧豆和扁荚山黧豆两种。其中栽培山黧豆在甘肃、云南推广较多。七十年代后期,在四川南充一带种植扁荚山黧豆,南充市农业科学院选育出南选山黧豆新品种,表现耐寒、早熟、鲜草、种子产量均较高。
山黧豆在温、湿条件好的南方或北方灌区,分枝性强,簇状丛生,茎叶茂密,覆盖度大,对田间杂草的抑制作用很强。山黧豆抗寒、抗旱性强,但不耐高温,耐盐性、耐渍性较差,不适宜在重黏土上栽培。山黧豆的种子含有0.5~0.8%的有毒水溶性变异氨基酸(β-草酰氨基丙氨酸),未经处理饲用易造成家畜中毒。
图16 四川南充冬闲田轮作扁荚山黧豆(南选山黧豆)(国家绿肥产业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韩文斌研究员供图)
主要参考文献
①《中国植物志》数字版 http://frps.iplant.cn/
②焦彬 主编.中国绿肥.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02
③贾慎修 主编.中国饲用植物志(1-6卷).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07
④将尤泉 主编.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种.饲用及绿肥作物卷. 北京:农业出版社,2007.10
感谢赵来喜等专家指出问题,本文重新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野豌豆又称薇、大巢菜、垂水、薇菜、巢菜、野麻豌、箭筈豌豆、救荒野豌豆、春巢菜、普通苕子、野菜豆、黄藤...
荞荞:美少女的芳名,“农转非”到城市的野草
今日食普597期: 野豌豆,诗经所采之薇。
路边的草药:野碗豆
蝶形花冠~~~大自然的排列组合
植物录|豌豆的一身上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