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稻纹枯病防治

水稻纹枯病也叫烂脚瘟、花杆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原菌主要是立枯丝核菌。水稻病原菌在田埂的土壤和水稻残茬上越冬。纹枯病病斑主要发生在水稻的叶鞘和叶片上,严重时病菌可侵入茎杆,也能蔓延至穗部。纹枯病很容易导致水稻早衰和倒伏,形成较多的瘪粒,造成水稻减产。

夏天是高温高湿的天气,水稻常常会出现纹枯病。如果防治不利将减产严重。

纹枯病的侵染过程

水稻纹枯病病斑,初期呈暗绿色,边缘不清晰的斑点,以后扩大成椭圆斑,边缘呈淡褐色,多块小病斑连在一起发展成不规则云纹状大斑,俗称尿炕斑。病斑中部呈灰绿色或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色或灰白色,边缘暗褐色。叶片和叶鞘病斑基本相似。叶片发病易腐烂。 

发生原因

1、菌核残留:

纹枯病的菌核会在土壤、病草、田边杂草等处潜伏越冬,并成为主要的初侵来源。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些地方菌核的数量决定了纹枯病的发病轻重情况。

2、高温高湿:

纹枯病的发病适宜环境,正是当前高温雨季。受温度、湿度影响,气温20°以上,相对湿度95%左右,我们就能观察到发病迹象。

3、肥水不当:

当肥水结合不当时,也会激活潜在的纹枯病。大水漫灌、深灌导致田间湿度过大;偏施氮肥,没有做好氮磷钾和中量元素的合理搭配,造成水稻生长前期旺长,致使封行过早,田间通透性差。同时不合理施肥带来的还有后期的茎叶徒长,植株内部可溶性氮的增加,减弱了植株的抗病能力。

防治方法

1 选种抗病性较好的品种

水稻种植主要在于水稻品种选择,因为好的品种能够阻挡病原菌体,减少病害发生概率。通过实践研究可知,当前籼稻植株蜡质保护层较厚,硅化物质较多,实际抗病性较好,粳稻次之,糯稻实际抗病性差。在相同的种植环境中,早熟品种的抗病性较低,迟熟品种的抗病能力较好。

2 及时清除病源

 在水稻进行插秧之前需要及时捞出稻田水面上漂浮的菌核,全面减少菌源数。实际操作如下:通过放高水位(水位高度3.3~6.6 cm)耙田,使菌核漂浮在水面上,并停留一段时间之后,使漂浮在水面之上的枯枝、杂草、菌核 等浪渣随风漂浮集中到下风田角、田边之后,通过细沙网等相关工具及时捞出水面上漂浮的枯枝和杂草、菌核,然后将其烧毁,从而能够有效控制菌源数量,对前期发病的早晚、轻重进行有效调控。 

3 水肥管理措施

水稻大田施肥原则,施肥以基肥为主,可以根据水稻生长规律和生长实际情况及时追肥。

基肥的以有机肥主,结合当地肥力情况适当补充化肥,原则是控制氮肥,增磷酸二氢钾

追肥以追施分蘖肥为主,应在禾苗返青后,即插田后7~10天进行,宜早不宜晚。施肥量占施肥水平的20%左右为适。

4. 化学防治措施

前期(分蘖末期)施药可杀死气生菌丝,控制病害的水平扩展;后期(孕穗期至抽穗期)施药,可抑制菌核的形成和控制病害的垂直扩展,保护稻株上部功能叶不受侵染。

常规用药可选用苯甲·丙环唑、氟环唑等农药兑水喷雾,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施药时注意兑水多一点,药水足才能有足量的药液喷到植株中下部,提高防治效果。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稻纹枯病(全介绍)
纹枯病等防治
水稻病害:水稻纹枯病防治
【看图学技术】
水稻纹枯病对产量影响有多大?预防措施和防治药剂有哪些?
水稻纹枯病病原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