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通主城区考古发掘取得重要发现!

近日,崇川区顺堤河地块明清时期水工遗址考古发掘项目通过省文物局验收。验收意见认为,此次考古发现的水闸石构件和清代古船具有重要价值。
本次考古发掘共发现古河道1条、石构遗迹1处,出土文物标本154件(套),其中清代早期古船1艘。古船全长9.9米,最宽处3.1米,舱深1.1米,初步判断为清代早期内河货运平底沙船。

考古发掘现场

专家认为,这次重要考古发现,不仅为研究古船结构和南通航运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而且对推动南通段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石构遗迹推测属于明代叶家闸遗存
2022年4月,崇川区任港湾和五龙汇片区顺堤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现多块条石,施工单位立即上报南通市文物行政部门。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接到文物线索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勘查,随后组织指导相关责任单位委托南京大学对该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工作,确认地下存在疑似水工设施文物遗存。经请示国家文物局批准,2022年10月至12月间,由镇江博物馆、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实施了此次基本建设工程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古船清理工作照

本次考古发掘项目北侧紧靠今任港河。今任港河是连通长江与濠河的一条比较重要的河道。结合1932年民国地图上任港河走向判断,本次发现的古河道应为早期任港河的弯口处。

青花瓷碗

 “佛”字纹青花瓷碗底

顺治通宝铜钱

兽面纹瓦当

任港河因与任家港口相连,故名。据《光绪通州直隶志》卷二《山川志》记载,宋仁宗宝元年间(1038-1040年),通判任建中在州城西五里筑堤以阻挡江潮,所筑堤坝称为任公堤。后来渔民到任公堤附近打渔,逐渐形成港口,任家港因此得名。由此可见,任家港形成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宋代。作为古代重要经济命脉的运盐河,即由任家港入江,任港河也是与运盐河息息相关的一条重要河道。

这次发掘的河道内堆积可分10层,底部发现有与水闸等水工设施相关的石构遗迹,出土了大量明清时期陶瓷遗物、铁器等。根据层位关系以及河道中出土的大量陶瓷器残片判断,该段河道的使用时期为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推测与该处整治水道建造水闸有关。

水闸石构件

铁锭

疑似码头东北部

根据石构遗迹的分布和宽扁形石板面有“燕子形”铆槽、长方形条石侧面有凹槽、生铁浇注铁锭等线索,参考“叶家闸在州西南任家港口叶家坝上,明嘉靖中巡盐御史陈蕙建,后坝沦于江,闸并废”(《乾隆直隶通州志》卷三《山川志》)的文献记载分析,再结合本次发掘中发现的河道位于任港河弯口处,以及石构遗迹遭破坏的现象判断,该石构遗迹很可能是被自然水力(洪灾)冲击垮塌的叶家闸遗存。

明清以来,因江水流向改变,任家港附近地区曾因受到江水剧烈冲刷而发生大规模坍塌。张謇于1911年8月所写的《为江坍请款上度支民政两部略》公文中,对包括任港在内的江岸坍塌有过较为细致的描述。遗址中可见水流冲击的痕迹,或许与任家港附近地区曾受到江水的侵蚀有关。

河道(HD1)平剖面图

出土古船为清代早期货运平底沙船
本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可分为木、瓷、陶、铁、铜等质地,其中以清代早期古船最为重要。
出土的这艘古船位于河道内北壁,船头朝西,船尾向东,平面呈长条形,中部略外弧,是方头、方梢、平底并带有舷伸甲板的木质船。全长9.9米,最宽处3.1米,舱深1.1米。
古船保存情况较好,由底板、舭板、身板、甲板、搪浪板、舱壁板、主龙骨、走马龙蛇、舱口围板等部分组成。

清代古船

根据古船形制与结构判断,该船为清代货运平底沙船。结合船舱内出土的“顺治通宝”铜钱判断,古船的年代应为清代早期。根据船舱内出土的木质滑轮构件以及船体的形制判断,应属内河的货船。经检测分析,船底板和甲板所用是杉木,船舱木料为杨柳科的阔叶材。
项目专家认为,出土的古船船体保存情况良好,形制结构明晰,是近年来南通乃至江苏地区同类遗存的一次重要发现。

目前,虽然考古现场采取各种临时保护措施,但达不到对船体保护的基本要求。古船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根据专家建议,我市将尽快组织力量将古船迁移至室内保护修复。

滑轮构件

遗址和古船是江海文化的宝贵见证
明代水闸遗址和清代古船的发现,对南通地区长江江岸历史变迁、保坍治水、江河航运史和古船结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次出土的沙船,尽管在体量上无法与去年11月上海崇明出水的长江口二号古船相比,但同样属于庞大的“沙船家族”之列。
沙船为中国古代的四大船种之一,是适应长江口多沙平缓水域特点而诞生的一种船种。南通自古有渔盐之利,江海、内河的捕捞、运输普遍使用沙船。

古船桅杆基座

民盟南通市委副主委、地方文史专家赵明远认为,南通因其江海之交的区位和特殊自然地理面貌,不仅很早就有航海活动,而且还是沙船的发源地之一。通州、海门沿海一带产生了航海技术高超的船工、具有冒险精神和商业头脑的船户,他们凭借沙船技术优势,承揽海运、冒险奋斗,逐步壮大起来,并在清前中期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通海帮”,成为最早走出南通并名噪一时的“通商”商帮。
此次出土的沙船,尽管不是用于海运的沙船,但为我们提供了较为完好的平底沙船实物,为南通古船及江河航运的研究增添了重要实物证据。
明代水闸遗址及清代古船的发现,是南通江海文化的宝贵历史见证,极大地丰富了“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采写:南通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坚 通讯员 冯楚尧 张敏杰

编辑:彭小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尘封地下的千年“航迹”
太仓出土完整元代古船
世界遗产之大运河:北京段的两处遗址,见证了元明清时期的繁荣
滑县挖出来两艘北宋大船 比南海一号、二号还要早
清代木质帆船长江口二号将重见天日:龙骨平坦 载有精美文物
河道水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