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玉米高产高效科技创新坚守人

        

         赵明,男,汉族,1955年7月生,1979年12月入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由于以玉米为主的作物高产高效的研究成就突出,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获“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等殊荣。

身体力行  坚守作物高产高效栽培专业方向

          赵明,1955年,出生于河北省沽源县二道渠乡西山坡村农民家庭,幼小时由于粮食不足导致的艰苦生活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作物高产高效栽培这条科研道路。怀揣着这份农业情怀,通过艰苦学习先后获得了北京农业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首批博士后,先后在我国著名的作物栽培与生理学家郑丕尧教授和玉米遗传学家李竞雄院士的具体指导下,系统地开展了玉米光合性能和产量潜力的研究,自主研发了我国第一台智能化光合测定系统,弥补我国在光合仪器智能化方面的空白。博士后出站后,回到培养他的中国农业大学,任农学系主任,在实验室与学科建议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在日本东京大学和国际水稻研究所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国际合作研究,进一步深入对作物光合生理进行研究。2004年以一级岗位人才被作物科学研究所引进,并担任新成立的作物栽培与生理系主任,开始玉米群体-个体协同研究,首次提出基于作物产量构成、光合性能和源库3个不同的产量分析体系的内在联系的“三合模式”分析理论,创立了产量性能定量公式(MLAI×D×MNAR×HI=EN×GN×GW),有效实现了作物定量化实时监测和产量定量化管理。研究成果分别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发展,农民长期使用小型农业机械进行田间作业,导致耕层“浅、实、少”的问题十分严重,土壤是作为作物生长的基地,如何改良土壤更好的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是赵明研究员时刻在思考的问题,于是他带领团队将作物群体-个体研究扩展到土壤-作物之间协同定量化研究,揭示了土壤障碍与秸秆不还田严重制约高产高效的发展,明确了耕层与冠层之间的作用机制和定量指标,创新了深松和密植相互调节的多项关键技术,并构建区域特色一体化节本轻简化高产高效技术体系,促进了优耕层密冠层的高产高效技术新发展,产生重大的社会经济效应,201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两熟制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特色明显的种植模式,光温等资源分配定量化和标准化研究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周年高产高效的协同提高,尤其是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这种问题日显突出,如何充分利用光温资源提高周年产量,是赵明及其团队开展两熟制季节间的光热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出发点,他首次提出了两季间以积温为主的多资源配置和以光温生产潜力当量为主的季节内利用指标,创新了光温和肥水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构建了发挥玉米优势的周年高产高效技术体系,实现了调播期改品种零增投的周年高产高效同步提高。与同事共同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中国农科院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立志粮食科技创新  支撑丰产高效新跨越

         20世纪90年代年美国作家莱布斯·布朗写书发问“谁来养活中国人”,在当时引发一时轰动,这也深深地触动着赵明内心,但这又更加坚定了他从事农业研究的决心。2004年他有幸担任国家农业重点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专家组组长,先后规划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粮食安全科技规划》,开展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简称“粮丰工程”)的设计与共性课题研究,创造性提出了聚焦三大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麦)、突出三大平原(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实施三区建设(技术创新的核心区、技术集成的示范区,生产带动的辐射区)、主攻气候-土壤-作物“三协同”科技攻关的“4个三”顶层设计。特别是他在基于前期“群体-个体、土壤-作物、气候-作物”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率先创立了作物生产系统“气候-土壤-作物”三协同定量优化栽培理论与技术,为作物可持续丰产高效多目标协同的综合管理提供新途径。突破了传统栽培学中定性的“看天看地看庄稼”向“三协同”定量优化的新跨越。出版的《作物“三协同”理论与高产高效技术》专著,成为高等院校教材《作物栽培学导论》和《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研究生学位课程的新内容。所指导的“粮丰工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粮食12年连续增长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了全国作物栽培学科队伍的新发展,有效提升了我国粮食丰产科技水平,促进了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跨越式发展,粮食总量突破6.2亿吨大关,较好地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为“十三五”“调结构-转方式”战略奠定了基础。

投身作物科学公益性事业 贡献三农服务

          赵明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和国家级教学与科研单位的科技工作者,虽然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但一直植根于农业,积极投身于农业生产一线,对全国栽培学科与学术发展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在他担任玉米专家组副组长和产业体系功能研究室主任期间,组织实施了东北玉米双增200和玉米绿色增产模式等重大项目,开展了玉米栽培的重点任务、基础工作、前瞻性研究及生产应急等工作,积极参加调研活动,为生产问题解决献计献策,对玉米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中国作物学会副秘书长,完成的作物学科发展战略的多份报告,积极参与申办了第七届国际作物科学大会,作为大会执行秘书长,做了大量工作,并做了闭幕式的总结报告。他作为农业教育与科技工作者,先后培养研究生70多名,其中博士30多名。20多年来一直担任研究生学位课程《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的主讲,为作物栽培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实现目标在于坚持,科技发展在于创新,幸福生活在于奋斗,梦想成真在于汗水。

                                                                                                                         ———  赵 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农大在我国玉米密植高产可持续生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玉米等作物的引进对清代中期人口的影响
董树亭
[首藏作品](3692)藏粮于技,小麦玉米生产能力再提高不是问题
农学,研究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理论与技术
我国玉米必须稀植才稳产高产,可为什么有人非要密植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