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情微调研⑭|农村“厕所革命”变与忧

宗琳,江苏徐州人,中共党员,2010年8月参加工作,现在省政协办公厅综合处工作。


“在农村上厕所一共分几步?第一步:走到厕所门口;第二步:咳嗽对暗号。‘咳咳’‘……’第三步:正式上厕所。但很多时候也会卡在第二步,因为里面有人——‘咳咳’‘咳咳’溜了溜了……”

春节期间,跟随家人去农村探访亲友的路上,我在手机上看到了上文中的“小段子”,“一个坑,两块砖,三尺墙,围四边,捂鼻子,踮脚尖,蚊蝇飞,臭熏天”的尴尬场景霎时间浮现在眼前,哑然失笑之余,心中不禁升腾起丝丝担忧。“今天少喝水,回家之前尽量不去厕所”,我暗暗下定决心。然而,进村之后,这点儿小小决心却很快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因为我看到了“厕所革命”给农村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




农家用上冲水马桶



一走进姥姥家的院子,我就发现西北角多了一间和院墙连为一体的新屋子,推门一看,居然是一间五六平方左右的卫生间:座便器、洗手池、太阳能热水器一应俱全,地上铺着防滑地砖,墙上贴着瓷砖,天花板居然还有吊顶!“怎么样,咱家的‘茅房’比你们城里的也不差吧?”看到我惊愕的表情,姥爷笑呵呵地说,“这不是说搞什么‘厕所革命’嘛,上头给补贴,村里号召家家户户一起改造家里的厕所,干净又卫生,好得很呐。”

原来,最近两年来,姥姥家所在的村子下大力气推进农户改厕工程,村里200多户人家先后告别了又脏又臭的旱厕,用上了干净漂亮的卫生间,如厕条件大为改善。

村里多了公共厕所



在村里,还有一些建筑物格外显眼——新建成的公共厕所——白墙灰瓦、自动冲水、干净整洁。在村头开小卖部的孟大娘说:“以前村里就一个旱厕,没人管不说,还难找,办个红白喜事,外庄来个人,根本找不着厕所。现在好很了,你看,新修的公厕大多都在路边,还设立了引导牌,一眼就能看到,干净又好用,整个村子都显得‘高大上’啦。”

据了解,2015年镇财政投入360余万元用于自然村公厕建设,当年,全镇实现每个自然村1至3个公厕的建设密度。在此基础上,镇政府坚持不懈对镇区公厕进行翻建,近三年来,建成了遍布各自然村的86座水冲公厕,实现了标准化公厕全覆盖,达到每500人至800人有一座高标准公厕的要求,改变了原本农村公共厕所脏、乱、差、少的状况。

乡村游如厕更方便



见我对“厕所革命”如此感兴趣,在县农业农村局工作的表哥也给我讲了他看到的变化。

城东郊S村是市民热衷的乡村游目的地,春秋天赏花观叶、夏冬两季采摘垂钓,游客络绎不绝,然而乡村公厕缺乏的短板也日渐暴露。“‘有朋自远方来,能上厕所否?’一度成为流行的调侃,许多游客来过一次,就不再来了。”表哥说,去年村里新增了6座水冲式厕所,分散设置,设计上更科学合理,提高了乡村游的接待条件和品质,现在来这里做生意、旅游的人增多了,村民也尝到了甜头,不用出村打工每年都有好几万的收入。

美丽乡村正在蜕变



通过走访近郊的几个村子,我发现如火如荼的厕所革命,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传统、简陋、脏乱的“土厕”变成了干净、整洁、方便的无害化卫生厕所,如厕问题这一小小的细节变化更“改”出了健康环保的新生活,推动着一场翻天覆地的乡村蝶变:

以前,有人进厕所不注意卫生,大小便随地可见,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好意思把干净清洁的厕所弄脏,“厕所改变了,环境变美了,村民们的素质也提高了。”以前,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总是不愿在老家多停留,现在,更多的年轻人表示“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了,基础设施越来越好了,看来我也该回乡下了,在外打工的日子也该终结了。”以前,村容村貌差强人意,现在,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深入,村域环境整治不断升温,宜居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批优秀的生态项目落户,经济与生态效益双提升正在实现。




不过,随着“厕所革命”的深入推进,一些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值得警惕,亟待解决。


“革命”进程不均衡

从工作推进上来看,有的地方起步较早,经过三四年的持续着力已经基本完成了阶段性目标任务;有的地方进展缓慢,或者迟迟未动,或者拆旧未建新,一些村民直言“别提厕所改造,家里厕所被拆了,新的厕所一直盖不好,夜里上厕所又回到了解放前用夜壶。”从工作效果上来看,改造改建标准不统一,有的地方已经消灭了旱厕,村村都建成通水通电的公厕;有的地方仍然是老式通槽便池,定时统一冲水,卫生状况不太好,异味和蚊蝇普遍存在。

维护管理跟不上

开展“厕所革命”以来,各地侧重于厕所建设,部分厕所在建设上符合要求,但配套设施和后期管护跟不上,普遍存在由于管理不善导致厕所运行不佳甚至闲置的情况。一些农村厕所存在“重建设、疏管理,建得快、坏得快,有人建、没人管”的问题,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投入浪费。农民群众“不愿用、没法用、用不上”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用过一段时间,但是它自己就坏了,抽水抽不起来,也没有人包修,天天还要用脸盆打水来冲厕所太麻烦,索性就不用了。”一些村民甚至把当初政府投钱建设的抽水马桶扔到后院任由落灰长草。

形式主义现苗头

一些地方对厕所革命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只满足于敷衍了事、应付检查,农村的厕所改造似乎只是把露天厕所改成了砖砌的厕所而已。一些地方农村改厕不切实际、不实用,“如厕难、排污难、粪便处理难”等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部分新厕所建好后即闲置,成了摆设。一些地方农村改厕成了面子工程,为了树立示范点,不顾自身条件铺摊子,甚至盲目追求豪华。在村里,我也听到这样的声音——“政策是好政策!厕所建成过去2年多了,门都是锁起来的,根本不让人‘方便’。”




“厕所革命”非一朝一夕之功,目前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对于将农村“厕所革命”进行到底,我有以下三点期待:

期待系统性更强一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的一项重要工作,明确要求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去年年底,中央农办等八部门也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期待基层党委政府继续把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发展战略的约束性要求,系统性规划部署,统筹协调推进,促进农村厕所建、管、护一体化,协同落实环保、建设、卫生等多重目标要求,坚持不懈抓、千方百计把这一长期影响农村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补齐。

期待持续性更强一些。把“厕所革命”作为增加乡村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促进乡村振兴。一方面,把握农村“厕所革命”进程,分阶段更新厕所标准规范,持续性推进,既要尽力而为,让农民群众享有更好的公共服务,也要量力而行,与经济发展阶段、文明进步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相适应。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跟踪管理和反馈的长效机制,在确保环卫投入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当地情况,组成类似厕所协会的民间自治团体,协助政府对农村厕所实行后期管理和监督工作,并及时收集农民的意见建议,以真正实现厕所改造的目的。

期待创新性更强一些。当前一些乡村景区已经开始探索“以商养厕”的新模式,公厕不仅仅是“方便”的地方,还成为了“小型商业综合体”,变成了“便利”的地方,在减轻财政负担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商业效益。建议通过“厕所 ”“互联网 ”“旅游 ”等方式,形成多功能综合建养模式,一改以往只能“解决内急”的单一面孔,转而变为“厕所 店铺”“公厕 售票点”“厕所 垃圾中转站”“厕所 老人活动室”等的“多面手”,既更大程度满足村民和游客的功能使用需求,又成为体现乡风文明和乡村生活品质的一个新亮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方便”更方便
将“天大的小事”进行到底
山东农村厕所革命效果图曝光
厕所革命——厕所英雄
厕所革命
厕所的革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