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稻为啥年年出现缺钾红叶?
水 稻 红 叶

这几年水稻苗分蘖末期,至孕穗抽穗前,年年出现红叶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缺钾红叶,一个是细菌性褐斑病红叶。我们可以通过红叶的叶片症状把它们区别开来。

1


一、水稻细菌性褐斑病

  首先肯定,水稻细菌性褐斑病是细菌病害,是有菌性病害,是细菌侵染造成的。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多数在水稻倒2叶前后开始发病。病斑多发生在水稻倒3叶、倒2叶和剑叶的上半部叶片或叶尖上。

细菌性褐斑病,最容易发生在氮肥较大、叶片较长、生长较柔嫩的水稻上部叶片上。如果氮肥较大,叶片浓绿较长,组织比较柔嫩,又遇上高温、连阴雨、大风天气,在水稻的每一个生长时期,都容易发生细菌性褐斑病。

另外,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容易发生在植株高大、叶片长、植株生长旺盛的水稻品种上。像黑水稻,长粒水稻,和其它叶片较长的水稻品种容易发病。

其次,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它的红叶和缺钾红叶的部位不同。水稻细菌性褐斑病虽然也是红叶尖,但是,它的红叶尖是发生在水稻的嫩叶和上部叶片上。病叶开始红尖,叶片边缘有红色或黄色斑点,病斑逐渐向叶片扩展,多数会变成红褐色条状病斑。也有黄褐色条斑。几条褐斑形成大斑,大斑中间灰白色,无霉层。病斑很少能发展到半个叶片。

2


二、水稻缺钾红叶

水稻缺钾红叶是生理性病害。

水稻缺钾红叶,病斑先发生在水稻的中下部叶片的叶尖上。表现为老叶片先缺钾。新叶和上部叶片不缺钾。因为钾在植物体内流动性强,能被反复利用。当植物缺钾时,钾优先分配到较幼嫩的组织或新叶。所以中下部叶片容易缺钾。缺钾的水稻植株生长相对矮小,呈暗绿色,先是从老叶开始红叶尖。

如果是氮肥较大,生长过猛的田块,水稻中下部叶片,也会表现出缺钾红叶。叶片尖端和叶缘开始发生红褐色小斑点,最后叶片自叶尖向下逐渐变赤褐色,叶片上也会有红褐色斑点,多数病斑红线条状,严重时能发展到整个叶面。但是水稻上部叶片和新叶没有病斑。

所以缺钾的地块儿,水稻苗先从中下部叶片,表现出红叶尖儿,或下部叶片全红叶。缺钾严重的地块,水稻长出一片新叶,中下部就增加一片红叶。

由于近三四年连续几年都是早春温度低,稻苗生长缓慢。前期多次使用的氮肥不能很快释放,稻苗也不爱长。在水稻苗分蘖中后期,等有几天连续高温天气,氮肥释放快,稻苗生长快,而钾肥又都是做底肥,钾肥中的阳离子钾都已经和土壤中的胶体阴离子结合,而且施用量是固定的,当温度发生高低变化时,它的释放量变化很小。而氮肥释放量就不一样了,因为多次大量施用氮肥,特别是大量施用尿素,遇上低温积累又不能迅速释放,在连续几天高温的时候,氮肥迅速释放,稻苗生长迅速加快之后,就导致了氮肥吸收过量,造成氮钾比例吸收失调,形成失调型缺钾症。

或者说水稻吸钾量没有改变,吸氮量大大增加,就会造成氮钾比例吸收失调,造成水稻缺钾症。就算是硫酸铵施用过量,氮肥吸收过大,也会抑制钾和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也会形成缺钾和缺少微量元素症状。导致水稻出现红叶现象。

3


三、防治措施

在水稻高温、高湿、高氮,水稻苗生长旺盛的时候,也就是吸收氮素最多的时候,水稻苗出现细菌性褐斑病红叶的时候,要及时防治。

特别是水稻苗倒3叶抽出时,就应该预防细菌性褐斑病。因为倒3叶和倒2叶是水稻最长的叶片,它长出来的时候也是高温多雨季节,叶片比较柔嫩、最不抗风摔。这时,温度高湿度大,细菌弥漫在空气中,水稻叶片受伤后,最容易得细菌性褐斑病。

所以,如果水稻苗表现氮肥比较大,倒3叶伸出时,就要预防细菌性褐斑病。在水稻孕穗期和齐穗期,结合防治稻瘟病,要一起预防细菌性褐斑病,其它生长季节如果发生细菌性褐斑病也应及时防治!

缺少钾元素和中微量元素,也容易导致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侵染和加重,防止细菌性褐斑病和缺钾红叶可以同时进行。可以用春雷霉素加上磷酸二氢钾,再加微量元素叶面肥一起喷雾防治,同时防治水稻细菌性病害和缺钾红叶。

没有施用钾肥或钾肥施用量很少的地块,应及时补施钾肥或喷施磷酸二氢钾,防止造成水稻红叶病的大发生。

来源:牛我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普创】水稻红叶尖是褐斑病还是缺钾?
水稻齐穂后发生红叶病会不会减产?
水稻干尖、发红、萎黄、白尖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水稻苗褐斑病综合防治
当前吉林省九台市水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草莓苗长叶斑了?教你好办法!(内附4种病症辨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