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人生·百年——百年诞辰院士小故事第10篇 | 于天仁:情系华夏大地 献身土壤科学

于天仁

1920.2.4—2004.5.22

土壤化学家。山东郓城人。1945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业化学系。曾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实验室内工作

于天仁院士是中国特色土壤电化学学派创建人,他的学术思想是在结合我国生产需要和土壤特点的研究工作过程中形成的,贯穿从上世纪40年代中到本世纪初长达59年的科研生涯。于天仁院士非常重视新方法的建立。

他首先建立并发展了一系列土壤电化学方法,进一步揭示了土壤微观的性质,并关注电化学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的应用。例如,他广泛应用各种离子选择电极,设计了几种测定离子活度比或活度积的方法,设计了用以区分各种离子与土壤间结合强度的高频电导法,他还设计了区分不同还原性物质的伏安法。

他注意吸收化学专业的年轻人来强化土壤化学的研究。从上世纪50年代他就开始土壤电化学的研究,1961年建立了土镶电化学研究室,并创立了以土壤的带电粒子(胶体、离子、质子、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化学表现为中心的土壤电化学研究体系。

半个多世纪以来,他领导研究室的同事们围绕这个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土壤电化学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

2000年与谢建昌交谈

世纪60年代国家三年困难期间,野外生活相当艰苦,谢建昌经常陪于天仁去野外调查,并自带行李驻点。在江西资溪和进贤驻点时,最初是在大路旁的破庙和大队的公房里,铺上稻草打地铺睡,当时于先生风趣地说,我们睡的是"金丝床"。

有一次在丰城考察时,突发大水,当晚过不了赣江,他们就在江边饭店的饭桌上,用雨衣裹着睡了一夜。有一次睡在东乡招待所,看到食堂有煮熟的胡萝卜卖,他们就吃了几个当晚餐。这既填饱了肚子,又节约了二两粮票,当时他们两人很高兴。

在野外考察(1996年)

于天仁院士有亲自动手做实验的习惯,他在安排实验前,往往自己实际操作过或已做过类似的实验,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新的实验内容总想法试过。在制作复用仪、复用电极时,他常去工厂熟悉性能和提出意见,在制作平板状玻璃电极时,他晚上加班观察和记录试制过程,电极制成后立即试测pH,掌握第一手资料。这种习惯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真是难得可贵。

于天仁院士为中国土壤电化学的建立和发展呕心沥血,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在重重困难面前,坚韧执着,自强不息,数十年如一日。在他取得学术成就的同时,也为后继者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资料来源: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情系华夏大地 献身土壤科学——于天仁院士纪念画册》,p57页

科学人生·百年

“科学人生·百年”主题宣传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办,旨在宣传展示恰逢百年诞辰的院士们矢志报国的崇高理想、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活动形式包括组织院士风采展、出版纪念专栏、制作专题纪念网站、刊登特别报道等,希望您能够由此走近院士,了解院士,并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获得智慧和启迪。

欢迎大家访问院士文库网站和科学人生百年网站了解更多院士信息。

网址:yswk.csdl.ac.cn

         kxrsbn.casad.cas.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失去文化滋养的科学家难以有创新突破!汪品先:科学从来不是用发财和当官来衡量
【方志四川•人物】蒋德均 ‖ 大地之子——记侯光炯院士(一):探索土壤奥秘的人
纪念毛主席诞辰128周年 外二首
美丽广袤富饶的华夏大地
红日东升 光耀九洲 |〔塔影河声〕第67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