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哭闹时,最需要你的爱


当孩子哭闹时,你是怎么做的?我们常常会看到两种情形:


一种是宝宝哭的时候就发飙;


被那坏情绪笼罩的瞬间,就算是旁边听到的成年人,都会觉得尴尬,甚至产生不安。而于孩子而言,感受大多是恐惧的。


不准哭!


不要哭了,再哭就不要你了!


基于此类的话层出不穷。


还有一种温和耐心的母亲,会不急不躁地安抚自己的宝贝,会说:“妈妈在这,宝宝不哭啦!”


妈妈在这,简单的几个字,往往能给孩子莫大的安慰。


其实最后的结果都是孩子停止哭闹,可父母不同的方法,却会造就不同性格的孩子。


01


前几年有一种育儿观点非常流行,说:孩子哭了不抱,只有不哭才抱。


其实这种方法很容易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孩子为什么会哭?因为他们内心有不安,有了需要,或者有不满的感觉。


特别是年纪小的宝宝,通过哭声来唤起母亲的关注,得到了母亲及时的响应,他才会有安全感。


孩子对事情的判断跟我们不同,可太多的大人却用自己的思维去替代孩子的思维方式。


比如你跟几个月大的孩子说,“妈妈就出去5分钟,宝宝不哭!”


这句话等于没说,因为孩子根本不知道5分钟是多久内心更害怕妈妈消失后就不会再出现了,所以他们会不依不饶地哭着。


记得那时候孩子6个多月的时候,时时刻刻也看着妈妈。所以我们吃饭的时候,也要放在身边,有时我一只手抱着他,一只手吃饭。


当然,有一次我们也说要好好“整治”一下他,不能惯着他总是哭总要抱着的脾气。


所以那次他在椅子里坐着哭,我们俩都忍住没有理他。


他就一直哭,那次应该是哭得最久的一次,可我们也得到了狠狠的教训。


小家伙晚上就出现了高热的情况,而且接下来的几天都不爱吃东西。


我俩都后悔不已。因为自己的无知,让他受了无端的折磨。


对于几个月的婴孩来说,如果没有得到母亲或者养育者的积极响应,哪怕是短短的一分钟,对孩子来说也是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恐惧。


因为他们感受到的世界如混沌一般,自己是漂浮着的。因为母亲的响应和爱抚,才让他们感觉到存在。


那种感觉应该如同在太空中的一艘飞船,它通过与母舰的联结保持正常的运转。


一旦失去了母舰的响应,那肯定是无助而恐惧的。

02


我们常常渴望孩子独立,所以会在不知不觉中推开孩子,不想孩子粘着自己。


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我也常常有这样的瞬间,在这夜深的时候就能清晰地反思。


比如当我蹲下时,他会兴奋地趴在我的背上;

在沙发上时,一下子就蹿到我的肩膀上骑马;

走路时有时抱着腿。


也许是我最近跟他分离的时间多了,也许是我推开他的次数多了。


因为我会跟他说不要这样趴着,而我不喜欢你这样抱着。


可我越是如此,他越要找寻我抱着他的感觉。


但细细一想,小家伙正是奔向6岁的年龄,再不好好抱抱,也许我就抱不动了。


当孩子靠近我们的时候,还是不要有太多顾及,就好好抱抱他。


有很多妈妈说,为什么孩子越打骂反而越哭闹?


因为孩子没有好好哭过一场,总是在父母的打骂中终止,他们就会找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种感受也许是一直压抑着的愤怒或者恨意。小小的孩子会爱你,也会“恨”你。


所以你会听到孩子跟你说,“我爱你!”,也会亲亲你。有时又会蹬着眼说:“坏妈妈”、“坏爸爸”。


这其实都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孩子需要我们给予响应,因为只有响应才能帮助孩子去处理这些情绪。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任何不可爱的行为,都是在呼唤爱。


放在孩子身上,更是如此: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其实是最需要你爱的时候。


03


当孩子哭的时候,你肯定会着急,也会生气,但一定要深呼吸冷静下来。因为他在呼唤你的关注,期待你关注到他的情绪和想法。


前几天带儿子和侄子去看电影,结果电影的场次错过了。小家伙就耷拉着脸,过马路也不许我们拉着,反正各种找茬。


回家给你放好看的电影,好不好?

不行,我就是要看!

过几天有恐龙电影上映,带你来,可以吗?

不行,今天要看!


读小学的侄子明显就能控制情绪了,他知道错过了没办法,觉得回家看是个不错的选择,也劝弟弟,还说这个电影不是很好看。


可他就是不满啊!


当我们回家的时候,我跟他说:“我知道你就是想今天看一部电影,不管好看还是不好看,也不管时间早晚,就是要看,对不对?”


“对!”这时他开始看着我说话了。


“那好,我们回家也能放一场,我用投影给你放!你自己做主。”


“我要看一个小时!”


“一个小时太短了,看两个小时吧!”


他很惊奇地看着我。


“好电影一般都要两个小时,你等会回家跟哥哥一起找。”


这个约定就这样达成了。


我知道,其实当我说出他内心的想法时,他就开始释然了,否则就是一直哭。


04


父母能够做的,就是看到孩子们渴望被爱、被关注的需要,并且明确告诉孩子:我爱你,你是可爱的,你值得被疼爱!


这种爱是无条件地,而且这种爱从你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假如一位年轻的妈妈刚刚生了孩子,孩子能在她的身边,彼此待在一起。妈妈跟孩子之间是能彼此感觉到的,这种亲密关系非常重要,会对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而且,这能让孩子的内心感到温暖,成年后待人也会温暖很多。


细数身边的人,包括我们自己,每个人的性格形成几乎都能追溯到童年。当年父母注入的温暖感觉,将陪伴一生。


多年后,真正能帮你抵抗挫折,承受压力的,就是内心是否强大。


而父母最初的温暖的爱,就是这内心强大的核心。


作者 | 鱼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童书编辑,阅读推广人。已出版新书《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哭不闹的孩子,其实很可怕
对待孩子,你做过哪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家有男孩,你会“夸”吗?
为啥宝宝不爱被家长抱着坐,非要站起来走才高兴?背后原因很暖心
《奇迹男孩》:孩子的未来,其实是父母的信仰和修养
女人,你准备如何度过你的下半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