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平之战的时间真有那么长吗?

作为中国古典时代最著名的战役之一,长平之战一直被认为是当时中国军事水平高度领先的一个标志。此战不仅被描绘的战争人数堪比后来工业时代的世界大战,持续时间也被认为是当时最长的。由此,可以折射出战国时代,中国军事与国力的独步超前。

反观西方等地区的战争,虽然同样被记叙的荡气回肠,甚至场面更为精彩。但无一不是时间跨度不超过3天左右的过家家。若是同代表古典中国军事水平的长平之战相比,显得简单而幼稚。

这种认识到底是对与不对?我们不如从这种认知习惯的源头说起。

▲长平之战的主要记录者司马迁

【1】一般理解下的长平之战有何不妥?

▲长平之战形式

按天朝史学界的观点是从周赧王五十三年一直打到了周赧王五十五年,足足2年。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的结论。也有不同观点认为,长平之战是从周赧王五十五年的4月打到这一年的9月的,也就是5个月左右。这些都是典型的天朝东方式古代战役历史观下的结论。

问题是这样的划分妥当吗?

虽然长平之战的主要记载都毫无军事经验的司马迁,用为数不多的一些文字记录下来的。但只要看完这些篇幅不长的节选,我们都能发现一个浅显的问题:长平之战,在很多传统语境下,远远不是单指一场战役。长平之战的起因就是秦国与赵国争夺上党郡而爆发的一次两国之间的战争!

注意!这是一次大规模战争,而不是一次战役!期间牵扯的不同方面,包括了秦国、赵国和投靠了赵国的韩国地方势力。按此计算,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战斗地点并不在狭义的长平战场。整场战争,双方在多个战场上有过数次交战。首先是秦军进入上党郡,与当地的韩国地方驻军进行交战。此时的赵国军队尚未完成动员,根本没有抵达战场。

▲长平之战前的国际形式

等到赵国军队完成初步的组织,进入上党郡支援韩军。秦国基本上已经占据了当地的大部分地区,重创了还在抵抗的韩国人。赵国军队的加入,并没有扭转局面。司马迁告诉我们,新来的赵军有两次被秦军击败,也就是说,这个阶段内还发生过两场独立的交战。然而由于历史记录的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这两次交战的经过我们已经无从考证,只能知道秦军击败了赵军。不过,司马迁随后的记录马上就让人知道,赵军虽败,损失却不大。他们开始进行全面收缩与防御战术,建立了比较坚固的营地据守。

这之后两军经历了一段较为平淡的对峙期间,但是两军的小规模攻坚对战并没有停滞。老将廉颇在这个阶段里,发挥出色。但持久的对峙让赵国首先觉得实力不济,展开了议和。议和失败后,秦军的反间计让赵王派来纸上谈兵高手赵括,期望以速决战的方式,结束战争。这都已经是周赧王五十五年的7月了!距离战争结束不过2个月了。

此后,秦军方面则以更快的速度运作了换帅风波,白起成为了秦军的秘密指挥。针对赵军企图迅速解决战斗的心态,秦军也制定了争锋相对的诱敌深入计划,真正的长平之战才算正式开始。在赵括出兵进攻秦国军队的时候,白起命令秦军佯装战败溃退。心态急躁的赵军继续追击,一路打到秦军营地门口,被防御严密的防御工事阻挡。同时,一支2万5千人的秦军,迂回到了赵军身后,对赵军进行了包抄。另外一支5千人的骑兵骚扰进攻了依然留在营地的赵军留守部队,迫使他们无法出来援救。被合围的赵军只能原地固守,建立简单工事保护自己。秦王这时又突然动员,迅速增援长平战场,把留守在营地的赵军也一并包围。至此,赵军不仅被包围和断粮,彼此之间还被分割成了独立的两块。

46天后,走投无路的赵军,决死一搏。结果主将赵括在突围中中箭身亡,号称几十万的赵军像秦军投降,并惨遭活埋坑杀。

▲苟利赵国生死已

梳理整场战争的经过,我们不由的发现,狭义上的长平之战也仅仅大约一个半月的时间。对于当时的生产水平和补给条件来说,已经是非常长的跨度和规模了。但在非常常见的理解下,长平之战本身就成为了此次秦赵战争的代名词,时间跨度拉长至2年,几乎囊括了战争开始到长平之战结束为止的全部过程。若真按战役来划分,甚至可以分为整个上党郡与长平战场的数次战斗总和。

▲坑杀倒计时

【2】西方的战役划分较为清晰

▲东方思维下的亚历山大东征如同游戏

相比容易将战争与战役不分的东方,西方早期的战争记载虽然也比较混乱,但较为清晰的过程记录都尽可能的将战役本身从整个战争中剥离出来。这样造成的结果便是一次次独立划分命名的战役让人觉得时间短促,综合起来,便看上去非常简单。一支军队开拔到某地,直接开打,或是稍作停留整顿便拔剑相向。

我们以经常被用来与战国时代做比较的亚历山大来做比较,便能发现两种思维习惯下的巨大差别。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领马其顿军队渡海进入小亚细亚地区,开启了他的传奇东征之旅。当年,他首先经略了沿海地区的几个希腊城市,尔后在格拉尼卡斯河遭遇了匆匆赶来的波斯联军。这支联军由小亚西亚半岛各总督的不都凑成,却因为部署和判断失误,被亚历山大以快速渡河的方式直接击败。整场战役虽然在西方历史作者的笔下份量稍重,却依然显得渺小而短促。胜利后的马其顿军队继续沿着海岸线南下,花了很长时间攻克有波斯海军盘踞的希腊城市米利都和哈利卡纳苏斯,期间还发生了2次海战。等到哈利卡纳苏斯陷落,已经是公元前333年了。两次耗时不少的围攻战都被西方作者单列成战役,但若是换做东方风格的历史学者,可能直接一笔带过。

▲亚历山大在波斯帝国西部的进军路线

为什么会这样呢?

简单来说就是这三次战役的份量与后面真正的决战相比,都不值一提了。

公元前333年秋季,即将从小亚细亚进入叙利亚的马其顿军队,被从后方山区包抄而来的波斯大军在伊苏斯截断了后路。这支大军由波斯大王大流士亲自指挥,囊括了整个波斯帝国西部的武装力量精华,已经足足准备了一年。马其顿军队背水一战,在这场两位大王亲自指挥的决战中,赢得干净利落。但因为大流士本人及大批溃散部队的逃跑,战争依然没有结束,甚至大胜本身无法成为决定性的转折点。

▲庞贝古城中的伊苏斯马赛克画

伊苏斯战役前后,波斯帝国资助的雇佣军一直在马其顿军队的后方进行战略部署。失去了两个重要基地的波斯海军继续在整个爱琴海沿岸进行各种反击作战,一度截断了马其顿军队与本土的补给线。波斯帝国希望以围魏救赵的方式来迫使亚历山大撤军返回。

马其顿一方的代理人则在爱琴海岛屿到克里特岛的数个分战场与之较量,双方从希腊沿海一直打到南方的克里特岛。即便是波斯主力军队在伊苏斯惨败,这些海军部队依然联合了希腊南方的斯巴达人一起发动了威胁马其顿本土的梅格洛波利斯战役。分开计算的话,这些都是敌后战场的一次次不大不一的战役。只是因为记录者资料来源较少,重要性不足,而大都寥寥数笔。

▲马其顿与波斯的海上较量遍及整个东地中海

公元前333年后,南下的马其顿军队还要赶去征服叙利亚和腓尼基沿海地区,并最终迫使埃及投降。由于大量的部队在伊苏斯战役后损失和溃散,这些战斗相对轻松。却也还是发生了时间跨度达几个月的的提尔围攻战和加沙围攻战。

到了公元前332年,战争的最高潮推进到了著名的高加米拉战役。最后一次战役是公认的马其顿与波斯帝国之间的决战。殊死一搏的波斯人依然收获一场惨败,战争从此进入了一个马其顿人占据绝对优势的阶段。波斯人在之后虽然组织了数次抵抗,都难以挽回失败的命运。从这点来看,高加米拉战役与长平之战的地位,惊人的相似。

▲电影中的高加米拉战役

如果,记录这一切的是一位典型的东方思维下的学者,那么他会如何取舍整段历史呢?

马其顿波斯战争可能被直接命名为高加米拉之战,至于之前的一系列大大小小战役,都忽略不计,仅仅写上下伊奥尼亚、克西里西亚、夺腓尼基、入埃及、东进亚述即可!至于格拉尼卡斯河和伊苏斯,则是两败波斯,就这么简单!此后的公元前331-330年,马其顿人进入巴比伦和突袭波斯本土的波斯门战役则因为都不重要,而能不计入其中。待遇就与天朝历史上对于邯郸之战的记载类似。

看到这份上,如果还坚持觉得战国时代,战争和战役规模和时间跨度一定长于同时代的西方。那你还是适合去看小说吧!

欢迎关注最强冷吧众

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评论

冷爷:xhgame2012

看得爽,打个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加美拉战役 | 马其顿军团对波斯帝国的最后一刀
亚历山大帝国-大败波斯(四)
7.高加梅拉决战——波斯的崩溃
公元前333年,伊苏斯战役,波斯帝国惨败,波斯末代君王皇后和公主被擒
【古伊朗君王谱】波斯帝国(前550年-前330年)(十四):大流士三世2
亚历山大大帝传:不幸童年造就的孤独梦想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