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古人如何佩剑!

佩剑作为我国古代服饰礼仪中曾经标识身份、地位、等级的一部分,历来专门的服饰研究中却很少提及。一般谈及剑制,主要在于探讨研究各地剑之起源、各附件的确切名称,及其形制在各历史阶段中的交流、传播、演变、发展乃至地域性、民族性的特征,或者偶有提及,也多是一笔带过,很少把其上升到礼仪制度方面加以全面展开。

佩戴者身份的变化

佩剑作为礼仪佩饰,最初只局限于上层贵族统治阶级之内,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争雄争霸,僭越之事已成经常,故而佩剑作为一种等级的礼仪制度,也同其他礼制一样,已日渐衰落,在下层贵族官吏和富裕人家的子弟中也形成为一种风尚时俗,这些从秦汉时的一些文献记载的资料以及秦不得不颁布的一些法令来看,这种没落的趋势已可见一斑。

到了汉代,佩剑已成为时尚。以至于《后汉书?舆服志》描述为:“自天子以至百官,无不佩剑”,“公卿以下至县三百石长导从,置门下五吏,贼曹督曹功曹,无不佩剑”,这些从汉代画像石中也不难看到,汉画中的佩剑者,有的是达官显贵,有的是武士门吏,这也是汉代人豪爽好武、勇于开拓进取风气的反映,而且汉代剑的制作工艺也相当高超,河北满城中山中曾出土一剑,全长1米有余,经化验此剑属于“百炼钢”的早期作品,其刃部经淬火处理,硬度极高,而脊部仍保持较好的韧性,刚柔相济,实属宝剑。

▲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环首青铜短剑 西汉

剑的佩戴方法

起初因为剑短,而直接插于腰带上,或在身左,或在身后,亦有佩于右侧者(侍臣佩于右),水陆攻战纹铜器上的武士所佩铜剑,有的在左,有的在右,可能出于构图上的考虑,以便图案对称、美观。

▲水陆攻战纹铜鉴上的武士图像

后来由于剑体的逐渐加长,直接插于腰间已十分不便,故大约在东周初期,在剑鞘外置,以孔穿过腰带而佩于背后或身侧,但毕竟前者易于滑脱,而后者因剑紧贴腰身,固定较死而不便抽取,后来又因剑体的逐渐加长更觉不便,便改为另佩剑带。

因剑之加长,再也不便直接插于腰带上,从而不得不设置的一个附件。孙机先生在其《玉具剑式佩剑法》一文中,将分为四型,一型为无檐,只是一段扁管,顶面微圆鼓,剑带从它的孔中穿过;二型为单檐,其顶面有一端向外出檐;三型为双檐,顶面两端都出檐,但不弯卷,或者只有一端的檐微弯;四型为双卷檐,其两檐均向下弯卷,仰过来看,则有如郑玄所说的屦绚之形了。

▲剑与剑上的玉具

孙机先生在其文中还谈及式佩剑法在西方的广泛传播,及在中国一直沿用到唐代才逐渐消失,而为鞘上装双附耳所代替。

此外,在云南晋宁石寨山画上我们还可见到另一种佩剑法,它是以带斜挂于肩上,所以可以说,铜剑的佩带可能还因地域、时间、大小形制的不同而于佩带方法、级别上或有差异。

▲四人一牛铜啄。长27.5厘米。云南晋宁石寨山6号墓出土

另外,从古墓葬的陪葬情况来看,也能看出从商末周初始,到秦汉以后,陪葬剑支由个别零星出土到大量出土,不仅大墓,且中小型墓也有出土,且数量多少不一,虽然由最初的铜剑发展成为后来的铁长剑,形制上有很大的区别,装饰由于身份不同,而繁简各异,出土时多置于墓主腰身左侧,少数在右侧或腹部(头箱中有多达几柄的),但总归能看到佩剑之风日益盛行的状况。

▲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初期配剑铜人 佩剑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佩剑制的一般发展脉络,它由起始到衰落,也让我们必然得出一个结论,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一种由少数人垄断的礼仪制度无论它起初是多么的高贵,必将伴随着社会前进的步伐不得不走向世俗化,乃至没落。

→更多刀剑作品、锻造工艺、铸剑师傅微信:lqbjjs

→ 更多冷兵器知识,锁定微信公众号: 刀剑档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古到今各种佩刀方法,刀客们玩出了花样!
浅谈关于中国古代刀的佩带方法
不要凭腰带判断佩剑
龙泉霜雪--古剑的历史与传说(5) [菊斋]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