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罗马屈服的幻梦: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梅陶罗河追击战(上)

▲欧洲人1510年笔下的汉尼拔与迦太基的传神形象

对于战略之父汉尼拔在扎马的英雄末路,相信不少筒子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许多军事学家谈及此战,都会感叹汉尼拔似乎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天才,从头到尾被大西庇阿压着打,连胜利的门槛都摸不到。撇开波利比乌斯对于西庇阿家族的特殊吹捧,意大利近16年颗粒无收的征战,才应该为他的糟糕发挥负主要责任。顺此回溯,我们可以发现,至少在这场远征的第10年,他还没有丧失自己的天赋将才,并差一点在这一年让即将成长为遮天蔽日之物的罗马巨人屈膝求和。

可惜的是,这个足以让世界历史面目全非的胜机,却被白白浪费掉。而也正是在这场战斗中,笔者认为,少数将帅的灵光一闪,而非罗马物质和精神上的压倒性综合国力,决定了战斗以至整场战争的结局,给我们充分展示了克劳茨塞维茨“战争的迷雾”背后偶然性因素的强大作用。在幸运之神的赐福下,罗马这只雏鹰避开了折翅巢中的厄运,飞向奥林匹斯的巅峰,飞向迦太基的城端,飞向他即将君临的无尽大陆。

▲第二次布匿战争汉尼拔几乎以一己之力煽动了整个地中海世界的大战

1.辉煌的坎尼与劣化的战局

▲特雷比亚河战役中罗马人被汉尼拔耍的团团转

公元前216年,面对翻墙而来的迦太基奸商——汉尼拔,罗马出离的愤怒。这个一肚子坏水,一箩筐诡计的非洲野蛮人,先是在特雷比亚河(Trebbia)边,引诱没吃早饭的罗马军团涉过冰冷的河流,被吃饱喝足的迦太基人一顿围歼,后又伏击偷袭,把执政官Nepos(Gaius Flaminius Nepos)的两个军团踢进了特拉西梅诺湖(Trasimene)。

“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

咬牙切齿的罗马集中起史无前例的8个军团,誓要砍下汉尼拔的狗头,匡扶战争的正道。结果……

▲著名的坎尼会战

坎尼会战中有一个可笑的悖论:奥托凡(Ofanto)河岸的辽阔平原本来最适合发挥兵力优势,但罗马人却惧怕汉尼拔的骑兵;河南岸仅2公里宽的平原确实不利于骑兵机动,但罗马人无法展开优势兵力。最终,留下1万后备兵(triarii)守营,抢占平原的对角线拉出3公里的战线后,单个中队纵深依然达到了空前绝后的24排。

▲持矛的后备兵缺席也加速了罗马军团在坎尼的失利

眼看罗马吃枣药丸,包括整个卢卡尼亚(Lucania)、卡拉布利亚(古称Bruttii),大部分撒姆尼(Samnium)、阿普利亚(Apulia),意大利第二大城市加普亚(Capua),亚得里亚海岸第一大港口塔兰托(Tatanto)的半个意大利先后反水到迦太基一边。

▲坎尼之战后不少意大利同盟倒向了汉尼拔

据说汉尼拔的骑兵指挥官哈斯德鲁巴曾在汉尼拔不向罗马进军后吐槽他:“汉尼拔会赢得胜利,却不会利用胜利。”不少后人也据此哀婉叹息,似乎天意汉尼拔将胜利拱手出让,罗马人冥冥中注定要统治世界。这种说法美则美矣,仔细审视下根本站不住脚。罗马在坎尼惨败后,依然拥有10个军团的野战部队,除开在西西里、撒丁岛和西班牙的4个军团,其他6个都在意大利本土,其中坎尼战役残部组成的2个军团在Canusium(Canosa di Puglia),新组建的第20、21军团在罗马城内整训。

坎尼惨败的消息传到后,罗马市民在几天内陷入了恐慌,但秩序很快恢复。舰队司令马库斯.克劳迪乌斯.马塞努斯(Marcus ClaudiusMarcellus)派出的1500名士兵抵达了罗马城,一个军团规模的舰队士兵也抵达坎帕尼亚北部镇守拉丁大道,两个新的军团(第22和第23军团)在罗马城内开始组建,还破天荒组建了两个奴隶组成的军团。

综上所述,即使不抽调在北意大利波河(Po River)流域镇压凯尔特人的第18和19军团,罗马也可以集中7个军团,6万多人防守罗马。

汉尼拔再怎样天才,凭手里5万有余的兵力,要在一两次突击内拿下罗马城,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在坎尼战役后不直奔罗马而转向坎帕尼亚,试图鼓励更多当地城邦倒向己方,并围攻海港那不勒斯(Naples),以建立与迦太基本土的海上交通,为持久战做准备,无疑是非常理智正确的。

西班牙步兵和骑兵,汉尼拔从新迦太基出发时,手下的西班牙步兵有接近7万人,西班牙骑兵在2000至3000之间,多重筋条的兜帽(Sinew Hood)是他们独具特色的装备

西班牙出土的公元前4世纪至前2世纪兵器,其中5号是罗马军团的标准装备西班牙短剑(gladius hispaniensis),不过迦太基军队并不喜欢它,出土的绝大多数是4号希腊式逆刃刀(Falcata)。

当然,持久战的战略选择,从结果论,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第一,罗马人不仅玩费边战略还疯狂暴兵。公元前300年后,欧洲的人口中心已经从希腊转移到了意大利,400多万人口占到了欧洲总人口的近1/5。庞大的人口基数使罗马可以疯狂暴兵。

坎尼战役的次年,公元前215年,还在巩固家门口防御的罗马只点了2个军团的建造,公元前214年,决定多线出击的罗马疯狂点了6个军团的建造,军团总数一下暴涨到20个,随后两年又点了5个,使军团总数在公元前212年达到了25个。之后,虽然屡有败仗损失,但不断的新建使军团一直稳定在25个,约25万野战军的规模。

充足的野战兵力,使罗马人可以从容不迫执行费边战略,一边经常性用4个军团牢牢绊住汉尼拔5万多人马。同时还能用其他军团围攻倒向汉尼拔的城邦(还有闲心把两个坎尼战役幸存军团流放到西西里并排斥于主要军事行动之外囧)。

公元前211年,汉尼拔最重要的基地加普亚(Capua)被4个罗马军团攻陷,坎帕尼亚其他支持迦太基的城邦随后投降。公元前209年,迦太基控制下的最大海港塔兰托被费边的两个军团攻陷。到公元前205年,前前后后消灭了快13万敌军,自己一仗未败却只剩2万多人的汉尼拔已经只能控制亚平宁半岛尖端的卡拉布利亚(Brutti)。

罗马军团非常擅长以全部轻步兵、骑兵和一半军团步兵列阵戒备,以另一半军团步兵迅速在敌人眼皮底下修起壕沟、壁垒、望楼齐全的营寨。这种能力是费边战略在战术层面的基础。

第二,迦太基这边除开汉尼拔和他的兄弟哈斯德鲁巴,再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人物。坎尼战后,借着史诗大捷的光芒,汉尼拔成功笼络了马其顿的菲力五世(Philip V)和西西里叙拉古的15岁新君加入反罗马统一战线。原本的意大利本土、西班牙双战场,现在拓展为意大利本土、西班牙、西西里、撒丁岛、希腊伊利里亚(Illyrian)五大战场,以便尽可能分散罗马兵力。

无奈迦太基一侧除开汉尼拔和哈斯德鲁巴这哥俩,其他将领不是倒霉蛋就是庸才。意大利本土,汉尼拔的副手汉诺(Hanno)先是在指挥1.7万卢卡尼亚和卡拉布利亚军队前往坎帕尼亚与主力汇合途中,让部队被不期而遇的Gracchus两个奴隶军团歼灭在Claore河谷中。后来又在指挥骑兵掩护加普亚人抢收Claore河谷粮食时,被翻越山脉而来的Flaccus两个军团突袭成功,诱发了罗马军团对缺粮少食的加普亚展开围攻。

在西西里岛,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和Epicydes指挥的叙拉古军被两个罗马军团打得不敢出城。迦太基本土开来的近3万援军被两个残破的坎尼军团顶住毫无作为,公元前212年叙拉古城在罗马人的夜间偷袭中陷落,叙拉古军和迦太基援军双双覆灭。

▲有心无力的叙拉古最后只能靠阿基米德的奇淫巧计来续命

马其顿的菲力五世更糟。公元前214年他亲自指挥100多艘战舰攻入与意大利隔海相望的伊里丽亚(Illyrian)海岸,竟然被一个罗马军团堵进了Vjosa河,只能焚毁战舰陆路撤回马其顿。以后他一直被罗马人结盟的埃托利亚同盟(Aetolian League)绊住无甚作为,直到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罗马杀过亚得里亚海收拾他。

▲汉尼拔的马其顿盟友很快就被罗马的希腊盟友给困住了

迦太基阵营表现最好的,是散兵游勇般的波河流域凯尔特人。在公元前215年伏击歼灭了亚庇努斯的第18和第19军团,逼迫第27、第28军团北调补位。

反观罗马一方,固然没有能正面硬肛汉尼拔的大神级将领,但费边(Quintus Fabius Maximus)、马塞努斯(Marcus Claudius Marcellus)、格拉库斯(TiberiusSempronius Gracchus)、小费边(费边之子,与费边同名)、Pulther(Appius Claudius Pulther)、拉维努斯(MarcusValerius Laevinus)、弗拉库斯(Quintus Fulvius Flaccus)、Crispinus(Titus Quinctius Crispinus)、Salinator(Marcus Livius Salinator)都完成了自己份内的任务。即使有诸如亚庇努斯(Lucius Postumius Albinus)和Centumalus(Gnaeus Fulvius Centumalus)这样的倒霉蛋,损失的军团也在暴兵之下得以恢复。

▲凯尔人与西班牙人堪称汉尼拔军队的中流砥柱

第三,汉尼拔始终没有得到迦太基本土的增援。以往很多人将这个因素归纳为迦太基人失去了制海权,其实这并不准确。

比起第一次布匿战争,迦太基曾经引以为傲的海军优势确实已经被拿去喂狗了。最极端的例子是在叙拉古城完全陷落前,迦太基本土派出了130艘浆帆战舰和700艘补给舰的强大舰队救援。结果在城外刚发现罗马舰队,战舰立即丢下补给船转向塔兰托,补给船转身就逃回非洲。这时塔兰托外港的要塞已经被罗马人占领,根本就是一个废港,迦太基海军此举纯属装逼真怂。

从这次行动,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汉尼拔没能攻下关键的海港那不勒斯,但从迦太基本土增援汉尼拔并非不可能。在罗马人不能完全控制的坎帕尼亚海岸卸载部队,或者把部队运到安全的卡拉布里亚,都可行。

迦太基人却试都不愿意一试,究其根本原因,汉尼拔的家族势力在以新迦太基为中心的西班牙,迦太基本土充斥着以汉诺为首的政敌,他们对汉尼拔挑起战争本来就心存不满。所以战争爆发后只对收复前次战争的失地西西里和撒丁岛表现出热情,对汉尼拔的意大利远征根本就不待见。到后来也是被登陆本土的西庇阿打得赌本全无,才极不情愿召回汉尼拔赋以兵权。而汉尼拔能在公元前202年带着1万多精锐的非洲步兵,利用罗马舰队尚未从冬季休整中恢复的空挡偷渡回迦太基本土,迦太基本土有什么理由不能反向做一次呢?

既然无法期待本土的增援,隔壁的马其顿又指望不上,西班牙的援军,就成了汉尼拔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迦太基本土派的私心最终导致了国家的沦亡

(未完,共上、中、下3部曲,敬请关注)

冷爷个人微信:xhgame201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坎尼战役:汉尼拔式杰作与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最高潮开启
8.第二次布匿战争——汉尼拔“坎尼”战法
第二次布匿战争6:坎尼会战
美国前世(四),没有两强并立,只有赶尽杀绝
史诗般的战争:汉尼拔血战古罗马(上)
2020 │ 公元前220年的地中海之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