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国加州发现13万年前人类踪迹?
>

两个乳齿象的股骨球头,一个朝上,一个朝下。它们都发现于美国加州圣迭戈的塞鲁迪(Cerutti)遗址。

供图:SAN DIEGO NATURAL HISTORY MUSEUM

撰文:Michael Greshko

近日,一项研究在考古界内激起了轩然大波,原因是有研究人员称,他们在美国加州发现了12万至14万年前古人类存在的迹象。这个时间比之前科学家们认为人类进入美洲的时间要早10万多年。如果研究人员的推断没错,这座所谓的“塞鲁迪(Cerutti)乳齿象遗址”或会改写人类的历史。

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了《自然》(Nature)期刊上。该研究的负责人、美国圣迭戈自然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者Tom Deméré说:“我知道13万年是一个非常久远的时间,因而我们的遗址成了美洲最古老的考古遗址。当然,像这样非凡的结论肯定需要非凡的证据,而我们觉得这个塞鲁迪乳齿象遗址就代表着这样的证据。”


明确地讲,研究团队并未在遗址发现人类的骨骼。但是,正如Deméré及其同事们所说,他们的证据——一具乳齿象骨架、骨片和几块大石头,都表明这片区域曾是一个“骨堆”。一个未知的古人类族群用石锤砸碎了乳齿象的新鲜骨头,或许是为了吸取骨髓,或许是为了从骨架中获取原材料。

然而,许多研究美国考古的世界知名专家均对这篇论文的主张提出了质疑。有人甚至完全驳斥该论断。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考古学家John McNabb称:“人类对美洲最早的占领时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命题。他们所称的13万年前,向之前所说的1.2万、1.3万、1.4万年提出了大大的疑问。这个时间差异实在是太大了。”


以下一起来看一看此次收获的各种发现,以及一些考古专家的反应。

美国加州交通部要求,古生物学家要在大型发掘过程中随时待命,以防发现化石。此次,圣迭戈自然史博物馆的现场古生物学家Richard Cerutti就时刻待命,并领衔了后续的遗址发掘行动。之后,他和Deméré封锁了该片区域,并展开发掘工作,一直挖到了重型机械未曾触碰到的区域。(1993年,国家地理学会曾资助Deméré,支持他对该遗址进行紧急发掘。)

从一开始,Deméré就觉得这个遗址不一般,因为遗址中有大石块,而在最大的石头周围还明显聚集着骨片,乳齿象残留物的排列方式也很奇怪。比如说,乳齿象的一根象牙就竖直地插在泥土里。
考古学家1992年就发现了这个遗址并在1993年进行了发掘,为什么要等到现在才宣布?

之所以拖了这么久,主要原因在于难以准确地界定该遗址的时间。直到2011至2012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的Jim Paces才根据乳齿象骨骼中铀和钍的相对含量,给出了乳齿象所生活的最新的年代。

Deméré这位考古学者手上还有很多其它的考古项目。1995年,他向加州交通部提交了一份关于该遗址的简报之后,就转而研究其它项目去了,比如须鲸的进化等。

与此同时,一小群网友找出了他1995年的那份简报,认为美洲被人类占据的证据是被“封锁”了。Deméré对这个说法感到震惊和困惑:“没人说过‘忘记这事曾发生过吧’。那简直就是胡扯。”

那么这次提出的是什么新证据?

研究组成员、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的考古学家Richard Fullagar表示,石块的磨损特征与人们对石器的认识吻合,尤其是与用于砸骨头的石器特别吻合。

除此以外,还有石头分布的问题。该遗址埋在粉砂岩当中,这种沉积岩是颗粒细小的沉积物形成的,这种沉积物只能在移动非常缓慢、动能很低的水中才会沉淀。但是,形似原始石器的大石头比周围的颗粒物要重得多,重约27斤。如果不是水把这些石头冲到那里,那就可能是人把它们搬到了那里。

不仅如此,乳齿象骨骼的裂痕还表明它们是在很新鲜的时候就被打碎的,研究人员称它们不可能是被自然因素砸碎。研究团队认为,乳齿象骨架可能是被其它的大型生物踩踏过,因为像肋骨和脊椎骨这样易碎的骨骼就没有坚硬的四肢骨碎得厉害。但这事不可能是小型动物干的,因为食腐肉的肉食动物不可能从新鲜的乳齿象股骨中间咬穿。
此外,该团队还提供了试验证据,表明石锤和锤砧也能使新鲜的大象骨骼产生类似的裂纹形状,从而可以类推,这样的过程曾经在塞鲁迪遗址发生过。这些证据听起来很具说服力,非常有意思,但为什么其他专家持怀疑态度?

塞鲁迪遗址还发掘出了未破碎的乳齿象肋骨和椎骨。

摄影:SAN DIEGO NATURAL HISTORY MUSEUM

其中一个主要的疑点在于,研究人员所说的石器、乳齿象骨骼中的裂纹形状、裂纹与表面的磨损,在研究中均未确切排除自然因素。

比如,美国范德堡大学的考古学家Tom Dillehay就认为,这篇论文并没有明确排除自然过程将大石头搬运到这个地方的可能性。此外,论文也没排除石块上的形状或许不是由河里的石头相互碰撞形成。他说:“当你把所有因素考虑进来,肯定有更多驳斥这篇论文的证据。”

David Meltzer是一位研究早期美洲人类的专家,是美国南卫理公会大学的考古学家,也是国家地理受助人。他认为,美洲人类的历史不可能比现在所认为的还久远。

“但是,你不能拿破碎的骨骼与莫可名状的石头来当说明去证明观点,尤其在无法证明不是自然因素导致骨骼破碎、石头变样的情况下。”他说道。

负责美国佛罗里达州Old Vero古人类栖息遗址的首席考古学家Andy Hemmings也认同这个观点:“我们只接受石头是被搬运到那里的说法,但是,从哪里搬来的?又是被谁搬来的?在我相信该研究的结论之前,我希望先看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关于石器还有其它值得关注的地方吗?

考古学家们的争论点还集中在遗址中未发现的石器上面。佛罗里达州大西洋大学的Jim Adovasio曾发掘过北美洲最古老的考古遗址之一——梅多克罗夫特岩棚(Meadowcroft Rockshelter)。他认为,在发现石锤和锤砧的遗址里,通常也会有岩屑砂岩、片状石器及制造石器和使用石器过程中产生的碎屑。

即便该论文的研究人员认为,当时的古人类能够完美地掌握制造复杂手斧的方法,但是,这类石器在塞鲁迪遗址中竟然完全消失了。

Adovasio说:“他们声称塞鲁迪遗址中的证据与许多其它遗址的证据是一致的。我只能说,对不起,并不一致,那个说法根本不对。”

美国旧石器时代研究中心的Steve Holen也是研究团队的一名考古学家,对这一指责进行了驳斥,称有证据表明美洲的一些考古遗址中并不存在片状石器。过去25年间,Holen研究了美国堪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两个有1.4万年、3.3万年历史的遗址。他称,这两个遗址也是骨头堆,而且人类并没有使用片状石器,与塞鲁迪遗址很类似。

然而,Andy Hemmings并不认为所有的证据皆指明塞鲁迪遗址的人类试图用乳齿象的骨骼作为工具。尤其是有一颗乳齿象的牙齿破碎掉了,但表面上却看不出是何种原因。

圣迭戈自然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Don Swanson指着一根乳齿象大象牙碎片旁的岩石碎块。

“所有碎掉的东西都还在那儿,所以并不是为了获取工具才开采的,而且肯定不会从乳齿象牙齿的骨骼中获取骨髓。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果那些石头是石器,是否就一定与人类有关?

不一定。并非只有人类才会用工具。至少4000年前至今,科特迪瓦的黑猩猩就一直在用石锤来砸开坚果。在巴西,野生卷尾猴用石头砸开腰果的方式也已经延续了至少100代。

然而,美洲的化石记录中并不存在13万年前吸食骨髓、非人类的灵长目动物。塞鲁迪遗址中的石头接近27公斤,比巴西的猴子所使用的石头重得多。此外,据《国家地理》探险家、美国佐治亚大学研究卷尾猴的Dorothy Fragaszy介绍,“卷尾猴太小了,根本没有砸烂乳齿象骨头那么大的力气。我同意作者们的观点,如果这些是石锤,那么就是人类在使用。”

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学家Michael Haslam主要研究非人类灵长目动物使用工具情况,Haslam对这种看法也表达了认可:“我认为,这篇论文中所展示的证据,支持了作者关于‘乳齿象是用石器砸碎的’的观点。总而言之,我认为,我们需要将人类作为探讨该遗址的出发点,然后再去研究。”

这样听起来似乎得出答案已是指日可待。那么,如果作者是正确的,人类是否可能与这些屠杀乳齿象的远古人类有亲缘关系呢?

或许吧。即使这篇论文站得住脚,但从解剖结构来看,那些手持工具的远古人类不大可能是现代人类。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晚期智人(Homo sapiens sapiens)在12万年前离开过非洲。不过,当时至少有4个姊妹群生活在东亚地区,其中3个可能跨越到了美洲。(另外一种是弗洛勒斯人Homo floresiensis,也就是广受宣扬的、生活在印尼弗洛勒斯岛上的“霍比特人”。但是,他们很可能与此无关。)

那些使用工具者是否直立人,即我们的直系祖先或已知最早使用火种的人?或者是否尼安德特人,即在塞鲁迪时期已经到达今天的哈萨克斯坦的人种?又或者,他们是不是丹尼索瓦人,也就是从俄罗斯一个洞穴中采集到的DNA样本才为人所知的神秘东亚人种?
眼下,这些问题仍然解释不清。

这些人种是怎么跨越到美洲的?

这个不好说。因为塞鲁迪遗址的时间跨度是12万年到14万年前,正好涵盖了上次间冰期的开端。McNabb称,如果该遗址有14万年的历史,那么,任何使用工具的古人类可能都是从西伯利亚与阿拉斯加之间的白令陆桥到达美洲。但是,如果该遗址有12万年历史,正好处在间冰期这一温暖时期,那么,海平面将会更高,任何想要跨越到美洲的物种都必须渡海至少80多公里。


到距今13万年前,古人类无疑已经找到了渡过开阔水域的方法。希腊克里特岛上的Mochlos遗址里就存在着疑似13万年前的石器,但是克里特岛与希腊大陆之间却从未有过大陆桥。

虽然如此,但就目前来看,尚无确凿的证据能证明人类在距今3万年之前曾到达过西伯利亚东北部,更无证据证明在此10万年前有古人类横渡过白令海峡。

塞鲁迪遗址中乳齿象股骨上的螺旋状裂纹。

摄影:TOM DEM?R?, SAN DIEGO NATURAL HISTORY MUSEUM

“我认为,在海平面更高的时候跨越到美洲,是一个更加困难的命题。”McNabb说道。

以前是否曾有说法提到过发现历史极为悠久的遗址?

多数情况下,美国考古界一直对人类到达美洲的时间是否比之前认为的时间还早几千年而争论不休,但时间跨度却从未像这次早十万年。

“人类最早到达美洲的问题,极具争议。”McNabb说道。

几十年来,学界一般认为在大约1.3万年前,阿拉斯加州与蒙大拿州之间出现了一条无冰雪的走廊,为从白令陆桥来到阿拉斯加的一群人类进入美洲腹地开辟了通道。据认为,在500年之内,这些移民们成功地在美洲繁衍生息,并留下了克洛维斯文化的众多遗址。

但是,20世纪70年代初,考古学家们找到了很多早于克洛维斯文化的遗址,比如宾夕法尼亚州的梅多克罗夫特岩棚(Meadowcroft Rockshelter)、智利的蒙特沃德(Monte Verde)等。国家地理学会曾协助发掘过这些遗址。


关于这些“前-克洛维斯文化”遗址的正当性,一直存在着十分激烈、甚至个人倾向性明显的争论。以蒙特沃德为例,Dillehay用了将近二十年才让许多同行确信该遗址早于克洛维斯文化。但是,仍有很多学者先入为主,依然不买账。

而大幅度提前人类进入美洲的时间点,让关于塞鲁迪遗址的论断更具争议。之前对于遗址有这么久远历史的论断,几乎没有在激烈的学术争论之后还幸存下来的。

比如,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考古学家Louis Leakey得到了国家地理学会的几次资助,对加州Calico Hills的遗址展开发掘。根据谣传,该遗址里的石器至少有10万年历史。

然而不幸的是,该遗址独特的地质所产生的石片看起来很像石器,因此根本无法区别石片究竟是天然形成的,还是人造的。现代学界普遍认为,这些石头“工具”是天然形成的。


Dillehay说:“从那以后,没人再回过那个遗址,或再严肃地对待过它。这么说吧,Leakey因此受过伤害,其他与这个遗址相关的人也都受过伤害。这是常有的事。”

这些研究人员还能做些什么来支持自己的论断吗?

当然。Deméré和同事们目前正在对石器上的蛋白质残留进行检验。如果这些石头真的用于砸碎乳齿象的骨骼,乳齿象部分微小的组织可能会进入石头的角落和缝隙当中。

研究人员还表示,他们有意重新发掘这个遗址,因为该遗址的一部分仍在圣迭戈县一座用于阻挡公路噪音的土坝之下。同时,论文的作者们表示,他们准备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里为针对他们论断的指责进行辩论。

Holen说:“我认为,我们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这是一个考古遗址。我想我们已经准备好应对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了。这个假设也需要谨慎的审查,做一些证伪的尝试,我很欢迎。这就是科学运作的方式,对吧?所以就放马过来吧。”

(译者:Mikegao)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洲人类起源时间:考古取得重大发现,非洲起源说又要改写?
墨西哥洞穴里的新发现将人类走进美洲时间提前1万年
谁最先到达美洲?——新发现与新理论
人类抵达美洲的时间再被提前?
功能神秘的古老石球
在废石堆中,考古学家们竟收获了人类最古老的“灵魂手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