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皇帝为什么要设立兵符?军队只认兵符,不听皇命

古代底层士兵参军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并不是为了保家卫国,君权至上,忠君爱国的思想理他们很远,他们只认得这批军队中的上级,甚至高级一些的军官他们都不认识,如果上层军官想要调动他们,首先得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身份,而古代的信息传递非常慢,说到底还是一个信息差的问题。

哪怕是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国家领导人,见过的只是媒体的影像资料;又再比如,大型公司的底层员工很大程度没有见过公司高管,高官的话甚至不如他们的直接领导有效,是不是?

兵符制度就是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之上的,兵符一分为二,右半部分在国君手里,左半部分在军队中,国君命统帅出征的时候,会派人带着诏书和国君手中的半枚虎符前往军队,念完诏书后,将两块兵符合二为一,便可出征。新兵入伍除了训练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虎符长什么样子,识得虎符。

如果没有完整的兵符,军队是不能调发的,士兵们认符不认人。而且不同地区对应不同形状的兵符,也就是说这种形状的兵符只能调遣该地区的军队。发展到后来在兵符上加错金银等工艺,使得除了形状还有纹饰也要吻合,就加大了仿造的难度。到了隋唐时期,要山寨出一个完全吻合的是非常难的。

关于兵符误用一个众人皆知的例子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长平之战后秦国趁势进攻赵国。魏国的名士信陵君依靠窃取来的兵符调动囤驻边境的军队,增援赵国,最终打垮秦军。

军队名义上是皇帝的,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旦有事,就算没有兵符,凭着自己的威信,以清君侧和救驾等理由照样可以调兵。安禄山就是属于这种情况,地方权力太大,中央暗弱,他就能直接扯起反旗。从东汉末年开始,甚至出现了“只认人”的武装,如曹操的青州兵、唐朝的各地节度使军队、明朝李如松的辽东铁骑、吴三桂的关宁铁骑等等。

说到底,兵符实际上不仅不利于造反,反而是确保军国大权控制在皇权手里的产物,他加强了中央集权分化地方将领的军权,防止地方拥兵自重,兵符作为实际工具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作为文化的象征,它将一直存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郡虎符——古代调兵遣将之符
虎符的由来,在战场到底起什么作用?(用户156890353的回答,3赞)
古代,调兵百万就靠这“虎符”,但几百年来为何没人伪造一个?
为何一个小虎符能调动千军万马,甚至只认虎符不认人?其实很简单
为何没有兵符的皇帝,不能再造一个兵符?专家:你看兵符咋做的
古代真的只凭一块虎符就能调兵?却不知还要从皇帝手里拿这个东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